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下列各组物质充分混合后,最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硫酸铜溶液、氯化钠溶液
B.硫酸亚铁溶液、稀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无色酚酞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0-16 07:00: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为提纯下列物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氯化钠固体(碳酸钠)
稀盐酸
蒸发结晶
B
氯化铜溶液(氯化锌)
金属铜
过滤
C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洗气
D
二氧化锰粉末(碳粉)
水
过滤
A.A
B.B
C.C
D.D
同类题2
如图是
A.
B.
C.
D. E五种不同类别物质卡片组成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的物质(或其溶液)间能发生反应。
(1)若D与E能发生反应,则该反应属于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若C为氧化铁,写出C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3)若E为碳酸钠,将二氧化碳通入E溶液时,可化合生成碳酸氢钠,该反应的反应物有___种;
(4)若甲+乙→盐+水,从初中化学知识的角度,根据图判断,一定符合条件的组合是___(填序号)。
①A+B ②A+C ③C+D ④A+E ⑤A+D ⑥D+E
同类题3
某氯化钾样品含有杂质氯化钙和氯化镁,实验室提纯流程如下:
(1)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
_____
等。
(2)写出滤液中所含离子的符号
_____
。X溶液为
_____
溶液。
(3)蒸发操作中,观察到
_____
时就可熄灭酒精灯。
同类题4
我国大部分地区深受酸雨的危害,据报道,宁波最近检测表明宁波地区由重酸雨区变成中度酸雨区。科学研究表明煤燃烧产生的SO
2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SO
2
与水结合生成弱酸性亚硫酸(H
2
SO
3
)。
已知:H
2
SO
3
易分解生成水和SO
2
,也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或稀硝酸反应生成H
2
SO
4
;H
2
SO
3
和SO
2
都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褪色。
(1)常用脱硫方法减少废气中的SO
2
,以生石灰(CaO)为脱硫剂,高温下与废气中的SO
2
与O
2
化合生成CaSO
4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亚硫酸盐与HCl或H
2
SO
4
反应制备SO
2
,Na
2
SO
3
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小科同学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酸雨(pH约为3)中加入足量的KOH,并就反应后混合溶液的中盐成分进行如何探究:
提出猜想: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盐的成份是什么?
进行猜想:猜想1:只有K
2
SO
3
猜想2:_____
______
猜想3:既有K
2
SO
4
,也有K
2
SO
3
实验探究:限选试剂: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氯化钡溶液、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紫色石蕊溶液
步骤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1
各取2mL反应后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A、B两只试管
2
向A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随即滴入几滴红色品红溶液
证明含有K
2
SO
3
3
向B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加入足量的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先有白色沉淀,后有气体产生,沉淀部分溶解,证明含有K
2
SO
4
,则猜想3成立
同类题5
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CaCO
3
、Na
2
SO
4
、CuSO
4
、Na
2
CO
3
中的一种或多种,某实验小组对其组成成分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资料查阅)Na
2
CO
3
溶液与CuSO
4
溶液混合能产生蓝色沉淀。
(活动与探究)取一定量上述固体粉末,加足量水溶解。
(1)(现象与结论)经上述操作,得到蓝色澄清溶液,则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________和________(填化学式)。
(2)(探索与拓展)为进一步确定原固体粉末的组成,该实验小组同学先用托盘天平称取46.2g该粉末,溶于水配成174.6g溶液,再往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①计算产生最大沉淀量时所加NaOH溶液的质量。________
②通过计算确定46.2g固体粉末的组成。(回答出物质名称和其质量)________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常见的化合物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