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材料一
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五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立足新时代“三农”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今年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顶层设计,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原则,把振兴乡村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大任务。
虽然都是关注“三农”工作,与过去的一号文件多讲当年或近年工作部署不同,今年的一号文件具体部署了2020年、2035年以及2050年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县有管长远的作用。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辅以精准脱贫、体制改革、人才支撑等要点,《意见》从方方面面对乡村振兴进行了部署和安排,又是一个管全面的“三农”工作部署安排。
(摘录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
乡村振兴,五个方面都要强

(摘录自《人民日报》)
材料三
2017年10月,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在对媒体解读乡村振兴战略时说,十九大报告中有一句话,含金量非常高——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如果单纯地忽视农村,认为通过城市发展就可以把农村的问题都解决了,这是非常天真的。”韩俊说,今后的发展目标是要促进城乡的融合发展,敢于打破一切阻碍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障碍,“城市和农村是命运共同体”。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要求我们改变关于城乡关系的一系列旧认识,树立新观念,首先则是要建立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进一步扩大土地、劳动、资本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
(摘录自《南方周末》)
材料四
永联村曾是张家港市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经济最落后的村。改革开放期间,村领导组织村民挖塘养鱼、开办企业,收益颇丰。在村集体的共同努力下,永联村不仅完全脱贫,还跨入全县十大富裕村的行列。永联村是以企带村发展起来的,村集体有了经济实力,就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加油扩能”。近年来,永联村先后共投入2.5亿元,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初步形成了休闲观光农业产业链,休闲观光农业年收入7573.7万元。
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高家堂村,全村区域面积7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9729亩,水田面积386亩,竹林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保护良好,是安吉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高家堂村将自然生态与美丽乡村完美结合,围绕“生态立村——生态经济村”这一核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环境优势,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现在全村已形成竹产业生态、生态型观光型高效竹林基地、竹林鸡养殖规模,富有浓厚乡村气息的农家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成为经济增长支柱。
(摘录自《搜狐财经》)
【小题1】下列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已经连续发出十五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
B.同是关注“三农”工作,往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多是部署近期工作,而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却是立足长远部署目标任务。
C.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其中文化振兴是根本。
D.乡村振兴需要培养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到2018年底,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规模将达到1500万人以上。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二以图表形式概括了关于乡村振兴五个方面目标任务的相关情况,用准确的数据反映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基础。
B.材料三指出,城市发展解决不了农村问题,要敢于打破阻碍城乡融合发展的障碍,这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原因。
C.材料四列举了永联村和高家堂村都实现了脱贫致富的事例,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D.《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了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总体要求以及时间部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
