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黄庭坚的定力
很多年前,我插队落户在一个偏僻的山村,从十里外一位乡村老师那里借的两本黄庭坚字帖,让我知道了文学艺术那种使人激动和崇高的东西,伴我度过了艰难的岁月。直到现在,我仍然热爱着它们,而且让我进一步了解艺术的持久和文学的浩瀚。这两本字帖一为行书《范滂传》,另一为草书《李白忆旧游诗》。
我们知道,黄庭坚的一生始终奔走于“出没风波里”的仕途。
他二十二岁中进士步入官场,任北京(大名府)国子监教授期满后,朝廷本欲提拔他。不想乌台诗案发,朝廷在查抄苏轼的家时,也抄出了黄庭坚写给苏轼的两首表达钦慕之情的诗和信函。这算是他的第一次倒霉:原本拟任的职务一笔勾销,然后逐出京城,改派知江西吉州太和县。在太和县任上,他宵衣旰食的身影,不断出现在百姓告状的故纸堆中;为了实施朝廷颁行的盐令,他还下乡巡访,逐家逐户核实户籍征收盐税。他曾作诗说:“民病亦我病,呻吟达五更。”忧国忧民之情可谓跃然于纸上。
元丰八年,他的人生忽然时来运转。哲宗继位,罢王安石新法,司马光复出主国政。谪居黄州的苏轼奉调入京,黄庭坚也随后北上,供职于秘书省。对于这样一个大转折,黄庭坚不仅没有丝毫得意之色,相反却表示过他深层次的忧虑,他曾和兄弟这样说:“新旧党争,消长纷争,以小弟见,非国之福也。”果如其言,八年之后,新党重又登台,罢黜旧党人物,苏东坡谪惠州,“苏门四学士”亦均遭贬黜。黄庭坚再次被逐出京城。这时黄庭坚已五十多岁,垂垂老矣。四年后,黄庭坚又迁徙戎州,未隔几年,又再贬于宜州,直至老死。
在宜州的那段日子里,他应邀为友人书写《范滂传》。当他写至“(滂)顾谓其子曰:‘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不觉义愤填膺,竟将手中毛笔折断,回视旁人说道:“党锢之祸,以至于斯,天下忠义为之扼腕太息,其忠烈之举,大义凛然,千载之下犹觉生气逼人。”然后,掷笔于地。
我不想重蹈前人以书论书的老路,只想在这里大声发问:黄庭坚在他即将走完生命旅程的最后时日,为什么要大书《范滂传》?
范滂何许人也?东汉汝南人,曾任清诏使、光禄勋主事等职,按察不法官吏,弹劾权豪之党,为时人所重。桓帝时被诬为钩党下狱,释免南归时,朝野数千人往迎;灵帝时,党锢之狱再兴,范滂又首当其冲。督邮奉命前去逮捕范滂,因内心悲哀无奈,在驿舍哭泣,恰好被范滂听到,他闻声而悟,自动到县衙投案。县令郭揖见到范滂后大惊,立即交出印绶,要与范滂一起逃亡,并对他说,天下之大何处不可容身?为什么一定要去自首呢?范滂慷慨陈辞,说只有我死,才能使众人免祸,我怎么能连累你呢?何况老母年高,我如果逃亡,不是要连累老母吗?于是县令急令迎接其母与其子,与之诀别。之后,范滂自往投案,不久屈死狱中。
观史可鉴古今。黄庭坚之书《范滂传》,只是为他自己的人生信念写下最后的一笔,舍此,别无其他解释。党锢之祸最终导致了东汉王朝的覆亡,那么,宋朝的朋党之争后果如何呢?我们还是把公正与结论交给历史吧。黄庭坚是不著一字,止乎于此,可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无独有偶,黄庭坚还留下了另一件代表作草书《李白忆旧游诗》。手扶拐杖的黄庭坚,在舟行三峡时,见两岸乱石穿空,看脚下惊涛拍岸,多少往事如江水一般涌上心端。他忽然想起四十年前的一个冬天,峨眉山依然笼罩着皑皑的白雪,山下一户姓苏的人家正在收拾书卷,检点行装,他们也是沿着这条水道下江陵,然后北行重入汴京的。那时,一家三苏皆以文坛奇才而知名于时,前程可谓无限,苏东坡更是壮志凌云,才气纵横而不可抑制……可是,命途多舛的东坡先生现在又远谪岭南的惠州,关山万重,这一生中怕再难以相见了,于是他提笔写就了草书《李白忆旧游诗》。
风风雨雨中,师友朋好凋零散落海角天涯,他也和李白一样有了“星离雨散不终朝,分飞楚关山水遥”的喟然长叹和不尽的思念,还有对暗礁丛生、杀机四伏的政治与官场的一点儿清醒。
人的生存环境是有限的,然而,精神世界活动的天地是无限的。在颠沛流离的几十年间,几册诗书,一枝笔陪伴着他走过了最艰难的岁月。人生聚散也好,官场浮沉也好,黄庭坚的精神恰恰在于:不以己悲,不以物喜,随缘流水到天涯,活着,不管江南江北,依然磊磊落落、堂堂正正。
一个人,当他把自己的生命融于世间万缘,与天地同流的时候,他的生命也就获得了永恒的宁静与永存。与此同时,作为他人生吐纳和抒情写意的另一个重要载体书法,也就意到笔到,进入到通神入妙的境界。
