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成功总是属于积极进取、不懈追求的人们。
2015年:为了做好这些工作,我们的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
2016年:“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
2017年:“鲁起袖子加油干!”
2018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2019年:“我们都是追梦人”!
战争中,一个村庄被炸毁。一个小女孩身上着了火,正哭喊着往前跑。一名持着相机的战地记者正从这里经过。面对眼前的情景,他有三种选择:第一种,抓紧时间拍照,并立即离开给报社发照片;第二种,他拍下照片后,过去灭火;第三种,顾不上拍照,赶紧过去把小女孩身上的火扑灭。
有人就这三种选项让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进行选择。小学生都选择第三种,因为被火烧多疼啊。中学生有选第三种的,也有选第二种的,选第二种的学生认为,拍下照片可以让更多人看到战争的残酷。大学生中有人为第一种行为辩护,认为职业素质更重要,记者这一职业决定了他应该这样做。
法国作家福楼拜说:“人的一生中,最光辉的一天并非功成名就的那天,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人生的挑战,以勇敢迈向信念的那一天。”
老师给学生布置作业:出去找一朵不引人注意的小花,“仔细观察花瓣精妙的纹理,注意找出细微的差别,还有颜色和形状”。
回到班里,老师说:“要是没有你们的用心观察和发现,这朵花的独特性就可能被忽视,无人欣赏。人也是这样。”
亲爱的同学们,你的家乡也许在“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的乡村,也许在“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烟柳画桥,参羞十万人家”的城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国家政策的调整,你的家乡也行走在消逝与新生中,消逝了辘辘古井,消逝了碾坊还有那曾经黑窖洞的教室……新生了文化广场、快递小哥、支付宝、微信……同时也新生PM2.5雾霾……家乡在消逝中有了新的面貌,也在新生中出现了新的矛盾。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你在家乡变化的旋律中选择两三个对象(如风俗、民生、文化、生态等等),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创造是人类特有的能力,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创造需要明确的目标,需要大胆否定旧事物,需要持之以恒。创造带来快乐,创造改变生活,创造成就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