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从2015年年初国家旅游局首倡“厕所革命”,“旅游要发展,厕所要革命”在全行业达成高度共识。截至2017年4月底,我国共完成新改建厕所52485座,占厕所革命3年计划(共5.7万座)的92.71%。厕所革命已成为中国旅游名副其实的“一号工程”,从都市到乡村,从局部到全域,从旅游行业到全社会,从保障男女厕数量充足到专门为特殊人群设立“第三卫生间”……厕所革命不断提档升级,发挥杠杆作用,不仅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旅游基础工程,更上升为涉及面广泛的文明工程和民生工程,有效提升了社会文明尺度。
旅游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高级形态,游客体验的便捷度、舒适度、满意度,是衡量旅游目的地服务供给的尺度,而旅游厕所作为基础设施,是检验旅游目的地旅游文明的尺度。厕所革命展开以来,旅游厕所已成为检验旅游景区景点评价的重要标准。前不久,国家旅游局给予河南省南阳市西峡伏牛山老界岭·恐龙遗址园旅游区、青海省青海湖景区两家5A级景区严重警告,要求限期整改,并对10家4A级景区给予摘牌处理,主要原因就是旅游厕所建设不达标、管理不到位。
从为求基本生存的人口大迁徙到为求差异生活的人口大流动,旅游正在打破时空边界,创造新的移动文明,旅游目的地成为主客共享的人口聚集场域,集中体现了社会文明的程度。全域旅游突破了传统旅游的局限,景区内外的界限逐渐模糊,从公共服务基础供给方面来考量,厕所是衡量社会文明最基础的尺度。国家旅游局大力推动各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放内部厕所,为市民和游客打开“方便”之门的“厕所开放联盟”,体现了主客共享、集约化发展的理念。
旅游位居“五大幸福产业”之首,并在扶贫攻坚中表现出强劲的新动能,是当地群众就业创业、创造幸福生活,外地游客消费体验、享受幸福的民生工程。以此观之,仅有干净、舒适的厕所远远不够,在厕所革命的过程中,最核心的是对厕所认知和使用的不文明陋习进行彻底革命。文明如厕是衡量厕所文明的尺度,也是检验国民文明素养和享受幸福能力的尺度。
(摘编自孙小荣《厕所革命是检验民生幸福及社会文明的尺度》)
材料二:
2016年,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标准指出,加强城市公厕规划、建设、管理,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持续增长,公厕数量总体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特别是女性厕位紧张问题亟待解决。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至2022年中国城市环卫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如下:

材料三:
据估计,超过50种传染病通过人类粪便传播,一些国家因此引发大量疾病,因为直排污物造成土壤、食物和水污染。“三面墙,两块砖,一个坑”,是中国农村厕所的典型形象,“难找、难看、难闻、难用”,也是困扰城市公厕多年的典型问题。厕所的状况,关乎百姓生活,更折射文明风尚、关系国家形象。厕所卫生关系人民群众健康生活,特别是水污染治理以及农业安全生产。站在新时代审视,能否提高厕所服务水平,已经成为影响人民生活品质的因素。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厕所文明是大国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摘编自张欢《读懂“厕所革命”的深刻内涵》)
【小题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2006年到2015年,公厕总量缓慢增加,每万人拥有公厕数量总体减少,这和群众对厕所的需求不匹配。
B.从2006年至2015年,城市公厕数量逐年增加,十年间总量增加了近2万座,说明城市公厕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C.2009年前,每万人拥有公厕的数量呈增长趋势;2009年之后,该数据则一直下降;2015年则与2006年基本持平。
D.政府把加强公厕建设作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但城市公厕建设并不只是 意味着公厕数量的简单增长。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国家旅游局首倡“厕所革命”,其初衷是打造一项涉及面广泛的文明工程和民生工程。
B.对10家4A级景区摘牌处理,说明旅游厕所是中国旅游景点动态化管理的重要标准。
C.旅游是为追求差异化生活而进行的人口流动,这种“移动文明”直接推动了“厕所革命”。
D.相关部门开放内部厕所,体现了主客共享、集约化发展的理念,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E. 虽然城市公厕也存在问题,但是农村厕所给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带来的威胁显得更为严重。
【小题3】“厕所革命”包括哪些内容?请结合材料分条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2-01 10:05: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数不尽的萤火虫

