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在公共自行车基础上,共享单车童年过提升硬件配置、创新运营方式,发展更趋成熟。共享单车,通过短时间、大批量投放单车,迅速形成规模效应,提高品牌知名度和运营效率;能实现任意地点还车,提高了单车的使用效率和便捷性;通过扫码计时,支持支付宝、一卡通等移动支付手段。
从市场格局看,多家企业竞争激烈。ofo公司在自行车上加装密码锁,通过App实现租赁归还,“摩拜”单车凭借防爆轮胎、轴传动等高科技配置,以及实时定位、扫码开锁、智能计费等信息化手段,迅速获得市场认可。
共享单车发展至今,得益于移动互联网及移动支付快速普及、智能硬件水平持续提升,共享单车通过精准定位、扫码解锁等技术手段,摆脱了传统公共自行车赖以存在的停车桩,一举解决了系统设备复杂、维护成本高、租借归还不便等问题,迸发出巨大活力。
共享单车是治理“城市病”的有效手段。一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我国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快速发展,地铁、公交已经构建起城市交通的“大动脉”。数量充足的共享单车能够充当“毛细血管”,补充完善城市公交系统,为民众出行提供高效的点到点解决方案,有效缓解交通拥堵。二是减轻城市环境污染。城市雾霾对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困扰,共享单车在“尾气零排放”的同时,促进了私家车出行数量降低,减少了碳排放。
共享单车符合国家倡导的绿色发展理念,而且能促进大众健康、推动创新创业。国务院曾先后发布文件,要求加快推进城市公共自行车建设。共享单车作为一种便捷的出行方式,兼具锻炼的功能,更容易推广普及。共享单车是推动“双创”的重要试验田。共享单车与网约车平台不同,其流量从线下导入,业务布局存在地域分隔性,具有重资产经营等特点,难以形成垄断,为各地创业企业提供了巨大空间。
(摘编自《发展共享经济,推动绿色出行》2017年2月10日新华网)
材料二:
“原本应该文明共享的单车被恶意损坏或占为己有,使用者不按规定地随意停放,影响交通秩序和市容市貌。”在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倪素香看来,从一定程度上说,共享单车确实像一面反映国民素质的镜子,“照”出了现阶段我国公民道德素质的不尽如人意。
“出现不文明甚至违法行为,固然有个人道德素质和道德自律的问题,但也有法律制度落后、监管缺位的问题。”倪素香指出,在社会生活中,仅仅依靠个人自觉往往无法完全履行道德义务。共享单车等新业态的发展对使用者的素质提出了考验,同样也对企业管理和政府监管提出了挑战。
“共享单车企业应当采取更先进的技术手段让管理服务更加完善。比如有单车公司给单车配备的是基于蓝牙通信的智能锁,内部带有GPS系统,保证实现实时监测,对停车规划、规范消费者行为都有帮助。关于支付安全、押金管理、车辆安全、‘僵尸车’等问题,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李伦说。
倪素香建议单车公司完善用户信用管理,奖励文明的用户,对损坏或随意停放的用户给予信用扣分,并对信用分数累计低的用户限制其借用。目前已经有多家单车公司采取了信用积分模式,信用积分达到一定程度可以免押金。
专家指出,共享经济正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重构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重拾共享精神,首先需要理解“使用而非拥有”的理念,正确认识共享与私有、共有的关系。在共享经济时代,人们追求的是社会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闲置的社会资源只有得到更广泛地分享才能获得效益。
(摘编自《共享单车如何实现文明共享》,2017年4月2日《光明日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共享单车在公共自行车的基础上提高了使用运营效率和便捷性,更新了支付手段,使得其发展愈加成熟。
B.当前共享单车企业竞争激烈,分别利用各自优势来赢取市场认可过,扩大市场格局。ofo公司加装密码锁、摩拜通过高科技配置和信息化手段等。
C.在全球共享单车的发展中,我国处于领先地位,美国处于落后状态,其无论从租赁模式、资源利用率,还是服务供给,都存在很多问题。
D.共享单车出现后,也带来了被恶意损坏、占为己有、随意停放影响交通等社会问题,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国民道德素质的高低。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材料一分为两部分,分别就共享单车的发展现状和作用意义做以说明;材料二揭示了共享单车所遭遇的困境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B.共享单车的快速发展是多元力量的推动的结果,如移动互联网及移动支付的普及,智能硬件水平的提升,使其技术手段得一飞速改进,讯速解决了系统设备复杂、成本高、归还不便等问题。
C.共享单车是治理“城市病”的重要手段。其数量充足,完善公交系统,又低碳节能环保,可解决交通拥堵和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D.材料二将网约车与共享单车进行对比,证明共享单车符合绿色发展理念,能促进大众健康,是创新创业的试验田。
E. 由共享单车迸发出巨大的活力以及其带来的变化表明,共享经济正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重构着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小题3】怎样才能使共享单车实现文明共享?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2-08 02:01: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南宋诗人陆游在《示子遹》一诗中谆谆告诫其子曰:“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怪奇亦间出,如石漱湍濑。数仞李杜墙,常恨欠领会。元白才倚门,温李真自郐。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他自言年轻时写诗,只知在辞藻、技巧上下功夫,到了中年才领悟到,诗为六艺之一,肩负着治国安邦之使命,岂可等同于文字游戏?如果要立志做个诗人,那就务必懂得,声韵偶对、字斟句酌只是雕虫小技,仅仅在这上面劳心费神、花样翻新,是因小失大、本末倒置,重要的是要在“诗外”——即在“道”上下功夫。

