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以真性情做真学问(有删改)
——邓正来印象
周国平
①在当今中国学术界,邓正来是我特别欣赏的一个人。我之所以欣赏他,一是因为他有真学问,二是因为他有真性情。
②今日混迹学界的人多矣,但真学者甚少。有一些人俨然学界的大名人大忙人,挂着各种学术头衔,不停地举办或参加各种学术名目的活动,却永远坐不下来认真做一点学问。还有一些人仅仅因为职业的需要而在做着学问,但心里并不喜欢,学问只是谋取职业利益例如职称、津贴、课题经费的手段。人们常说,做学问要耐得寂寞,这当然不错,耐不得寂寞的人肯定与学问无缘。可是,倘若一件事本身不能使人感到愉快,所谓耐得寂寞就或者是荒唐的。一个真爱学问的人与其说是耐得寂寞,毋宁说这种寂寞是他的自觉选择,他在其中自得其乐,获得最大的心灵满足。
③邓正来正是这样。他本是一个活动能力极强的人,如果想到社会上折腾一番,一定风光十足,能闹出特大的动静。然而,事实上他比谁都坐得住,十几年如一日地坐在书桌前做学问。他喜欢用“闭关”一词描述他的这种状态,据我了解,他的“闭关”特别是针对各种打着学术旗号的非学术、准学术活动的,他决不去搀和这一类热闹。
④邓正来虽然“闭关”于书斋,可是,看一看十几年来他所思考和研究的课题,诸如中国市民社会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的自主性、西方自由主义传统等,我们便可知道,其实他是一个有着强烈社会关切的学者。我特别要赞许的是,他用了五年时间潜心研究当代最重要的自由主义思想家哈耶克,阅读了哈氏的全部原著以及西方学者研究哈氏的全部重要著作。在研究过程中,邓正来还做了大量的翻译工作。目前业已出版的哈耶克的主要著作,包括《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自由秩序原理》、《法律、立法与自由》和《哈耶克论文集》,都是他翻译或主译的。由于他是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翻译的,因此,译文准确而流畅,实为学术译著中的精品。学界有一些才子不屑于从事翻译,仿佛那是大材小用,他们只喜欢领导翻译。邓正来不知道自己是一个大才子吗?当然不,在学术界,他的狂几乎尽人皆知,他看得上的人没有几个。那么,他为什么要乐此不疲地埋头于翻译呢?唯一合理的解释是,他是欲罢不能。他似乎意识到了一种责任,在一定的意义上,哈耶克的翻译非他莫属。这样想好像也很狂,其实是最自然的,当一个人深入研究一位国外思想家并领会了其独特魅力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要自己动手翻译其作品,给国人提供一个尽量可靠的汉语文本,同时也防止来自那些浅尝辄止的译手的损害。我完全相信,一切优秀的学术译著是中国学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学界那些弄潮儿统统被人遗忘之时,它们仍将长久被人阅读,滋养一代又一代学子。
⑤现在我要说到邓正来最可爱的地方了,就是他的真性情。乍看起来,他的生活是相当枯燥的,不是潜心做学问,便是和妻子女儿同享天伦之乐。然而,事业和家庭岂非最能见出人的性情的两个领域?他做学问的状态令人羡慕,始终饱满而快乐。用他的话来说,做学问做到最后就是心情,真正成了享受。他是一个多情的父亲,女儿的每一个可爱表现都令他欣喜不已,一看见干女儿——我的五岁的女儿——就忍不住大献殷勤。他舍得在孩子身上费心费力,为了使女儿具备抵制现行教育弊病的能力,他曾让成绩优异的女儿休学一年,每天自己授课。他又是一个极爱朋友的人,与性情投合的朋友相聚时兴高采烈,谈笑风生,喜聚不喜散。他的外表和谈吐皆粗犷,其实心特别细致,对朋友的事常常放心不下,周密思量。与人相交,他褒贬分明,看不上就是看不上,直言己见,从不虚与委蛇,落得了一个狂名,根源却是诚实。
【小题1】联系全文,说说邓正来的“真学问”和“真性情”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6分)
【小题2】为什么说“他似乎意识到了一种责任,在一定的意义上,哈耶克的翻译非他莫属”?(4分)
【小题3】文章第②和④段写到了学界的其他“一些人”,联系全文,说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5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3-08-26 04:30: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据《悉尼先驱早报》22日报道,考古学家在澳大利亚内陆的满谷国家公园发现大批冰河时期的人类足迹,年代在1.9万年到2.3万年前,是全球所发现最大一批、也是至今澳大利亚最古老的远古人类脚印。
这批脚印共有457个,位置在新南威尔士州满谷国家公园的威兰德拉湖附近的潮湿的粘土区,时间是在地球上一次冰河时期的高峰期,足迹中包括小孩、青少年和成年人,长度在13厘米到30厘米之间,从脚印的形状和深度可以看出,当时这些人有的在跑,有的在走,有的足迹显示有人在打猎,包括一个身材可能高达2米的男性,他当时奔跑的时速在20公里左右。