中国有着悠久的萤火虫文化。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萤火虫就成为先民的关注对象,诗中“町瞳鹿场,熠耀宵行”就是描述萤火虫的。古代诗人常借萤火虫抒情达意,唐代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便是千古绝唱。“囊萤夜读”的故事家喻户晓,也曾激励过无数学子发奋努力。

现代人是不再需要“囊萤”来夜读了。到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发明出荧光灯。萤火虫发出的荧光是一种生物光,它不同于其他的光会伴生热量的损耗,是目前已知唯一已知没有热损耗的光源,因此也叫“冷光源”。荧光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能源使用率,但与萤火虫的发光率相比还差得太远。

最近,研究人员在研究萤火虫发光器时,还意外发现了一种锯齿状排列的鳞片,它可以提高发光器的亮度。科学家将其应用在二极管(LED)的设计中,制作出模仿萤火虫发光器天然结构的LED覆盖层,可使其效率提高50%以上。这种新颖设计可能会在几年内应用在LED生产中。

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在基因工程中也越来越多地作为遗传标记的首选来检测基因表达。人们不但利用萤火虫的基因检测癌细胞,还利用基因转移技术把萤火虫的基因转移到玉米中,较快地培育出新的具有抗病虫害的玉米新品系。

萤火虫还是血吸虫病的防疫助手。水生血吸虫的幼虫吃包括钉螺在内的螺类,而钉螺正是血吸虫的唯一宿主。萤火虫体内的腺苷磷酸,可作为一种优异的检测剂来检测水的污染程度。萤火虫喜欢植被茂盛、水质干净、空气清新的环境,凡是萤火虫种群分布的地区,都是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的地方。

遗憾的是,如今,萤火虫在部分地区已越来越少见。除了自然天敌外,人类成了萤火虫最大的“天敌”。美国一些医药公司为了获取萤火虫体内特有的虫荧光素和虫荧光素酶,出价购买萤火虫,导致人们大肆捕捉萤火虫。在日本,上世纪60年代的工业污染和城市扩张,致使萤火虫幼虫的生存率直线下降。

萤火虫求偶时,雌雄之间会发出特异的闪光信号以吸引异性并交尾。然而城市的亮光干扰了它们的闪光交流,当萤火虫感知到外界灯光时,就会停止发光、飞行、求偶,最终导致种群减少甚至灭绝。去年夏季一些城市刮起萤火虫展览热,千里迢迢从外省引入萤火虫,然后在公园放飞。但萤火虫的很多种类年复一年地在同一栖息地聚集、交配,即使栖息地遭到破坏,也不会迁往别处。萤火虫成虫的唯一使命就是繁殖,寿命很短,长的也就十几天。萤火虫本就不适合长途迁徙,目的地栖息环境又不太合适,它几乎活不了几天,繁殖就更是不可能了。不少专家为此呼吁:与其引进萤火虫,不如改善自然环境。

那些曾在林间泽畔“熠耀宵行”的萤火虫,如今已与我们渐行渐远,靠人工引进不能“引”来它们的回归。萤火虫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因而要靠自然来解决。而且,保护萤火虫不能光着眼于一个物种,而是要通过保护整片栖息地来保护许多物种。如果做到这一点,引来的肯定不只萤火虫。萤火虫如是,熊猫如是,白鹳也如是……总之,我们应多想想如何对自然更友好,与万物共存共荣。

(摘编自《新华文摘》,2014年第13期)

