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矮象和硕鼠

方舟子

提起庞然大物,我们往往会想到象。象是现存最大的陆地动物,最大的非洲丛林象的身高能超过4米,体重能达到12吨。象刚生下来时的体重通常就有120千克。它们是如此庞大,以至于我们习惯充满敬畏地称之为“大象”。

但是有一种象的形象很难让人给它冠以“大”字,它们成年时身高还不到1米,体重大约只有100千克,和猪的大小差不多——猪鼻子插葱有时的确是可以装象的。这样的矮象一定很可爱,可惜它们只生活在更新世,已在大约1万年前灭绝了。

矮象并不是大象的祖先,在它们之前大象早已进化出来了。相反,矮象是从大象进化来的。这些矮象的化石是在地中海的西西里岛和马耳他岛发现的。在地中海的其他岛屿,也有类似的矮象化石出土。大约600万年前,地中海的海水被部分或全部蒸发了,生活在大陆的大象得以迁移到这些岛屿。后来随着海平面的上升,这些大象的后代与世隔绝,在岛上进化成了猪一般的矮象。

为什么大象的后代变成了“猪”了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问一下,为什么大象要把身体弄得那么庞大呢?原因很简单,身体庞大是它们保护自己的法宝。当大象的身体大到连老虎、狮子也望而生畏时,大象就没了天敌,可以自由自在地吃草。但是身体庞大也意味着要消耗大量的食物,一头成年大象每天要吃一两百千克的植物。而一个大象群体,通常有几百头大象,它们消耗的食物量大得惊人。

在地中海的岛屿上,没有大型的肉食动物需要抵御,大象身体庞大的优势消失了,劣势暴露了出来。在岛上,资源非常有限,没有足够的食物来维持一个大象群体,身体大的象饿死,身体小的象由于需要的食物量也少,反而容易生存下来。要维持一个500头大象的群体,可能至少需要几千平方千米的空间,但是要维持一个同等数量的矮象群体,有几十平方千米的地盘可能就足够了。这样,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大象的身体就变得越来越小。

不仅大象如此,其他大型食草动物到岛上繁衍后,由于没有天敌,也由于缺乏食物,它们后代的身体也会逐渐变小。

但是对俗称老鼠的啮齿动物来说,情形却正好相反。老鼠体型小的原因,是为了避免被天敌吃掉,因为身体小容易躲藏。到了岛上以后,没有那么多天敌,甚至根本就没有了天敌,没有必要再躲躲藏藏,身体小的劣势就暴露出来了,因为身体太小,热量容易散失,而且能吃的食物种类有限,比如粗一点的植物就咬不动。对老鼠来说,身体大一些反而更有优势。在岛上生活的啮齿动物的身体通常要比在大陆生活的大很多。例如弗洛里斯岛上原来生活着一种窟山鼠(已灭绝),和猫一样大。

不过,和在乌拉圭发现的一种豚鼠相比,窟山鼠就是小巫了:这种乌拉圭豚鼠比牛还大,体长3米,高1.5米,重达1吨,比矮象还要大得多。幸运的是这种可怕的硕鼠生活在200~400万年前。在当时,巴拿马地峡还未出现,南美洲和北美洲还是分离的,南美洲实际上是一个大岛,北美洲的剑齿虎等天敌还不能过去享用这些硕鼠。现在还生活在南美洲的花背豚鼠是硕鼠的近亲,而花背豚鼠的体长只有80厘米,体重只有15千克,这在现在的啮齿动物中已经算是大的了。

当大型的哺乳动物迁移到岛屿,它们的身体通常会逐渐矮化,而小型的哺乳动物则相反,它们的身体会逐渐巨化,这种现象被称为“岛屿法则”。这个进化速度会非常快。对88种岛屿哺乳动物的调查表明,它们的进化速度要比大陆哺乳动物快两倍。