那么,艺术创作之“道”,当如何体察、如何感悟?

“道”蕴藏于广阔的社会生活。要深入体察民生民情,努力开阅视野与胸襟。胸中有丘壑,下笔才能满纸云烟,作品才会有深刻的内涵,字里行间才会洋溢着蓬勃的生命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有了它,才情方能如“万斜泉涌,不择地而出”。一代有一代之文艺,无论形式,还是内涵,都会随时代的发展而更新、嬗变,只有投身于时代洪流,真真切切地感受时代的风云变幻,体悟社会中的美与丑、清与浊、正与邪、真与伪,才能产生充沛、澎湃的激情,才能创作出有血有肉的动人篇章。“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在当今这样一个阔步走向民族复兴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要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就要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道”蕴藏于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遗产。要多读多学,从中汲取丰厚的营养。一切文学艺术都离不开孕育它的文化传统。歌德曾经说过:“每逢看到一位艺术大师,你总可以看出他汲取了前人的精华,正是这种精华培育出他的伟大。”一个人的品格和操守、修养与情怀、才思与识见,都离不开前人作品的潜移默化和启发。庄子曰:“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诸葛亮曰:“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善于不断从前人留下的精神财富中汲取营养,才能强大自己的心灵、高尚自己的品格、丰沛自己的才情、敏锐自己的艺术感受力与表现力,才能在创作时,文思泉涌,得心应手,“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才能拥有一种“天马行空的大精神”,创造出与伟大时代相匹配的“大艺术”。