土著人----穆西穆西人中一位名叫玛丽·帕宾的人于两年前发现了第一个脚印,引起考古学家的高度关注。随后,邦德大学的考古学家斯蒂夫·维博教授于是率队前往进一步挖掘,又发现了450个同一时期的人类脚印,维博说,这些脚印让人们得以一窥当时居住在潮湿内陆地区的人们的生活情况,这是通过其他考古证据无法做到的事,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从这些脚趾缝里挤出的泥巴。
考古队根据脚印的数量、步伐距离等推测留下足迹人类的身材,维博说:“他们很有运动能力,很强壮,我推测此处部分男性的身材相当类似。”维博日前在脚印发现地6公里远处另外挖掘出两具17000年前的人类遗骸。
这一地区传统的管理者是威兰德拉湖地区世界遗产区三个传统部落年长者社团成员,他们对于这一发现感觉相当高兴。帕宾女士是穆西穆西人的长老,她介绍说,沿着这些脚印走,就象与一个家族一起散步一样,他们是同样的人。她认为:“这些脚印从沙丘下显露出来,是为了让这个世界的人知道我们的人是多么聪明,他们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生存。”
恩吉亚姆帕亚部落长老罗伊·肯尼迪表示,这里很早就是他的部落举行特别会议的地点:“它是沙漠里的绿洲。”大约2万年前,现在已经干涸的湖泊里可能有鱼、贝类和小龙虾。考古小组通过脚印的大小和他们的步幅,推断出这些古人的身高。维博教授最近还在大约6英里以外的地方发掘出两个17000年前的头骨碎片。他说:“当时的人是运动型的,非常强健,身材很好。我认为,在这里的那些人都非常熟悉。”
该州环境部长德布斯说,这些脚印显示,当时有一大群人在此走动、活动:“我们看到在父母脚印之间有小孩子跑步的足迹,父母以直线前进,小孩子则绕着他们跑。”这些脚印记录了约2万年前新南威尔士州住在这座湖边的原住民生活中的某些时刻,这是很重要的纪录。维博21日先公布了其中124个脚印的研究所得,完整报告将在《人类进化》杂志上发表,参与研究的还包括墨尔本大学以及新英格兰大学的考古学家。
【小题1】对这批“脚印”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是目前全球所发现的最大一批最古老的远古人类脚印。
B.是考古学家维博教授最先发现的。
C.脚印长度在13厘米到30厘米之间,包括小孩、青少年和成年人足迹。
D.脚印是在1.9万年到2.3万年前的地球上第一次冰河时期留下的。
【小题2】对文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肯尼迪认为当时的人善于运动,身体强健,身材很好,我们对那些人非常熟悉。
B.维博认为当时的人善于运动,身体强健,身材很好,那些人之间都非常熟悉。
C.维博认为当时的人是运动型的,身体强健,我们对那些人是非常熟悉的。
D.肯尼迪认为当时的人是运动型的,身体强健,身材很好,那些人之间非常熟悉。
【小题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威兰德拉湖及其附近地区在大约2万年前是湖泊,里面有鱼、贝类和小龙虾。
B.考古队员根据脚印的数量、步伐距离等可以推测出留下足迹的人类身材。
C.根据发现的这些脚印,我们现在可以清楚地看到从这些脚趾缝里挤出的泥巴。
D.新南威尔士州的环境部长认为,这些脚印显示,当时有一大群人在此活动。
【小题4】根据原文,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穆西穆西人就是属于恩吉亚姆帕亚部落的人。
B.这批脚印共有457个,维博教授等人只研究了其中的部分脚印。
C.维博发现的人类遗骸和头骨碎片证实了当时的人是运动型的,非常强健,身材很好。
D.这批脚印的发现,对于研究当时居住在潮湿内陆地区的人的身体情况和他们的生活情况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对于实体书店来说,电商的兴起带来了更大的冲击作用。网络购书刚刚兴起时,消费者纷纷点赞,因为它低价、便捷,网络一时间成为读者买书的主要去处,一些小的书店因为收益的下降而难以应对日常的开支,一时间纷纷倒闭,经济能力成为书店支持不下去的根本原因。
然而近几年,电商的一些缺点逐渐显现出来。首页上的书永远都是最畅销的热门书籍,一些小众或是销量较低的书籍就被排在列表的后半截,鲜少有人问津,最终呈现出两极分化的销售趋势,使读者的购买行为呈现单一化。
和电商相比,实体书店最大的优势就是给读者提供了体验与服务。在书店,读者可以亲手选择自己想要的书籍、版本,甚至是拿在手里的感受书籍的质感。
同时,实体书店的发展得到众多政策的支持。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2017年,贯彻落实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11部门发布的《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成为发行业的重点工作。
