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
画师洪野
施蛰存
①洪野是个并不十分有名的画家,我认识他,是在一个薄暮,我和一个朋友去看他的画。我们立刻就很熟识了。他的殷勤,他的率直,我完全中意了。他展示许多国画及洋画给我看,因为是个门外汉,我只能不停地称赞着。他在逊谢了一阵之后,忽然问道:“真的好吗?那么,请教好在什么地方呢?”
②呸,有这样不客气的主人!我委实回答不上来了。在我的窘急之中,他却大笑起来道:“这些都不中看,这都是抄袭来的,我给你看我的创作。”
③于是他又去房里捧出七八卷画来。这些都是以洋画的方法画在中国宣纸上的,题材也由刚才的山水花卉之类变成《卖花女》、《敲石子工人》、《驴车夫》这些写实的东西了。我因为看惯了中国纸上的山水花卉和画布上的人物写生,对于他这种合璧的办法,实在有些不能满意,但最后,有一帧题名《黄昏》的画,却使我和他的意见融合了。虽然仍是用西洋画法画在中国纸上的一个条幅,但因为题材是几羽在初升的月光中飞过屋角上的乌鸦,蓝的天、黄的月、黑的鸦、幽暗的屋角,构成了这一幅朦胧得颇有诗意的画,我大大地称美了。我说:“我还是喜欢这个。”他点点头,微笑道:“我懂得你的趣味了。”
④后来,我曾经偶然地问他为什么不再在上海担任功课,他摇着头道:有名无实的事我不愿意干。”这话,在以后的晤谈里,他给了我一些暗示的解释。大约一则是因为上海的学生,对于艺术大都没有忠诚的态度,二则是在上海虽则负了一个艺术教授的美名,但那时的艺术大学都穷得连薪水都发不出,他物质上既无获得,精神上又无安慰,倒不如息影江村,教几个天真的中学生,闲时到野外去写生,或在家中喝一盏黄酒之为安乐了。这样地心境自安于淡泊,画家洪野遂终其生不过一个中学教师。
⑤但是他对于艺术,却并没有消极。有一天,他很高兴地对我说:“我的画有几件已经被选入全国美术展览会了。”在参观“全国美展”的时候,我果然看见了他的几幅陈列品,而《黄昏》亦是其中之一。闭幕之后,一日清晨,他挟了一卷画到学校里来,一看见我,就授给我道:“这个现在可以送给你了。”
⑥我展开一看,竟就是那幅我所中意的《黄昏》。我看画幅背后已经在展览的时候标定了很高的价目,觉得不好意思领受这盛情,正在沉吟之际,他说:“不要紧,你收了罢。我早已要送给你了,因为要等它陈列过一次,所以迟到今天。至于我自己,已经不喜欢它了,我的画最近又改变了。”
⑦后来,他又吸收了新艺术理论,突变而为一个纯粹的革命画家了。曾画过几帧反基督教的小品,野外写生的对象,不再是小桥流水,或疏林茅屋了,他专给浚河的农民,或运输砖瓦的匠人们写照了。除了免不掉的应酬敷衍之外,他绝不再画中国画,他曾经招我去看一幅新作,画着一个工头正在机轮旁揪打一个工人。
他在贫困的生活中,一个人寂寞地描绘他所同情的人物,直到死。
⑨我能够了解他,然而不能接受他,这是我至今还抱愧的。现在他死了,除了寡妇孤儿,以及几帧不受人赞美的画幅以外,一点也没有遗留下什么。社会上也决不会对于他的死感觉到什么缺少,而他生前的孜孜矻矻的工作亦未尝对于社会上有什么贡献。他就只是以一个忠诚的艺术家的身分而死的。在活着的时候,也未必有人会注意他,则死了之后,人们亦不会再长久地纪念他。一个水上的浮沤,乍生乍灭,本来是极平常的事情,但我却从这里感到了异样的悲怆,为了一个友谊,为了一个伟大的人格。
(选自《施蛰存散文集》,有删改)
【小题1】文章第①段写到“他的殷勤,他的率直,我完全中意了。”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4分)

【小题2】文中第⑦说他后来“突变而为一个纯粹的革命画家了”,请结合全文,分析他的“突变”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小题3】结合文中三处画线的句子,请概括画师洪野的性格特点?(4分)

【小题4】结合文章内容,探究“我能够了解他,然而不能接受他,这是我至今还抱愧的”这句话的丰富内涵。(6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08-25 01:48: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为生存辍学走上写作之路