(取材于刘长春同名散文,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黄庭坚的字帖《范滂传》和《李白忆旧游诗》只在作者插队落户时给予他力量与感动。
B.黄庭坚借两幅书法作品表现出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官场的清醒认识。
C.作者认为是很多的偶然因素造就了黄庭坚一生接二连三的宦海沉浮。
D.作者认为评论书法不应单纯以书论书,更要关注书法背后蕴藏的情怀表达。
【小题2】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思想有儒、释、道三家,本文塑造的黄庭坚是_________家思想的践行者。
【小题3】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黄庭坚的“定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小题4】在《黄庭坚的定力》一文中,作者说:“人的生存环境是有限的,然而,精神世界活动的天地是无限的。”在很多文学作品中,也有类似的情况。请结合下列任意一部作品中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这类现象的认识。
①《巴黎圣母院》  ②《红岩》  ③《老人与海》  ④《平凡的世界》  ⑤《四世同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3-03 08:04: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以传统空间重塑乡村文化自信
洪艳
①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乡村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传统村落已不能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那些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并引以为豪的古村老宅,常常被视为贫穷落后的象征,很多农村居民对传统地域文化失去自信。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就需要以传统空间重构村落,以重塑乡村文化自信。
②传统村落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已物化成传统空间及其传统建筑元素,是人与人、人与地域环境之间长期良性互动的结果。前者如费孝通提出的乡土社会或熟人社会,还有众多学者提出的宗族礼制、宗教信仰、风水观念、防御意识、传统美学和诗画境界等;后者如地理环境、结构演变、形态特征、布局方式等。
③传统村落空间受自然环境、村落选址、山水格局、路网骨架、经济状况、历史文化等长期影响而形成,反映着时代和地域的多维特性,即除了在文化性、乡土性之外,还具有对空间嬗变起着关键作用的经济性、表征性等动态特性。
④随着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不少传统村落正逐渐走向衰落,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政府设立了专项保护资金,社会工商资本也有进驻,但目前能做的多为物质空间外观上的保护,未能对传统空间及其元素的文化精髓进行深入挖掘和活态传承,
⑤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先富起来的村民相继搬离老宅,或沿公路建房,或成片建设兵营式新农村。这些建筑,体块方整或瘦高,与传统建筑朝水平方向舒展的风格相去甚远;形式,色彩则往往过于单一,缺乏整体感和协调性,更无地域建筑的风格和意境,受乡村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的影响,加上宅基地面积的限制,村民在建筑物外部随意搭建的现象也一定程度地存在,而且,建筑之间过于封闭和独立,缺少相互关联性;公共空间边界不定,缺少围合感和场所精神,无法形成内聚的交往空间;围墙过于严实、界面过于单调,阻断了邻里之间的交流,也阻碍了建筑与田园之间的渗透。