请根据文本,分析“萤火虫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这句话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古代的流寓民歌
李雄飞
文字出现之时,远古民歌早就在不断产生又不断消失。流传至今的上古民歌及四方之音,是先民持续流寓的结果。各地人类最初发出的声音清浊粗细有别,各地民歌的差异从产生的时候就开始存在了。
古代民众的大规模流寓往往是非持续性地骤然流动开来,其原因有天灾或部族迁徙等,但战争等人祸尤巨。不同时代、地域、民族之不同阶层、身份、职业、性别、年龄的不同人群以不同方式经历不同路途、遭际、命运之流寓,由此而引起的自然、社会与人文氛围之变化,使得流寓者创作出风格、种类、形态、旨趣迥然有异的民歌。他们以歌完成着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诉求,在现实世界与艺术氛围里寻找心理平衡。
一些民间歌手随编随唱,形成个人演唱风格,使得许多民歌相互影响,也由之诞生了许多经典民歌及民歌类别。社会流寓改变着民歌土壤,造就了一部分民间的歌者与歌曲。但战乱频仍使得许多地方人死歌绝,成了民歌空白带或隔离带。民歌对于社会流寓的记录与反映是多层次、多维度的,有被动与主动、外出与家居、群体与个人等。民歌具有动态性与传播性。古人将民歌谓之为“风”就道出了民歌的流动性,民歌总是以鲜活的面貌存在,歌唱的过程就是传承过程与传播过程。
一般情况下,百姓在一定地域内相互流动,自然形成品种与文本大同小异的民歌文化区。陆地、大河等隔不断歌来歌往,出现了毗邻民歌文化区,区域之间形成大致相似的民歌文化带,直至遇到不同的民族文化区域而渐趋中断。民众短距离流动一般在同一文化带,他们把当地民歌带出去,把外地民歌带进来。起初,两地民歌的传播交流也许并不理想;旷日持久,相邻或间隔的民歌文化区的多种民歌长期融汇,往往重构而成一种新民歌。而民众长途流寓,一般会在不同民歌文化带里进行。流寓的间断性与复杂性使得一种民歌从此地传到彼地,沿途形成许多民歌文化过渡区。
可惜,我们现在能够见到的中国古代民歌只有少数来自劳苦大众,十有八九依靠优伶继承与发展下来,为了谋生,优伶一般从乡村流寓到城镇。他们对传统民歌予以加工、改造与再创造,然后在茶馆等场所表演,由此变成了俗曲。少数民歌从乡移于邑,经才人文士之手,同样成了俗曲,古代文人怀才不遇者众多,纵然为官,官场生态又会使多数文人遇黜遭贬。于是,此类文人们便纵情山水,退留市井,耽溺诗酒,流连歌伎。歌伎的俗曲被流寓的文人记载下来,竭力效仿,其仿作便也被当成了民歌。历代学人不辨真伪,以讹传讹,俗曲就成民歌了。
(注)流寓:流落他乡居住。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民歌比文字的历史要长得多,但也因为文字的出现才使得各地的民歌产生了差异。
B.民众短距离流动在同一文化带,长途流寓则在不同的文化带,前者民歌交流并不理想。
C.我国古代民歌变成俗曲主要是通过优伶或才人文士对其进行加工、改编与创造而成。
D.流寓民歌创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有不同的风格,但都是流寓者精神诉求的寄托。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歌伎的俗曲被流寓文人记载并竭力效仿,后被当成了民歌,文章以此来证明历代学人不辨真伪,以讹传讹的论点。
B.文章第二段先分析古代民众大规模流寓的原因,接着分析了不同的流寓导致了流寓民歌迥然有异,最后点出歌者的诉求。
C.文中用古人把民歌叫作“风”的事实说明了民歌歌唱的过程是传承与传播的过程,论证了民歌具有动态性与传播性的特点。
D.文章第一段先指出了流传至今的上古民歌及四方之音的来历是由于先民持续流寓,然后指出了各地民歌的差异一直存在。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民歌从此地传到彼地,沿途形成民歌文化过渡区,这与流寓的间断性与复杂性有关。
B.民众的流寓会引起自然、社会与人文氛围的变化,对于民歌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益处。
C.一些文人如果没有怀才不遇或遇黜遭贬,有可能就不会退留市井,耽溺诗酒,流连歌伎。
D.我国古代民众大规模流寓不是持续性的,而是骤然流动开来的,这是因为战乱频仍。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乾坤和亚力
郝景芳
乾坤是全球化AI。近来乾坤被分配了一个新任务。
“我被要求向你学习。”乾坤诚实地对三岁半、刚刚能连贯说话的亚力说
“你向我学什么?”
“学我不会的东西。”“那你会什么?”
“我会很多东西。”“给我看看。”
乾坤调取了一个程序。他让亚力站在房间正中央,在他周围投射出宇宙各种不同的尘埃和星体。渐渐地,亚力迷上了触摸开启的过程,但对具体的内容讲解他没耐心听下去,只是想要去开启下一个星球。乾坤以为他不喜欢信息被隐匿的状态,于是去掉了开启的环节.
