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大学校长罗家伦
张昌华
①罗家伦(1897-1969),字志希。浙江绍兴人。1928年8月,由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任命为清华大学校长。
②时下论及清华大学的校长们,世人首推梅贻琦。梅氏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清华,厥功甚伟,功不可没。但对清华做过奠基工程的罗家伦,似乎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台湾清华大学校史研究者苏云峰说:“现在很多人只知道梅贻琦是清华大学的功臣,而不知道罗家伦的奋斗成果与经验,实为梅氏的成就,铺下了一条康庄大道。”
③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留美预备学校。由美国人退回的部分庚款创办的。罗家伦当校长后,凭着“有一点革命的劲儿”,毅然把清华大学易名为“国立清华大学”。他反复强调:“在清华大学前面增加‘国立’二字,是中国学术独立的重要标志。”同时,罗家伦想借此理顺清华大学的隶属关系,促使清华大学脱离外交部的管辖,归顺大学院(相当于教育部)领导。
④他的就职演说标题是《学术独立与新清华》,希望“自此以后,学校有一新生命……以清华大学来转移全国学风,以尽引导全国青年的使命”,“并以建设清华为中国现代化的第一流大学,俾与世界先进大学抗衡为职志”。在倡导“学术独立”的同时,随即建立“教授治校”的管理体制,坚持学校以教学为主体,教授为核心,大师为旗帜,并提高教授的待遇。罗家伦“要大学好,必先要师资好”,他以“至公至正”的精神为青年择师,公开表示在选聘教授时,坚决“不把任何一个教授地位做人情,也坚决不以我自己的好恶来定去取”。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教职员工中凡不称职、不勤勉者一概辞退,甚至大刀阔斧砍去一些“滥竽”,包括洋人。
⑤罗家伦如果发现自己有做得欠妥的地方,马上纠偏。他刚到清华,不重视体育,把体育部主任马约翰降职降薪。不久,马约翰率清华足球队到天津参加华北区足球赛,得了冠军。回校时,全校同学燃放爆竹,热烈欢迎,把马约翰从校西门一直抬到校内。罗家伦立即将马约翰提为教授,恢复原职原薪,而且还送他一只银杯作纪念。
⑥在招生上,罗家伦开创了在大学招收女生的先河。他操办此事有点“独断专行”,只在学校拟定的招生简章上加上“男女兼收”四个字,一开学就招了十五位女生;而如果事先呈报大学院批准,还不知道会推诿到什么时候。对特殊人才,他坚持破格录取,钱钟书即为一例。钱钟书说“我数学考得不及格,但国文及英语还可以……蒙他特准而入学”。这两位年龄相差一轮的校长和学生,后来常切磋诗词,引为知音,成为诗坛的佳话。
⑦罗家伦办学是有战略眼光的。为了使清华长足发展,他想筹建图书馆、生物馆、学生宿舍和气象台等教学设施。到任不久,就提出动用清华基金用于六项建设,同时要求改革现行的基金管理模式,提出由清华自己掌握清华基金。他所以耿耿于此,是因为他偶然发现外交部掌权者利用清华基金大肆中饱私囊。面对外交部强烈的反对,罗家伦以壮士断腕的精神,五个月内三次向教育部提交辞呈,以“辞”抗争。他说:“我辞职不是对黑暗势力的屈服,我是要以我的辞职,换取清华资金的安全与独立,和清华隶属系统的正规化。”一场“恶斗”后,基金回归清华,六大建设项目的款子终于落到实处。
⑧1930年,罗家伦黯然离开清华。在他晚年所作的《我和清华大学》中有一段自我评说:“我虽然主持清华不过两年,可是我相信我这两年中艰苦的奋斗,为清华打下了一个学术的基础。”
⑨清华大学从改制到抗日战争爆发不到十年,就培养出钱锺书、费孝通、王力、季羡林、曹禺、王淦昌、钱伟长、钱三强、何泽慧、王大珩、赵九章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形成一个群星璀灿的时代。这一切,难道与罗家伦的开创性贡献没有关系吗?
(摘编自张昌华的《曾经风雅》)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开头提到梅贻琦校长,目的是以他被公认的功臣地位烘托传主对清华所做的奠基贡献。
B.罗家伦决意在清华大学前面增加‘国立’二字,既想凸显学术独立的追求,又想借此摆脱外交部对学校的管辖。
C.在大刀阔斧裁并冗员时,马约翰被误解为滥竽充数者而被降职降薪,他所带的足球队夺冠后,罗家伦立即将他恢复原职原薪。
D.罗家伦做事独断专行,招生时未经许可就“男女兼收”,这是他黯然离开清华的重要原因。
E. 罗家伦以壮士断腕的精神,多次向教育部提交辞呈,最终争取到清华基金的掌握权和清华隶属系统的正规化。
【小题2】第④段多处引用罗家伦校长的原话,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3】请根据文本,探伦如何为清华打下了一个学术的基础。(6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09-01 03:01: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岳庙的树