⑥这些快速形成的时代产物,不符合传统文化的审美取向和精神需求,缺少传统空间的内涵和凝聚力,被一些学者称为“没有灵魂的空壳”。
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生态宜居,乡风文明,需要重视乡村空间建设,需要在传统村落和现当代村庄中进行传统空间的新策略重构。
⑧要根据传统村落三个层次空间的不同特性,修复残破空间、利用废弃空间、整合存量空间,并分别进行空间属性(结构、形态、尺度等)和空间要素(道路、边界、节点、标志、区域等)的保护、恢复和整治。同时,还要注重挖掘并保护民风民俗,地方技艺、传统美食、元素符号等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传统村落的各种空间中进行物化展示和活态传承,使传统空间恢复场所精神,吸引城市人的互动体验,同时激发原住民的自豪感。当然因地制宜地在不同的传统空间进行高匹配度的业态培育和引导,这一点也很重要,这样可以使已近颓败的传统空间重获新生,成为激活传统村落的气穴。
(中国新闻网2018.12.25,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需要以传统空间重构村落,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很多传统村落已不能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了。
B.以传统空间重构村落,便能使一些古村老宅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以重塑乡村文化自信。
C.传统村落的空间及其建筑元素是历史文化信息的物化形式,其中就包含了宗族礼制、宗教信仰、风水观念、防御意识以及传统美学和诗画境界等传统文化。
D.从文本中可以看出,乡村传统空间新策略重构包括了梳理传统空间、弘扬地域文化以及因地制宜地进行高匹配度的业态培育和引导等。
【小题2】下面是某部门在保护与发展传统村落方面的部分观念或举措,其中与本文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自2012年以来,通过艰苦的努力,全国范围共普查登记了约2万个传统村落,目前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的村落共有4153个。
B.保障非遗、民俗活动等的传统活动线路和场所,对传承人有专门的保护措施;挖掘整理好各类生产生活方式和用品,如:马鞍、石槽、农具、传统家具等。
C.为顺应乡村振兴战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古村落的村民对部分老宅进行翻新或移除,使旧貌变新颜。
D.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村民能力培养等方式,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守业,来复活“空心村”。
【小题3】专家把上世纪80年代以来,部分村民在老宅之外建的房屋称作“没有灵魂的空壳”,其中的“灵魂”指什么?具体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同类题2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屋头青瓦是谁家
潘新日
①一场雨,让寄居在小城隐在淡淡的雨雾中,临窗而立,瓢泼的雨把楼下的青瓦洗得清亮,雨水顺着瓦楞流着,在檐下挂起了一条条银丝,清脆的雨滴声里,溅起了思乡的水花,朦胧里似曾看见了青瓦上的故乡。
②夏天的雨下得如此急,甚至楼下的阿婆来不及收院子里的衣服,我木然地看着阿婆迈着祖母一样蹒跚的脚步,在院子里奔忙,脚下踩着家乡一样的韵味。这个时候,我会庆幸自己住的楼下还有一片这样的风景,幽深的小巷里,几十排青砖黑瓦的老房子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弥漫着民国的韵致,祖先的味道。