时代的列车轰隆隆地前行着,拥挤的人群,熙熙攘攘。有的人是只负责观看风景的普通乘客,命运的方向不由他过问;有的人扮演的是列车员的角色,在时代的大环境下,作为先锋,引领着这辆列车的前进。
爱玲,便是后者。
1942年,爱玲和炎樱回到了上海,仿佛在上海,也只有上海,才是她上演人生大戏和好戏的舞台。对于在港大没有毕业,爱玲一直耿耿于怀,只能转入上海的圣约翰大学继续深造,为的是“至少拿张毕业文凭”。弟弟张子静很高兴,因为他也准备报考,姐弟俩终于可以在同一所学校碰面了。可是,由于经济上的窘迫,学费无从着落,子静记得姐姐“叹了一口气”。
回到上海,爱玲投奔了姑姑,住在郝德路192号的爱丁顿公寓。姑姑虽然继承了不少遗产,一度生活阔绰,可是因为投资股票,恰逢时局动荡,一下破产了。即便是在洋行、电台里打几份工,也只能解决自己的温饱,无力再顾及爱玲的学费和生活费。于是,便告诉爱玲,当时她的父母协议离婚的时候,约定她以后的教育费用由父亲承担,而爱玲港大三年的学费全部由母亲出,现在应该由父亲承担了。可是,爱玲始终觉得拉不下面子,那个父亲,以及他的家,自己曾经发誓是不打算再理会了的,4年期间,父女情分已然了断,如今放下自尊突然管父亲拿钱,仿佛是在一间暗无天日的屋子里找到一个出口那么艰难。张子静回到家后,趁后母不在家的机会,向父亲简要介绍了姐姐的窘境,张廷重听罢,立刻陷入了沉思,可能不是心疼钱,只是在犹疑和女儿见面是不是觉得很尴尬,毕竟对于女儿离家出走之事他始终耿耿于怀。不过,考虑片刻,他还是对儿子说:“你叫她来吧。”过了几日,爱玲终于见到了阔别4年之久的父亲,不过不再是那幢逃走的别墅,而是在另外一幢小洋房。爱玲后来在小说《怨女》中对于衰落的父亲,做了更为生动的描绘:“到底清朝亡了国了,说得上家仇国恨,托庇在外国租界上,二十年来内地老不太平,亲戚见了面就抱怨田上的钱来不了,做生意外行,蚀不起,又不像做官一本万利,总觉得不值得。政界当然不行,成了投降资本,败坏家声……守着两个死钱过日子,只有出没有进。”
爱玲与父亲在相隔4年后重新见面了,双方有些物是人非的沧桑之感,彼此都有些陌生,只是简单地把自己的学习计划向父亲说了说,便无二话。父亲也没多说什么。“学费我叫你弟弟送去。”十分钟的短短会面,没有什么大的进展,以至于横亘在父女心中的那份心结,始终没有机会打开。张子静回忆说:“那是姐姐最后一次走进家门。此后她和我父亲就再也没有见过面。”不过,学费总算拿到手了,爱玲转学进入了圣约翰大学文学系四年级学习,子静也进入了经济系一年级。不久,炎樱也转学到了这里,两人继续着港大时期的友谊,形影不离。然而,这份简单的快乐,没有延续多长时日,便宣告结束了。虽然学费已经解决了,可是母亲自1939年去新加坡后,杳无音讯。倔强的爱玲,又不想成为姑姑的负担,哪怕她算是自己最亲的人,也不想让姑姑的生活雪上加霜。实际上,从父亲家里逃出的那一天开始,爱玲就放弃了继承张家的财产,或者嫁入豪门依靠一个自己或许根本不爱的男人过着体面光鲜生活的机会,似乎受到母亲、姑姑潜移默化的影响,她也决计走上职业女性的道路,用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用自己的脚,丈量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么阔远。
于是,坚持了两个月不到,爱玲又辍学了。子静跑去劝说姐姐去当老师或者编辑,都被爱玲否决了,她觉得自己性格内向,孤傲不群,不善于表达,反正,她早有自己的安排,宽慰弟弟说:“我替报馆写稿就好。这阵子我写稿也赚了些稿费。”
1942年,窘迫的境遇并没有把爱玲推向生活的地狱,反而为她打开了一扇门,一扇通往新世纪,前途无限光明的大门。两年之后,上海最璀璨的一颗文学新星冉冉升起了。