(选自海外网《2017实体书店“回暖”年,你读“书”了吗》)
材料二:

(选自《实体书店:纸质阅读需求仍在,传统模式亟待转型》)
材料三:
目前,实体书店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十分单一。其实,实体书店自身拥有大量质量上乘,做工精美的图书,凭借书店的品牌优势和良好形象,完全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设自己的网络书店,甚至可以建立自己独立的网站,线上线下同时进行,即扩大了知名度,又增加了图书的销量。实体书店在以图书为主要经营内容的同时,还可以辅以在线教育课程,文化周边产品,视频媒体等同步在线产品,从而由单项的图书销售转变为多元综合类经营模式。
农村的经济发展与城市相比稍显缓慢,网络在线平台造成的影响对农村来讲并不是太大,由此,实体书店可以开拓农村这一广大的图书市场,形成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在书籍种类方面,可以以科技普及,农作物种植等为主题的图书作为开拓源头,使农民群众遇到的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提升农村地区居民的阅读兴趣,以促进农村地区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另外,推动农村地区的学生们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针对他们所学的知识选择相配套的阅读资料,扩大孩子们的视野,也有助于实体书店扩大销售范围,增加销量。
(选自《数字时代下我国实体书店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材料四:
东京有一家以“达尔文科学”为主题的书店,名为“好奇心之森”。不但出售有关地理与文化人类学的旧书,还销售放大镜等考古工具。除书籍外,书店内还陈列着文学作品中提到的动物模型、矿石标本、艺术品等。书店内的咖啡店成为读者阅读之余的休息场所。
伦敦的水道上出现了有一家极富特色的实体书店—“Word on the Water”,它是由一艘长15米的废弃运河船改造而成的独立小书店,成立以来一直沿着伦敦运河在康登水闸和帕丁顿之间来回往返。漂浮书店的舱壁之间塞满了书籍,一直铺到纤道上,其中包括经济实惠的二手书籍、有关美术、经典小说和摄影读物类的优质书籍等。每逢节假日,船上会开设电影院,或者停驻在各种文化活动,诗歌交流会、演奏会、马戏团旁边,与读者分享伦敦水道沿线的欢乐气氛。
(选自《中国新闻网》之《中外现》)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电商的兴起对实体书店的发展有很大的冲击,但电商本身也存在着缺点,两极分化的销售趋势就是其中之一。
B.一些实体书店纷纷倒团,根本原因是这些书店的图书销售量下降、经济效益差面难以维持书店的正常开支。
C.实体书店有大批质量上乘、做工精美的图书及良好形象和品牌优势,这些导致了其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单一。
D.“Word on the Water” 实体书店由一艘长1米的废弃运河船改造面成,航行于伦敦水道上,是一家漂浮书店。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书店与实体书店各有千秋,前者书价低、购书便捷,后者能给读者提供体验与服务,让读者可以亲手选择自己想要的书。
B.根据材料二可知,近几年,线上图书销售码洋逐年增长,增长率有所起伏,面实体书店销售码洋、增长率均有所起伏。
C.网络在线平台对农村的影响没有城市大,实体书店要进入农村市场,可以用跟科技普及、农作物种植等有关的图书为源头来开拓市场。
D.“好奇心之森”书店关生科学,只出售有关地理与文化人类学的旧书、考古工具以及动物模型、矿石标本、艺术品等。
【小题3】当下的实体书店要有大发展,应当如何做?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基因药物——医药工业的第四次革命

打针吃药是件很苦恼的事!有没有一种药,可以在体内长期有效,注射一次疗效可以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这种药在体内受到调控,可以根据人体需要自行调节生产药物?科学家告诉我们,这不是天方夜谭,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生了病,不用再吃现在的药物,而是直接向体内注射基因,在体内形成一个天然的药物加工厂,加工厂会在人体需要的时候生产药物,不需要的时候自动关闭。

