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8年年初,重庆沙坪坝的罗先生接触到一个叫“早起挑战团”的微信公众号,“挑战”的规则是:每个加入者至少投入10元作为保证金,每天早上指定的时间内用手机打卡签到,没有签到的人会被扣掉保证金,分给坚持早起签到的人。

从春天到夏天,陆续有用户发现受骗,有受害者将这款应用的界面截图上传到网络投诉平台,可以看到用户投入的保证金实时总额最高超过400万元。嫌疑人告诉警方,这个数字是真实产生,而每天没有按时签到需要被扣罚的保证金额度,在后台有一真一假两个数字,客户端的界面上只能看到修改过的数字。例如6月2日实际扣掉了31600元,但只公布和发放5600多元,其余的近26000元,都成为嫌疑人的收入。

沙坪坝公安分局刑侦支队二大队队长杨兵介绍说:“嫌疑人普遍学历比较高,而且他们在做这个事情之前都咨询了律师。律师给他们的建议是不去修改这个数据,就不违法。但是所有人都去修改了数据,因为通过修改数据赚这个钱实在是太容易了,几个月时间,几百万元就到手了。”

(摘编自《中国之声》)

材料二:

(图表数据来自猎网平台)

材料三:

电信网络诈骗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种新型诈骗手段,犯罪分子大多依托在境外的服务器和交易平台,利用购买来的公民个人信息进行诈骗。大部分人一开始会对陌生电话或者微信消息保持警惕,但是当对方轻易说出自己的身份证号码、住址,甚至股票账户等具体信息时,骗局就可能由此展开。

浙江金华婺城公安分局民警周平锋介绍:“一线冒充被害人当地的公安机关,声称接到上海公安局的协查指令,说被害人在上海开了一个银行账户涉及贪污洗钱案件,不洗脱嫌疑的话被害人就也是嫌疑人。”

“二线是冒充上海市公安局某某分局某个专案组的民警,以调查案件给被害人洗脱嫌疑为名,套取银行账户情况和余额。”

“倘若二线诈骗人员没能让受害人完全信服,这时冒充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的三线话务员就会登场,让被害人登录一个网址,显示的是仿冒程度较高的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网站,让被害人在里面看到自己的通缉令、账户冻结手续,让被害人产生恐惧心理,进而配合操作,最终被操纵。”

(摘编自央广网)

材料四:

2017年施行的民法总则明确,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为公民信息安全增添一重要法律保障。同一年,工信部发布加强实名认证、加强钓鱼网站和恶意程序整治等9项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措施;最高法、最高检出台司法解释,明确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一个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犯罪工作格局正在逐步完善。统计显示,2017年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3.1万起,查处违法犯罪人员5.3万名,同比分别上升57.8%、53.09%;造成经济损失131.5亿元,同比下降33.5%。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尽管公安机关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但电信网络犯罪形势依然严峻,电信网络诈骗作案手法和形式不断更新变化,互联网刷单类诈骗、网购退款诈骗、冒充熟人类诈骗等新骗局表现最突出。公安机关将不断开拓境外战场,坚持重点类案集中攻坚,持续推动重点地区打击整治,联动相关部门提高打击治理工作水平,坚决维护公民信息和财产安全。