人类的文化进化其实也存在类似的“岛屿法则”。对人类社会来说,“岛屿”并不一定是地理意义上的。开放的岛国可以包容世界,自我封闭的大陆国家却是文化的岛屿。一个国家如果闭关锁国成了世界的孤岛,那么由于缺乏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和文化交流,也会很快地导致伟人矮化,鼠辈巨化。这样的国家,会一时成为“矮象”和“硕鼠”的天堂。但是不论是可爱的矮象还是可怕的硕鼠,终究还是都灭绝了。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这篇科普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矮象曾经生活在地中海的西西里岛、马耳他岛等岛屿,这是由那里被发现的矮象化石推断出来的。
B.大象身体庞大有利于保护自己,因为当身体大到连老虎、狮子也望而生畏时,大象就没了天敌,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
C.动物进化受地理环境影响巨大,如同种动物在大陆和岛屿上进化的结果迥异,而所有动物在岛屿上的进化结果则趋于一致。
D.本文通过对矮象与硕鼠的进化背景的分析,让我们看到了环境对进化所起到的作用,即环境的改变会使生命体发生变化。
【小题2】在岛屿上生活的大象的后代,为什么会进化成“矮象”?
【小题3】请就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谈谈你的看法,并举例说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0-11 05:48: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近日,财政部印发了《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实施方案》,并发布了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的通知,决定从2017年起在有关省份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田园综合体试点。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要坚持以农为本,以保护耕地为前提,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保持农村田园风光,保护好青山绿水,实现生态可持续;要确保农民参与和受益,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让农民充分分享发展成果,更有获得感。让人们从中感到农业是充满希望的现代产业,农民是令人羡慕的体面职业,农村是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
需要指出的是,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要以市场投入为主体,积极创新财政支持方式,鼓励社会资本规范、有序、适度参与建设田园综合体。
(摘编自《政策解读:今年起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2017年06月13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岛式圈层”田园综合体结构示意图
(资料于凤凰网《精准扶贫的新路子:田园综合体》)
材料三:
推进产业升级、带动村民致富是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大里田园综合体项目的目标之一。“我们想以绿橙、茶业、石斛等种植采摘为特色,推动大里第一产业升级,同时以农旅结合的方式重点打造游客参与的特色旅游体验,游客可以自己亲手采摘新鲜茶业和绿橙,并亲手制作自己的专属大里特色农产品。”深圳玉禾田集团项目经理薛峰介绍。
大里是黎乡,项目还计划在黎族文化上发力——打造以民宿为主,带动餐饮配套的黎族特色风情街;建设黎族手工创意园,让游客体验黎家古法酿酒等乐趣。
(摘编自《打造田园综合体农旅特色小镇》,2018年1月12日《海南日报》)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活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相较于城市,必须看到农民还面临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的经济基础仍然很脆弱,还有很多农民在为生活苦苦挣扎。一些农村修了路,却没有能够让农民富裕起来的产业,农村脏、乱、差的环境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面对这样的客观局面,我们必须看到乡村振兴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乡村振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实现的,改善农村经济不富裕、环境不宜居、乡风不文明等问题,需要各级政府拿出足够的勇气、智慧与担当,进行经年累月坚持不懈的奋斗;需要真正深入乡村,为改变农民的生活处境踏踏实实做工作。
我们还应警醒,不能让乡村振兴成为官员出政绩的一场秀,或是只停留在专家学者理论上的热闹、媒体报道中的繁华。要找到乡村振兴的痛点、重点,理论联系实际,让这股热度上下贯通,一直持续下去。
(摘编自《乡村振兴要力戒“花架子”》,2018年2月28日中国经济网)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要以农为本,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要由社会资本投入运作,政府主要起指导和规范作用。
B.乡村旅游休闲是田园综合体开发的主导,成为整个田园综合体的吸引点,全面盘活休闲地产、商业项目及土地资源。
C.休闲商业项目作为田园综合体的配套板块,为整个综合体提供支撑;乡村休闲地产是综合体的核心板块,也是盈利点。
D.乡村振兴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各级政府要拿出勇气、智慧与担当,踏实工作,切实改变农民的生活处境。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与评价,正确的是(   )
A.针对乡村振兴中存在的“花架子”现象,媒体给予曝光,以期让政府官员引以为戒,很好地发挥了媒体的监督作用。
B.田园综合体的开发者是农民,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激发农民投入开发的热情,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C.国家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主要是因为农村的经济基础仍然脆弱,农村脏、乱、差的环境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D.海南大里田园综合体项目推动了当地的产业升级,增加了大里村民的收入,带动了村民致富,是开发成功的典型项目。
【小题3】如何在田园综合体的开发中发展乡村旅游?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苍茫云海中秋月

①那一轮月亮果然是越来越圆了,它的圆满就像一个句号,结束了四季中最好的时光。春之蓬勃,夏之绚丽,秋之烂漫,至此宣告结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随之,将面对暮秋的肃杀和寒冬的凛冽。

