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嗅觉的形成部位是在______,听觉形成的过程中,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部位是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9-11-28 04:35: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耳的结构,完成下列题目:
(1)C是
,它的功能是
;
(2)E是
,它的功能是
;
(3)当飞机下降时,乘务员旅客咀嚼糖果并不断吞咽,其目的是使
开放,空气由
进入
以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
(4)当F受损时,造成的是
耳聋,能否治疗?答:
。
(5)鼓膜的振动由
传递到耳蜗,引起它产生神经冲动。
同类题2
某同学走在放学同家的路上,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她急忙寻找避雨地点,迅速跑过去。在这反射活动中,接受电闪、雷鸣的感受器分别是______、______。
同类题3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的听觉感受器和形成听觉的部位都是6
B.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C.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2造成损伤
D.晕车与4对头部位置变化过于敏感有关
同类题4
夏季,浙江又到了雷雨季节,在户外,如果突遇电闪雷鸣的极端天气,人们会迅速寻找安全地点躲避,其中人体感知电闪雷鸣的感受器分别是( )。
A.视网膜、耳蜗
B.晶状体、半规管
C.虹膜、鼓膜
D.瞳孔、听小骨
同类题5
火车以20m/s的速度沿某一段直线轨道驶向道口,为厂提醒看守道口的工作人员,司机在距道口940m处开始鸣响汽笛,每次笛声持续1s,停5s,然后再次拉响汽笛.当道口工怍人员听到第三次笛声结束时,火车距道口的距离为_______,道口工作人员昕到火车司机前后两次拉响汽笛的时间间隔为______。(已知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相关知识点
生命活动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