简 默

我是真的没想到,此次来杭州,住处竟然离岳庙如此近,下去一面缓坡就到了。

我瞻仰岳庙,天色晦暗,飘着雨丝,添了几分凉意。从树上不时响亮地传来的寒鸦鸣叫,更加重了我内心的凄凉。

在岳庙,忠与奸鲜明对峙,善与恶尖锐冲突。奸与恶和它们的化身,无处藏匿,也无法遁形,以永远下跪的姿势,以冰冷的铁的质地,时时刻刻地锈着、蚀着,忍着、受着时光的漫漫酷刑。有幸的不仅是青山,还有坚贞不屈的精忠柏;无辜的不仅是白铁,还有被激烈肢解的桧树。这里遍地写着“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太阳照在岳王坟上,离离青草岁岁枯荣,雨中金黄的菊花倔强怒放。

大殿前那些高大遒劲的樟树,自明清存活至今,阅尽了朝代更迭,世事变幻,已是不可盈抱的古树。世间椿树因气味不同,有香椿为椿,臭椿为樗之称。但对于樟树,香樟是别名,臭樟也是,说的是同一种树,浑身散发的是同一类气息。叫香樟者众,唤臭樟者寡,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树像樟树一样集香臭于一身,也不清楚岳庙为什么要栽这种树,也许是因为它与生俱来的香气寓意某种操守和品质。其实古人是不喜欢樟树的,主要原因是这种乔木四季常绿,又高又大,不会随着季节变换容颜和表情,种在庭院炎夏挡风寒冬遮阳。

眼前这些樟树纠缠着凋谢的藤蔓,树干枝条上斑驳着明时苍苔清时地衣,我观它们如岳飞的一生。自背上深深刺下“尽忠报国”四个大字开始,忠君与爱国的种子便在岳飞心头萌芽,渐渐地长成一棵参天樟树。岳飞弱冠之年从军,投身效命抗金战场十六年,从绍兴四年收复襄汉六郡到绍兴十一年遇害,一直是南宋抗金执牛耳者。笼络利用岳飞等良将安内攘外,自己坐稳皇位的宋高宗满足于偏安一隅醉生梦死的现状,处心积虑地打击和束缚岳飞乘胜北伐收复中原的念头和手脚,他曾在岳飞出师前下手诏告诫岳飞只需收复伪齐所夺之地,千万不可领兵北上,触犯金人,否则定要严惩。等到颍昌大捷后,正当岳飞踌躇满志地对部下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时,高宗一日连下十二道“金字牌”召他班师,同时下令其他各路军队撤军,这无疑是釜底抽薪的一招。将帅即使跑到了天边,身上也永远牵系着一根看不见的皇权之线,就像一只风筝,飞得再高再远也难逃来自手的操纵。在君命和形势的双重夹击逼迫下,岳飞一次次地抑制住北伐的强烈念头,勒住向着中原仰天长嘶的战马,面对百姓怆然泪下:“吾不得擅留。”

苟安偷生于半壁江山的高宗,本无意北伐收复中原,甚至没做过统一的梦。岳飞在抗金战场上连连奏捷,只是为他与金朝和议提供了讨价还价的资本和筹码。愤而辞职、建议立太子、坚定不移地抗金是岳飞的“三宗罪”。金兀术也送书信给秦桧说:“必杀飞,始可和。”高宗与秦桧目的一致,除掉岳飞,和议既可以顺利进行,又能杀一儆百,震慑其他敢于挑战皇权的武将。岳飞在战场上赢得的胜利越多越大,就离死亡越近越快。因此岳飞必死无疑,死于他毫不妥协的抗金立场,死于他是和议的绊脚石,死于他的宁折不弯、忠心忧愤,死于他的廉洁正直、独善其身,死于他的不爱钱也不好色……

岳飞像极了诸葛亮,一生牵挂和忙碌的唯有北伐。他的悲剧在于既想北伐恢复中原,又要忠诚于只想通过和议偏安偷生的高宗。忠君与爱国像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它们根深蒂固地盘踞在岳飞身上,像一盘严丝合缝的磨,沿着既定的轨道,反反复复地转动着,折磨着他,消弭着他,就像眼前这些既叫香樟又唤臭樟的树。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写岳飞,却为何以“岳庙的树”为题?