(摘自潘飞《永远的张爱玲》,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张爱玲的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张爱玲一生创作大量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其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摘自《搜狗百科》)
②张爱玲的教育从她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虽然她日后能够成为一位杰出的作家凭的是自己的勤奋努力,但她的家除了是一个没落的贵族之家外,还可以说是一个书香门第。她的祖父是科举出身,她的父亲有旧式的文化教养,她母亲则是“知识女性”。
(摘自余斌《张爱玲传》)
【小题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张爱玲能够成为上海最璀璨的文学新星,并在文学上取得很大的成就,既有她本身勤奋的因素,也有她父母对她的影响。
B.张爱玲在港大没有毕业,回到了上海,转入上海圣约翰大学继续深造,她认为只有在上海才是自己上演人生大戏和好戏的舞台。
C.张爱玲投奔自己的姑姑,生活阔绰的姑姑却因为投资股票而破产,失去了生活的“支柱”,无力再顾及爱玲的学费和生活费。
D.文章写张爱玲的弟弟张子静非常关心姐姐张爱玲,并引用了一些张子静的话语,这样写增强了材料的真实性和新颖性。
E.张爱玲的父亲对女儿的出走耿耿于怀,当儿子说出姐姐张爱玲的窘境后,张父因为疼钱而沉默,最终还是答应给张爱玲学费。
【小题2】文章第一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3】张爱玲在求学道路上辍学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析。
【小题4】为了生计辍学而走上写作道路,你从中对张爱玲有怎样的认识?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人 间 鲁 迅
林贤治
一个可以由此得生,也可以由此得死的时代是大时代。大时代总要产生巨人。
鲁迅是巨人。他不是帝王,不是将军,他无须挥舞权杖。作为旧世界的逆子贰臣,惟以他的人格和思想,召引了大群年轻的奴隶。他把对于民族和人类的热爱埋得那么深沉,乃至他的目光,几乎只让人望见直逼现实的愤怒火焰。数千年的僵尸政治,“东方文明”,专制、强暴、虚伪、保守和蒙昧,都是他攻击的目标,他教奴隶们如何反抗,如何“钻网”,如何进行韧性的战斗。他虽然注意实力的保存,却不惮牺牲自己,必要时照例地单身鏖战。在一生中,他呐喊过也彷徨过,甚至在横站着作战的晚年仍背负着难耐的寂寞,但是从来耻于屈服和停顿。中国的思想文化界,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赢来众多的“私敌”,没有一个像他一样招致密集的刀箭,因此,也就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获得更为辉煌的战绩。他所凭借的仅仅是一支“金不换”,便在看不见的但却是无比险恶的战场里,建树了超人一等的殊勋。
在他身后,自然要出现大大小小的纪念物,石雕、铜像以及传记。可悲哀的是:当再度被赋予形体的时候,这个始终屹立于人间的猛士,却不止一次地经过有意无意地铺垫与厚饰,成了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
平凡的伟大才是真正的伟大,鲁迅是“人之子”,人所具有的他都具有。正因为他耳闻了愚妄的欢呼和悲惨的呼号,目睹了淋漓的鲜血和升腾的地火,深味了人间的一切苦辛,在他的著作中,古老而艰深的象形文字,才会变得那么平易,那么新鲜,那么富有生命的活力。  
对于这样一个毕生以文字进行搏战的人,他的形象,其实早经文学本身表达无遗了。世间的纪念物,丝毫也不能为他增添或减损什么,无非是后人的一种感念而已。如果它所激发的,不是对真理的渴求,不是奔赴生活的勇气和变革现实的热情,而是宗教式的膜拜,那么毋宁说:我们什么都不需要!
