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补,本义指添上材料修理破损的东西。补,可能是画龙点睛,也可能是画蛇添足……不同的“补”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
根据以上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不限,诗歌除外。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作文 更新时间:2019-09-17 11:48: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材料作文。
作家铁凝曾经说过:“老实是最大的智慧。”周恩来总理也说过,世界上最聪明的就是 老实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检验。
请以“做人要老实”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要求:观点鲜明、使用 两种以上的论证方法。
同类题2
从下面(1)(2)两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超过100字。
(1)林语堂评价苏轼:“儒家的正视人生、佛教的否定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让这位诗人在心灵见识中产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观。”请你根据《苏东坡传》,结合其具体事例或诗词,任选儒家、佛教、道教中的一个方面,加以分析说明。
(2)老舍先生刻画的市民形象,往往能在故事的发展中表现出人物性格的动态变化历程。请你从《四世同堂》中的祁老人、祁天佑、钱默吟这三个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事例分析这一特点。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春秋后期的孔子,最为主张“仁”,于是他如此道:“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其意为:人若不仁,怎样来对待礼呢?人若不仁,怎么来对待乐呢?诚然,仁,是重要的。没有仁,便没有礼;没有仁,便没有乐。孔子之所以能名扬天下,是因为他有一颗对万物众生的仁爱之心。唐太宗之所以能得“贞观之治”的千古美名,是因为他有一颗对百姓子民的仁爱之心。汉文帝之所以能成因“亲尝汤药”闻名的孝子,是因为他有一颗对母亲的仁爱之心。不同的荣耀背后总有不同的执着,不同的执着背后总闪烁着温暖人心的仁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②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③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④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⑤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史记》)
⑥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资治通鉴》)
中华经史昭示后人,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延展,写一篇的议论文。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同类题5
以“拒绝平庸”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1、议论文文体;2、不少于800字;3、不得抄袭和套作。
相关知识点
写作
道德与社会
传统美德
道德法律
人生感悟
价值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