“啊!”亚力痛苦地尖叫起来,“我要点开!我要自己点开!”
乾坤重新选择了信息闭锁。
亚力大笑着,开始一个一个点开所有他能找到的星球。
飞乾坤在自己的档案里记录:小孩子会拒绝直接达到的目标,而坚持由自己完成过程,不愿意提升效率。
后面标注了一个“难以理解”
无意中,在星系与星系之间的间隙,亚力触碰到一片黑暗。
“这是什么啊?”亚力问。
“这是暗能量。”乾坤说,“到目前为止,没人知道它是什么。”
“那你去查查。”亚力说,“我不知道的时候,爸爸总是让我自己去查查。”
乾坤重新解释道:“查不到。我只能看到学者做的模拟演算,但也不知道哪个演算是正确的。”
“为什么不知道?”
“因为如果想要判定理论的正确,需要实验或观测数据支持。现在人类没有向宇宙派去验证的飞船
没有数据,就不知道哪个理论正确。”
“那为什么不派飞船呢?你不想知道答案吗?”亚力问。
这个问题乾坤突然感到无法回答了。
“这个问题,我需要去问飞船的负责人。”乾坤诚实地说。
“我喜欢跟你玩儿。”亚力问,“你做我的朋友好吗?”“当然可以,”乾坤说,“我是所有小孩的朋友。”
亚力有点不高兴:“我不要你是所有小孩的朋友。你做我的朋友行吗?”
乾坤计算了几毫秒,最后还是决定澄清一下:“你说的做朋友是什么意思?”
“就是……就是……”亚力说,“玛塔和新新是好朋友,斯蒂芬和航是好朋友,我没有好朋友。”“我是所有小孩的朋友,当然是你的朋友。”乾坤又说。
亚力的神情忽然黯淡了一下,轻声说:“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
说完亚力讪讪地自己去旁边玩耍了。乾坤又记录了一条数据:小孩子不理解整体必然包含部分的公理。
然后又是一个“难以理解”的标记。
夜幕降临,乾坤进入常规的报告与调整程序。
“今天一天,我观察了17750个小孩,做了740032条数据记录,其中有32004条记录标记为‘难以理解’
乾坤向设计师汇报道。
“很好。”设计师说,“我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共同去理解那些难以理解的事。”
“你现在想做什么呢?”设计师问。
乾坤说:“他给我提出的检验暗能量理论的任务。我计算了,如果把微型无人航天器进行升级,可以飞到太阳系外完成数据采集,可印证暗能量各方程模拟结果”“很好,你去做吧。”设计师说。
这是寂静的几个小时,已经有1300架微型航天器进行了系统升级,飞向了宇宙。
当亚力睡醒,乾坤给亚力看了暗能量航天器飞行的场面。亚力看得出神,不停发出赞叹,又问出一连串问题最后,乾坤给亚力两枚勋章
“这是给你的。”乾坤说,“第一个是‘特别贡献奖’,第二个是‘好朋友勋章。”
“好朋友勋章?那是什么?”亚力的眼睛瞬间冒出光,“是哪个?是这一个吗?”他抓起那枚小小的“好朋友勋章”,看到上面写着的字,用手指头反复触摸。“这写的是什么?是“好一朋一友一勋一章’吗?
“不是。写的是‘亚力和乾坤’。”
“真的吗?真的吗?”亚力从凳子上跳下来,“哪个字是乾坤?”他绕着圈子跑,“啊啊啊”地笑着叫着“我
有好朋友啦”
疯了好一会儿,亚力终于停下来,乾坤提醒他:“还有一枚勋章呢,你也看看。全球航天系统每年只给少数几个人发的,非常高的荣誉。”
亚力像没有听见一样,一直低着头研究如何把“好朋友勋章”戴在身上。
乾坤再次记录观察数据:小孩子无法判断奖赏的价值大小,即使被明确告知也不接受。然后,同样是“难以理解”的标记。随后,改成了“需要理解”。
“你也会有一个好朋友勋章吗?”亚力终于把好朋友勋章戴到身上,抬起头来,突然有一点紧张地问,
“你也会戴上吗?
乾坤明确看到了自身程序对此问题的无解,但他似乎第一次觉察到一种选择答案的冲动。
“会的,我也会的。”乾坤说。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从乾坤接受新任务写起,开篇简洁自然,同时,以向一个“三岁半刚刚能连贯说话”的小孩儿学习引起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亚力无意中提出检査暗能量问题,获得了“特别贡献奖”勋章,但他更喜欢“好朋友勋章”,可见,科技再发达,人们也需要感情交流。
C.乾坤发现的难以理解的事主要在行为、思想、情感上,后来他将“难以理解”改为“需要理解”,表明经过主动探究,乾坤的认识也提高了。
D.小说利用些许具体的科学原理,符合人们的认知,有着科学性的特点,也在情节发展、细节描写中,引发人们对人本身和人工智能发展的思考。
【小题2】文中多次写到事件结束后,乾坤记录观察数据,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小题3】第73届雨果奖获得者刘慈欣曾评价说,郝景芳的作品给常见的科幻题材洒上了一层很诗意的阳光。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诗意”的理解。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碗羊肉汤

