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景区泡脚、乱刻乱画到违反宗教禁忌在清真寺矮墙上跳热舞,从因飞机延误而大闹机场到向飞机发动机扔硬币,从公然“霸座”到任性拉下高铁紧急制动阀,从重庆公交坠江悲剧到高空抛物致人死亡……近年来,关于国人素质的讨论一直都没有停歇过。
日常生活中,各种仪式几乎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祭拜祖先有仪式,婚丧嫁娶有仪式,毕业典礼有仪式,就连买了一本新的笔记本郑重地写下第一行字,也可算是一种仪式。
有人认为,仪式有着稳定的流程、确定的意义,不容轻易改变;也有人认为,仪式是应生活而产生的,跟不上时代步伐就理应改变;还有人认为,生活节奏这么快,时间这么紧张,仪式应该除去,要把精力投入到有意义的事情里去。
在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活动上,多个物理公式和天文现象被物理研究所和国家天文台进行艺术化设计,做成了井盖涂鸦,成了“网红”。在大多数公众觉得此举可爱、有趣的同时,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在井盖上涂写公式,纯属作秀”“这样做污染环境、影响市容”“理解公式、推崇公式的人应该潜心书斋,皓首穷经”。
春游,本来是让学生接触大自然、放松心情、学习锻炼的好机会。然而,出行安全却成了困扰学校、家长的难题。关于“游不游”,家长们想法不一。
有家长说:“孩子人数多,容易出安全事故,最好不要组织学生到户外春游、踏青。”
有家长说:“如果因为害怕出事,就不组织学生参加户外活动,我是持反对意见的。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大自然、开阔视野、提升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增长多方面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技能。”
俄国伟大作家蒲宁在回忆录中这样写自己拜见托尔斯泰的情形:“不知怎的,这位老人还是让我害怕的……我害怕这位巨人,害怕他父亲般的威严……”是的,对有些人、有些事我们应该害怕;可是,我们有时又太不害怕了:我们不害怕大自然,不害怕社会的力量,不害怕真理,不害怕正义,不害怕良知……
当我们什么都不害怕的时候,什么事不敢做?当我们什么事都敢做的时候,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
孔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蔡元培先生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乔布斯也曾直言,苹果与其他计算机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追求科技的同时,始终保持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美育,不懂得审美。有的说:“我们学习这样忙,哪有时间欣赏美?”有的说:“考上大学主要靠智育,审美能力的有无是无关紧要的啊!”也有的说:“人无德不立,只要品德好,就能拥有一切。”此外,我们身边还有一些其他不重视美育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