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鸟类的黑手党”——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其他小鸟的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雏鸟。对小鸟的这种行为解释正确的是( )
①是先天性行为 ②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③是后天学习行为 ④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1-06 07:02: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如图将蟑螂放在人工暗室中做生物钟实验,经过一个星期后,蟑螂的活动发生变化,这种行为从行为的发生看属于( )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C.节律行为
D.社会行为
同类题2
蜘蛛结网是先天性行为,决定这种行为出现的因素是( )
A.环境
B.学习
C.生活经验
D.遗传物质
同类题3
刚出生的小袋鼠只有人的手指那么大,眼睛还睁不开。它出生时掉在母袋鼠的尾巴根部,靠本能爬向母袋鼠的尾尖,再从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小袋鼠的这种行为是()
A.先天性行为,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
B.先天性行为,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
C.后天学习行为,靠学习得来的
D.后天学习行为,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即可完成
同类题4
实验人员想了解一下孵化的鸟类是怎样获得对它们母亲的情感的。他们选择了六只刚孵化的小鸭。小鸭A、B、C刚孵化出来就从它们的出生地被移走了,使得它们没有见到自己的母亲。小鸭D、E、F和它们的母亲生活在一起。
实验人员给小鸭A、B、C展示了一个小球,同时放母鸭叫的录音,经过若干天后,实验人员发现小鸭A、B、C模仿母鸭的叫声并时刻跟随在小球左右。请选择:
(1)小鸭A、B、C的行为发展过程是(____)
A.先天性行为 B.条件反射
C.本能 D.后天学习行为
(2)小鸭D、E、F为(____)
A.实验模型 B.对照组
C.实验组 D.一个变量
(3)如果不是把小鸭A、B、C放在小球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而是将它们放在一只猫的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则小鸭A、B、C可能会(____)
A.吓唬其他鸭子
B.失去繁殖能力
C.发出类似猫的声音
D.认为猫是它们的母亲
同类题5
小明家经常出现蟑螂,他想:蟑螂是如何寻找食物的呢?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
在一个纱罩内分别放一堆糖和一堆木屑,将两只蟑螂中的一只剪掉触角,另一只没剪,并将它们同时放入纱罩内。小明发现没剪触角的蟑螂很快就找到了糖,而剪掉触角的蟑螂则在里
面乱撞。
(1)小明在进行实验前所作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
(2)在纱罩中放入没剪触角的蟑螂是起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3)小明的实验设计还不够完善,请提出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
生命活动的调节
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