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把等餐或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用来读诗……身处喧嚣而心有诗意。
《中国成语大会》2015年度总冠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三季年度总冠军、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亚军彭敏,她是这样读书的:高中读、大学读,读到北大硕士……身处雅室而心自通灵。
人们将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叫作“碎片化阅读”。今年来,“碎片化阅读”现象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某知名媒体:碎片化阅读已成为大众阅读的趋势。
某史学博士:人或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某诗人:我故意写长诗,对抗碎片化的生活。
某学者:我不排斥碎片化阅读时代,我们该考虑怎么样才能够把自己修炼得更完美。
某政协委员:《论语》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也是一种碎片式结构吗?善待碎片化阅读,,善待随处可见的“低头一族“们。
在黄庄,新东方、学而思、立思辰、高思、杰睿……各种校外培训机构让人眼花缭乱,一辆辆送孩子上课外班的私家车让交通也拥堵起来 个个焦虑的家长让空气似乎也变得紧张,一个个背书包戴眼镜的学生行色匆匆出入于各个课外班……学生减负的话题广受关注,教育部称减负是一场“攻坚战”。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50岁的杜伟新是广东德庆县一名一般的乡村教师,他17年省吃俭用,倾尽十万元的毕生积蓄,换来200多个各种证书,被称为“奖痴”,“穷得只剩下证书”。这名教师发表过许多诗歌,因此与“获奖”结下不解之缘。那些奖项的套路是大伙再熟悉不过的“作品入围”“杰出人物”之类,有花钱的,也有货真价实的。唯一不同的是,从天而降的奖项,多数人可能会一笑置之,或间或受之,杜伟新却都悉数收入囊中。他如此持续地成瘾成魔,造成妨碍工作,生活也日益窘迫,以致母亲患上癌症都难以尽力,不免令人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