③这样的天气里,我可以在雨中细细品味故乡的味道,精心聆听雨中的精彩。雨滴拍打着青瓦,犹如奏响了一曲美妙的轻音乐,雨声里有我梦里的家,有我青砖黑瓦的童年。我似乎看到瓦楞间的青苔和一棵棵直起腰身的野蒿,还有散落在小巷里的一朵朵红的、蓝的、七彩的伞花,一切都那么相似,一切都那么亲切。异乡里,古巷就是一条长长的藤,一头连着故乡,一头连着南方夜空中最广阔的宁静和最深沉的安详。
④真的没有想到在这样的闹市里还会有这样的一片天地,和家乡的情调如此相近,只是少了青山秀水。如此,那无边的乡愁也变得淡然了,虽然身处异乡,却因了这些故乡一样的青瓦而内心殷实,充盈着幸福和快乐,不管这家园是地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我都很知足。
⑤在江南这一排排青瓦覆盖的老房子里,已经摈弃了民国所有的遗风,已找不到故乡古村落的封闭和凋残,它把古朴的身影遗落在繁华里,在城市的节奏里呼吸、生活,除了青瓦本身的年龄和记忆,所有的都融进城市的心跳里。
雨中的青瓦格外别致,这些城市里的隐士把青衫和旗袍压进箱底,让梅雨的叮咛慢慢发霉,长出许多思念来,一片青瓦,一块历史,一片浓得化不开的乡愁,在小巷里弥漫。我想起戴望舒,想起丁香一样的女孩,想起民国的油纸伞,但此时花开已没了旧人。
不过,我还是喜欢家乡的青瓦房,没有拘束,可以自由地敞开胸怀,让细细的炊烟顺着风远行,流浪的身影里,有瘦弱的文人,有迁徙的商旅,有远嫁的红颜,在这样的青瓦泪里思念着,怀旧着,他们在青瓦覆盖的木格子窗棂边沉吟、思念,古诗词里的张继、李商隐带着古风,流下了思乡泪水。
⑧时常,我会把青瓦当做一部旧书,把它当成故乡老家的屋子,在亲切和畅想中阅读乡愁。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心中的家园,任何一处青瓦覆盖的老房子都有家乡的味道,都能生出家的温馨,天南地北,青瓦就是流浪的历史,任何建筑都无法代替的历史,当然,加上木门边的蓑衣和斗笠、檐下的农具,堂屋里雕花桌案上的青花瓷坛,案头上的线装书,这些民间的朴实记忆沉淀了一个地方的丰厚底蕴,我喜欢。
⑨青瓦也是历史中发黄的名片,它们静静地鱼鳞一样点缀在各个角落,有名的,没名的,都一样的厚重着,抵达游子的内心深处。如甪直、周庄、鲁镇、凤凰、木渎、同里、乌镇、西塘、宏村、大理、婺源,院落有乔家大院、李家大院、刘家大院,大的有古城的城楼,小的有不同时代的县衙,文人雅士里有丰子恺的缘缘堂;有戏院、有宗祠、有寺庙。总之,那些与青瓦有关的建筑细节,花窗、飞檐、雕梁和隔扇,早已脱离了一般意义上的建筑点缀,成了一种文化抑或精神上的指向,指向古典,指向旧梦,幻化出生活的七彩来。
⑩青瓦上的故乡是遥远的乡愁、是故乡的低语、是亲人的倾诉,是童年的遥想、是民间的歌谣,是农历里的季节,是婉转的鸟鸣,是唐代李义山缠绵的“巴山夜雨”,是宋朝柳三变萧瑟的“秋风斜雨”,是陆放翁清新的“杏花小雨”,古人如此,今人也如此。雨声里,我把目光久久地定格在凝重的青瓦之上,看着它们在故乡的思绪里静静地被雨声浸润。
雨声敲打着青瓦上的思乡曲,茫茫雨色里,市声繁华,又有谁能掩掉喧嚣的尘世,看到青瓦上的故乡呢?纵使青瓦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而那记载着前世风雨的故乡依然清晰,是我们永远的家。
屋头青瓦是谁家?无论在哪里,我敢说,青瓦上的故乡是民国留存的旧照片,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是最软的乡情,是最硬的风骨。
(选自《郑州日报》2015年12月6日)
【小题1】【小题2】赏析文中第⑥段画线的句子。
【小题3】【小题4】文中第⑦段作者为什么说“不过,我还是喜欢家乡的青瓦房”?
【小题5】【小题6】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作者赋予了“青瓦”怎样的内涵?
【小题7】【小题8】在“青瓦听雨”的过程中,作者的感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请概述这一变化,并作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传家宝