②从古到今,中国人对月亮的变化都十分敏感,而这敏感又渐渐培养了独特的心理,这心理是细的、柔的、感伤的、内敛的。中国人选择了这一天像蚕吐丝一样,把轻易不肯吐露的心思拉得很长很长——“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轻轻一问,看似漫不经心,却一下把思想的触角伸向了远古洪荒,一下就追问到了人类的源头。陈子昂在白天想到过这些,他意识到自己生命的短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李白也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他甚至想纵身而起,“欲上青天揽明月”。这些唐代的中国人在千余年前就想到了这么远、这么深,既是瑰丽的想象,又是科学的命题,这说明中国人对现实生存的超越性自古而然。

③因此,中秋这个节日的诞生便顺情合理。“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世界哪里还有如此凝聚人心的节日呢?约定俗成,中秋节不能放鞭炮,中秋节放鞭炮是煞风景。那一轮月亮在白莲花似的云朵里穿行,云动疑是月在行,云破月来花弄。可以有一丝风的清凉,但风不能大。恰恰是中秋这一天,很少有月黑风高夜,这也是天意独怜人间燥热,降下这一片清凉和圆满。最好有三五良朋,一石桌,几藤椅,一壶老酒,一碟花生米,一罐凤尾鱼,一盘大闸蟹,再加上一些果品。不求醉饱,但营情调,故万万不可端上来一大盘手抓羊肉,煞了风景。

④那一轮月亮确实是越来越圆了。因其圆满,反而倒惹出伤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感怀;“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是伤感;“月出惊山鸟”是静谧;“露似珍珠月似弓”是巧喻;只有李白那“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毫无伤感之意,有万里横空出世的气魄!但是不管怎么说,一本唐诗,处处见月,虽说各有各的写法,各有各的寄托,却是各个身上沐浴着月轮的光辉。唐以后,明月愈转华美凄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就更将人生的落寞凄凉,心无系处突兀地暴露在典型情态之下。

⑤中国的古代神话有“射日”之说,后羿射日,可见于日有恨,至少是爱恨交加;还有“逐日”之说,夸父追日,中途渴死,“弃杖化为邓林”;只有月亮的神话是最美的,嫦娥奔月,唯有美丽的嫦娥配得上月亮里的宫殿——广寒宫。她在月光里无翼而翔升,裙袂飘然,兔是玉兔,树是桂树。西方推石不止的西西弗斯神话,在这里变成了吴刚伐桂,东西方神话形不同,神相似。

⑥谁是有心人留意去统计一下呢?千百年以来,有多少古代诗人留下月亮诗篇、明月佳句?那轮“幼时不识月,呼为白玉盘”的月亮,正是一颗高悬碧空、心迹朗朗的中国心。中国的古老文化就是月亮文化。

⑦那月亮此刻正高悬夜空,如同宇宙间唯一的一盏华美路灯。光不耀眼而持久,力不扩张而长存。我们最大的文化遗产不是别的,而是对月亮的理解和领悟,是我们独有的中秋节。

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是全人类,千里是全世界。相信中国的月亮文化会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因为——在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看到月亮,月亮是人类的共同语言。

(取材于周涛同名散文)