(摘编自新华网)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起挑战团”要求加入者按要求投入保证金,每天早上指定时间内用手机打卡签到,而签到者将瓜分未签到者的保证金。
B.“早起挑战团”嫌疑人为达到诈骗目的,采用修改数据的方法,使签到者分得的保证金总额远低于未签到者实际扣除的总额。
C.电信网络诈骗是一种新型诈骗手段,犯罪分子利用购买到的公民个人信息,依托境外服务器取得受害人信任,实施诈骗。
D.电信网络诈骗花样繁多,作案手法和形式不断更新,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是互联网刷单、网购退款、冒充熟人类诈骗等新骗局。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些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学历较高,知法懂法,仍铤而走险实施诈骗,是因为电信诈骗成本低获利高,他们不能抵制金钱的诱惑。
B.从2017年上半年网络诈骗涉案总金额来看,赌博和金融理财类占比最大,可见普遍存在的贪财心理使人们对金融类诈骗没有防范意识。
C.在一些电信网络诈骗中,犯罪分子分工细致,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诈骗体系,人们只有摆正心态冷静面对才能更有效地避免上当受骗。
D.虽然当下电信网络犯罪形势依然严峻,但在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参与打击下,电信网络犯罪将会得到遏制。
【小题3】从以上材料来看,可以从哪些方面防治网络诈骗?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5-25 01:43: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期,都市情感剧《都挺好》的热播引发了全民大讨论。究其原因,也许与这部“现象级”电视剧的创作者将人物塑造回归于人本理念核心,将情节构筑扎根于现实主义基础的创作手法不无关系。

在人物塑造方面,《都挺好》以符合人物性格的成长发展和情感转变为戏剧主干,而非以机械性的情节冲突推动故事。在愚昧强势的母亲去世后,除了不得不应付自私虚伪的父亲、愚孝无能的大哥、刻薄暴力的二哥折腾出的“一地鸡毛”,女主角苏明玉还要在情感纠葛、职场纷争间疲于奔命。然而,即便心负童年的阴影羁绊、即使也曾迷惘和失落,苏明玉依旧选择了独立自强、直面困境,在混沌的伦理困局中坚守光明。

而剧情矛盾点的设计上,《都挺好》始终在通过人物引发矛盾的同时,力图以现实主义的主基调将影视剧外的百态人生和社会热点巧妙地刻画交织于光影冲突之中,从而勾勒出具备真实的时代轮廓和讨论空间的艺术场域。实际上,无论是电视剧、电影还是小说或戏剧,现实主义文艺作品的虚构故事背后,那些真正引发观众悲欢共鸣的泪点和笑点,往往是值得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警醒和反思的情感纽带所在和人性矛盾关隘。

在融媒体时代,将时代艺术之光与主流风尚相结合,创作出令青年受众同样喜爱的文化趣味,全面洞悉新时代的社会现实,仅仅是《都挺好》还远远不够。任何一部优秀的影视艺术作品中,精湛的拍摄技巧和跌宕的情节设计固然重要,然而饱满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更不可或缺。

——(选自《光明日报》2019-04-03,有删改)

材料二:

原生家庭是一个人最初认知和感受的世界,你的原生家庭是怎么样的,你对世界的认知可能就是什么样的。《都挺好》进入了对原生家庭的深入剖析。不少女性观众对苏明玉这个角色有强烈的情感共鸣,有些男性观众也从苏明哲、苏明成的性格悲剧里看到自己的影子。像苏家这样的原生家庭其实并不鲜见。问题是,我们该如何摆脱原生家庭可能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

苏明玉为我们做的一个极好示范是——赶紧断奶,尽快实现经济独立、人格独立。只有这样,才能早日从原生家庭解脱出来。但经济独立了,是否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割裂与原生家庭的关系?事实上,我们难以与原生家庭割裂——物质上的割裂可能还更容易,精神上的割裂更困难。

——(选自《澎湃新闻》2019-03-04,有删改)

材料三:

跳出电视剧集的本体而论,《都挺好》在此时出现并收获不少好评的意义,或许还在于:它印证着艺术创作审美及其背后折射的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曾几何时,家庭题材剧集的核心价值观都是强调统一与和谐,强调父母对子女、个人对家庭的付出,乃至不和睦、不融的元素往往在创作中被定义为负面、消极的剧情动因,是最终必须要被消解掉的。而在《都挺好》的叙述中,我们却发现,家庭问题中那些不和谐的音符可能是中性的、可能是有情可原的,并且可能是更符合客观存在的。家庭题材剧的主旨内核在《都挺好》中开始有从“整体利益”向“个体感受”松动的倾向,这也是一种创作进步的象征,它意味着,新生代的创作者与观看者都逐渐看清、接受并重视“独立个体”的意义。而当每一个独立个体的需求能被看到且能被尊重时,“家庭”的意义也许将会更立体、更丰富、更现代。