历史人物之所以伟大,正在于我们可以因他而深刻地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在存在方式的选择中间,我们根本不愿拒绝他的灵魂的参与。鲁迅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没有把黄金世界轻易预约给人类,却以燃烧般的生命,成为千千万万追求者的精神的火光。
真正的巨人活在时间的深度里。应当相信,历史终会把最有分量的东西保留下来。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4分)
A.文章开头第一句话的意思是:一个可以使人的灵魂获得新生,也可以使人的灵魂堕落的时代,是一个有志之士大有作为、创造辉煌业绩的时代。
B.作者认为:鲁迅的伟大早经其作品表达无遗了,而后人为鲁迅所造的石雕、铜像等纪念物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不能为他增添什么。
C.鲁迅没有把一个充满光明、幸福美好的世界描绘给人们,却以炽烈的战斗精神感召着无数革命志士,他的思想成为鼓舞人们战斗的光辉旗帜。
D.本文多处采用对比手法,如将鲁迅与帝王、将军对比,将鲁迅与奥林匹斯山的宙斯对比,将平凡与伟大对比,从而表现了他的伟大的人格与伟大的思想。
E.这篇文章的题目《人间鲁迅》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世代为人所敬仰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文学家鲁迅,是人而不是神。
【小题2】下面加点的语句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6分)
召引了大群年轻的奴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不超过28个字)
铺垫与厚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不超过10个字)
招致密集的刀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字)
【小题3】为什么说鲁迅是巨人?请从三个角度简要回答。(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从文中找出与下面划线的词语相照应的语句(4分)
①宗教式的膜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最有分量的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
移动电子南务,由电子商务的概念衍生出来,电子商务以PC(个人计算)为主要界面,是“有线的电子商务”;而移动电于商务,则是通过手机、PDA(个人数字助理)这些可以在口袋里的终端与我们谋面,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开始。有人预言,移动商务将决定21世纪新企业的风貌,也将改变生活与旧商业的地形地貌。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近两年来移动电商巨头们纷纷围绕优化购物体验方面进行多领域的竞争力提升,如在物流升级与数据争夺方面,京东在2017年4月组建了京东物流子集团,并加紧未来人工智能与仓储物流的结合。在海外合作对接方面,2017年3月天猫宣布构建“天猫硅谷新品实验室”,发布全球前性产品。
使用移动电商平台购物,相比传统电商购物体验,用户在移动端碎片化购物体验具有先天性优势,它让网购更加快捷便利,这是移动电商的竞争优势之一。从根本上来说,网购商品的质量才是吸引、留住用户的关键。
针对用户追求网购的商品质量这一点,众多移动电商对自身商品品质把控发力,如网易上线“严选模式”,通过严格甄选、把握品控来满足消费者深层需求的“严选模式”。
微信自带的社群属性,本身拥有巨大的用户流量和公众号资源。当前微信支付功能已相对完善,使得微信电商行业的潜力大增加,各大电商平台也注重布局微信平合,如唯品会和
腾讯、京东的战略合作,接入腾讯、京东提供的入口,进行精细化运营磨合。
此外,移电商行业变资本市场追捧,移动电商行业未来的竞争将会进一步升级。用户愈发注重商品品质和个性化,各类细分市场受到追捧,垂直领域成新趋势。在此原因下,寡头垄断局面开始弱化
(摘编自《网络零售移动端交易额占比逐年攀升》)
材料三:

(摘编自《2017-2018中国移动电商行业研究报告》)
材科四: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日渐普及,人们对手机的依賴程度越“陷”越深,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对人们生活的日渐渗透,对经济层面而言,正改变着当今的商业模式,促使移动社交电商模式的优势日益凸显
从朋友圈的变化来看,我们不难看出,移动电商、分享经济模式作为社会资源重新配置的新方式,已经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正在悄然崛起
2017年、2018年,移动电商产业价值继续扩大,但机会和挑战并存。如果沿袭传统模式,行业瓶颈将难以突破一一人脉流量匮乏、不精准;团队建设低效、无策;培训方法无效、不系统等等。若解决掉这些瓶顼,将收获未来万亿的市场规模一一相关数据计显示,到2020年,我国社交电商市场規模将突破1万亿元,未来3年,行业将有10倍以上的拓展空间。
基于复杂的行业现状,“新移动电商”应势而起。移动电商,存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售后服务无法保证、投资成本风险大等等核心问题,买家和卖家的合法利益均难以保证。“新移动电商”基于行业现状,在多个方面解决了移动电商的痛点问题。譬如,梵大云商模式依托集团做担保,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让消费者无忧购物,进而更容易促进成交。对于代理商来说,所有商品线上交易、厂家直接发貨,代理无需囤货、没有成本担忧,还提供专业的一对一培训指导服务等等,全方位解决创业障碍。业内普遍认为,“新移动电商”是对当前的传统电商以及社交电商的创新和升级,这一新型的移动电商平台,以足够便捷化、平台化、正規化的商业模式,打开了一个的时代风口。
(摘编自《新移动电商成下一个风口》)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移动电商平台购物更加快捷便利,相比传统电商购物更有优势,但这并不是留住网购用户的关键
B.移动电商行业原来存在被巨头垄断的现象,但由于用户更注重商品品质和个性化等,其垄断局面开始弱化
C.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日渐普及,人们更多地接触一些社交平台,使移动社交电商模式的优势日益凸显。
D.“新移动电商”是一个新型移动电商平台,但由于行业复杂,它对传统移动电商的核心问题也难以解决。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移动电子商务主要以手机等可以装在口袋里的终端为界面,随时随地可以开始,可能会决定21世纪新企业的风貌
B.2017年,淘宝电商平台有将近一半的24岁及以下的用户,比同年唯品会电商平台此年龄段用户的占比高16.6个百分点
C.2017年,中国移动电商客户以30岁以下年轻人为主,在天猫等各类移动电商平台中,都是36-40岁之间的用户所占比例最低。
D.自2013年以来,移动购物市场交易额在网络零售市场的占比一路上扬,未来几年,占比极可能继续是上升趋势
【小题3】目前我国移动电商行业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提升竞争力?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

同类题4

   科学家发现,引起此次“非典型肺炎”的“SARS病毒”与流感病毒存在着某种亲缘关系。

目前人类发现的流感病毒大约有1万种。令人吃惊的是,最常见的病毒携带者是禽类。鸭子身上就携带有多种流感病毒,(   1  )自己却从不得流感,当鸭子被送到市场上时就会把流感病毒传染给鸡,鸡群会引发禽流感进而殃及人类。

科学研究表明,事实上抗生素对于大部分病毒并不产生作用,因而病人只有依靠自身的抗体才能解决问题,但是对于陌生的病毒,任何人体内原本并不存在抗体。新病毒的产生往往不是无中生有,而大多源于变异,“非典型肺炎”病毒就是冠状病毒的变种。变种其实是病毒所犯的错误。遗传物质的复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病毒自己也很难把握,而其因的甄别和修补能力又不足以纠正错误,所以就产生出了变种的病毒。

【小题1】文中( 1 )处应该填写的词是:
A.所以B.但C.关于D.就
【小题2】根据文章“殃及”的“殃”是下面哪个意思?
