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下列动物中都有脊椎骨的一组动物是( )
A.
家兔和蝙蝠
B.
蝗虫和鲫鱼
C.
鸡和蚕
D.
蛇和蜗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1-16 02:43: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蝙蝠能够飞行,但不属于鸟类,而是属于哺乳类。主要理由是
A.蝙蝠能用超声波定位
B.蝙蝠能滑翔
C.蝙蝠四肢有爪
D.蝙蝠有胎生、哺乳的特征
同类题2
分如图,请完善下面六种动物的分类表解图并回答有关问题:
a.猫 b.鹅 c.草履虫 d.鲫鱼 e.家蚕 f.螳螂
(1)填出分类表解图中①、②、③的分类依据.
①
②
③
(2)在数字④、⑥处填上动物的名称代号.④
⑥
(3)天鹅是洞庭湖区常见野生鸟类之一.为保护野生鸟类,湖南省林业厅于2010年10月22日发布了在全省范围内禁止猎捕野生鸟类的命令.该禁捕令是为了( )
A.保护人类不被感染禽流感
B.保护鸟类种类的多样性
C.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D.防止森林火灾.
同类题3
生物界的分类有七个等级,由高到低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__。
同类题4
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体内受精、体温恒定、终生用肺呼吸(______)
同类题5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疟疾病是世界是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早在2000年前,疟疾病就在世界各地流行。许多科学家都想找出引发疟疾病的原因,以便能更好地预防和减少这种病的发生。当时,科学家们观察居住在沼泽地区人群的患病情况,提出假设:疟疾是由于沼泽的水被污染而引起的。同时,设计了让人直接喝沼泽地里污水的实验,结果喝污水的人没有患疟疾,假设被否定了。科学家们又经过长期的探索,到了19世纪后半叶,发现疟原虫是疟疾病的致病“凶手”。有些科学家还发现,在疟疾病的发病区,抽干沼泽地里的水,这个地区患疟疾病的人就大大减少,甚至消失了。科学家们就思考:引起人体患疟疾病的疟原虫和沼泽地里的水有什么关系呢?直到本世纪初,一位意大利科学家通过大量观察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设:蚊子在水中繁殖,如果抽干沼泽地里的水,就可以消灭蚊子的幼虫,消灭了蚊子就可以消灭疟疾病。又过了若干年,一位英国医生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来验证这个假设。他让蚊子去叮咬体内有疟原虫的麻雀,再解剖发现在蚊子的唾液腺里有大量的疟原虫。这样人类终于弄明白了人体患疟疾病的原因,并且制定了一系列治疗和预防疟疾病的方法。
问题:
(1)从科学家征服疟疾病的历程来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
、
、收集事实证据、检验假设。
(2)疟原虫是一种
细胞生物,它们的特点是
。
(3)在动物分类中,蚊子属于
纲,其特点有
(至少2点)。
相关知识点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
动物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