此外,通过观众评论《都挺好》时发出的“求编剧不要强行给大团圆结局”的呼吁,我们也能捕捉到大众对于家庭题材类电视剧欣赏观念转变的信号。近年来国产家庭剧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虽然电视剧集作为大众娱乐产品的属性并未改变,但大环境的观赏水准和评价体系与过往早就不可同日而语。在家庭剧普遍性花团锦簇的大团圆结局中,开始有观众期待有更多留白、有更多其他不同的剧集收束方式。这是观众审美观念的成熟,亦是对创作的鞭策与挑战。

——(选自《北京日报》2019-03-15,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都市情感剧《都挺好》能够引起强烈的社会效应,完全归功于该剧的创作者独特的创作方法——将情节构筑扎根于现实主义基础。
B.现实主义文艺作品中故事情节是可以虚构的,但是那些真正引发观众悲欢共鸣的泪点和笑点,都是值得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警醒和反思的情感纽带所在和人性矛盾关隘。
C.材料三中,作者认为,当所有的独立个体的需求能被看到且能被尊重时,“家庭”的意义就一定更立体、更丰富、更现代。
D.女性观众都能对苏明玉这个角色有强烈的情感共鸣,男性观众都能从苏明哲、苏明成的性格悲剧里看到自己的影子。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三中,作者认为,《都挺好》在此时出现并收获不少好评的意义就在于印证着艺术创作事美及其背后折射的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
B.《都挺好》体现出家庭题材剧的主旨内核开始有从“整体利益”向“个体感受”松动的倾向这也是一种创作进步的象征。
C.苏明玉的经历告诉人们,只要实现了经济独立、人格独立,就能早日从原生家庭解出来。
D.在材料一中,作者认为衡量一部影视艺术作品是否优秀,精湛拍摄技巧、跌宕的情节设计、饱满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同等重要。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古代“文人趣味”的生成与演变(节选)

李春青

人们的美学观念、文艺思想固然受制于特定的意识形态,而趣味则是意识形态的心理基础。趣味与意识形态相互作用,离开趣味作为基础,意识形态就成为空洞的口号与说教,而不能得到意识形态确证的趣味也只能表现为自生自灭的时尚与习俗。因此可以说,趣味具有阶级性,也具有历史性。

“文”可视为中国古代贵族趣味的标志性符号。在周代典籍中随处可见的“文”是贵族趣味与贵族意识形态的纽结点,它既包含着以等级观念为核心的贵族价值体系,又包含着以礼乐为核心的贵族趣味系统。孔子赞扬周代的政治文化:“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今人则常常用“繁文缛节”来评说周代文化,这些都是对“文”这一趣味特征的理解。“文”就是一切形式化的人为建构,包括典章制度、礼仪、知识系统、诗、乐、舞、建筑、绘画、雕塑、器物等,也包括贵族阶层在正式场合的一切言说。这个“文”的系统把贵族与其他社会阶层区别开来。

“道”可视为士人或士大夫阶层趣味的标志性符号。秦汉之后,受过教育的布衣之士有机会进入官僚行列,于是已做官的读书人和希望做官的读书人就构成了新的社会知识阶层,即“士大夫阶层”。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是士大夫趣味结构的基本内涵。西周贵族阶层话语系统中没有“道”的位置,它与士大夫阶层相伴而生。士大夫阶层是春秋战国之际从原有贵族阶级蜕化而来的,他们在贵族文化基础上建构起了自己的文化系统,这就是以孔孟老庄为代表的诸子百家之学。可以说,士人阶层一切精神文化的建构都是对他们所尊奉的“道”的诠释,而“道”也成为士人阶层文化心态、性情倾向与观念系统的综合性呈现。正因如此,“文”“道”关系成为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中一个延续千年的基本主题。