【小题3】根据材料四,概括说明同是乡村振兴典型的永联村和高家堂村,在实现乡村振兴途径上有什么不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8-28 02:31: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西方美学强调人性三元论,主要以柏拉图和弗洛伊德最为著名。柏拉图认为“灵魂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理智、激情和欲望。与此相似,弗洛伊德主张将人性分解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
这表面看来属于三元论范畴的人性论,仍然是一种二元论。比如柏拉图所谓三元论,当理智、激情与欲望三部分各司其职、和谐协调的时候,灵魂便能主宰自己,秩序井然,个人的灵魂就是正义和健康的;如果理智、激情与欲望不守本分,相互斗争,都想争夺领导地位,就造成了灵魂的不正义。这实际上肯定了作为人性的最终形态仍然是正义与非正义、健康与不健康。弗洛伊德的三元论同样如此。当自我能妥善协调本我、超我与外界的关系的时候,人性处于和谐的状态;当自我不能妥善处理和协调这一关系的时候,人性就可能处于分裂状态。处于分裂状态的自我主要有两种极端形式:一种是本我以绝对优势战胜超我乃至外界的时候,自我就可能是一个完全意义的动物性的人,在许多情况下可能显露出恶的特质;但当本我主要受到超我的监督和制约时,自我就可能是一个道德完善的人,这种情况下的人性就可能是善的。这样一来,人性就可能是和谐或分裂的、善的或恶的两种形态。这实际上同样是一种二元论,所以西方美学最具影响力的人性论是二元论。
这种三元论的定位使西方美学关注人性的复杂性,崇尚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在他们看来,现实世界任何事物作为一种存在永远不是只有一个因素和属性的存在,而是多种对立或并不对立因素和属性的有机统一体。
与西方美学有所不同,中国智慧美学在人性论方面影响最大的是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以及告子性无善恶论。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生下来就具有仁义礼智之心;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只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孟子、荀子虽然对人性的善与恶有不同认识,但有一点相同,这就是都肯定了人性一元论,并不认为人性善恶并举。另如告子所谓“性无善无不善”的性无善恶论,则对人性并不十分在意。在主张“齐物论”的道家美学看来,既然善恶平等不二,等齐划一,那意味着他们所主张的人性论可能超越善恶分别而等齐划一、平等不二,这也是一种主张对善恶不加分别的观点,同样具有人性一元论的特点。所以,中国智慧美学虽然对人性有多种阐释,但不像西方美学那样强调人性的多元性甚或二元性,更不强调人性的分裂与冲突,而是在很大程上主张了人性一元论。
综观前人论述,我们发现即使人性有善与不善论,这种差异也只是一种本性差异,是为后天修养和发展提供条件,而不是强调本性中存在善与恶的矛盾冲突,以及所导致的人格结构矛盾和分裂,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可归之于人性一元论范畴。这才是中国智慧美学关于人性乃至人与自我关系的最精确阐述。
中国智慧美学人性一元论的观点,并不是无视人性之善与恶矛盾对立的存在,只是并不像西方美学那样夸大这种矛盾对立,将矛盾对立作为人性的基本特质,而是主张这种善与恶的分别只是人们后天所形成的一种价值判断,并不能真正体现人类原始本性的实质。
(摘编自郭昭第《中国智慧美学论要》,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分析西方美学人性三元论本质上是种二元论,二元对立。如正义与非正义的对立,健康与不健康的对立,和谐与分裂的对立,自我与本我的对立。
B.弗洛伊德认为,在不能处理好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元”关系时,人性就可能处于分裂状态,这时人性就表现出“善”或“恶”这两种极端形态。
C.中国古代的人性论中,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影响极大,这两种观点虽然相互对立,但都否定了人性会“善恶并举”。
D.作者认为,中国智慧美学不像西方那样强调人性的多元性或二元性,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主张人性一元论,认为人性要么是善,要么是恶。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对比论证手法,在与西方美学的比较中阐明中国智慧美学人性一元论的观点。
B.文章通过对柏拉图和弗洛伊德的人性论分析,论证了西方最具影响力的人性三元论实质是二元论的观点。
C.文章以孟子、荀子、告子为例分析论证了中国智慧美学主张人性一元论,人性是没有差别的主张。
D.文章在论述中西方美学的人性论时都采用了先提理论,然后分析,得出结论,阐明意义的论证结构。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美学的人性三元论使他们认识到人性是多种对立或并不对立因素和属性的有机统一体,他们关注人性的复杂性,崇尚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B.中国智慧美学不强调“善”与“恶”的冲突,认为人性中“善”“恶”的差别只是一种本性差异,这种差异可为后天修养和发展提供条件。
C.人们后天形成的关于“善”或“恶”的价值判断并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原始本性的实质,因为后天的努力与所处的环境等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本性。
D.本性中存在善与恶的矛盾冲突,就会导致人格结构矛盾和分裂。我们应该追求人性的和谐、正义、健康,重视后天教育,加强修养,完善道德。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汉字书法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信号系统,传导着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人格。它以特有的形态,将中国人或规范或潇洒的人格价值,中国人或守格或破格的文化精神暗传出来。在线条的飞扬和变化的布局中,你会时不时感觉到中国人平衡与欹侧、协调与矛盾、统一与变化、齐整与错落等等独特的哲理气息和思辨方式。
