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 年春天,延寿乡官亨村胡运海在老屋发现一张毛边纸借据。借据上写着:“今借到胡四德伯伯稻谷壹佰零伍担,牲猪叁头,重量伍佰零叁斤,鸡壹拾贰只,重量肆拾贰斤。”落款是叶祖令,时间为1934 年。胡四德是他的爷爷。当年,红军长征路过官亨村,爷爷曾带着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司务长叶祖令到各家各户筹集粮食。“革命胜利了,我们会兑换借据的。”叶祖令曾经这样承诺。当年,红军走过的村庄,敌人就会来搜查。为什么老百姓要冒着死的风险保存这些“红军信物”?因为他们保存的不是一张普通的借据,而是革命胜利的信念!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选用新鲜、切题的论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