自身生产的药物,不仅没有副作用,而且一次注射,药效会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科学家告诉我们,这就是被誉为医药工业第四次革命的基因药物。科学家发现,人类疾病的根本原因与人体内的基因有关。他们认为,除了外伤以外的所有疾病,都是基因出了毛病,或是老化,或是损伤,或是结构异常,所以根治疾病的最好方法是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最彻底的治疗。

近年来,科学家开发了基因工程药,基因工程药是以基因为模版,在体外通过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在体外扩增表达出蛋白质,再经过分离纯化,应用于人体,在人体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基因工程药同传统药物一样属于外源性药物,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对体内的干扰大,半衰期短,在体内容易降解,需要每天给药才有效,而且需要大量原料,工厂和成套设备,研制成本高,要求有一定的生产条件。基因药物则完全不同,它是将人体的基因直接导入病人体内,在人体内表达出蛋白质,也就是把具有治疗意义的基因“药厂”直接建在人体内,它不需要“原料”也不需要成套的工厂和设备进行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基因在体内受到病情的调控,需要的时候就产生治疗的药物,这样可以把毒副作用降低,使药效持续时间长达几个月甚至几年。

目前基因药开发限速因素是基因的运载体系。如何把药物工厂建到人体里去?各国的科学家们对此绞尽脑汁。国外有科学家用病毒作为载体,把病毒里有害的成份去除,保留其能感染细胞的成份,把基因放到这种缺陷性病毒里去,构建成缺陷性重组基因病毒载体,这种方法虽然被不断运用改进,感染效率高,但毒副作用大。也有的科学家采用非病毒作为载体,比如脂质体、多体介导的基因转移等等。虽然毒副作用小,但是感染效率低。最近发现应用电渗透和电脉冲的方法可以高效安全的将基因导入体内,科学家预测这将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基因导入方式。

随着科学家对人类基因及功能、疾病发病分子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基因药物的应用和开发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生物高技术和医药工业的一个重要产业。基因药物是一种简便、生理、经济、安全、长效的新的治疗途径,完全改变了以往建造大型药厂的概念,使人类的基因变成了可供利用的资源。科学家预言,基因药物将是对传统药物的挑战,成为医药工业的发展趋势。

(摘自《科技日报》)

【小题1】下面对“基因药物”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A.基因药物被誉为医药工业第四次革命,它自身生产的药物,不仅没有副作用,而且一次注射,药效会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
B.基因药物是将人体的基因直接导入病人体内,在人体内表达出蛋白质,基因在体内受到病情的调控,需要的时候产生的治疗药物。
C.基因药物,是把具体治疗意义的基因“药厂”直接建在人体内,基因在体内受到病情的调控,需要的时候产生的治疗药物。
D.基因药物是以基因为模版,通过大肠杆菌和酵母菌,扩增表达出蛋白质,再经过分离纯化,应用于人体,在人体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的药物。
【小题2】目前“把药物工厂建到人体中”的最好办法是
A.用病毒作为载体,把有害成份去除,把基因放到缺陷性病毒内。
B.用非病毒作为载体,通过基因转移将基因导入体内。
C.应用电渗透和电脉冲的方法高效安全的将基因导入体内。
D.不需要进行蛋白质的分离纯化,直接向体内注射基因。
【小题3】下面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类的所有疾病,都是基因出了毛病,或是老化,或是损伤,若是结构异常,所以根治疾病的最好方法是基因治疗。
B.基因工程药同传统药物一样属于外源性药物,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对体内的干扰大,半衰期短,在体内容易降解。
C.科学家用病毒作为载体将基因导入体内的方法,虽然被不断运用、改进,感染效率高,但毒副作用大。
D.基因药物是一种简便、生理、经济、安全、长效的新的治疗途径,完全改变了以往建造大型药厂的概念,使人类的基因变成了可供利用的资源。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对于中国绘画史,我特别看重晚明至清代一段。这与我对其他艺术门类历史发展阶段的评价有很大的差别。朱耷就出现在我特别看重的那个阶段中。