汉字由象形的图画经由简化、抽象、变形,逐步演变为符号,每个汉字最初都是描摹事物的一个单幅画(如鱼、龙),或由两幅、多幅图画拼接起来的一幅组画(如有偏旁的好、安)。音指与象指在汉字中合一,笔划与结构中均有图像、意象和情象内容。后来随着字的日渐功能化、实用化、符号化,书与画在实用功能层面开始分离。自从书法进入了愈来愈重视以真草隶篆、特别是行草来表达书写者感情的阶段,艺术的功能重又上升,书与画在艺术审美层面重又结合。弹性幅度极大的毛笔,可浓可淡可枯可润的水墨,以及能够以吸水度和印迹感天然造成原生效果的宣纸,使中国书法因毛笔、水墨、宣纸的书写,能以在快慢、提按、推拉、扭折、顿挫、转甩、浓淡、湿枯、晕涩、虚实中相映相辉、相生相克,能以比其他纸笔无比丰富的艺术语汇,给书法作品的构思和表现提供无限张力,给精神创造和艺术创造提供了其他文字书写无可比拟的阔大空间。汉字的点、划、撇、捺、钩、方框(圆)和三角的多形态笔法,以及毛笔笔划的多方向性写法,这些在别的文字中罕有的特色,为各类线条和几何图形大量进入书法铺就了通道,使得现代逐步发展起来的徒手线艺术、点画造型艺术、符号化艺术、空间造型艺术的许多观念,很早就进入了汉字书写,同步提升了中国书法具象和抽象的双向表达能力。
汉字书写由具象的图画在漫长的岁月中逐级简化、变异、提升为书法艺术抽象的符号,却又草蛇灰线,留下了各种象形图画的印痕。中国书法在发生学领域的这一由形而神、由画面而符号的过程,其实全息着、也发酵着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始终重视形神关系、持续解读形神关系,也就逐渐成为中国书论、画论、艺论、文论,乃致整个中国哲学文化思想的一大特色。
中国书法的特征,不是孤立的文化现象,它具有中国文化思维共有的“三易”质地,也就是说,在总的方面它诠释了“简易、变易、不易”的思维。西汉易学家总结出来的这个“三易”思维,“简易”不是简 单化,而是统摄、宏观、浑一地在各种关系的综合把握中看问题,是统摄提升具体而又庞杂的现象,简化、转化为总体感觉的能力。“变易”不能乱变,要根据你创作的具体情况去实现符合规律的变化发展,但又要有“不易”精神,执守本质、执守原则、执守规律。字体和书风就是“不易”,经典和传统就是“不易”,碑帖和程式就是“不易”。 在“简易”思维和写意表神精神统摄下,辩证处理好“不易”和“变易”的关系,是书法创作之精要,也是中国文化发展之精要。
(摘自肖云儒《中国书法的文化意义》)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书法以特有的形态,体现着中国人既规范又潇洒的人格价值,体现着中国人既守格又破格的文化精神。
B.汉字书写经历了描摹事物到音指与象指结合,再到书与画实用功能分离,最后书与画艺术审美重又结合的过程。
C.中国书法因毛笔、水墨、宣纸的书写,比其他纸笔拥有更丰富的语汇,在书写和表达内容上空间也更阔大。
D.中国书法的特征与西汉就总结出来的“三易”思维有着紧密联系,“三易”思维完全可以诠释中国书法这一文化现象。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提出观点,汉字书法能够体现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人格,人们在汉字的变化与布局中能感受到中国人特有的哲理气息和思辨方式。
B.文章第二段逐层递进论证,汉字书写元素的多形态多方向性笔划特性,比书画同源的造型特性对我们的文化思维和艺术思维产生的影响更广泛。
C.文章第三段论述了中国书法在发生学领域的演变过程发酵着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重形神不仅是书法、画论、艺论、文论的特色,更是中国哲学文化思想的特色。
D.文章第四段进一步论述了不管是书法创作还是中国文化发展,都要在“简易”思维和写意表神精神统摄下,辩证处理好“不易”和“变易”的关系。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汉字没有飞扬的线条和变化的布局,我们也许不会从中感觉到中国人平衡与欹侧、协调与矛盾等独特的哲理气息和思辨方式。
B.简化、抽象、变形,再演变为符号,是汉字由象形的图画开始演变必经的过程,这其中也有审美层面的追求。
C.汉字的多形态笔法、多方向性写法,促使了徒手线艺术、点画造型艺术、符号化艺术等许多观念在现代逐步发展起来。
D.对形神关系的重视,对“三易”思维的总结体现者中国文化思维的独特性,这一独特性也可以在汉字书法中得以体现。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历史,常常于无声处照亮未来。两千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拉开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序幕,也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自此“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今天,沿着茶马古道、沙漠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故道,“一带一路”倡议正在编织出沿线国家深化交往的全新图景。历史与现实昭示人们,开放是民族成长的催化剂,文明更因交流互鉴而绽放异彩。丝绸之路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财富,“一带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一带一路”建设倡导的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理念,吸引了世界的关注和参与。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三年来,已有70多个国家、国际组织积极响应,30多个国家与中方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2015年,中国同“一带一路”参与国双边贸易额突破1万亿美元,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49个国家的直接投资额近150亿美元。“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相关国家和人民带来丰厚福利。“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中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目前,中国发起成立的“亚投行”正式运营,丝路基金、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等陆续组建;中泰铁路、土耳其东西高铁、匈塞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加快推进。仅以2016年上半年为例,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达514.5亿美元,同比增长37%。凡此种种,映照着中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真诚落实,更彰显出相关合作的巨大潜力。