文艺创作,离不开“技术”的训练,但更得益于“道”的体悟。

(节选自赵海菱《文艺的“技”与“道”》,《光明日报》2018年12月)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   )
A.陆游写诗不只在辞藻、技巧上下功夫,因为他领悟到,诗歌不等同于文字游戏。
B.如果想成为诗人,不应只讲求声韵偶对,字斟句酌,更应讲求在“道”上下功夫。
C.每一篇有血有肉的动人篇章,都是作者投身时代并真切感受、体悟社会后完成的。
D.成功的文艺创作,必然既有“技术”的训练,又有对“道”的体察与感悟。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结构严谨。开头结尾均强调论点,即“文艺创作的‘道’比‘技’更重要”。
B.文章论证充分。综合运用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有理有据。
C.文章思路清晰。文章先提出如何体察感悟“道”的问题,再以并列结构的方式进行论证。
D.文章内容充实。引用陆游、庄子、杜甫的文字来说明应从优秀文化遗产中汲取营养。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胸中有丘壑,作品有了深刻的内涵,才情方能如“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
B.在当今这样走向复兴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是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
C.广阔的社会生活,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中都蕴藏着艺术创作之“道”.
D.歌德认为,艺术大师的伟大,除了他们善于汲取前人的精华,还在于他们的人格魅力.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黑锅
李培俊
①小麦家的红公鸡丢了,一大早小麦打开鸡窝,那只红公鸡率先钻出鸡窝,拍打着翅膀飞上墙头,撒过欢,落在榆树下的阴凉里,叨食着一颗颗肥大的榆钱。可到了傍晚,鸡该进窝了,那只红公鸡却没影了,不见了。小麦和朝晖两口子分头走出家门,在房前、屋后、路沟里寻找,两口子在家门口重新会合时,摇着头叹了口气。
②这只公鸡是两口子的宝贝,火红火红的不带一点杂色,脖颈那儿有一圈金黄的毛羽,像戴了个金色的项圈。红公鸡的叫声也很特别,纯净、清脆、嘹亮,那声咯咯咯,先高后低,中间拐个弯,然后长声扬起,尾声拖得特别长,有点女高音的味道。
③红公鸡没了,丢了,夫妻俩的生活便少了许多乐趣。晚上躺在床上,两口子唉声叹气一番,惋惜一番。小麦说,你说,咱家的公鸡咋就丢了呢?朝晖说,可能让黄鼠狼拉走了吧。小麦说,不像,要是野物吃了,总得留下点鸡毛啥的。朝晖说,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被人捉去吃了。小麦挺身坐起,说,瞧我这脑子,咋没想到这回事呢。接下来,两口子把村里人过了一遍筛子。最后,两口子把焦点集中到王五身上。王五是村里有名的穷汉,因为穷,老婆跟一个收中药材的外乡人跑了,一去10年没有踪影。王五心凉了,地也不好好侍弄,收下的粮食仅仅填饱肚子。
④吃鸡子要煮要炖,煮了炖了就会有香味飘出来,正好抓个现行。两口子半夜起身,偷偷踅摸到王五家附近。王五已经睡了,屋里黑洞洞的不见一星灯光,隔着破窗户,能听见王五粗重的鼻鼾,长一声短一声的。
⑤不过,两口子还是断定,红公鸡是被王五偷了,怕露馅,今天没煮没炖。
⑥第二天一早,小麦路过王五门口,清清嗓子,骂起阵来。小麦说,我家红公鸡被人逮去吃了,谁吃了让他口舌长疔疮,让他拉肚子。小麦性子绵,不惯骂人,骂声显得有气无力,只是比往常说话声音大了点而已,而且脸还红着。不大一会,王五家门口便围了不少人,小麦这种叫阵就大有深意了,有所指了,不然,咋没到别的地方骂?大家的目光紧紧盯住王五房门。王五出来了,王五问小麦,出了啥事?咋都跑到我家来了?小麦说,我家红公鸡让人吃了。王五说,你家公鸡让人吃了,跑到我这儿骂啥?小麦说,不吃盐不发渴,我骂偷鸡子的贼,你吃啥热呢?王五说,你这是怀疑我了?小麦说,谁吃谁知道!小麦又把刚才骂人的话重复了一遍便草草收场。
⑦下午三点多,二嫂匆匆跑到小麦家,说,应了!应了!小麦就问啥应了?二嫂说,去村卫生所拿药,正碰上王五也去看病,你猜咋了?他真拉肚子呢,人软得像根面条。
⑧小麦却高兴不起来,二嫂一走,小麦对朝晖说,都是你,叫我骂人家咒人家,咒得王五真拉肚子了,看这事弄得!朝晖脸上木木的,没说话。小麦说,不就一只鸡子吗?值几个,丢了咱再养,总比人家害病强吧。朝晖说,病都骂出来了,你说咋办?小麦说,拉肚子这病我有经验,光吃药不行,甜汤里打鸡蛋,最补肚子。小麦进了厨房,搅了一大碗甜汤,磕进去两个鸡蛋,端给朝晖,说,事儿是你让惹的,你得送去。朝晖很不情愿,小麦就把脸挂起来,说,你不去我也不逼你,今天晚上你睡沙发啊。朝晖忙说,我去,我去。
⑨王五也是有个性的人,小麦骂了他,让他很没面子,窝了一肚子火,王五越想越气,中午也没做饭,吃了一碗昨天的剩饭,把肚子吃坏了。可他没有想到,朝晖竟送来一碗鸡蛋甜汤。
⑩王五下决心找回小麦家的红公鸡,以证明自己的清白。两天后,王五还真在小山一个洼地里找到了那只红公鸡,公鸡被野藤缠住脚了。王五一阵狂喜,亮起巴掌,对着红公鸡虚挥一掌,说,我打死你个小东西,让老子挨骂背黑锅。
⑪王五把红公鸡送到朝晖家,小麦接了,说朝晖,还不让五哥去屋里坐?小麦还说,今天五哥别走了,我给炒几个菜,你哥俩喝二两。菜端上桌,瓷盆里盛着的却是那只红公鸡。王五说,小麦,你……你……小麦说,你啥呢,不就一只鸡子嘛,比人的情义还要紧?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小麦家的公鸡丢失,王五无端地背了偷鸡的黑锅,小说以“黑锅”为标题,表现了作者对他的同情和对小麦夫妇的批评。
B.二嫂告诉小麦王五生病,使故事发生了逆转,矛盾冲突走向缓和,为小麦、朝晖两人思想的转变提供契机,展现了他们性格中善良的一面。
C.小麦得知王五因挨骂得病之后,心中愧疚,还亲手做了鸡蛋甜汤,让朝晖送给王五,说明小麦是一个善变的人。
D.小说篇幅短小,但人物形象十分鲜明,这主要得益于作者采用了对比、反衬的艺术手法,还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社会环境描写等。
【小题2】结合文章,说说“红公鸡”在小说中的作用。
【小题3】请结合故事情节,分析王五的性格特点。
【小题4】小说结尾写“菜端上桌,瓷盆里盛着的却是那只红公鸡”,你认为这样安排结尾好还是不好?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相对于共享经济中的增量,我更关注存量部分的资源盘活。”全国政协委员汪浩然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国有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大量闲置资源以及公共资源共享还存在瓶颈,无法得到充分利用,造成社会财富的很大浪费。目前一些租赁模式的共享经济在资本炒作下增量过快,一味通过从增量中找增量的方式,出现了无序投入、资源浪费的情况。共享经济想要健康发展,还须“从存量中找增量,而不是从增量中找增量”。江浩然呼吁,“国家应该在鼓励共享破除瓶颈上出台政策措施,让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共享经济要发展更要健康》人民日报)

