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木炭还原氧化铜是初中科学重要实验。已知单质铜呈紫红色,铜在化合物中有+1和+2两种化合价。兴趣小组同学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虽然澄清石灰水能变浑浊,但是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暗红色的固体是什么?小伟猜想这种暗红色固体可能是一种氧化物,并猜测它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怎样才能制得单质铜呢?查阅资料后发现木炭还原性不如CO,要800℃高温才能生成铜。他们按图乙装置实验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小飞建议用超细炭粉与超细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可使反应加快。他提出这样建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发现部分超细粉末会被气流带起进入导管,于是同学们对乙装置又进行了改进,他们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用改进后的装置实验终于看到了紫红色的物质,实验获得了成功。要结束实验时他们接下来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9-11-19 05:41: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课堂上,老师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试管内壁出现光亮的紫红色。科学兴趣小组重做了这个实验,小明发现试管内壁显砖红色。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呢?是否产生了别的物质? 
小明查阅了相关资料。
资料1:氧化亚铜是砖红色不溶于水的固体
资料2:氧化亚铜能与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CuSO4+H2O
于是,小明往试管中加入一些稀硫酸浸泡一段时间后,根据产生的现象得出结论: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中含有氧化亚铜。
(1)得出“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中含有氧化亚铜”这一结论,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   
(2)小明与其他几个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交流,发现加热前:第一小组是在潮湿的试管中加氧化铜粉未的;第二小组氧化铜粉末堆积在试管底部;第三小组氧化铜粉末薄薄地平铺在试管内壁。三个小组其他操作都相同且规范。结果是第一、二小组实验后试管内壁都显砖红色,第三小组试管内壁显光亮的紫红色。 
通过比较分析,试管内壁出现砖红色物质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第三小组实验虽然很成功,但是实验后试管内壁不容易清沸。老师告诉他们这是由于氧化铜粉末铺在试管内壁上造成的。如何既让实验成功又不会在试管内壁留下难以清洗的铜?小明经过思考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他选择一束光亮的铜丝,对铜丝进行________ 处理,将处理过的铜丝代替氧化锅粉末进行实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