(摘自《人民日报·奏响“一带一路”的时代和声》,2016年7月27日)

材料二 

斯诺普科夫认为,“一带一路”战略不仅给白俄罗斯带来了发展机会,也带来了中国的发展理念和人文精神。斯诺普科夫表示,中白工业园是目前中白两国最重要的合作项目,它集合了很多创新型的企业,对白俄罗斯经济的现代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他说,中白工业园的政策不仅是面对中国的企业而且是面对全世界所有国家的企业。中白工业园的优惠政策是前十年免税,后十年的税减半。

(摘自央视新闻《斯诺普科夫:“一带一路”拉近欧亚大陆》,2015年7月26日)

材料三 

《2017“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评估报告》综合了包括经济基础、社会风险、政治风险、中国因素、能源因素和环境风险在内的六大维度上的37个具体指标,全面量化评估了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的程度。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旭在发布会上表示,与2016年的评估相比,2017年,高风险和较高风险的国家均有增多,低风险和较低风险国家则有所减少。从区域来看,较高风险的投资地区仍在南亚、西亚和北非,投资风险较明显提升的区域是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但是,从整体看,中东欧的投资风险仍然较低。根据《报告》,这些变化主要归因至三个方面:一是欧元的大幅贬值对中东欧等国的汇率变化产生较大影响,二是欧美对俄罗斯采取的经济制裁产生各种后果,三是国际油价下跌打击了资源国家的经济。

(摘自中国证券网《人民大学评估报告:“一带一路”首重能源合作》,2017年1月15日)

【小题1】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三则材料不一,时间不同,但都聚焦“一带一路”战略,说明最近几年我国政府对“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视。
B.材料一,记者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及下定义等说明方法对“一带一路”进行了详细报道,为我们展现了国家战略。
C.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白俄罗斯认为“一带一路”给他们带来了发展机会,他们对于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是非常支持的。
D.材料三,《2017“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评估报告》出自知名学府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团队,从某种角度来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小题2】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一带一路”战略,而且都认为该战略必将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中国应该加大与其他各国的经济合作力度。
B.三则材料的有纸质媒体,也有网络媒体,它们对“一带一路”报道的侧重有所不同,但对事件的报道都较为客观真实的。
C.材料一先是回顾历史,然后联系现实,引出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介绍,指出中国以此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了经济合作关系。
D.材料二,中白工业园作为目前中白两国最重要的合作项目,惠及中白两国,促进了中白两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E.材料三对《2017“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评估报告》进行了分析,分析指出,由于投资地区的投资风险增加,所以导致欧元的大幅贬值。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请从不同角度谈谈你对“一带一路”的认识。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野生鱼

