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推出结论正确的是( )
编号
实验事实
实验结论
A
某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
该溶液一定是NaOH 溶液
B
某物质可以导电
该物质一定是金属单质
C
常温下,测定某溶液的 pH=3
该溶液一定呈酸性
D
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
A.A
B.B
C.C
D.D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1-06 07:50: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是某学校师生对“MnO
2
催化H
2
O
2
分解实验装置的创新设计”,实验过程如下:
①一支球形干燥管水平放置,用滴管吸取3克质量分数为5%的H
2
O
2
加入干燥管的球泡内,再用药匙取0.2gMnO
2
粉末,加在干燥的进气管的管壁上。
②燃橡胶塞上固定的棒香后,塞紧干燥管并将其竖立,观察现象。
请分析回答:
(1)可观察到带火星的棒香立即 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创新设计的实验装置有哪些优点?______。
(3)假定上述实验中的H
2
O
2
完全反应,可产生氧气的质量为多少?_______(精确到0.01)
同类题2
小黄为了探究过氧化钠(Na
2
O
2
)和CO
2
的反应,设计了如图实验,同时也查阅了相关资料:
资料一: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和水都能发生反应,且都放出热量。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Na
2
O
2
+2CO
2
=2Na
2
CO
3
+O
2
;2Na
2
O
2
+2H
2
O=4NaOH+O
2
↑
资料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1)为了证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否产生氧气,请在a处增加一个实验操作:_____。
(2)实验装置C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_____。
(3)请解释D装置中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_____。
同类题3
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常状况下,氧气极易溶于水
B.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验满
C.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D.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同类题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同类题5
下列物质鉴别过程,主要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空气和氧气
B.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
2
和CO
C.用闻气味法鉴别酒精和白醋
D.用点燃法鉴别棉纤维和羊毛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空气
氧气
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