A.植物的幼苗B.祸害
C.讨厌D.央求
【小题3】不属于“科学家发现的”一项是:
A.“SARS病毒”与流感病毒存在着某种亲缘关系
B.鸭子自身携带多种流感病毒,所以自身易得流感
C.新病毒的产生往往不是无中生有
D.遗传物质的复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校外培训机构与公立学校发展的现状是怎样的?未来两者如何发展?又会对未来基础教育改革产生怎样的影响?
光明网:我国校内外教育是何现状?
孙云晓:在中国,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校外教育有它独立的价值,但是它的确也对校内教育有一种补充和拓展的作用。
今天的校外教育发展有些特殊的方面:一方面,真正青少年所需要的校外教育远远不够;另一方面,课外补习班、特长培养班又前所未有的火爆。这个问题实际上是由于社会上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校内教育考试制度的发展,加上人们的高期望,人们就会产生一种对校外教育特别是课外补习班的狂热追求。
校内校外(教育)是紧密相联的,学校升学压力越大,人们的期望越高,学校满足不了的时候,(家长)就会到社会上去寻求,最后所有这些负担就都加在了孩子身上。
光明网:如何解决课外教育发展过热的问题?
孙云晓:党的十九大提出要让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要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受好的教育,促进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破解难题的根本原则,就是一切教育要以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最高原则。
比方说,为什么要有假期?假期的本质特点是让学生过一种不同于学校的生活,通过假期,让孩子体验到更丰富的社会生活,个人兴趣能够得到满足。
我认为校外教育要大力发展,但是大力发展校外教育不是大力发展课外补习。不能否认,课外补习班有一定的价值,能满足一些人的需要,但是要加大管理力度。对课外补习机构在资质的审批要特别的严格,要监督检查到位,跟未成年人相关的产业都要受到特别严格地检查,这体现了国家、政府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光明网:校内外教育应如何协调发展?
孙云晓: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他们共同的目标都是要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在这一点上,它们各有侧重:学校教育是系统的知识性的教育,校外教育应当是以体验为主的教育模式,两者互为补充,不是说把校外教育变成补课。
谈到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不谈到家庭教育,现在很多的家庭就像第二课堂,很多父母像老师的助教,我的观点是,家校合作的方向,不是要让家庭变成学校,而是要让家庭更像家庭。
光明网:校外教育发展对基础教育改革将产生何种影响?
孙云晓:校外教育的发展一定会对基础教育改革产生影响,或者倒过来说,基础教育的改革非常需要校外教育的支持。一个人的发展一定不是单纯的学校教育,要接触生活,要到社会和大自然中去体验积累经验,校外教育正担负着这样的任务,它会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是一个未来教育的方向,它让基础教育改革更有活力,更接地气。
我们要大力的发展大视野的校外教育,来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同时,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开辟道路。
【小题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校内教育考试制度的发展,加上人们的高期望值,校外教育特别是课外补习班就被狂热地追求。
B.校外教育尤其是课外补习班有它的独立价值,同时它也的确对校内教育是一种补充和拓展。
C.家庭教育首席专家、研究员孙晓云认为,大力发展校外教育不是大力发展课外补习班。
D.课外补习班有一定价值,能满足一些人的需求,所以校外教育我们应与大力支持。
【小题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A.面对校外教育发展过热的问题,要加以控制,让学生真正的按个人兴趣去发展。
B.学校教育是系统的知识性教育,校外教育应当是以体验为主的教育模式二者互补。
C.肩负着到社会和大自然中去积累经验的任务的校外教育会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D.只有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协调发展,才能真正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E. 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受好的教育,促进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要取消课外补课。
【小题3】如何正确看待校外教育?请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