【小题1】下面对这篇散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开篇以句号作喻,既形象地写出月亮的圆满,又与后面“宣告结束”呼应。
B.第②段中引用陈子昂和李白的诗句表明自古以来中国人对月亮的感伤情怀。
C.作者笔下人与月亮的关系充满诗意,读后使人能够获得“文中有画”的美感。
D.本文结尾处的破折号有解释作用,意在解释月亮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的语言。
E.作者在行文中引用的大量古今诗句,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增强了文学底蕴。
【小题2】阅读第③段,简要分析作者为什么两次提到“煞风景”?
【小题3】作者在第⑤段引入有关“射日”“逐日”的神话有什么作用?
【小题4】解释第⑥段中划线句子“中国的古老文化就是月亮文化”的含义。
【小题5】联系社会生活,谈谈你对“我们最大的文化遗产不是别的,而是对月亮的理解和领悟,是我们独有的中秋节”这一句的感受。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科技创新与新文化机制推动下,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网络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最大的变量,也是文学扩容最直接具体的体现。而文学扩容的实质是精神扩容。近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空前繁荣,人的精神世界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民间和消费市场急需新的推手启动文化扩容模式,网络文学显然是市场的最佳选择,因为只有它能够带动影视、动漫、网游、数字阅读等一系列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产生新的文化产业链。因此,网络文学虽然呈现的是文学样式,实际上却扮演了多重角色,它在审美上必然要超出传统文学固有的范畴,尤其在大众性、娱乐性方面发挥着文化整合作用。
网络文学的出现,还引发文学作品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的变化。及时更新互动、读者直接参与写作,使网络文学在创作原点上使用的助推“燃料”与传统文学有明显不同。“为读者而写作”是网络文学的生命线,一他们所追求的是与目标读者进行顺畅的沟通,而这种顺畅沟通,也正是他们得以征服读者的最大秘密。一旦脱离了读者,失去了人气,即使曾经辉煌很快就会被后来者替代。网络文学以读者取舍为标准的更新模式甚至可以说是残酷的。
传统文学的生产机制仍然是由文学期刊、文学评论家和文学史家等精英权成掌握话语权,网络文学则比较倾向于民间意识。因此传统文学在思想内容上比较严谨,对作品的审美趣味要求比较严格,对网络文学持有谨慎的态度。而网络文学可以说是天马行空、任尔驰骋。就小说一项就有如下形式:玄幻小说、恐怖灵异小说、新历史小说、现代讽刺小说、戏谑小说 冷幽默小说等。应该说,网络文学在艺术形式上的色彩纷呈既是其不断发展、走向成熟的表现,同时也是网络文学前进过程中的外部要求。作为隶属于文学范畴的网络文学,艺术形式多元化是创作主体日益成熟的表现,与创作主体日益成熟相对应的是接受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需求大大提高。
网络文学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创作题材方面,网络文学的视野还不够宽阔、爱情、武侠、奇幻、都市白领的奋斗历程等故事占了相当比重;在叙事方式、语言等写作技巧方面也流于简单,大量的模仿之作充斥网上;写手生活经历的简单和艺术感受力的相对低下造成作品思想深度的浅显和艺术感染力的单薄。追求阅读快感和阅读刺激是网络文学的主要问题之一,一旦失去边界,就会因为追求娱乐性而导致创作责任的缺失,构成对网络文学发展的制约。
网络文学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却又泥沙俱下,引来颇多争议,在于其具有历史性和不可逾越性。我们乐见网络文学经过跋涉和探求,日渐成熟,既勇于创新、不落俗套,又持重大方、有所承担,给读者创造一个充满朝气、富有时代精神的阅读环境。
(摘编自马季《网络文学的传承与变革》)
【小题1】下列对文中“网络文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文学在科技创新与新文化机制推动下蓬勃发展,是中国文学的最大变量,也是文学扩容的体现。
B.网络文学的生命线是为读者而写作,更新模式是以读者取舍为标准,如果脱离读者,就会被后来者残酷替代。
C.网络文学能带动影视、动漫、网游、数字阅读等一系列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产生新的文化产业链。
D.网络文学扮演了多重角色,在审美上必然要超出传统文学固有的范畴,实际上呈现的已经不是文学样式。
【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网络文学是民间和消费市场启动文学扩容模式的新推手,是市场的最佳选择。
B.在创作原点上,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使用的助推“燃料”不同,两种文学和读者关系的不同是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重要因素。
C.传统文学倾向于精英意识,网络文学倾向于民间意识。因此传统文学对作品的审美趣味要求比较严格,而轻视网络文学。
D.网络文学在艺术形式上的色彩纷呈既是其不断发展、走向成熟的表现,也是创作主体日益成熟的表现。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创作题材、写作技巧、作品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方面,网络文学都存在着问题,但最主要的问题是网络文学追求阅读快感和阅读刺激。
B.作者列举玄幻小说、恐怖灵异小说等诸多形式,意在表明网络文学艺术形式多样、天马行空、任尔驰骋的特点。
C.网络文学要肩负起自己创作的责任,一味追求娱乐性就会制约自身的发展。
D.虽然网络文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作者对其发展前景充满期待,也点出了将来的网络文学对于读者在阅读环境上的意义。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今年,中国探月三期工程将采用新研制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新建的海南发射场,发射全新的嫦娥五号探测器。”在刚刚结束的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工程师、探月三期工程副总设计师孙为钢披露了我国探月三期工程的总体方案,其中首次公开了嫦娥五号的飞行方案——由长征五号火箭直接将8吨多的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

探测器与运载火箭分离后,经地月转移飞行和轨道修正,在近月点实施制动,进入环月圆轨道。

环月期间,探测器一分为二,分为着陆上升组合体与轨返组合体,其中轨返组合体继续环月飞行,而着陆上升组合体经变轨和动力下降飞行,在月面预定区域软着陆。

着陆上升组合体着陆后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封装,随后上升器从着陆上升组合体中分离,月面点火起飞进入交会对接轨道。

