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海南的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呼吁:尽早启动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制度改革。据该提案的第一提案人,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政协主席毛万春介绍,现行特殊工种可提前退休名录大部分形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国家至今未能与时俱进开展清理调整,各地在实际执行中制定的具体政策规定、审批条件差别很大,亟待改革和规范。
(:工人日报)
材料二: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目前延迟退休方案仍在抓紧制定中。需要综合考虑包括人口结构、人力资源供求、劳动者受教育年限、人口,预期寿命以及社会保障制度进展情况等多种因素。目前,我们正在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会适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目前我国退休年龄标准,是建国初期人均预期寿命 40 多岁的情况下制定的。如今,人均预期寿命已超过73 岁,养老保险的赡养比也下降到了3:1。“延迟退休”, 是应对养老金收不抵支风险、维持政策代际公平的有效选择。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彭希哲认为,上海一个女性能活到 85 岁,如果 55 岁退休,后面要领 30 年养老金。如果不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必然要“啃小”,增加下一代人的负担,这从代际公平上说不太好。
(:360 百科)
材料三:
3 月 12 日,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小组会议上,人社部副部长汤涛在回应委员呼声时表示,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不仅是 60 岁,从长远来看恐怕还要有所延迟。”汤涛表示,无论是从养老金方面,还是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来说, 延迟退休都是大势所趋。2017 年,俄罗斯就已经做出了延迟退休的规定。不过,汤涛也表示,不少职工对于延迟退休有着不同的意见,例如一些女职工,长期在急难险重的岗位工作,从体力劳动和危险性的角度考虑,她们不愿意延迟退休。
对此,有委员建议,企业干部可以参照政府部门的规定予以优先解决,而对于职工,则允许其自我选择是否愿意延迟退休。对此,汤涛说道:“我赞同你的观点。”在2016年3月29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需要遵循多项原则:一是小步慢走,渐进到位。每年推迟几个月的时间,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再达到法定退休的目标年龄。
“我举个例子,比如5年以后,你是60岁退休,这个政策施行以后,可能你是60岁零3个月退休,这样大家便于接受。”时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举例称,第二个人可能是第二年退休,他可能是60岁零6个月退休。二是区别对待,分步实施。尹蔚民表示,根据国家现在不同群体的退休年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从实际出发,区分不同群体的情况,分步实施。并提前公示,做好预告。
(: 工人日报)
材料四:
人社部部长曾表示,延迟退休政策最根本的原则是“小步慢走,渐进到位”,为了给公众做好心理准备的时间,政策出台后至少五年,才会渐进式实施。由于 2017 年没有出台相关方案,如果我们假定 2018 年出台,2023 年落地实施的话,就是以下四个群体将受影响:

按照退休年龄改革方案: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一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到同时达到65岁。
在美国,职工延迟到70岁退休,可以比65岁退休多拿40%的退休金。发达国家男性退休年龄多为65岁左右,女性60岁-65岁;发展中国家男性多为60岁左右,女性55岁-60岁;50岁退休为全世界最早。
多数国家普遍提高了法定退休年龄,或者计划提高退休年龄。如美国将领取全额养老金的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韩国领取养老金的年龄2013年由60岁调整为61岁,2033年将提高至65岁。加拿大政府将领取养老金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对160多个国家的统计,中国女职工50岁退休,是全世界中等退休年龄的国家之一。
(:劳动报)
【小题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行特殊工种可提前退休名录形成时间已较久,各地实际执行中规定、审批条件差别很大,亟待改革和规范。
B.延迟退休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包括人口结构、人力资源供求、劳动者受教育年限、人口,预期寿命以及社会保障制度进展情况等多种因素。
C.2017 年,俄罗斯就已经做出了延迟退休的规定,因此我国也将会很快推出延迟退休的政策,以顺应大势。
D.如果延迟退休方案按材料四的方案落实,女性 T 人将最先受到影响,其次是女性干部和主要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男性T 人。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但不少职 T 对于延迟退休有着不同的意见,对此, 有委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B.从材料四来看,在美国,65 岁即可退休,但本人如果愿意在 70 岁退休,则会比65岁退休多拿 40%的养老金。
C.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退休年龄平均要高5岁左右,我国也拟将退休年龄向发达国家靠拢,说明我国也将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D.如果延迟退休方案在 2023 年落地实施,那么一部分60后会受到影响,对70后和80后影响更大,对90后来说,则完全赶上了。
【小题3】国家推出延迟退休,是基于哪些考虑?延迟退休怎样才能顺利推进?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6-30 07:35: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狼叫