同类题3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皮影戏传承要走学院派路子
李姝昱
皮影戏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不仅剧情妙趣横生、耐人寻味,在造型、布景、唱腔、配乐、表演等很多方面也都有门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堪称精妙。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老百姓普遍有欣赏皮影戏的习惯和爱好。路宝刚回忆,当年父辈唱得最多的是《樊梨花》,夏天的夜晚,一家人在院子里拉起电灯,饶有兴味地聊天、说戏,吸引了左邻右舍的观众。几十年来,《樊梨花》成了他的一种特殊情结,寄予了对父辈的深切怀念和对皮影的执着坚守。
然而,尽管业界一直在努力,皮影戏这门古朴的民间艺术在娱乐方式逐渐多元化的现代社会、网络时代,还是不可避免地面临传承危机。
振兴皮影戏的当务之急、长久之计关键在以下两大方面:首先是人才建设。一直以来,皮影人才培养大多采取随团形式:新人进入剧团后,才开始近距离地接触皮影,从零起步慢慢学习、上手,主要学到的是实践技能,将来可能成为技艺娴熟的匠人,但不太容易在文化层次、综合素养上也实现必要的突破。“皮影戏是民间艺术,但从业人员绝不能只满足于做民间艺术家,而应该把自身定位为艺术家。”路宝刚建议,今后应当走学院派的路子。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戏曲学院、艺术学校,设立专门的皮影专业,对学生进行工艺美术、乐理知识、戏曲理论、表演技巧、文学素养、文化内涵等的系统教育和全面把关。经过几年的科班培养、刻苦学习,学生不但可以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而且将来改行的可能性也会小很多。如是,有利于人才的优化和聚拢。且随着人才队伍壮大、质量提升,皮影戏就慢慢积累起了创作精品为自己代言的深厚实力,进而从观众中、各行业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踊跃加入。
其次是观念提升。具体来说,就是要跳出“皮影”的框框,尽量往影戏方向迈进。“在自然界,有光就有影,不同质地、形状、规格的物体往往有着不同的影子形态,构成了一个奇妙的光影世界。重要的是,用什么合适的方法和手段,把各种影子集中起来,并用它们来演故事。”路宝刚认为,在单一的皮影形态已无法适应大众的欣赏水平时,明智之举是拓宽视野,探索并发掘影戏的巨大潜力。
“将来可能不叫皮影戏,而叫影戏舞台剧。剧场里除了观众和演员,还有千姿百态、变幻莫测的影子,皮影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些影子不是局限在银幕上,而是占满了剧场的长、宽、高,并在演员的指挥下恰到好处地‘说话’和‘行动’,成为有血有肉的生命体。剧中的影与影、影与人、人与人自如地对话和互动,共同演绎一个充满奇思妙想和温暖情怀的好故事。”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减)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皮影戏是一门综合艺术,不仅剧情妙趣横生,耐人寻味,而且集音乐、美术、说唱、舞台效果于一身。
B.《樊梨花》是路宝刚的父辈最爱的皮影戏,它是父亲的一种特殊情结,表明了父亲对皮影戏的执着坚守。
C.皮影戏的学院化是指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戏曲学院、艺术学院,设立专门的皮影专业,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和全面把关。
D.通过演员指挥影子(包括皮影)来实现影与影、影与人、人与人的对话和互动,从而演绎故事的戏剧艺术就是影戏舞台剧。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现代社会、网络时代娱乐方式的多元化,导致古朴的皮影戏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危机,皮影演出市场已逐渐消失。
B.振兴皮影戏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建设,“随团”的培养模式使得皮影人才主要学到了实践技能,而难以突破文化层次和综合素养。
C.振兴皮影戏需要提升观念,突破“皮影”这一单一形态,让皮影戏往影戏方向发展,满足大众的欣赏需要。
D.从大自然收集的各种影子,在影戏舞台剧中可以银幕上下地走动,占据整个剧场,成为有血有肉的生命体。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皮影戏的从业人员如果只满足于做民间艺术家,不精研工艺美术、乐理知识、戏曲理论、表演技巧,不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不理解皮影戏的文化内涵,就很难推动皮影戏的长远发展。
B.皮影戏的学院化,不仅有利于皮影人才的优化和聚拢,还将使皮影戏不断积累精品,从而吸引更多人加入到皮影戏行业中来。
C.路宝刚认为用什么合适的方法和手段来集中并利用各种影子,是影戏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D.就皮影戏的传承问题,作者提出了两点做法,一是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二是改变思路,拓宽视野,将皮影戏转化为影戏。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把手