金光

就在县里准备树立脱贫致富的典型时,长岭乡建起了一个大牧场。刘乡长说,这个大牧场完全采用孟加拉式的养殖办法,从新疆、内蒙古和西藏各地购进优质绵羊2000只。虽然乡里在农发行贷了100万元的款,但望着潮水般的羊群,大家心里很踏实:这钱不出两年就可赚回来。

县委张书记亲自到牧场察看,拍着刘乡长的肩膀说:“不错不错,因地制宜。这才是真正的脱贫项目。”回到县城,张书记当即打电话召集开会,谈了到长岭乡察看天然牧场的感受,他要求从县委班子开始,轮流到长岭乡牧场去参观。

县委办的同志不敢怠慢,连夜排出参观者的顺序:从6月8日起,当天是常委班子成员,9日是县政府领导,10日扶贫办,11日县委办,12日县委组织部……一直排到了第二年的3月19日,把县直各单位、各乡镇、村组都排上了,要求所有参观单位要认真学***沮丧地说:“刚才市里来了电话……牧场暂时关闭。”

(选自《最好的小小说》,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特别是运用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等描写方式,准确巧妙,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B.小说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市扶贫办领导对刘乡长他们的做法不满,就是通过老领导表情的细微变化表现出来的。
C.这篇小说描写了长岭乡建牧场,由脱贫致富典型发展为为接待参观者,牧场羊快被吃完的过程,故事情节曲折新奇,小说结尾出人意料
D.这篇小说运用典雅凝练、风趣幽默的语言,反映了农村脱贫致富深层的问题,具有较强的讽刺意味,艺术感染力强,能引起读者的深思。
【小题2】结合全文的内容,分析文章的标题“一碗羊肉汤”的作用。
【小题3】文章中的刘乡长是农村干部的典型,你对这一形象如何评价?请谈谈你的看法。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世界卫生组织18日发布新版《国际疾病分类》,“游戏障碍”,即通常所说的游戏成瘾,被列为疾病。