甘应鑫

三只羊乡的光棍表叔秃顶那年,刚过56岁,随村里人去市火车站当临时搬运工。

有一天,他路过站外一处垃圾堆,忽然听见婴儿啼哭,觉得蹊跷,揭开脏包一看,是个女婴,生命垂危。他心软了,说:“天送的,我收养了。”最后牢牢地抱了回去。

转眼十年过去。养女吃着百家饭、纳着百家福长大了,而表叔已不经熬,辛苦耕作,骨瘦如柴,又害眼疾,为了让养女上学,多攒点钱,上山采药又摔伤腰椎,差点见阎王。

当年表叔家日子过得实在太苦,餐餐清汤寡水,顿顿眼泪水泡饭。父女俩去赶集,村民指指点点,句句戳心。有的夸他行善添寿,有的骂他窝囊造孽,自己吃不饱肚,还捡个小孩养……表叔听了苦笑一声,便默不吭声,照旧当成亲生的养。

最近几年,乡政府抓精准扶贫,划拨出专款补贴,鼓励村民自筹资金挪窝儿,到乡里建洋房。表叔拿不出足够自筹款建房,一直与山相依,以水为伴。

以往,村里人能关照则关照他,如今人畜搬走,他就成了单身独户,住在村东山脚下一栋毛南族木楼里,上面住人,下面养牛。逢上刮风下雨,烧瓦裂缝漏雨,房梁摇摇欲坠,有时还掉落下蛇、鼠,住得心惊肉跳。好在乡干部经常来慰问,又帮他落实贫困户补助金、五保供养金、农村低保金,生活改善了,心坎压的石头也落地了。

村上生源少,小学教学点早就撤销,邻近村小学和初中,合并为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方圆二十多千米内的小孩,得走路去乡里读书。表叔家去乡小学,步行至少一个小时方穿过雾气笼罩的莽莽森林,途中一段险滩要蹚过小溪,一段险路要从悬崖巨石间挤过去。这里山高水深,荒无人烟,却一点也不寂静,鸟鸣兽啸,连大人都惧怕,更何况小孩。所以家境好的小孩转学,家没钱的小孩,有的就辍了学。养女想退学,表叔对她说:“凭一口气,点一盏灯,有我吃的就有你吃的,你要念好书,争口气!”然后卖掉了家畜。从此,天麻麻亮养女又出门上学,放学又随着星辰到家。

有一天傍晚,养女放学路过老坟山,乌鸦乱叫,她见一堆新坟招魂幡下,猛蹿出一只白兔,吓得她背脊发冷,中邪似的絮絮叨叨一晚胡话。另一夜,一群野猪又把表叔家稻田拱得颗粒无收。打那以后,表叔为给养女壮胆,想出一个护身秘法——学狼叫,并教会她。

过了这么多年,又听见狼叫了,消息传开去,人们觉得怪。

记者们驱车到了乡里探秘,不少人说亲眼见过狼。看见表叔的养女牵牛出门,记者好奇地问:“山里有狼,你不怕吗?”她苦笑答:“不怕,我有办法对付狼。”记者一愣,又问:“你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她鼻子有些酸,说:“去打工赚钱,照顾爸爸。”在一旁的表叔听了,搂住养女无声地抹泪。表叔边招呼记者坐下吃五彩糯米饭,边烧水泡茶,说:“小女从上小学起,成绩在年级里数一数二,非常懂事乖巧,平时放学回家,就主动做家务……”

记者们蔫头耷脑钻进密林,喘气爬上磐石,忽听见山崖背后“嗷呜——嗷呜”的哀声与风声从极远之地呼啸而来,在人迹罕至的山谷间激荡,那声浪足以将人掀下山崖。记者们疑心,是风声作怪?是狼嗥?是人喊?