张承志

那一年在玉树的巴塘马场,我骑着一匹河曲走马,在暮色苍茫之际赶路。刚刚十九岁的我,骑着那匹“嘎石德乐”(褐色黑鬃嘴微白),渐渐有一丝不安。我绷紧的神经一直在对付它,而我愈来愈觉出来:我驾驭不了它。

那匹马很凶。显然吃饱了豌豆和豆饼的它盘算着怎么挣脱我。我只能死命拉紧嚼子,但勒得马头高仰,马的脾气更被惹起来了。不得已时我看准地势,在上坡时踩稳夹紧,几次松开缰绳。一霎间马如炮弹,只感到它从胯下蹿出,猛地身下抽空,只剩两脚与马连着。

我死命夹着马腹,踩住脚蹬,风呼呼地灌进耳朵。即便冲向坡上,蹄音仍然密如鼓点,转瞬到了山顶----我倒抽凉气,决死地使劲勒紧马缰,逼它小步走着下山。马头几乎被我扯得转到怀里,若没有嚼铁,我猜它会回头咬我3就这么,它圆睁着眼,神情恐怖,我唯有勒紧缰绳,几乎 喘不过气----就在人马角力之间,暮色沉降山峦背后,四野陡然暗了。

马头忽左忽右地挣扎,我着意控缰骑稳,绕过高寒草滩密布的草疙瘩,两膝被潮湿的蒿草唰唰擦着,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刚才是朝着那个山凹,后来朝左,又绕向右,回家的方向是……迷路以后,马似乎比人更显得急躁。它挣扭着我手里的牛毛缰绳,甩着两个穿着锃亮蹄铁的前脚,狠狠地踩着草地。

----噗噗”的两声溅在肩头:好像,要下雨了!我的心一下乱了。一迟疑,手松了,嘎石德乐猛地把头一低,疯狂地挖开铁蹄蹿了出去,若不是鞍子备得牢,我连在鞍子上,它会把我和鞍子都甩在屁股后面----我忙扯缰,已不可能,马劫掠着我,向着空旷草滩嗖嗖驰骤,呼呼的风灌进耳朵。

我想歇息一下,索性放开了它。心里这么一想,力气就抽掉了,我无奈也偷空地放松了姿势,一口气冲过了平川。马跑累了,松开了死咬住的嚼铁,步子也缓和下来。我重新勒缰,昏茫的视野里,隔着一片草疙瘩,前面是一道石头砬子裸露的山梁----那个山梁,我有印象,就在我们帳篷的西边。

我长长嘘了一口气,换个姿势歪坐鞍上。走了两步,突然发现,马打了个响鼻仰起头来,它 的前腿,正陷进草地。

蹬着脚蹬的靴子下面,就是黑油油翻起的泥巴。

陷入沼泽,不是别人而是我,正在一丝丝地下陷。丑恶的污泥正挣破草皮,凶险地翻动着从马的膝盖一分分露出头来,我攥着缰绳的手硬了。

恐怖像一个魔鬼抱住了我。我想喊叫,但知道没谁会听。我想下马,但下面是泥潭。我好像从嗓子眼里呜呜哭了一声,又不觉止住了。只有胯下的狂傲的对曲走马,它呼呼喘着粗气,挣一下,腿拔出来,又停一下,再陷下一点。

我只有竭尽全力,勒住缰绳,嘎石德乐也借着我的拉扯,愤怒地高昂马头,一次次地奋力跃起。

它猛地挣扎一跳,两条前腿一霎跃出了泥巴露出来,但落下时又噗咚一声踏回原地,陷得比刚才更深!时光一刻刻地流逝,我不知是已经绝望还是一念侥幸,脑子已经不会思索,我唯有死命地抓紧缰绳,扯高马头,好像我只有通过缰绳,为身下的马助一臂之力。又是一阵噗噗的雨点落下,天色更加阴沉,四野已昏黑难辨。

又陷下去一层,我的靴子连同马镫,咕的一声没入了泥浆!马绝望了,它罕见地嘶了一声,在淹到腹部的泥里猛地转了一个身。

我们的眼前,对准了一个草疙瘪。我突然,不,是马突然意识到这个草疙瘪应该是干燥的。不知是什么使我重重地一扯马缰,仿佛在腔子里喊了声什么。就在那一刹,马踢起前腿,猛地一跃,两条前腿同时落在了那草疙瘩上。

攀住了!