侯发山

   春子往火里添了两根柴,火苗比原先灿烂了,映照着父亲的脸,黑红中泛着一层光彩。父亲把烟袋伸进烟包挖了满满一勺,用拇指按了按,然后歪着头,就着盘旋的火焰点燃。
过罢年,我就整整撑了四十年,父亲吧嗒一口烟,很享受地“呲溜”了一口。
春子低着头,怔怔的样子。
我老喽,干不动喽。父亲一直看着春子,眼光里有疼爱,有期待。
春子瞅着升腾的火苗,没有说话。
因老家遭大水,你老爷带着一家老小落脚到这里。感念这里的人好,你老爷就造了一条小船,摆渡,不取分文报酬。你老爷临死立下遗嘱,子孙后代义渡乡亲。
春子的目光溜出门外,望着眼前缓缓流动的小河,心里生起无端的怨恨。
你老奶去世时,你老爷上午忙完丧事,下午就到渡口去了,到你爷爷这一辈,他结婚那天,拜了天地后,直奔渡口,轮到我,那就多了。有一年,我下河教人,上岸后发起高烧,在医院躺了半月。你打工没回来,我就掏钱雇人摆渡了半月,说到这里,父亲的脸上有了神采,连那一道道皱纹都放出光来。
乡亲们的情啥时才能还完?春子忍不住说道。
还不完!咋能还完呢?若是当年他们不收留你老爷,只怕他早就变成孤魂野鬼了,哪会有我?更别说你了。说到这里,父亲指了指墙角的蓑衣和竹蓠,说,还有外面的船,这就是咱的传家宝。从你老爷到我这一辈,先后渡坏22只木船,撑破一百多把竹篙,到你这里,不能断了,还要传给我孙子。
春子又带气又带笑,他在外面打工,每月四五千块的收入,实在不愿回来。
这时,门外传来踢踏踏的脚步声。有人过河!父亲站了起来,要去拿墙角的竹篙。
“大叔,过年了,陪你喝两盅。”随着话音,进来几个村民。一个个手里都不空,提溜着水果、酒和菜肴。春子认得,其中一个是老村长。看到春子,老村长说:“春子啥时回来的?过了年不走了吧?”
不等春子说话,父亲呵呵一笑,豪气地说,不走了,不走了,该接班喽。
春子站起来给老村长打过招呼,回家了。娘还在家忙年呢。
回到家,娘刚蒸出一笼馍。
春子刚要伸手抓个花卷吃,娘拍了一下他的手,说还没敬河神呢,等会儿吃。
听说要敬河神,春子心里又生出隐隐的不快。
娘似乎知道春子的心思,说你爹让你回来就回来吧。
娘,别说了,我这次回来就不走了。春子看到娘的头上一片雪白,心里动了一下。
过罢年,春子真的就接替父亲摆起了渡。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春子破例收取费用,一人一次两元钱。
龟孙!
父亲火了。你到底要干啥?
我收钱,乡亲们就没有亏欠感了
放屁!是咱大欠乡亲们的! 
其实,对于春子摆渡收费,有不少村民倒还是理解的。老村长知道父亲的心思,还特意赶来安慰他。
私下里,有人曾给春子算过一笔账,一人一次两元,一船按10人,每天大概30个来回......乖乖,春子要发大财了。
父亲再出门时,明显感觉到乡亲们对他没有过去的热乎劲了。
春子也有类似的体会。乡亲们的眼神,少了温度,多了敌意。
有时还当着他的面,指鸡骂狗。
一年后,村里来了建筑队,在小河上架起了一座桥。
没有人再坐船了,有村民幸突乐祸,见到春子,还假惺惺地关心,说有了桥,春于要失业了。春子淡淡一笑,没有一点失落的样子。
从桥竣工那天起,春子又到外地打工了。那天,父亲忍不住告诉老村长,说那座小桥是春子出资修建的。
老村长的嘴巴半天没合拢,然后哈哈一笑,末了说了一句,狗日的春子。
狗日的春子。父亲自言自语重复一句,然后嘿嘿呵呵地笑了,眼角里,皱纹里,都塞满了骄傲和自豪。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在塑造父亲这个形象时,运用了动作、语言、神态等多种描写方法,一个心性质朴、懂得感恩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
B.小说先写村民提着东西来陪父亲喝酒,后又写乡亲们在春子摆渡收费后眼神的变化和桥架起后的假意关心,意在说明乡亲们虚伪、自私的一面。
C.小说语言质朴,不管是叙事、描写,还是具体到人物语言,都用到了方言土语
,使得小说人物富有生活气息,全文充溢着乡土风情。
D.小说开头部分以父亲之口讲述家族世代义渡乡亲的历史,一方面使行文简洁自然,另一方面也引出下文父子因职业传承产生的矛盾冲突。
【小题2】小说以“传家宝”为标题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小题3】小说结尾交代出“春子出资建桥”的事实,这样安排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7年,国际奥委会正式宣布,认证电子竞技运动为正式体育项目,代表着国际奥委会将开始把电子竞技纳入奥运会比赛项目,并正在考虑是否纳入2024年巴黎奥运会。

随着互联网和游戏产业的快速发展,电子竞技的受众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电子竞技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电子竞技正蓬勃发展。作为互联网+竞技体育,蕴藏无限商机的新兴产业,大量的资本涌入,也促使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某互联网相关企业表示,移动电竟成了公司核心竞争力之一。

