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作文。
孔子说:“君子不器”。对这句话,李泽厚解释为:“即人不要使自己成为某种特定的工具和机械。”安德列·莱维解释为:“君子不把任何人当器具对待。”这两种解释的内容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作文 更新时间:2019-11-19 10:58: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作文标题:站在高三的门槛前
要 求: ① 立意自定,要求写出真情实感。
② 文体为记叙文或议论文。
③ 卷面整洁,800字左右。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又一次月考结束了。晚上桂林难得和爸爸在一起聊天。
桂林:“爸,荀子曾说过‘流言止于智者’,后世人也大都信奉‘谣言止于智者’类似的说法,可是现在为何‘流言’风行,‘谣言’难禁呢?”
爸爸注视着儿子,一阵沉默。之后说:“你说得很有意思。古老的智慧遭遇今人的挑战,或许是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桂林:“都发生了变化?”
爸爸:“是啊!你想想这些变化都包括哪些方面?它们又怎样挑战着‘流言止于智者’的古老智慧呢?”
假如你是“桂林”,请思考“爸爸”的问题,选择其中“变化”的一个方面或以一个方面为主,深人思考,写一篇文章,阐释你对如何禁止“谣言”或“流言”的观点和主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个字。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写作。
母亲本已答应孩子的请求,下班后会从超市买回他喜欢的食品,可行色匆匆,她却因遗忘而直接回到了家。面对两手空空的母亲,孩子强烈不满,不觉有了情绪,高声质问。此情此景中,有的母亲会返回超市买回食品,有的母亲会批评孩子不懂事理,也有母亲会思考在此时此刻该与孩子交流些什么?
对这一生活常见情景,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
要求:①自选角度;②具体联系并合理运用《论语》中的内容或观点来确立自己的思想观点或情感倾向;③明确文体(诗歌除外);④不少于800字。
同类题4
毕淑敏在《提醒幸福》一文中这样说:“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乔装打扮而来。机遇、友情、成功、团圆……它们都酷似幸福,但它们并不等同于幸福。”你是否同意她的看法?幸福是什么?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经历,也就拥有着不同的幸福。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听天由命,有人扼住命运的咽喉;有人尽人事而知天命,有人知天命而尽人事;有人知其不可而为之,有人知其不可而不为。不同的态度,往往造就不同的人生;不同的人生,也往往源于不同的态度。
你最赞赏上面的哪种人生态度?请以材料中相应的那句话作为立意的前提,提炼观点,写一篇议论文。要求:题目自拟,书写工整,文体规范,不少于800字。
相关知识点
写作
成长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