材料二:

共享经济的萧条似乎是在一夜之间降临的。2018年12月,大概是ofo最难捱的日子。自中旬起,ofo总部就遭到讨还押金的用户的围堵,队伍从五楼排到一楼,又从大堂延伸到马路上。曾与ofo分庭抗礼的摩拜单车的状况也好不到哪去。在被美团收购后20多天时间里,摩拜毛损人民币4.07亿元,平均每天亏损1500多万元。

仅在几年前,共享单车发展的速度如同搭上火箭。2015平10月底,ofo投放单车数量仅2万辆,到2017年,这一数字迅速攀升至2300万。疯狂扩张的背后,是投资者们不断输送的融资血液。数据显示,2016年有超过20家共享单车企业共存,融资总额超过30亿元。用户规模也呈指数级增长,2016年共享单车的用户1886万人,同比增长700%。

但到2017年底,共享单车死亡名单越来越长,悟空单车、3Vbike单车、小鸣单车、酷骑单车等皆上榜。市场洗牌、管理失控、烧钱恶性循环、资本逃离,甚至挪用押金填补缺口,这些因素汇聚起来,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子,刺向还未成熟的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大败局》)

材料三:

共享单车出现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归结于公司管理不善,“罪魁”或许来自共享单车商业模式无底线的炒作和国民素质的全面挑战。

当资本把分段式租赁炒作成共享经济后,这种商业模式就注定无法实现盈利。正如德国一家媒体为共享单车算的账所显示:每辆单车成本250欧元,按照每个用户4天使用一次的平均值及每小时12欧分的价格,想要依靠用户的租金收回成本,实在遥遥无期。它不但不能激活闲置资源,反而增加了共享单车的运维负担。