记者们走后,清明阴雨就来了,断断续续,没有放晴过,偶尔还打几个炸雷,屋顶上的瓦被震落下来,门前一株古树被劈开了花。万幸的是,石楼没塌,父女俩躲过了一难。

表叔没想到,过完分龙节不久,乡政府忽然安置他去一家养殖场帮忙;还为他养女找到寄养家庭,他们是一对没有孩子且富裕的中年夫妇。

终于,三只羊乡里没了狼叫。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描写光棍表叔家餐餐清汤寡水、房梁摇摇欲坠等细节,有利于突出对贫困人口实施精准扶贫的必要性。
B.养女是一个懂事的乡村少女形象,她在学习上十分努力,成绩在年级里名列前茅。她主动做家务,并希望将来能挣钱孝顺养父。
C.记者在乡里和女孩分别不久就听到了“狼叫”,因此发现了真相。在他们的努力下,乡政府终于对父女二人做出了适当的安置。
D.开头交代地名“三只羊乡”,暗示了地瘠民贫;交代表叔的光棍身份以及他当搬运工的事,为下文写他收养孩子做了铺垫。
【小题2】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展开的?请结合内容简要概括。
【小题3】小说以“狼叫”为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炉火

丁肃清

一瘦一胖两个老人,坐在公路旁边的一截矮墙上,看来来往往的汽车,两张脸随着往来的汽车扭过来,扭过去。他们的面前,是一个燃烧着的火炉子,上面烧着一排水壶,他们脸上的笑、脸上的颜色,也像他们身边火炉子里燃烧着的火焰。

有妇女小孩儿来提开水,或者把冷水坐在炉子上。瘦老头从矮墙上下来,捅火,捅出一大簇跳跃的火焰。

人们陆陆续续来提水,烧水,他们大都是公路两边做生意的乡亲,和两个老人不生分,也不多客气。

一辆大卡车停下来,司机说:“给弄点开水。”说着端坐在小板凳上,看着老人把开水倒在他的茶杯里,用嘴一边吹凉着一边喝,喝足了,拍拍屁股站起来,又让胖老人给他续上,拧上茶杯盖,然后扔给胖老人一张毛票儿。

胖老人说“不要钱。”说着就给司机塞了回去。

司机纳闷儿:“你们不是卖水的吗?”

胖老人说,“不是。我们是打铁的。”

“哎呦我的天!”司机拍着脑门儿呵呵地笑了,“我还当你们是卖水的呢,什么年月了,还打铁?能赚多少钱?”

瘦老头说:“不赚钱,赔钱。”

把司机说愣了。老人向他解释:“没有活儿,白烧着碳呀。”他又默默地像对自己说:“要说也不能算白烧碳,给乡亲们烧烧水。这不,碳又没有了,凑吧。”他说着从口袋里掏着,掏出一张十元,胖老头也掏出了一模一样的一张,交给他。

“我说,你们这是图什么呀?”司机干脆又坐了下来,他对这俩老人感兴趣,他说:“你们收她们的水费呀。”

胖老人说:“咳,乡里乡亲的,这火,闲着也是闲着。”

司机说:“那你们不如不干。”

胖老人说:“咳,这人哪,闲着也是闲着。”

司机说:“真是有意思,有意思,赔钱赔工夫做生意,有意思。”

胖老人把眼睛瞪得很大:“过去,我们赚钱。”司机说“是吗?”老人说:“是,那会儿,我们的钱赚海了,问问,十里八乡谁家的家伙儿,不是我们打得呀,铁锹犁耙、牛鼻环、烧开水的水汆子,都是。”

瘦老头说:“还有县城大门的铁门环。”他炫耀地问胖老头:“是吧,是我打的吧?”

胖老头说:“那是我淬的火。”

两个人一争,额头、脖子上都冒出了筋疙瘩,他们说话时挥动的手上,筋疙瘩更是密密麻麻的,像蚯蚓。

西天边上的云霞退了,蒙上了暮色。司机笑呵呵的脸,慢慢地不笑了,一脸的凝重。他站起来说:“我有点活儿,你们干不干?打个车挂钩。”

两个老人高兴得不得了。风箱呼呼地拉了起来,炉子里的火苗跳跃了起来,铁锤有节奏地响了起来,叮当、叮叮当、叮当……

胖老人抡着大锤,叮当、叮叮当、叮当……铁砧上的火花,在暮色中四溅着,一层儿、又一层儿……瘦老人说:“让我来一会儿!”