我老家那地方河塘很多。河是长的,河水从远方流过来,又向远方流过去。塘的形态不规则,或圆或方。塘里的水像镜面一样,只反光,不流动。有水就有鱼,这话是确切的,或者说曾经是确切的。至少在我还是一个少年的时候,我们那里处处的水里都有鱼。那些鱼不是放养的,都是野生野长的野鱼。野生鱼也叫杂鱼,种类繁多,难以胜数。我记得有鲫鱼、鲇鱼、黑鱼、鳜鱼、嘎牙、窜条,还有泥鳅、蚂虾、螃蟹、黄鳝等等。既然是野生鱼,它们就没有主家,谁都可以钓,可以捉。

②下过一两场春雨,地气上升,塘水泛白。我便找出钓竿,挖些红色的蚯蚓,到水边去钓鱼。我的钓竿是一根木棍,粗糙得很,说不上有什么弹性,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钓鱼的兴致,我在春水边一蹲就是半天。芦芽从水里出来了,刚钻出水面的芦芽是紫红色,倒影是黑灰色。岸边的杏花映进水里,水里一片白色的模糊。有鱼碰到芦芽了,或是在啄吃附着在芦芽上的小蛤蜊,使芦芽摇出一圈圈涟漪。涟漪在不断扩大,以致波击到了我的鱼漂。鱼漂是用蒜白做成的,灵敏度很高,稍有动静,鱼漂就颤动不已。这时我不会提竿;有前来捣乱的蜻蜓落在钓竿的竿头,我仍然不会提竿——我要等鱼漂真正动起来。经验告诉我,钓鱼主要的诀窍就是一个“等”。除了等,还是等。你只要有耐心,善于等,水底的鱼总会游过来,总会经不住诱饵的诱惑,尝试着吃钩。不是吹牛,每次去钓鱼,没多有少,我从没有空过手。把一个银块子一样的鱼儿提出水面的一刹那,鱼儿摆着尾巴,弯着身子使劲挣扎。鱼儿挣扎的力道通过鱼线传到钓竿上,通过钓竿传到我手上,再传到我心里,仿佛一头是鱼儿,一头是心脏,鱼儿在跳,心比鱼儿跳得还快,那种激动的心情实在难以言表。

③钓鱼上了瘾,夏天我也钓鱼。一个炎热的午后,知了在叫,村里的大人们在午睡,我独自一人,悄悄去村东的一个水塘钓鱼。水塘周围长满了很高很茂密的芦苇,把整个水塘都遮住了,从外面看,只见苇林,不见水塘。我分开芦苇,走到塘边,往水里一看,简直高兴坏了。一群鲫鱼,大约有几十条,集体浮在水面,几乎露出了青色的脊背,正旁若无人地游来游去。这种情况,被大人说成是鱼晒鳞。对不起了,可爱的鲫鱼们,趁你们出来晒鳞,我要钓你们。我把鱼漂摘下来,把包有鱼饵的鱼钩直接放到了鱼面前。鲫鱼倒是不客气,我清楚地看见,一条鲫鱼一张嘴就把鱼钩吃进嘴里。我眼疾手快,手腕一抖,往上一提,就把一条大鲫鱼钓了上来。当我把一条鲫鱼从鱼的队伍里钓出来时,别的鱼都有些出乎意料似的,一哄而散,很快潜入水底。但鲫鱼的智力还是有问题,我刚把鱼钩从鲫鱼嘴上取下来,那些鲫鱼复又聚拢在一起,浮上来,继续款款游动。我如法炮制,很快又钓了一条上来。那天中午,我钓到了十几条又白又肥的鲫鱼。

除了钓鱼,我还会摸鱼。摸鱼是盲目的,等于瞎摸。我把身子缩在水里,水淹到嘴巴下面,留着嘴巴换气,水里什么东西都看不见,全凭两只手在水里瞎摸。再说,水是鱼的自由世界,鱼在水里蹿来蹿去,非常敏捷。而人的手指头远远赶不上鱼游的速度,要摸到鱼谈何容易!哎,您别说,只要我下水摸鱼,总会有倒霉的鱼栽到我手里。