轨返组合体与上升器完成交会对接后,将月球样品从上升器转移至返回器内,轨返组合体再与上升器分离。

轨返组合体进入月地转移轨道,在距地球一定高度处返回器从轨返组合体中分离。返回器采用半弹道跳跃再入方式进入大气层,并最终落至地面着陆场。

(摘编自邱晨辉《中国嫦娥五号飞行方案首次披露》,《中国青年报》2017年6月12日)

材料二:

《饿罗斯报》7月12日发表题为《中国宣布征服太阳系计划》的报道称,《太空新闻》杂志消息显示,从6月份在北京举行的全球航天探索大会传来了上述消息。

现有资料显示,木星的直径是水星的近3倍,也是质量最大的太阳系行星。科学家推测,木星上也许有原始形态的生命体或者至少是生命体存在过的痕迹。木星探测任务包括分析其冰盖、地形地貌和构造,为今后的研究做准备。

报道称,中国的探月工程将继续推进。中国计划在嫦娥五号探测器出征月球后,向月球至少发射3个探测器,其任务主要是月球南北极的探测和在月球表面进行各种实验。

报道称,谈到载人航天,中国的目标是发射自己的载人轨道空间站。2019年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载人空间站核心舱。为这一目标,中国近期将开始培训10~12名航天员,其中至少有2名女性。同时,并非所有的航天员都是从飞行员中挑选,还需要一些科学家。

至于中国人登陆月球一事,计划时间不会早于2030年。为此应研制类似美国土星5号的重型运载火箭。预计这将是能载重140吨的长征9号运载火箭。在更遥远的未来,中国也许会建设月球基地,所需氧气拟从月球土壤中制取。

(摘编自《俄媒称中国公布“征服太阳系计划”:将探月球火星及木星》,《参考消息》2017年7月13日)

材料三:

全部科学载荷工作正常,探测数据接收处理顺利,在此基础上将逐步取得丰富的科学研究成果……近日嫦娥四号着陆器、“玉兔二号”月球车已再度唤醒,正在第三个月昼执行探测任务。作为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的一举一动,都牵绊着吴伟仁的思绪。

“中国探月工程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起点很高。”吴伟仁强调,我国并未在国际同一个水平进行简单重复,而是通过自己的独特的方案和道路,以现代科学技术实现我国的月球探测。这种情况下,我国以较低的成本和极高的成功率,实现了“五战五捷”。

2019年年底,我国计划实施嫦娥五号任务。这也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的最后一步。吴伟仁介绍,目前嫦娥五号的整个探测器系统和其他技术系统准备较为充分,预定嫦娥五号将在月面选定区域着陆,采集月球样品,并将样品送回地球。“通过表取、钻取方式,嫦娥五号任务计划采回月壤,为我国科学家提供充足的样本进行研究。”

吴伟仁说,随着今年嫦娥五号从月球采样返回,明年发射第一个火星探测器等标志性工程的实施,我国将跻身于世界航天强国行列。未来十年左右,月球南极将出现由中国主导、多国参与的月球科研站。

(摘编自李函林《中国探月工程正在从“跟跑”走向“领跑”》,“新华网”2019年3月13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嫦娥五号的飞行方案涵盖从发射到采样返回的整个过程,包括发射、地月转移飞行、环月飞行、月面软着陆、无人采样和返回等。
B.据《俄罗斯报》报道,为建立自己的载人轨道空间站进而建设月球基地,中国已经开始培训了10~12名航天员,其中至少有2名女性。
C.《俄罗斯报》发表文章指出中国规划了未来探索太空计划,显示了中国征服太空的雄心,也证明了中国在空间领域取得的发展和进步。
D.再度唤醒的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正在第三个月昼执行探测任务,全部科学载荷工作正常,探测数据接收处理顺利。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能够在全球航天探索大会上披露我国探月三期工程的总体方案,主动向世界展示中国科技发展的成果,充分显示了中国的科技自信。
B.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外媒关注中国航天工程,说明中国在积极探索太空领域有了重大发展,对于宇宙探索和人类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C.航天专家指出,起步较晚的中国探月工程,一起步就站在了国际同一个水平上,以较低的成本和极高的成功率,实现了“五战五捷”。
D.我国探月工程稳步推进,按计划在今年底完成“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的最后一步,再通过大约十年的努力,将建成月球科研站。
【小题3】以上三则材料中,内容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饮一口汨罗江