从人性角度看,共享单车挑战了国民素质。之前有报道称,共享单车是一面“国民照妖镜”。它们就那样几乎无监管地放置在街头巷尾,你可以把它破坏了,或是据为己有。监管和追查的成本都不低,而惩处的力度却不高,这就助长了一些人的侥幸心理,破坏与损毁的行为也就随之而来了。低监管、低惩罚的现状确实构建了一个道德陷阱,引诱人们往里跳。

共享经济或许在中国真的很难实现,它不仅考验创业者的胸怀,同时也挑战了人性黑暗面。当急功近利、烧资本成了许多创业者的通病后,这种商业方式犹如闪闪流星,转瞬即逝。

(《共享经济始于炒作,毁于人性》)

材料四:

哈啰出行联合创始人李开逐表示,共享单车是重线下重投入的行业,相比毫无节制、粗放的大规模投放,这个行业能够持久性地健康地运行下去,必须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成本控制能力。去年10月,哈啰单车陆续投入使用了具备五重定位、自适应蓝牙组网、智能语音等功能的第五代智能锁,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共享单车的运营效率,可以有效降低车辆的闲置率。比如自适应的蓝牙电子围栏,单车须要停放在蓝牙划定的范围内才能锁上;针对车辆容易堆积且有去无回的“城币黑洞”,哈啰通过AI算法和大数据,自动找出“黑洞”区域并设置为“禁停区”。

共享单车的运维服务商说,限于政策规定,哈啰单车在北京地区的投放总量是不占优势的,但为了提高每辆单车的使用效率,线下运维人员会将单车来回捣腾。“即使是在热点的地铁口,哈啰也不是每个出口都投放,而是会选择那些人流量更大的出口。”

(《共享单车比拼精细运营》)

【小题1】下列针对四则材料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政协委员江浩然认为,共享经济想要健康发展,就要注重存量部分资源的盘活,必须从存量中找增量。
B.几年前,共享单车的发展速度“如同搭上火箭”,疯狂扩张背后的根本原因是用户规模呈指数级增长。
C.材料三认为,共享单车出现的问题,或许是共享单车商业模式无底线的炒作和国民素质不高导致的。
D.哈啰出行联合创始人李开逐表示,哈啰能够持久健康地运行,必须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成本控制能力。
【小题2】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不合理的一项是
A.一些租赁模式的共享经济在资本炒作下增量过快,出现了无序投人、资源浪费的情况,这也是ofo等共享单车衰败的原因之一。
B.材料三认为当资本把分段式租赁炒作成共享经济后,就注定无法实现盈利,这导致了共享单车难以盈利、运维负担过重等问题。
C.市场洗牌、管理失控、烧钱恶性循环、资本逃离,甚至挪用押金填补缺口,国民素质有待提高等,是共享经济不成熟的内在原因。
D.哈啰单车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共享单车运营效率,降低车辆闲置率的做法体现了“从存量中找增量,而不是从增量中找增量”的主张。
【小题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分析能够促使共享经济健康发展的途径。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养心殿维修保护工程,在故宫古建筑维修保护历史上,可能算不上大事。仅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就有太和殿、慈宁宫等大体量故宫古建筑维修保护工程竣工。相比较来说,养心殿古建筑规模和体量要小得多。然而,此次养心殿维修保护在故宫古建筑维修保护历史上,又可以算得上大事,不仅在于养心殿知名度高、影响深远,还在于此次养心殿维修保护被确定为“研究性保护项目”,这在故宫古建筑维修保护历史上是第一次。

面对故宫古建筑维修保护所出现的传统营造技艺传承后继无人、高质量材料不能正常使用、维修保护过程中记录与研究缺失等一系列问题,故宫博物院创新古建筑保护机制,以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等作为示范项目,建立专家咨询机制,对文物现状及维修保护进行全过程科学记录,冲破古建筑工程招投标制度的制约,探索工匠招募制度,实现全过程人才培养,建立起故宫博物院古建筑保护传承队伍,为古建筑维修保护提供了经典案例,为文化遗产保护探索了可行之路。