他把大锤要过来,赤裸的臂膀抡成了一个椭圆,叮当、叮叮当、叮当……铁块燃烧着淬在火里,吱——弥漫起浓浓的浪烟。

车挂钩打好了,在满月的照耀下,跳跃着一簇一簇蓝色的光亮。

“给钱。”司机把一百元的新币递过来。

“免了。”胖老人说。

“不要了。”瘦老人也说。

他们流着汗水、红彤彤的脸,在炉火的映照里奕奕发亮。他们帮着把那个挂钩抬在了汽车上。汽车隆隆地发动,缓慢地开了。

原本,司机打这个车挂钩没有用,只是他愿意。两个老人也并不想挣司机的钱,他们只是觉得痛快。

真痛快!两个老人拾掇了摊子回家去,一边走一边唱起来,他们唱的是晋剧老调,在夜幕里,清亮地痛快淋漓地荡漾……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透过司机不理解两个老人做不赚钱还赔钱的打铁生意这个细节,折射出只注重物质而忽视精神追求的深层次社会问题,引人思考。
B.小说善于运用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闲着也是闲着”,既说出了两个老人现在的无奈处境,同时也展现出了两个老人热心肠的一面。
C.小说的环境描写虽然不多,却恰到好处,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温馨的氛围,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D.司机并不需要打车挂钩,和老人不收司机的钱这个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达到这种效果的原因是在前面埋下了大量的伏笔。
【小题2】小说反复使用“叮当、叮叮当、叮当……”的声音来描述打铁的过程,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为什么要以“炉火”为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每隔10—11年,太阳活动便进入一次高峰期,其间,将产生太阳风。太阳风是因太阳能量的增加而使得自身活动加强,从而向广袤的空间释放大量带电粒子形成的高速粒子流,这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太阳“打喷嚏”。
由于太阳风中的气团的主要内容是带电的等离子体,并高速闯入太空,因此对地球的空间环境影响甚大。太阳风是股强大的夹带磁场的带电高能粒子流,它对包括地球在内的各行星磁场有不可忽视的干扰,而地球正是靠自身磁场的作用才免受太阳风直接袭击的。地球磁场被干扰,地球人造卫星可能方向失控、通信系统短路……有些科学家认为:太阳风袭来时,仍有一部分太阳高能粒子会穿越地球磁层并沿磁力线集中到南北极,高能粒子中丰富的氢元素极易与臭氧合成水。因此,研究地球臭氧空洞的成因,不应忽视这一因素。
太阳“打喷嚏”,人体受连累。太阳风产生的X射线辐射超过人体的承受限度,过量辐射能使淋巴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功能下降一半,而蛋白质又是合成抵御疾病感染的新抗体的原料。太阳风的外来电流也会使地球上的电流产生上下波动,给供电网正常运行带来麻烦。
(原文有删改)
【小题1】对太阳“打喷嚏”的科学解释,准确的一项是(   )
A.每隔10—11年,在太阳活动进入高峰期时因能量增加而形成的周期性太阳风。
B.太阳对地球产生的一股强大的夹带磁场的带电粒子流,它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C.太阳自身活动加强时向太空释放大量的带电粒子形成的高速粒子流的天文现象。
D.太阳气团中的带电等离子体高速闯入太空影响地球正常运行的天文现象。
【小题2】下列有关“太阳风”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阳风具有高速性,进入太空后将产生等离子体。
B.太阳风的磁场效应对地球的空间环境影响甚大。
C.太阳自身能量的增加是产生太阳风的根本原因。
D.太阳风中的高能粒子有一部分可能穿越地磁层。
【小题3】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太阳活动的强弱变化具有周期性。
B.太阳风对地球空间磁场大有干扰。
C.太阳风导致臭氧层破坏形成空洞。
D.太阳风对供电网的运行有负作用。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纪实文学:事实与虚构的边界
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传统,在文学和新闻之间架起了桥梁,而在当今时代,生活现场日益复杂化,要求纪实文学也要不断发展,催逼着作者从单纯旁观者的叙述,到创造出一种“更大胆、更具有难度”的文体。