①汨罗一水,迤迤逦逦,在中国的诗史中,已经流了两千多年。诗人如我辈,视之为愤世嫉俗之波的,不乏其人;取它一瓢饮者,更是大有人在。当然,饮的不是玉液琼浆,而是在漫长的春秋中浊了又清,清了又浊的苦涩。这苦涩,比秋茶更酽。

②这会儿,我正在汨罗江的岸边,掬起一杯浑黄得叫人失望的江水。这一捧比虫蛀的线装书还有古老的浑黄能反映什么呢?天上艳阳正好,今天恰恰又是端午节。软白的粽子香在别人的嘴中,翠绿的艾剑戟立在苍茫的原野上。这些,都使我手中的这一捧,浑黄有加。我想,大凡成了历史的东西,肯定是再也清澈不起来了。可是,为了在端午节这一天,饮一口汨罗江的水,我可是千里奔驰特意赶来的啊!

③脖子一扬,我,饮了一口汨罗。立刻,我感觉到,就像有一条吐着芯子的蛇窜入我的喉管,冰凉而滑溜,在我肝胆心肺间穿行,如同在烟雨迷蒙的天气里穿过三峡的蛟龙。

④愤世嫉俗的味道真苦啊!

⑤同行人大概看出我脸色难堪,埋怨说:“叫你不要喝你偏要喝,这水太脏了。”我报以苦笑。

⑥朋友继续说:“你们诗人都是疯子,不过,也像圣徒。恒河的水污染那么严重,圣徒们也是长途跋涉,非得跑到那里去喝一口。”

⑦我得承认,朋友这么说,并不是讥笑我,他只是不理解。我的行囊中,带有青岛啤酒和可口可乐,为什么,我非得饮这浑黄的汨罗?

⑧但汨罗不只是湘北的这一条,也不尽然是由波涛组成,知道这一点的,恐怕更是微乎其微了。

⑨何处没有汨罗江?

⑩刘伶的汨罗江,是一把酒壶;嵇康的汨罗江,是一曲裂人心魄的《广陵散》;李白的汨罗江,是一片明月;苏东坡的汨罗江,是一条走不到尽头的眨谪之路;秋瑾的汨罗江,;闻一多的汨罗江,是一颗穿胸的子弹……到这里,我禁不住问自己:

⑾你的汨罗江会是什么呢?

⑿据考证,屈原本姓熊,是我的同宗。从知道他的那一天起,他就是我写诗做人的坐标。每当灾难来临,我就想到那形形色色的汨罗江。好多次,当我的愤怒无法宣泄,我就想跑到这里来,跳进去,让汨罗再汨罗一回。今天,我真的站到了这汨罗江的岸边,饮了一口浑黄后,我的愤怒被淹灭了,浮起的是从来也没有经历过的惆怅。

⒀徘徊又徘徊,在岸边的蒿草丛中,我歌我哭的心境,竟沦为鱼虾之沼。

⒁江面上,二三渔舟以一种“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悠然,从我眼前飘过。不知道屈原为何许人也的渔翁,一网撒去,捞回来的是最为奢侈的五a的阳光。偶尔有几条鱼苗,看上去像二月的柳叶,也被渔翁扔进了鱼篓。那也是他的收获啊!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渔翁之意,却是肯定在于鱼的。

⒂中国的渔翁形象,从劝屈原“何不随其流而逐其波”的那一位,到“惯看秋月春风”的那一位,都是明哲保身的遁世者,权力更迭,人间兴废,与他们毫不相干。船头上一坐,就着明月,两三条小鱼,一壶酒,他们活得好逍遥啊!你看这条目屈原而名垂千古的汨罗江上,屈原早就不见了,而渔翁仍在。

⒃这就是我的惆怅所在。一位清代的湖南诗人写过这么一首诗:

潇瑟寒螗垂竹枝,长桥屈曲带涟漪。

持竿不是因鲂鲤,要斫青光写楚辞。

⒄看来,这位诗人的心态和我差不多,又想当屈子,又想当渔翁,结果是两样都当不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古人早就这么说过。

⒅既如此,我的饮一口汨罗的朝圣心情,到此也就索然了。归去罢,说不定东湖边上的小书斋,就是我明日的汨罗。

【小题1】文中的“汨罗江”除了指屈原殉国之处外,还有拿两种主要含义?请简要概括。
【小题2】第10段划线处,一种版本写作“是一腔滚滚热血”,另一种版本写作“是一把砍头的大刀”,你倾向于哪一种,为什么?
【小题3】“渔翁”在文中有何寓意?其作用是什么?
【小题4】如何理解文章最后的划线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