(摘编自单霁翔《留住传统建筑的精髓》)

材料二:

4月15日傍晚,位于法国首都的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造成巴黎圣母院塔尖倒塌,建筑损毁严重。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警讯。我国是文物大国,与西方建筑以石结构为主不同,我国古代建筑多以木结构为主,留下的木质结构文物不胜枚举,毁于火灾的文物不在少数,近年来,就有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的遇真宫主殿、云南香格里拉独宗克古城遭大火荼毒。

权威统计显示,2009年至2014年年初,全国文物古建筑发生火灾1300余起,生活用火不慎引发火灾居首位,占总数近40%,电气原因占总数20%,其他原因依次为放火、玩火、吸烟、雷击。这组数据,让人悲哀,也说明我们在防火上还有较大改进空间。在唏嘘中吸取教训,在喟叹中反求诸己,把我们的古建筑保护得更好,绝不蹈其覆辙,这应是我们的底线责任。

(摘编自王石川《巴黎圣母院火灾为重点文物保护再次敲响警钟》,《光明日报》2019年4月18日)

材料三:

古建筑的维修,根据其残损程度和工程性质,一般分为5种类型:

(1)经常性保养维护工程。古建筑需进行经常性保养与维护,包括屋顶勾抹、局部补漏、梁柱和墙壁等支顶加固、庭院清理整顿、室内外排水等小型工程。

(2)抢险加固工程。古建筑的某些部分在发生了危及文物安全险情时要进行抢救,如支顶、牵拉、堵挡、加固等应急工程。

(3)重点修缮工程。古建筑进行较全面和较大规模的修缮,必须事先做好调查研究,在充分掌握科学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4)局部复原工程。是指对存有遗址而地面建筑残缺不全或已损毁部分的古建筑进行局部复原。