在此前漫长的绘画发展历史上,当然也是大匠如林、佳作叠出,有一连串说不完、道不尽的美的创造,但是,要说到艺术家个体生命的强悍呈现,笔墨丹青对人格内核的直捷外化,就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徐渭、朱耷、原济以及“扬州八怪”等人了。
毫无疑问,并不是画到了人,画家就能深入地面对人和生命这些根本课题了。中国历史上有过一些很出色的人物画家,如顾恺之、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顾闳中等等,他们的作品,或线条匀停紧挺,或设色富丽谐洽,或神貌逼真鲜明,我都是很喜欢的,但总的说来,被他们所画的人物与他们自身的生命激情未必有密切的血缘关联。他们强调传神,但主要也是很传神地在描绘着一种异己的著名人物或重要场面,艺术家本人的灵魂历程并不能酣畅地传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倒是山水、花鸟画更有可能比较曲折地展示画家的内心世界。
山水、花鸟本是人物画的背景和陪衬,当它们独立出来之后,一直比较成功地表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学意境,而在这种意境中又大多溶解着一种隐逸观念,那就触及到了我所关心的人生意识。这种以隐逸观念为主调的人生意识虽然有浓有淡,有枯有荣,而基本走向却比较稳定,长期以来没有太多新的伸发,因此,久而久之,这种意识也就泛化为一种定势,画家们更多的是在笔墨趣味上倾注心力了。
所谓笔墨趣味,认真说起来还是一个既模糊又复杂的概念。说低一点,那或许是一种颇感得意的笔墨习惯;说高一点,或许是一种在笔墨间带有整体性的境界、感觉、悟性。在中国古代,凡是像样的画家都会有笔墨趣味的。即便到了现代,国画家中的佼佼者也大抵在或低或高的笔墨趣味间遨游。
这些画家的作品常常因高雅精美而让人叹为观止,但毕竟还缺少一种更强烈、更坦诚的东西,例如像文学中的《离骚》。有没有可能,让艺术家全身心的苦恼、焦灼、挣扎、痴狂在画幅中燃烧,人们可以立即从笔墨、气韵、章法中发现艺术家本人,并且从根本上认识他们,就像欧洲人认识拉斐尔、罗丹和梵高?
很多年以前,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过一次历代画展,我在已经看得十分疲倦的情况下突然看到徐渭的一幅葡萄图,精神陡然一震。后来又见到过他的《墨牡丹》《黄甲图》《月竹》,以及我很喜欢的《杂花图长卷》。他的生命奔泻出淋漓而又洒泼的墨色与线条,躁动的笔墨后面游动着不驯和无奈。在这里,仅说笔墨趣味就很不够了,仅说气韵生动也太矜持了。
(节选自余秋雨《青云谱随想》)
【小题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历代画作大多偏重笔墨趣味,而难以让人感受到画家本人的生命激情。
B.在中国绘画史上,即使是一些很出色的画家也很难深入地面对人和生命这些根本的课题。
C.拉斐尔、罗丹和梵高的作品能酣畅地表现艺术家本人的丰富情感。
D.人物画要求神貌逼真鲜明,所以不可能融会艺术家自身的生命激情。
【小题2】(小题2)第六段中,作者认为国画家中的佼佼者的作品也常常“缺少一种更强烈、更坦诚的东西”,原因是
A.他们的作品常常因高雅精美而让人叹为观止。
B.他们的作品像文学中的《离骚》一样,缺少一种更强烈、更坦诚的东西。
C.他们的作品并不能酣畅地传达出艺术家本人的灵魂历程。
D.他们的作品在躁动的笔墨后面游动着不驯和无奈。
【小题3】(小题3)第四段中的“一种定势”指的是(3分)
答:  
【小题4】对于中国绘画史,作者“特别看重晚明至清代一段”,其具体原因是什么?(3分)
答: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感冒为什么易发难防
感冒有“流行性”和“普通性”之分。前者十年左右暴发一次,来势凶猛,起步急骤,传播疾速,常殃及数国甚至数十国;后者起步较缓,传播多局限于某个范图、某个地区,但经常发生。两种感冒均由病毒引起,系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临床症状基本相似。但流行性感冒患者的病情往往很严重,有的会导致死亡。两种感冒都会被反复传染,有时让人防不胜防。
呼吸道是个开放性器官。从婴儿落地始,呼吸道始终与外界相通,病菌可乘“气”而入造成感染。在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之中90%是病毒,而在目前发现的160余种病毒中,最重要的是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侵入细胞后并非畅行无阻。一旦有病毒侵扰,免疫系统即作出反应,迅速产生