⑤我在村里小学上二年级的时候,一天下午,老师带我们到河堤上去摘蓖麻。蓖麻是我们春天种的,到了夏末和秋天,一串串蓖麻成熟了就可以采摘。那天天气比较热,摘了一阵蓖麻后,老师允许我们男生下到河里洗个澡。男孩子洗澡从来不好好洗,一下水就乱扑腾一气。正扑腾着,一个男生一弯腰就抓到了一条鲫鱼。那条鲫鱼是金黄色的,肚子一侧走着一条像是带荧光的银线,煞是漂亮。男生一甩手,把鲫鱼抛到了岸边。鲫鱼跳了几个高,就不跳了,躺在那里喘气。见这个男生抓到了鱼,我们都开始摸起鱼来。河里的野生鱼太多了,不是我们要摸鱼,像是鱼主动地在摸我们。有的调皮的小鱼甚至连连啄我们的腿,仿佛一边啄一边说:来吧,抓我吧,看你能不能抓到我!有的男生不大会摸鱼,他们的办法是扑在水浅的岸边,用肚皮一下一下往岸上激水。水被激到岸上,水草里藏着的鱼也被激到了岸上。水像退潮一样退了下来,光着身子的鱼却留在了岸上,他们上去就把鱼摁住了。

⑥那次我们在水里扑腾了不到半小时,每人都摸到了好几条鱼。我摸到了鲫鱼、鳜鱼,还摸到了一条比较棘手的嘎牙。嘎牙背上和身体两侧生有利刺,在水中,它的利刺是抿着的。一旦捉到它,把它拿出水面,它的利刺会迅速打开,露出锋芒。稍有不慎,手就会被利刺扎伤。有人摸到嘎牙,为避免被利刺扎伤,就把嘎牙放掉了,我摸到嘎牙就不撒手,连同裹在嘎牙身上的水草一块儿拿出水面,抛在岸上。嘎牙张开利刺,嘴也一张一翕很不情愿的样子,但已经晚了。

⑦现在我们那里没有野生鱼了,河里塘里都没有了。有一段时间,小造纸厂排出的污水把河水塘水都染成了酱黑色,野生鱼像受到化学武器袭击一样,统统被毒死了,连子子孙孙都毒死了。我回老家看过,我小时候钓过鱼的水塘,黑乎乎的水里扔着垃圾,沤得冒着气泡。气泡炸开,散发的都是难闻的毒气。这样的水别说野生鱼无法生存,连水草和生命力极强的芦苇都不长了,岸边变得光秃秃的。

不光是野生鱼,连一些野鸟和昆虫,都变得难以寻觅。以前,我们那里的黄鹂子和赤眉鸟是很多的,如今再也见不到它们的踪影,再也听不到它们的歌声。蚂蚱也是,过去野地里的各色蚂蚱有几十种,构成了庞大的蚂蚱家族。农药的普遍使用,使蚂蚱遭到了灭顶之灾。

我想,也许有一天,连被我们称为害虫的老鼠、蚊子、蟑螂等也没有了,地球上只剩下我们人类。到那时候,恐怕离人类的灭亡就不远了。

【小题1】第①段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请对此加以分析。
【小题2】赏析第②段加点词“钻”的精妙之处。
【小题3】分析第⑧段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4】本文的标题是“野生鱼”,但最后却写到了“人类”的命运,请从谋篇构思角度进行赏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抓着自己的头发飞起来

东 君

①认识鬼金是在青创会上。甫一见面,便要跟我聊小说。他读过的外国小说似乎比我还要多,有些书名与人名我都不曾听过。他对那种名气不大却能够入得心来的作家的喜爱程度恐怕有过于托尔斯泰,正如他对北京某条老巷的喜爱程度超过长安街。

