2019年7月22日在澳大利亚多地发生了妄图乱港分子的集会数千华人、中国留学生自发来到集会地点挂起国旗,声援祖国华人和留学生们高唱中国国歌呐喊“中国加油!”高呼“中国万岁!”并向全世界宣布HONG KONG IS PART OF CHINA。
材料一:1949年,***主席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材料二:黄旭华,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从1957年到1986年,黄旭华为铸大国重器,他隐姓埋名30年,与老家亲人神秘“失联”30年。他说:“我很爱我的母亲、妻子和女儿”,“但我更爱核潜艇,更爱国家”。
材料三:身为耶鲁大学的高材生,秦明飞经过反复思量,较然决然来到艰苦偏僻的山村担任村官,与村民同甘共苦,潜心建设美丽乡村,成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材料四: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超燃”“燃爆了”“燃曲”“燃文”“燃创意”…不知不觉间,“燃”成为2018年的流行词。什么是“燃”?雄浑激越的音乐,紧张刺激的赛事,精彩纷呈的电影,振奋人心的演讲……在某种意义上,那些令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事或物,都可谓之为“燃”。
生活中,和万物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燃点”,即便再平凡的个体,也有“燃”起来的可能。
目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种“科技神器”层出不穷。例如,“翻译神器让我们沟通没有了语言障碍,畅游各地;“支付神器”让我们无需携带现金便可轻松消费,方便快捷……科技发展让我们的生活不断提高,但另一方面,各种“神器”也使我们变得没有规矩。例如,“作业神器”使很多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完成作业,不再思考,“抢票神器”让不少人可以快人几秒抢到车票,有违公德……
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这些古老故事里的主人公,对抗着强大的对手,彰显着人的力量与高贵。
面对“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难题,“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向世界宣布:“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屠呦呦,临危受命,带领团队历经数十年努力,终于从古代药典中获得灵感,发现青蒿素,挽救全球数百万人性命。
任正非接受CNBC采访时说:美国怎么都打不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