(5)保护性建筑与构筑物工程。为了保护不可移动文物而附加的排水防洪堤坝、防雨房、消防站等安全设施,应与文物本身及环境风貌相协调。

(摘编自秦半两《古建筑施工修缮常见的五种类型与方法》)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养心殿维修保护工程是大事,是因为养心殿维修保护被确定为“研究性保护项目”,这在故宫古建筑维修保护历史上是第一次。
B.2009年至2014年初,全国文物古建筑发生火灾千余起,大多数是因生活用火不慎。
C.古建筑进行较全面和较大规模的修缮,只要事先做好调查研究,在掌握科学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就可以了。
D.为保护孔府孔庙古建筑群而修建消防站时,应充分考虑到建筑的风格、环境的风貌。
【小题2】下列属于古建筑的保护性建筑与构筑物工程的一项是
A.巴黎圣母院被烧毁塔楼尖顶重建。
B.山西高平二郎庙木构件补接榫卯。
C.沈阳故宫大政殿更换破碎琉璃瓦。
D.苏州寒山寺古建筑群修建拦雀网。
【小题3】请结合材料,分析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维修古建筑。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万二喜穿着中山服,干干净净的,若不是脑袋靠着肩膀,那模样还真像是城里来的干部。他拿着一瓶酒一块花布,由队长陪着进来。家珍坐在床上,头发梳得很整齐,衣服破了一点,倒很干净,我还专门在床下给家珍放了一双新布鞋。凤霞穿着水红衣服低着头坐在她娘旁边。
万二喜把酒和花布往桌上一放,就翘着肩膀在屋里转一圈,他是在看我们的屋子。我说:“队长,二喜,你们坐。”  
二喜嗯了一声在凳子上坐下,队长摆摆手说:“我就不坐了,二喜,这是凤霞,这是她爹和娘。”  
我送走了队长,回到屋中指指桌上的酒,对二喜说:“让你破费了,其实我有几十年没喝酒了。”  
二喜听后嗯了一声,也不说话,翘着个肩膀在屋里看来看去,看得我心里七上八下。家珍笑着对他说:“家里穷了一点。”  
二喜又嗯了一声,翘着肩膀去看家珍,家珍继续说:“好在家里还养着一头羊几只鸡,福贵和我商量着等凤霞出嫁时,把鸡羊卖了办嫁妆。”  
二喜听后还是嗯了一下,我都不知道他心里想什么。坐了一会,他站起来说要走了,我想这门亲事算是完了。他都没怎么看凤霞,老看我们的破烂屋子。我看看家珍,家珍苦笑一下,对二喜说:“我腿没力气,下不了地。”  
二喜点点头走到了屋外,翘着肩膀看看屋顶的茅草,点了点头后就走了。  
我回到屋里,在凳子上坐下,想想有些生气,就说:“自己脑袋都抬不起来,还挑三捡四的。”  
凤霞尽管不能说话,但一看到我们的样子,就走到里面的房间,换了身旧衣服,下地去了。  
第二天上午,我在耕田时,有人叫我
我抬起头来,看到五、六个人在那条路上摇摇摆摆地走来,还拉着一辆板车,只有走在最前面那人没有摇摆,他偏着脑袋走得飞快。远远一看我就知道是二喜来了,我是一点也想不到他会来。  
二喜见了我,说道:“屋顶的茅草该换了,我拉了车石灰粉粉墙。”  
我往那板车一望,有石灰有两把刷墙的扫帚,上面搁着个小方桌,方桌上是一个猪头。二喜手里还提着两瓶白酒。  
那时候我才知道二喜东张西望不是嫌我家穷,他连我屋前的草垛子都看到眼里去了。
二喜带了五个人来,肉也买了,酒也备了,想得周到。他们来到我们茅屋门口,放下板车,二喜像是进了自己家一样,一手提着猪头,一手提着小方桌,走了进去,他把猪头往桌上一放,小方桌放在家珍腿上,二喜说:“吃饭什么的都会方便一些。”  
家珍当时眼睛就湿了。
二喜他们把桌子和凳子什么的都搬到了屋外,在一棵树下面铺上了稻草,然后二喜走到床前要背家珍,家珍笑着摆摆手,叫我:“福贵,你还站着干什么。”  
我赶紧过去让家珍上我背脊,我笑着对二喜说:“我女人我来背,你往后背凤霞吧。”
二喜听后嘿嘿直笑。我把家珍背到树下,让她靠着树坐在稻草上。看着二喜他们把草垛子分散了,扎成一小捆一小捆,我看一眼就知道二喜带来的人都是干惯这活的,手脚都麻利。下面的用竹竿挑着往上扔,二喜和另一个人在上面铺。别看二喜脑袋靠着肩膀,干活一点都不碍事,茅草扔上去他先用脚踢一下,再伸手接住。有这本领的人,在我们村里是一个都找不出来。  
没到中午,屋顶的活就干完了。我给他们烧了一桶茶水,凤霞给他们倒茶水,看到家里突然来了这么多干活的人,凤霞笑开的嘴就没合上。  
村里很多人都走过来看,一个女的对家珍说:“女婿没过门就干活啦,你好福气啊。”  
家珍说:“是凤霞好福气。”  
二喜从屋顶上下来,我对他说:“二喜,歇一会。”  
二喜用袖管擦擦脸上的汗说:“不累。”  
(选自余华《活着》,有删改)
注万二喜,患歪脖子病,凤霞,因年幼发高烧未能及时医治,致哑。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从“我”(福贵)的视角叙述所见所闻,表达所思所感,使读者产生真实感,走进人物内心。
B.前来相亲的二喜一直看破烂屋子而没怎么看凤霞,这让福贵担心二喜嫌家里太穷,福贵很反感二喜这种嫌贫爱富的行为。
C.身体有缺陷的二喜与哑女凤霞相亲,给福贵一家贫苦的生活带来了根本性的转变,表现了作者对小人物命运的关切与思考。
D.二喜第二次来到“我”家,给家珍带来吃饭的小方桌,把凤霞背到屋外才开始干活,这些细节都体现了二喜的心思细密周全。
【小题2】福贵对万二喜的态度有什么变化?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小题3】“凤霞尽管不能说话,但一看到我们的样子,就走到里面房间,换了旧衣服,下地去了”有人说这段文字可以删去,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请结合文本谈谈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