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海滩上,蚂蚁为了获取潮汐遗留下来的食物,有时居然也会游泳,这一现象体现了
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生物受环境的制约
D.生物对环境的选择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10-26 11:49: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植物具有艳丽的花是适应一种什么环境()
A.风力传粉环境
B.昆虫传粉环境
C.水流传粉环境
D.自身传粉环境
同类题2
在丛林中作战的士兵为了隐蔽行踪,不被敌方发现,穿戴衣物的颜色最好是
色。在热带的灌林丛中有一种形似竹节的竹节虫,其体色以绿色或褐色为主,一般很难发现它的踪迹,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为
。
同类题3
南美洲鲈鱼形如败叶;生活在北极的白熊毛色纯白;生活在热带的树蛙有很醒目的暗棕色,带蓝色斑点;钩线青尺蛾能随季节变化自己的颜色,伪装成嫩芽。这四种现象分别是( )
A.保护色 拟态 保护色 警戒色
B.保护色 拟态 警戒色 保护色
C.拟态 保护色 拟态 警戒色
D.拟态 保护色 警戒色 拟态
同类题4
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曾对滇西北高原湿地植物的多样性与土壤的情况进行深入的考察,对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不同的植物都生长在滇西北高原,所以对上壤的性状要求相同
B.植物的生长需要不断地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有机物
C.黏土类上壤保肥性能好,所以生活在黏土类土壤中的植物所需肥料少
D.湿地植物表现出多样性,说明滇西北高原土壤有多种不同的性状
同类题5
水域生态环境是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目前水生生物生存空间被大量挤占,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威胁到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水域生态环境的恶化,罪魁是污染,同时,人们过度捕捞,超密度养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可见
A.人改造自然物要以自然物及其固有的属性和变化规律为基础
B.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是人的本质能力的体现
C.人们的活动对自然的发展只有消极的影响
D.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不可能做到的
相关知识点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生态系统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