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食盐在20℃时溶解度为36g,下列操作可以实现目的是()
A.将100g 15%的食盐溶液蒸发掉50g水,使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达到30%
B.向50g 5%的食盐溶液中加入5g食盐,使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达到10%
C.向100g 15%的食盐溶液中加入10g食盐,使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达到25%
D.将50g 5%的食盐溶液蒸发掉25g水,使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达到10%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1-15 09:08: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为b>a=c
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150g降温到t1℃时,析出溶质30g
C.t2℃时,将1g a物质加入到2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3g不饱和溶液
D.要从含有少量c的a溶液中得到较多的a晶体,通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同类题2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 克。该温度下,某氯化钠溶液的组成模型如图所示,若保持温度不变蒸发50 克水,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中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Y) 与蒸发水的质量(X)的关系是( )
A.
B.
C.
D.
同类题3
某温度时,将烧杯中的xgKNO
3
饱和溶液恒温下蒸发部分溶剂,然后再将烧杯中的物质逐渐升温(假设升温时溶剂没有损失),能够正确表示此过程中KNO
3
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w)与时间(t)关系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同类题4
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丙中M表示b的溶解度曲线
B.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
C.图乙中a、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同类题5
钢铁工业是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某同学采集了一些生铁样品(含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稀硫酸反应)采用如下左图所示装置进行分析。分别称得锥形瓶与棉花的质量为44.1g,生铁样品的质量为9.0g。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后,立即开始记录电子天平的示数,记录数据如下图。请认真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小军数据处理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2)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3)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硫酸亚铁的质量分数。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水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
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