抗体;细胞、干扰素等物质会“中和”病毒使之丧失进入细胞的能力;或将已有病毒寄居的细胞溶解,防其繁衍;或封锁细胞表面,使其无法侵入缝隙。在此情况下,有的病毒借咳嗽、喷嚏溜出体外,有的被吞噬细胞吃掉。免疫系统的“识别”和“记忆”能力也很强大。凡与之相遇过的病毒均被其牢记,日后一来即被其识破并歼灭。但流感病毒善于改头换面,目前已发现的流感病毒甲、乙、丙三个“型”之中,以甲型最为善变。整个变异过程需要3年准备、8年积累,10年左右方能完成。一旦完成变异即为一新“亚型”,其形态与原型截然不同。这种面目一新的病毒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过去的免疫物质失去了作用,约一周后才能组成新的免疫物质与新亚型病毒对抗,这就使病毒有足够时间进入细胞繁衍。流感病毒就是这样才得以横行于世。
普通感冒是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埃可病毒、冠状病毒、呼肠孤病毒等多种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又称“伤风”。由于病毒群中分种,种中分型,多群、多种、多型组成庞杂的病毒团伙,你出我进闹事于呼吸道,引起相似症状,貌似一种病毒反复感染,实则多种病毒轮番侵袭。有些病毒长期栖息于鼻咽部位形成“基地”,坐以待时。一旦人体大汗着雨、风袭受凉、疲劳过度、贪杯误饮之时,即乘机扩散,引起感冒。若有“新鲜毒种”侵入,即迅速传播,引起有限范围内的流行。人们误称为“流感”,其实仍属普通感冒。
伤风感冒人人敏感,学龄前儿童尤然。慢性咽炎、鼻炎、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病人更易受病毒侵犯。一旦染病,不仅病情较重,且使旧病恶化。
咳嗽、喷嚏是病毒扩散的基本方式。一个有力的喷嚏喷出的微细雾粒,直接射程可达6米之远,所及范围可达20立方米的空间。因此,患者应尽量缩小其波及范围。目前,打预防针的效果很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病毒型别众多,且极善变,针剂难有较强的针对性。因此,提高机体抵抗力是预防感冒的关键,即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冬春气候干冷多风,呼吸道黏膜分泌减少而易干燥受损,抵抗力明显降低,是伤风感冒的“旺季”。坚持锻炼,生活规律,调理起居尤为重要。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09年第7期,有删节)
【小题1】下列有关“感冒”的解说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感冒分流行感冒和普通感冒,二者均由病毒引起,临床症状基本相似,系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B.流行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来势凶猛,传播迅速,波及范围广,患者病情很严重,甚至导致死亡。
C.普通感冒又称“伤风”,由多种病毒引起。病毒情况复杂,常趁人体免疫力下降之时,乘隙而入,引发感冒。
D.感冒易发难防,人人敏感,学龄前儿童尤然。冬春气候干冷多风,是伤风感冒的“旺季”。
【小题2】(小题2)下列对“流感病毒”和“免疫系统”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迅即启动保护机制,采取“中和”、溶解和封锁的方法对病毒予以杀灭。
B.免疫系统具有“识别”和“记忆”功能,凡与之相遇过的病毒均被其牢记,日后一来即被其识破并歼灭。
C.流感病毒突破免疫系统的防护得以繁衍扩散靠的是变异,整个变异过程需十年左右方能完成。
D.面对新“亚型”病毒的侵入,免疫系统反应滞后,使得病毒有足够时间进入细胞繁衍,横行于世。
【小题3】(小题3)感冒为什么易发难防?对此问题分析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呼吸道是个开放性器官,始终与外界相通,病菌可乘“气”而入造成感染。
B.慢性咽炎、鼻炎、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病人日渐增多,他们更易受病毒侵犯,造成感冒多发。
C.病毒型别种多,且极善变,针剂难有较强的针对性,目前打预防针的效果很不理想。
D.冬春气候干冷多风,呼吸道黏膜分泌减少而易干燥受损,抵抗力明显下降,造成伤风感冒多发。
【小题4】(小题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暴发的危害最大的流感当数去年发源于墨西哥继而波及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甲流感,致病病毒H1N1即是一种典型的流感病毒。
B.普通感冒因“新鲜毒种”侵入会引起有限范围内的流行,易被误诊为“流感”。
C.流感肆虐期间,将患者隔离,去人流量大的场所要求戴防护口罩,均是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D.预防感冒,提高机体抵抗力是关键。坚持锻炼,注意保暖,生活规律,调理起居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