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美国网球教练添·高威宣称自己找到了一个不用“教”就可以让任何人在20分钟内学会打网球的办法。他曾在美国ABC电视台的现场直播中教一位叫莫莉的因身体笨重行动不便且身穿木桶一样长裙的女人打网球,他告诉莫莉不要担心姿势的美丑和步伐的对错,把注意力集中在球上,20分钟后,莫莉成功学会了打网球。对于成功,添·高威给出了这样一个公式:表现=潜能-干扰。
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95后”大学生即将步入职场,与上一代选择“有意义”的职业不同,“有趣”是“95后”选择职业的重要指标,如网红、配音员、化妆师、游戏测评师也成为他们向往的职业,有46%的人愿意选择海淘、自媒体等新兴创业项目,这引发了热议。
有人说,“有趣”很重要,这是互联网时代的多样选择,满足兴趣才能实现自我成长。
也有人说,“有意义”更重要,实现自我的人生理想之外,社会价值的实现更有意义。
还有人说,“有趣”和“有意义”的职业选择只要遵循心灵,都值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