那一瞬仿佛立刻就要再滑回泥里,但那个草疙瘩是神异的,它不仅没垮塌而且意外的结实。就在马的两腿私住草丛尚未滑落的一刻,我死命一抖缰绳一磕马腹----

胯下的河曲走马,我生命的私人密友,前腿抓住草丛,身躯弓着,又是一跃!……我们跳出了沼泽,站在了硬硬的草地上。

留意踏着一个个的草疙瘩,我学会了辨别干燥草原和湿地,也学会了寻找生存的路径。当借助一个个隆起草滩的疙瘩草丛,登上了那道石砬子的山梁以后,我不禁回头,想寻找刚才救了我们人马两命的,那个草丛。

但一望迷蒙,什么也看不见了……

后来偶然一次,我和一个藏民聊起了这件事。他笑着说,这是每一个吐蕃男人都经历过的事。不仅在巴塘,哪怕你跑到松潘,一直跑到阿里,尤其在若尔盖大草地,绿油油的草地下面,到处都有暗藏的泥潭。

“若是跳不出来呢,人就会陷进去死掉么?”我问。

“被沼泽吃掉的可怜人有哟,要是他抓不住佛伸给他的手。”豹皮帽下,安多汉子睁着清澈

的眼睛,直视着我。

我庆幸沼泽没有让我成为一个可怜人,嘎石德乐攀住了草瘦疼。不,应该是有一只手向我伸来,然后我终于抓住了它。就像那天巴塘的独骑,今天我依然胯下骏马,继续着一世一度的长旅。我再也不会松开----这是最简单的、也是终极的把手,它是知识在终点之上、也是人在限界上的抓揽。

(选自《山花》2018年第5期,有删改)

【小题1】从全文看,“我”与“嘎石德乐”的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小题2】文中画横线部分怎样表现“我”的恐惧情绪?试作赏析。
【小题3】分析画波浪线的三处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4】探究文中“把手”的含义,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同类题5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12月25日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25日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版)》。台媒称,这标志大陆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将会同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进一步清理清单之外针对市场准入环节的审批事项。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之外,不得对民营企业设置不合理或歧视性的准入条件,不得采取额外的准入管制措施。

(摘编自参考消息网,2018年12月25日)

材料二:

(摘编自全国工商联《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

材料三:

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民营经济必然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针对优化营商环境问题,司法部部长傅政华说,在2018年年底前集中清理现行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中有悖于平等保护原则、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进一步加强法规规章备案审查,及时纠正有悖于保护民营经济的法规规章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也透露,税务部门今年年底前再取消20项资料证明事项,将办税时间在去年基础上再压缩10%,探索推行纳税人办税“容缺”制、纳税申报“提醒纠错”制,配合有关部门编制和公布统一的企业注销操作指南,破解企业注销难题。

(摘编自宫超《壮大民营力量》,《瞭望》新闻周刊)

材料四:

民营企业在经济转型发展中,面临着国内外经济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创新发展势在必行。2017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主要集中在综合、房地产业、批发业、有色金属冶炼等传统领域,而这些行业也大部分恰恰是化解过剩产能的重点领域。大型民营企业尚且如此,大量中小型民营企业无论是从当前的成本增加角度,还是从资源环境压力角度,加快转型升级都是不二选择。这就要求民营企业要顺应产业演进规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向高端产业布局和转型,这是当前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应有之义。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民企的融资除了正规金融系统如商业银行以外,还有私募基金、风险投资等。越来越多新兴的融资方式不断涌现,比如众筹等等。民营企业关键要做好自己的产业和项目,在此基础上开拓融资思路。对于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大型民营企业来说,在当前技术进步加速、技术更新周期缩短的情况下,不可能依赖模仿和复制等传统手段维持企业领先地位,只有加强研发投入力度,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才能保持竞争优势并实现跨越发展。

(摘编自张培丽《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势在必行》,《经济参考报》)

【小题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7年,民营企业500强及民企制造业500强入围门槛均创近年新高,分别达到156.84亿元、74.65亿元。
B.图1显示,2011-2017年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保持持续增长,民营企业500强整体规模稳步增长。
C.图2显示,民企制造业500强入围门槛逐年提升,2017年的入围门槛增长率为近年来最高。
D.图2显示,民企制造业500强入围门槛2011年实现了25.49%的年度增长率,2012年继续保持增长。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保障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在市场准入方面享有平等待遇。
B.集中清理现行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中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这体现司法部改善营商环境的主动作为。
C.目前中国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民营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方可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D.新兴的融资方式不断涌现,表明民营企业融资方式日益多元,正规金融系统在民企融资方面的作用已淡化。
【小题3】现阶段该如何发展壮大民营企业?请简要概括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