②鬼金通常是这样介绍自己的:一个写作者,一个吊车司机。在我想象中,现实生活中的鬼金应该是驾着恐龙般的吊车在工地上来回移动,铁臂舒展,不无威武之气。后来在现代文学馆的园子里听他谈起自己的工作,才知道,那种吊车是悬在车间的半空中的,而他置身其中,一坐就是六七个小时,除了吃喝拉撒,很少从上面下来。每个月他的工作日是22天或24天,每天工作8小时。有一回,他跟我谈到“四班三运转”这种上班模式时,我听了一脸茫然。他就作了补充解释:两个班是早7点40分接班,下午3点40分下班,白班上完第二天下午3点40分接班,半夜11点40分下班,这是两个班;之后休息一个白天,第二天半夜11点40分接班,至凌晨7点40分下班,这又是两个班。每个月“四班三运转”,循例进行,月月如此,年年如此。我问他,那么,你是怎么安排写作时间呢?他只吐出两字:少睡。

③可以说,他的写作时间是从工作时间中挤出来的,坐在禁闭室一般的吊车驾驶室内,如果没事可做,他会偷偷写点诗,或琢磨一些小说片段。至于看书,在工作时间是严格禁止的,一经发现就以违反劳动纪律论处。“三班倒”之后,他一回家倒头即睡,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一会儿书或写点什么。事实上,他完全有理由偷个懒,干点别的什么不必动脑子的活儿,但他就是喜欢跟文字打交道,甚至认为这是一种“生理需要”。

④这些年,他有没有可能换个工作?可能性很小,他说,他这20多年来,只有一回因为工厂放假,跑出去做了几个月的记者,后来回到工厂。他长年待在笼子般的吊车内,就仿佛一只大鸟待在老巢里,呼吸着污浊的空气,不甘就此堕落,却又无法远走高飞。

⑤20多年来,他从一个坐在吊车里的小吊车司机,熬成了一个诸事顺其自然而不试图逆袭的老吊车司机。然而,他的生活还是因为文学而发生了一点点改变:当吊车司机刘政波坐在吊车里,一个叫鬼金的写作者就会从他那里分离出来,以精神的形态存在着。记得有一回,有人在文学讨论会上谈到“人不能抓着自己的头发飞起来”时,鬼金突然来了情绪,他说,他就是试图抓着自己的头发飞起来的那个人。

⑥鬼金大概不相信“灵感”这玩意儿,什么时候有空,他就开始伏案写作。他之勤奋,时常让我汗颜。鬼金说,他一旦进入写作,内心就有一种东西在撕扯,生怕自己一松手,那股气就拢不住了。大概是因为长期写作带来的焦虑,他经常犯胃病;反过来说,随着胃病的加重,一种说不清的焦虑也在日复一日地折磨着他。

⑦有一年,他一口气写出了十几部中短篇小说,这在我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我曾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这么疯狂地写作,不怕脑子写坏掉啊。没法子啊,鬼金说,我不写就得饿死(因为胃病,他病休,每月仅开1000多块钱工资)。他说这话的时候,我心头好像被什么带棱角的东西撞了一下。是的,我现在知道他为什么坐立不安了。因为他身后一直有一个被我们称为“不名之物”的东西在追赶着他。他稍作停留,那“不名之物”就会追上来,给他一顿暴打。于是,他就在房间里逃跑,骑着凳子逃跑,驾着吊车逃跑,提着笔逃跑。他一直在逃跑。他的写作就是一次大逃亡。我曾在电视上见过俄罗斯芭蕾舞演员、同时也是“脚中灵魂”项目发起人达利安•沃尔科夫的双脚,因为过度训练,导致脚骨错位、关节松弛,看起来像一双劳改犯的脚。如果一个高产作家的灵魂也有脚,那么,它的形状大概也是这样子吧。

⑧鬼金没有跟刘政波好好相处,于是就有了一种我们称之为小说的东西。那个写小说的鬼金驾驭着文字,超然于吊车司机刘政波之上,由此我们可以相信:一个写作者是可以抓着自己的头发飞起来的。

(有删改)

(1)第②段罗列了大量数据,请分析其作用。
(2)第⑦段画线部分想象精妙,请对此加以赏析。
(3)第⑧段中的“我们”能否改成“我”?请加以分析。
(4)评析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情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