“雅”可视为文人趣味的标志性符号。“文人趣味”是在士大夫趣味中孕育而生的。如上所述,对“道”的推崇与信守构成了士大夫精神趣味的基本维度。然而这个阶层毕竟是社会文化的创造者与主导者,有着极为丰富的精神世界,决非仅仅囿于狭隘的政治领域。于是,士大夫阶层就获得了新的身份性标志——“文人”。所谓“文人”,就是有文采之人,亦即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之人。当士人阶层意识到自己个人情感的重要性并且为个人情趣的表达挣得合法性时,文人趣味就成为文学艺术的主要心理基础。文人趣味主要表现为一种永无休止的“雅化”追求:形式上越来越精益求精,风格上越来越细腻微妙,评价标准上越来越专门化。

从贵族到士大夫再到文人——这是古代知识阶层身份演变的历史轨迹,也是古代趣味演变的历史轨迹。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趣味具有阶级性、历史性,是因为意识形态决定趣味,并使趣味得到巩固与确证。
B.西周贵族对“文”的重视,体现在一切形式化的人为建构和正式场合的言说方面。
C.在士大夫阶层出现以前,“道”在西周贵族阶层话语系统中地位较低,不受重视。
D.“文人趣味”在士大夫的趣味中孕育而生,它既承继了“道”,又发展了“雅”。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文、道、雅三方面逐层论述了古代“文人趣味”生成与演变的历史轨迹。
B.文章第二段引用孔子的话,论证了“文”是贵族趣味与贵族意识形态的纽结点。
C.文章分析士大夫与原有贵族的关系,论述了“道”比“文”的趣味系统更高级。
D.文章以古代知识阶层身份的演变为主线索,分析了古代文人趣味生成和发展的过程。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以载道”不是单纯的文学观念的问题,而是士人阶层文化身份的必然产物。
B.“文”的系统把贵族与其他社会阶层区别开来,可见它维护着西周贵族统治秩序。
C.文人一旦开始重视自己的精神世界,便会更注重文艺创作而不再追求政治理想。
D.文人往往在仕途失意之时进行创作,可见文人趣味是文学艺术的主要心理基础。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佛心
王春迪
看一户人家有多深的底儿,不是看人家买啥,而是看人家丢啥。据说,当年赣榆老街上的老少爷儿们,一早吃饱了没事干,就喜欢围在一块儿,瞧瞧东家的泔水桶,瞅瞅西家的垃圾篓。
这里头故事最多的,还数海爷家的泔水桶、垃圾篓。海爷年轻时,那是出了名的手脚大方、挥金如土。要说从他府上的泔水桶里看到没动筷子的整鸡整鸭,那都不叫个事儿。
海爷爱萘,清明前后,新茶上市,海爷便把家里的剩茶一股脑儿地倒掉,曾有裁缝铺的老板把那些剩茶捡回去做幼儿的枕头,足足卖了半条街!瞧海爷府上的那些下人,每每出去倒泔水、送垃圾,脸都跟小公鸡屁股似的,直往天上戳,那叫一脸面!
现如今,海爷老了,把生意一股脑儿地丢给二儿子,只是整日诵经念佛、养花遛鸟,一脸的慈眉善目。你还没见过海爷吃饭的样子,饭罢,他还要用汤把碗溜一圈喝掉,碗底锃亮得能当镜子照。人家海爷说了,这叫惜福。
每每府上要倒剩饭垃圾,海爷都要亲自过目,有些剩饭剩点心,以及还能用的盆盆罐罐,海爷就让人用纸袋子包好,干干净净地放在门口。
海爷的意思,吃不了用不着的东西,也别糟蹋,街坊四邻,有富有穷,随手拿去,救救急,充个饥,也是好的。因此,海府上下,为了不慈老太爷生气,都不敢糟蹋东西。