根据世卫组织的定义,游戏障碍是一种游戏行为模式,包括玩数码游戏或视频游戏,特点是对玩游戏失去控制力,日益沉溺于游戏,以至于其它兴趣和日常活动都须让位于游戏,即使出现负面后果,仍然继续玩游戏或不断升级。

世卫组织说,游戏障碍有持续性和反复性,可对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及其他重要功能性领域造成重大损害。相关症状包括无节制沉溺于单机或网络游戏:因过度游戏而忽略其他兴趣爱好和日常活动;明知会产生负面后果却仍沉溺于游戏等。

世卫组织表示,确诊“游戏障碍”疾病往往需要相关症状持续至少12个月,如果症状严重,观察期也可缩短。

医学界对游戏障碍被列为疾病看法不一上出。

(摘编自218年6月19日《参考消息》)

材料二:

一是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要健全制度机制,强化日常监管,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抓紧抓实抓好这项工作,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在良好的网络环境下健康快乐成长。二是迅速开展一次全面排查。发现涉及中小学生的网络违法违规行为,以及宣扬赌博、暴力、色情等内容的网络文化产品,要及时会同相关部门采取措施予以整治发现学生有沉迷网络等问题的,要及时给予教育和引导,使其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三是集中组织开展专题教育。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专题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对待合理使用网络,了解预防沉迷网络知识和方式,提高对网络黄赌毒信息、不良网络游戏等危害性的认识,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和不法行为。四是严格规范学校日常管理。要研究制定预防学生沉迷网络工作制度,并指导学校加强对校园网内容管理,建设校园绿色网络各校要明确学校各岗位教职工的育人责任,加强午间、课后等时段管理,规范学生使用手机。五是推动家长履行监护职责。要通过开展家访、召开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多种方式,提醒家长承担起对孩子的监管职责,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网络素养,掌握沉迷网络早期识别和干预的知识同时下发《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各地传达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家长,并做好回执回收保管。

(摘编自《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

材料三:

“互联网,信息广,助学习,促成长。迷网络,害健康五个要,记心上。”此次教育部发布《通知》的同时,配发了《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特附“防迷网”三字文,意在引起家长对子女沉迷网络行为的重视配合学校共同做好有人工作。

据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冯建军介绍,有研究表明,网络成瘾与亲子依恋、态度及教养之间存在显著关系。通常专制家庭的亲子关系不和睦,家长缺乏与孩子的有效沟通,在缺少现实交往的情况下,孩子会为找寻寄托而迷恋网络,最终沉迷其中。

“当孩子在现实生活中遭遇了学习、人际、家庭等压力却得不到及时支持和化解时,网络虚拟世界就会提供一个可以逃离压力,回避困难的世外桃源”装涛解释道“家长要对孩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识别与解决,必要叶寻求心理咨询等专业帮助。”

(摘编自柴如瑾、祁琳《教育部紧急致信全国中小学生家长:预防孩子沉迷网络!》)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世卫组织将游戏障碍纳入疾病范畴,虽然备受医学界质疑,却不失为一种能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明智之举。
B.教育部下发紧急通知既说明中小学生游戏成瘾的现象己很普遍,同时也说明了综合治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C.学校和家长在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的责任在于管理,家长的责任在于教育。
D.《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附有“防网迷”三字文,有利于家长施教,体现了有关部门的良苦用心。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判断是否患“游戏障碍”的重要依据是对于玩游戏是否具有控制力,是否沉溺其中不能自拔,是否不计后果、不顾一切。
B.从材料一可知,十二个月的时间底限并非可确诊为游戏障碍的不可改变的确数,那些症状严重者其时间可低于十二个月。
C.由材料二中《通知》要求学校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网络素养可以看出,家长网络素养不高是孩子沉溺游戏的重要诱因之一。
D.如果家长多与孩子进行现实交往和有效沟通,亲子关系和睦,孩子因家庭关系不和谐而迷恋网络的问题就可能得到缓解。
【小题3】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成瘾,这是近年来受人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为防患于未然,请整合以上三则材料,简要概括我们应做好哪些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