电竞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也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出台了相关指导意见,对电竞产业进行规范引导。教育部也在大学设立电竞产业相关专业。

广义的电子竞技拥有带动游戏、数字内容,硬件以及泛娱乐等环节的产业链能力,被众多地方政府视为产业升级重要驱动力之一。在电竞产业、商业行为以及地方政府的推动下,电竞内容与商业融合,电竞产业地方化、电子竞技赛事城市化等建设得到了不断推进,未来电子竞技将作为重要的城市泛娱乐生态内容在商业、产业、文化三个方面深度融入城市发展。城市电竞文化的塑造也有利于电竞的进一步发展。

(选自互联网,有删改)

材料二:

中国电子竞技市场与用户规模预测(2015—2019)

(选自互联网)

材料三:

蓬勃发展的电竞产业,正遭遇专业人才缺乏的瓶颈。

2016年,教育部公布了高校13个增补专业,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赫然在列。2017年,18所高校开设该专业并开始招生。2018年,更多高校增加了电竞专业或方向。

然而,对于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一些参加高考的学生及其家长仍然比较陌生。

近日,记者就“你是否愿意让孩子报考电竞方面的志愿”采访了多名考生家长,其中只有一名家长明确表示如果孩子选择报考他会支持,其余的家长不是回答“了解下再说”,就是直截了当地表示反对。而反对的理由,就是他们想当然地以为“电子竞技就是教孩子打游戏”,认为电竞专业是“洪水猛兽”,生怕孩子由此染上网瘾不可自拔。

(选自人民网《人才缺口较大 你了解电子竞技专业吗?》,有删改)

材料四:

虽然中国电子竞技市场近年来非常火热,但不为人知的是,在一线战队光鲜亮丽的背后,也有许多二线战队因打不出成绩面临直接被解散的命运。曾担任多届WCG裁判长的Hunter表示,战队解散不是因为成绩不好,也不是因为资金不够,关键在于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俱乐部无法得到高效的管理与运营。

Hunter表示,如今中国电竞俱乐部的管理人员专业度很低,基本上都是职业选手退役后转型担任,或者是一些电竞爱好者,且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在文化程度与社会阅历上受了很大的限制。

(选自搜狐网《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发展现在存在的三大问题》,有删改)

完美世界教育董事长王雨蕴指出,当前电竟教育鱼龙混杂,且多数局限于培训技术工人,教育与-线产业脱钩,产业也没有反馈明确的人才需求和标准。她提出,电竞教育的发展必须走产业与教育相结合的道路。经过长期一线开创性探索,王雨蕴对电竞教育的现状有深刻认知。她提出应该仿照职高、本科及硕博研究生体系,将产业需要的人才划分为金字塔三层:最基础的是技术型人才,例如游戏裁判,视频技术人员等;中坚部分是复合型人才,能解决产业链中的复杂专业问题;处于顶端的是创意型和研究型人才,能以科学的方法深化行业认知,并衍生出强有力的流行文化和商业模式。

(选自《经济日报》《完美世界王雨蕴:电竞教育不能局限于技术培训,要着眼产教融合》,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际奥委会认证电子竞技运动为正式体育项目,并正在考虑是否将其纳人2024年巴黎奥运会,这体现出国际社会对电子竞技认可度的提升。
B.为促进我国电子竞技产业的蓬勃发展,许多网络游戏公司纷纷布局电子竞技产业,探索电竞产业发展之路。
C.国家多个部门面对电竞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相继出台电竞产业相关政策,一方面是为推动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是为了对其进行规范和指引。
D.电竞内容与商业融合,电竞产业地方化,电子竞技赛事城市化等建设得到不断推进,其背后的重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对电竞产业的重视。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显示,自2017年始,到可预测的2019年,电竞市场规模和用户规模的增长率均呈现急剧下跌的趋势,行业前景不容乐观。
B.材料二显示,2019年我国电子竞技用户规模的增长率虽略有滞缓,但仍处于上升趋势。
C.材料二显示,2017年我国电子竞技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这一年,不管是电子竞技的市场规模还是用户规模都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D.材料二显示,我国电竞用户规模增长率和市场规模增长率曲线基本吻合,这说明大众的接受是电竞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小题3】材料三、四围绕电竞产业专业人才缺乏的困境,侧重谈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