无论写短篇或长篇的纪实著作,许多作家都会列出提纲。比如盖伊·特利斯就会像电影导演一样,用场景的方式来思考创作。他在纸上画好路线,标注出从一个场景到另一个场景,从一个人物到另一个人物的全部过程。他的《被仰望与被遗忘的》分三部分:纽约、大桥和各种人物。这些素材看似普通,但被作者用不同的、更具个性化的方式挖掘并利用了起来,展现出纪实文学前所未有的新魅力。他的另一部作品《王国与权力》长达42万字,像一部长篇小说,它描述了“撼动世界的《纽约时报》”。这部作品确实实现了作者的雄心——“将非虚构写作提升到前人未至之境”。盖伊·特利斯在纪实写作中,从不编造姓名,也不编造个性,以及随意改造事实性的信息,而是通过调研、信任以及建立关系,来了解真实的生活。
然而,美国作家诺曼·梅勒最终却认为自己创作的已被大多数读者视为非虚构的经典之作《刽子手之歌》不是纪实作品(见《巴黎评论》的访谈)。他说他在创作时意识到“事实和虚构之间有一个有趣的互反关系”,他“越尽量地描写实际情况,它就越显得虚构化”。同样,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的《冷血》也被誉为非虚构的经典之作,但主人公有印第安血统是作家附加上去的,那么,《冷血》到底属于纪实还是小说?
纪实文学的发展需要打破常规,创造出新的形式,但是,越深入挖掘下去,越需要优质的地图和精准的罗盘来定位。在事实与虚构之间,是一定要有界限的。纪实作品不能增添、不能欺骗,不能干扰他人;不能因自己的观察而导致观察对象发生变化;不能出现合成人物与合成场景;不能糅合时间,让读者误把一个月当成一天。作者仅在他听到或看到的情况下才能使用直接引语,不加引号的对话和陈述,是在作者肯定确有其事的情况下释义改写的。纪实作品并非不能描述想象,但是,当纪实作者在进入想象领域时,应该用“我猜想”、“对我来说似乎是”等词汇明确表明,不要让读者产生误解。
检验纪实作品是否真实还有个清楚而简单的试金石,即作者有没有想要刻意欺骗读者。如果作者有所隐瞒,应该坦白地告诉读者。刘绍华在《我的凉山兄弟》的自序中坦言她的主要田野研究地点——凉山昭觉县的“利姆乡”是化名。她声称:“我的研究伦理让我必须用代名称呼它。”那么,这种“代名”是否可行?是否在纪实文学作品中,要求百分之百的全部真实?如何体现纪实作品的文学性?纪实文学和新闻特稿的界限在哪里?是否可将纪实文学中的“真实原则”改为“真诚原则”?这些问题都需要及时廓清。
写小说像一个试错的过程,充满了探索;纪实作家则更像是戴着镣铐跳舞。他所要做的是,在不违反事实的前提下,讲述一个和小说家一样精彩的故事。但无论如何,我都会坚信,未来,纪实文学一定大有可为。
(2017年12月15日《文艺报》,有删改)
【小题1】结合第二段内容,简要概括盖伊·特利斯纪实文学创作的特点。
【小题2】作者为什么说纪实作家的创作更像是“戴着镣铐跳舞”?
【小题3】请简要概括全文的论述思路。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本报评论(评论员钟声))韩国企业乐天集团近日同意就“萨德”反导系统部署用地与韩国军方签署协议,意味着主动挤入东北亚战略博弈的复杂局面。不少抗议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韩国民众对此表示极大愤怒。但是,韩国一些媒体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本国民意上,更没有顾及本国及地区安全的大局,而是忙不迭地揣测中国是否“封杀”乐天。他们心里装着鬼,所以心很慌。其实他们很清楚,中国人民不可能对此无动于衷。
众所周知,美韩推进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严重破坏地区战略平衡,严重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本地区有关国家的战略安全利益,不利于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安全利益关乎一国根本。韩方一方面破坏邻国的安全利益,另一方面还指望同邻国正常做生意,这样的如意算盘怎么可能打出名堂?在整个国际关系史上都找不出先例。