海爷这种做派,让老街的老少爷儿们交口称赞,久了,连州上的知府都知道了。海爷生日那天,知府亲手画了一幅《松鹤图》送来。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老街上的富商们看得眼都红了。
这里头,数夏老爷的眼最红。
夏老爷和海爷都是大油商,斗了几十年了。每年秋冬,新油上市时,这两大油商,进货出货、你倾我軋,忙得都跟转圈的陀螺似的。可今年,人家海爷两手一摊,享清福去喽。自家的生意不管,整日抱着一本经书,泡在寺庙里,和一帮僧人论禅品茶。
夏老爷知晓后,撸着袖子要大干一场。他让他家的大船不知从哪运来一批低价的油料,铆足了劲儿想整垮海爷!上市当天就把海爷家压得抬不起价。
海爷的儿子急了,找他爹合计,最后在庙里找到了海爷。当时海爷手里正捏着个倒把西施紫砂壶,银须飘飘,一副仙风道骨之态。儿子央求海爷道:“爹,这个家,不能一日无您啊!”海爷啜口茶,笑道:“爹不能一日无茶。”
古人说得好,安富贵易享清福难。海爷这清福没享多久,他的好心就差点出了人命!这天,海爷出门遛圈,回来时,远远就见到自家府门前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好些人。海爷一打听才知道,有两个乞丐,一早吃了他们放在门口的剩糕点,中毒了!
海爷急了,立刻招呼门口的下人把他们抬进府去,还专门去州里为这两个乞丐请了名医。
两个乞丐的命保住了,事后,海爷专门到街上最好的酒楼,给这两个乞丐摆桌赔罪。老街首富给乞丐摆桌,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
那天,楼前楼后围了不少看热闹的。酒桌上,海爷说,自个儿年轻时求财心切,得罪了一些人,不想这罪过阴差阳错地落在了别人的身上。这糕点明显被人下了毒,这是上门来找麻烦的。
海爷不说是谁,老街人也都有数,在海爷背后戳海爷的,除了那个夏老爷还会是谁!老街人的嘴巴出了名的快,一传十,十传百,连添油再加醋的,弄得妇孺皆知。
大伙儿就想,这个夏老爷,看人家积德都眼红,使这样的损招,人不地道,卖的东西能好到哪儿去!今年他的油那么便宜,指不定掺了啥玩意儿呢!
这一折腾,到夏老爷家去买油的人,忽然就少了很多,一年下来,夏老爷家积压了不少货。
这还不算倒霉的,年三十的晚上,夏老爷心里头堵,狠劲儿放了一晚上的炮仗,哪想一不小心把油料给点着了,赔了血本,还差点把夏老爷子给活活憋死。此后,海爷再也没把剩掉的东西放在外面了,老街的老少爷儿们一时间少了闲聊的话题,没了乐趣,又纷纷把矛头对准了夏老爷,心里头不知骂了他多少遍。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主要讲老少爷儿们喜欢看别人家的泔水桶、垃圾篓,由此来看这些人家的家底,并引出下面关于海爷家扔垃圾的故事。
B.海爷家的下人在扔垃圾的时候,“脸都跟小公鸡屁股似的,直往天上戳”,此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现海爷家的下人暴殄天物。
C.文章运用了多重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海爷与自己儿子人生观念、为人处世态度的对比;海爷为人仁善与夏老爷唯利是图、狡诈虚伪的对比。
D.本文的主题非常鲜明,通过对海家、夏家故事的叙述告诉人们: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人际关系令人担忧,应该引起人们的思考。
【小题2】文章为什么要写“知府亲手画了一幅《松鹤图》送来”这一情节?
【小题3】夏老爷这一形象在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作者:方叶

