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下列关于结晶与晶体不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B.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C.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不一定含有结晶水
D.把溶液中的溶剂蒸发掉一些一定会有晶体析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1-11 01:10: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科学中有许多概念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如图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
(1)0.9%的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图中____区域(填“I”“Ⅱ”“Ⅲ”或“Ⅳ”),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
(2)生产上要配制5000g12%的盐酸来清洗钢材,需38%的盐酸(密度为1.2g/cm
2
)体积为______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同类题2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
1
℃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都是20%
B.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C.t
2
℃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a的饱和溶液
D.将t
2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
℃,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同类题3
t℃时,为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分别采取可以下列措施,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①降低温度 ②升高温度 ③加水 ④加入硝酸钾固体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同类题4
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A、B物质的饱和溶液,烧杯中无固体溶质剩余,下图是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若要使B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
和向烧杯中加水的方法。
(2)分别将这两种物质在t
2
℃时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
℃,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等于”、“小于”或“大于”)。
同类题5
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其甜度相当于蔗糖。如图是木糖醇和蔗糖的溶解度曲线:
(1)20℃时,木糖醇的溶解度(填:大于、等于、小于)____蔗糖的溶解度。
(2)40℃时,100g水中加入60g木糖醇,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现有60℃时木糖醇和蔗糖两种饱和溶液,欲使它们的质量分数相等,且仍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写出一种即可)____。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物质的性质
溶解度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结晶的概念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