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原生湿地长田漾位于太湖度假区西南部,总面积约 7 平方公里。湿地内生态优良、渔村 小桥、白鹭齐飞、野鸭嬉水、芦苇飘荡,是江南地区距城市最近的湿地。
(1)湿地公园中细菌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能量 最终于__________。
(2)小鱼、白鹭、浮游动物、浮游藻类构成一条食物链,请写出这条食物链__________;
(3)湿地公园经过适度开发和建设,仍然具有生态系统正常功能,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 一定的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9-11-19 05:24: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海域首次试采可燃冰成功。
材料一: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后会产生甲烷。1 m3可燃冰可转化生成约160 m3常温常压下的甲烷气体和0.8 m3的水,常温常压下,1 m3甲烷气体完全燃烧可以释放3.6×107 J的热量。
材料二: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甲烷。
材料三:甲烷气体也会产生温室效应。下表为两种气体的温室效应指数及对地球温室效应的贡献百分比。
温室效应气体
温室效应指数
对地球温室效应贡献百分比
二氧化碳
1
55%
甲烷
21
15%
备注:温室效应指数是指以二氧化碳为基准,测定一定大气压下每单位体积的气体所吸收的热量。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组成来看,可燃冰属于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细菌属于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甲烷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甲烷极难溶于水,若用C装置收集一瓶甲烷,甲烷应从(填“a”或“b”)_____通入。

(4)已知一定体积的气体产生的压强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小敏选择D装置探究两种气体的温室效果,在相同的光照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发现水柱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指数比甲烷小,但对地球温室效应的贡献却比甲烷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5)有媒体报道:如果汽车能够加入可燃冰,那么理论上100 L可燃冰可使汽车行驶50000 km。假设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平均总质量为2 t,行驶中受到的平均阻力为车重的0.05,热机的能量转化效率为30%,试通过计算说明此报道是否科学。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