⑴一直喜欢泊的意境。一叶渔舟,三两只画艇,或七八条竹排木筏,静静地系在清浅的水边;粼粼波光,倒映出幢幢的剪影,那是一种何等凄幽而灵动的韵致。

⑵总忘不了古镇小溪上木船停泊的情景。这种小船形如周作人笔下的乌篷船,促狭修长的船身,半弧形的雨篷,显得格外娇小玲珑。不过,溪船一般不用来载客悠游,“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也不用于捕鱼捉蟹,在烟波白浪里弄潮。溪船最大用途是运货,运载着沉甸甸的山珍土布或日用百货,欸乃一声山水绿,穿梭在幽深的断崖溪谷之间。对于山里人来说,溪船运载过他们的企盼与悲欢,因而每当木船出现在古镇的清溪上,好事的山里人总是趋之若鹜,争相奔向水边。最是夜幕垂落,木船如一只只鱼鹰栖息在岸边桥下,或溪心岩渚,劳累了一天的船工们常常是点亮一盏风灯,拥坐在船头上谈天说地,吹拉弹唱,任琴声、笑声伴随着水声、蛙鸣、灯火流了一溪,让溪边浣衣担水的村姑、小孩听醉了,久久不肯睡去。尽管那时我并不谙诗情画意,那摇拂晃荡的船影灯火,却如一粒凄美的种子,飘落在心田上,让我恍惚迷离,浮想翩翩。

⑶我常想,泊应该属于一种静美吧。泊往往离不开平静的流水,急流险滩、惊涛骇浪之中怎么好停泊哩。惟风平浪静的溪岸湖畔、河洲烟渚,当然最好是僻远的荒村野水,花坞柳岸,千尺断崖之下,茫茫芦荡之中,才是泊的最佳去处。这时,把舟楫系在江风水月里,落日熔金中,哪怕是烟波浩浩,雨雾迷茫,当你独坐船头,静卧船舱,也不管是独钓寒江雪,画船听雨眠,静水观鱼动,一杯清茶,一盏薄醪,人如天地一沙鸥。这一瞬间,所有的喧嚣与烦恼都会渐渐离你而去。在这样澄静寥廓氛围里,自然而然也就泊出了一种心境。你看,当谢灵运把船泊在彭蠡湖口时,正值一轮秋月当空,烟波浩浩的湖面上,归帆点点,岛影幢幢,而湖边却是蒹葭苍苍,野菊灿灿,时有阵阵猿声鸟啼随风飘来。于是,诗人独立船头,昂首仰望,“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感受到的正是大自然的静美,天籁的亲切,以及天地间一时无从知晓的玄机奥秘。而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张志和,就不仅仅把一叶渔舟,更把自己淡怀逸致的襟抱,闲适脱俗的意趣,永远泊在了鹭飞鱼跃、桃花流水的西山塞前。那“烟波钓徒”的妙境,也常常令我们想起来就禁不住心醉神驰。如此看来,泊,正是巧妙而充分利用了江汀远渚的奇峭、静谧,利用了天光水色的飘逸、妩媚,酿造出一种凄幽的美,一种空灵的美,一种宁馨素洁的美。人置身其间,既可暂时逃避喧嚣尘缨,又能从淳美的大自然中觅取心灵的滋养,精神的慰藉,故此,“移舟泊烟渚”,往往成为淡泊的文人雅士寄情山水的最好选择。

⑷最美的泊自然在江南。江南水乡,河湾湖汊纵横交错,溪流水道密如蛛网。水光潋滟的西子湖,二十四桥的“瘦西湖”,以及苏州众多的园林水榭,何处不有画舫轻系、渔舟唱晚?在那湖光水色里,真不知泊过多少柔情蜜意、离愁别绪。当然,也泊过富贾豪绅、腐朽君臣的骄奢淫逸、寡廉鲜耻!那六朝金粉古都的秦淮河畔,更有数不清的歌楼舞榭、画舫游艇,“秦淮灯船之盛,天下所无,两岸河房,雕栏画槛,绮窗丝障,十里珠帘”。在那桨声灯影里,晃荡过孔尚任的南明遗恨,晃荡过朱自清、俞平伯的文采风流,更有不知亡国恨的商女那靡靡之音,以及“秦淮八艳”、“金陵十二钗”的悲愁哀怨和脂粉血泪。不妨说,秦淮风月里泊的正是中国文化长河中一条繁绮香艳的画舫吧。

⑸泊,或许还是一种精神境界。漫漫人生旅途上,谁没有云帆高挂、长风破浪的航行,自然也不少了收篷歇棹、停舟靠岸。在那幽幽水边,淡淡烟波里,栖息着高蹈文人的高情远意,他们用清风明月,溪声乌韵,柳浪荷香祛除尘廛,清心滤思,偷得浮生半日闲。唐代诗人张继进京赶考落第之后,驾一叶扁舟夜泊在枫桥下。他不以落第为意,伫立船头,把耳濡目染的秋月、红枫、渔火、江桥以及乌啼、寒山寺的钟声,熔铸成寥廓的胸臆,熔铸成一帧“枫桥夜泊”的不朽画卷,道出了泊的深刻内涵。其实,停泊不光是休憩、等待,更是一种蓄积和迸发,航程的目标还在遥遥的远方啊,岂能松懈自已,坐视观望?一生宦海浮沉的苏东坡,是深谙“泊”的意蕴的,他常常停棹湖山,息帆远岸,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江风明月磨砺心曲,壮阔襟怀,然后,以昂然无畏的风姿去迎接人生航道上的湍流险滩,惊涛骇浪。“一蓑烟雨任平生”,正是他孤傲不屈、落拓旷达的精神写照。

⑹是的,一个泊字,写尽了世间众生相,荡漾着人生的几多情怀!

(注释) ①幢幢chuáng :形容影子摇晃。②廛 chán 古代城市平民的房地。③落拓:豪放,放浪不羁。
【小题1】第⑴段中,作者声称“一直喜欢泊的意境”。从文中找出两个概括表达“泊的意境”的词语。
【小题2】第⑵段“那摇拂晃荡的船影灯火,却如一粒凄美的种子,飘落在心田上”,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本文引用、化用了许多前人的诗文,如“独钓寒江雪”“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人如天地一沙鸥”、“谁没有云帆高挂、长风破浪的航行”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小题4】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中写古镇小溪上木船停泊的情景,主要写出了劳动者的企盼与悲欢。
B.作者称“泊”属于一种静美,主要依据是可以让人远离尘嚣与烦恼。
C.作者称最美的“泊”在江南,其实就是说江南的河湾湖汊具有环境美。
D.文中所选取的诗文虽然有些没有直接点明作者,但却在文中暗示出了作者是谁。
E.本文的语言质朴无华,骈散互用,长句与短句结合,将文章写得明艳动人。
F.苏东坡孤傲不屈、落拓旷达其实照应了“泊”还有蓄势待发的情怀。
【小题6】综观全文,作者从多个层面对“泊”进行了感悟与透析,赋予了“泊”多种情怀和意蕴,请分条列举出作者的这些感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丹麦政府近期公布了一系列方案,其中包括计划废除商店接受传统现金的法律规定,服装店、餐馆以及 加油站等将逐渐进入无现金时代。全国的现金支付只占 10%,首都哥本哈根的超市、餐厅和小商铺已不再接 受现金。只要拿出手机,靠近带有移动支付的标识,在手机里打开地图的 APP,它可以自动定位到需要支付 的店家位置,打开需要支付的软件,就可以轻松完成支付,整个过程只需要短短的几秒钟。从 2017 年的 1 月 1 日起,丹麦中央银行已经关闭其在丹麦境内所有的印钞部门,不再印刷和制作包括纸币和硬币在内的丹 麦克朗现金。
(摘编自《央视财经》,人民网)
材料二:
7 月 1 日,贵阳市政府与蚂蚁金服集团联合宣布把贵阳建设成西南地区首个“无现金城市”。预计年内贵 阳将实现商圈、集中市场、景区景点等公共场所无现金支付全覆盖,公共交通、医疗、社保、教育等非税类 实现无现金缴费。无现金场景覆盖将从青岩古镇开始,逐步拓展到天河潭等六处景区,预计到今年底,全市 将有 10 万家商户支持无现金的付款方式。除了商业领域的移动支付,贵阳无现金建设还将迈出重要的一步, 在公共交通、医疔、社保、教育等其他非税类缴费领域推广无现金方式,让市民少跑腿、少排队,更多享受 到“指尖上的公共服务”。用手机支付的消费,还能为消费者积累信用,并将这些信用转化为财富,使消费者 享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和公共服务。
目前,贵阳已在支付宝“城市服务”上开通了政务、医疗、车主、交通等 5 大类 32 个功能,在过去一年 服务近 120 万市民。全市已有 8 家医院开通了支付宝挂号渠道,每周有超过 5000 人次在公立医院中使用支付宝支付医疗费用,大大缩短了等待时长。 通过无现金支付累计信用,贵阳更多的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将享受到信用贷款,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创业创新。截至 2017 年 5 月,蚂蚁金服已累计为贵阳市消费者提供消费信贷 69.21 亿元,为贵阳市小微 企业发放信用贷款 7.2 亿元。
摘编自《贵阳打造西南首个“无现金城市”》,新华网)
材料三
截至 2016 年底,我国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已达 4.69 亿人,有 50.3%的网民在线下实体店购物时使用手机支付结算。在手机里安装支付宝或微信,绑定银行卡就可使用移动支付,但如此简单的步骤却让很多老年人摸不着 头脑。在武汉水果湖菜市场,每个摊位都放置了支付宝、微信二维码,供顾客付款使用。但顾客仍基本使用 现金付账。一名摊主介绍,来买菜的多是老年人,移动支付比例不足一成,每天支付宝、微信收入最多上百元。
在移动支付技术向线下领域快速渗透并改变人们消费习惯的同时,这种“无现金”的支付形式却成为网 络安全的“重灾区”。不法分子通过诈骗以及账号盗取等技术手段,将触手伸向人们的“电子钱包”。根据中 国银联的相关调查,2016 年电信诈骗案件持续高发,约有四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表示遭遇过电信网络诈骗并因 此造成损失,较 2015 年上升 11 个百分点。
事实上,随着移动支付安全技术的不断提高,多样化的安全验证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2016 年, 相关受调查者使用过指纹识别方式的比例高达 46%,同比增长 2.5 倍,这一生物识别验证方式有望成为移动 支付中的主要验证方式。此外,掌纹、虹膜、人脸等生物识别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提升移动支付认证技术, 使移动支付更加安全和便捷。
(摘编自《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新华网)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公布一系列方案 加速推进
A.丹麦政府   废除商店接受传统现金的法规   全国实现无现金支付
统计消费市场    得出结论
B.哥本哈根   包含超市餐厅和小商铺现金支付占百分之十
在手机上安装  绑定银行卡
C.手机用户   支付宝或微信   可以进行移动支付
手机扫描标识 定位店家
D.消费者   打开手机安装的地图的 APP迅速支付消费的账单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丹麦中央银行为了执行本国政府的法律规定,将其境内所有的印钞部门关闭,以便尽快废除纸币和硬币 的流通。
B.医院开通了支付宝挂号渠道,方便了市民使用移动支付、减少等待时间,是贵阳市含税类实现无现金缴 费的有力例证。
C.贵阳推行无现金支付带来的更大利益是,更多的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都可以享受到信用贷款,进一 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创业创新。
D.武汉水果湖菜市场的每个摊位都能实现移动支付,但其比例不高,反映了移动支付的普遍性和消费者 群体的特征。
【小题3】不法分子通过诈骗以及账号盗取等技术手段将手伸向人们的“电子钱包”,结合材料,你觉得怎样才能增强移动支付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