中国欢迎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依法保障有关企业在华合法权益,这是一贯的政策立场。然而,外国企业在华经营成功与否,最终却要由中国的市场和中国的消费者来决定。乐天集团主动选择配合“萨德”部署,就是把韩国政府往损害邻国战略安全利益、恶化地区局势的错误方向推,就是一心一意要为自己的错误讨一颗苦果吃。相应而来的结果已经显现出来,中国消费者自发地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乐天做出坚决回应,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显然,乐天给“萨德”入韩铺路的决定,是典型的误国之举。此举不仅无助于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还制造了新的冲突点,令整个半岛局势进一步恶化。况且,绑上美国反导“战车”的韩国,很多事情将由不得自己做主了。一旦爆发激烈冲突,韩国不可能不受重创。
韩国媒体现在用“坐立不安”“战战兢兢”来形容乐天当下的心境,恐怕一方面是看准了乐天在中国规模达8万亿韩元的各种项目和业务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也明白韩国的“苦日子”将随之而来。去年7月美韩决定在韩国部署“萨德”以来,中韩合作的民意基础明显受到了损害,中韩不仅政治关系遇冷,而且经贸、人文等各领域交往也受到了影响。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韩国继续执意推进“萨德”部署,两国间各领域合作势将遭遇更大困难。
中国反对在韩部署“萨德”系统的意志是坚定的,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安全利益也不会有丝毫含糊。韩国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否则注定要为此承担责任。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03月04日)
材料二
(本报记者 倪浩魏辉)“中韩经贸关系倒退10年是有可能的”,辽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表示,在涉及国家重大利益问题上中国不会让步。如果韩国继续一意孤行,结果只能是作茧自缚。2016年韩国经济受到国际市场波动和国内政治动荡双重打击,呈现严重低迷状态。寻求与中国合作,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但“萨德”入韩,引发中韩关系大倒退。10年前的2006年中韩双边贸易额是1300亿美元。如果韩国不改弦更张,中韩经贸关系肯定受损,甚至会出现“硬着陆”。也就是说,减少1000亿美元是很有可能的,那就是“一夜之间回到10年前”。
(选自《环球》2017年03月04日)
材料三
近来网上传言:韩国的《环球新闻眼》采访乐天集团会长辛东彬,当记者问及当前中国人抵制乐天,乐天集团有何打算时,辛东彬面露笑容说:“不用担心,中国人非常市侩,无骨气无血性,我们降价他们就买。根据以往的经验,他们最多抵制一段时间,像刮阵风。”
后来证实这条消息却是一条“查无此证”的假新闻。无法从任何一家媒体上查到辛东彬说过这些话,韩国也没有“环球新闻眼”这样一个媒体。
3月1日,卫龙食品官微发布微博说明:卫龙产品已陆续在全国范围内的乐天玛特渠道下架。卫龙宣布,今后不再与乐天合作,表示“民族的终归是民族的”。
在江苏徐州,包括大润发以及银座商城在内的商家也已经将韩国乐天品牌全部下架。市区的乐天玛特超市不仅关店,零售商圈的大大小小商户也自觉开始下架韩国乐天的产品。
据韩联社12日报道,正当中国发出“旅游禁韩令”持续发酵之时,韩国发生了乘坐国际邮轮来到济州的3400余名中国团体游客拒绝下船事件。当时济州方面的出入境、海关、检验检疫人员已经做好准备,因此对于中国游客的举动感到难以置信。目前有关这次中国游客集体抵制济州游的具体情况尚不清楚,而韩国媒体认为这与中国人抵制“萨德”在韩部署有关。
在某论坛,有网民列出了乐天集团在华的所有业务以及乐天玛特超市在华分布图,呼吁全体中国人集体抵制乐天集团。
网曝某直播平台的女主播为响应限韩令,来到乐天超市,现场直播毁坏商品,引发网友热议。
(选自《光明网》2017年3月6日)
材料四
(湖北日报讯)韩国民众与民间组织分别在韩国国会以及乐天百货商场门前举行示威,抗议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要求乐天集团拒绝提供部署“萨德”用地。
参加示威的金泉市民对策委员会共同委员长刘先喆说,“萨德”系统不能保护韩国安全,部署“萨德”只会使韩国成为半岛“火药桶”和冲突“前沿”。“这是‘假安保’,真的安保政策应该是通过六方会谈要求朝鲜弃核。”
刘先喆认为,乐天集团这次是否提供“萨德”用地,将成为判断其是否真正属于国民企业的标准。“如果乐天屈服于韩国国防部的压力,将犯下卖国罪行,乐天应该做出明智的决定。”    
(选自《湖北日报》2017年02月27日)
【小题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四者关注的都是当下“萨德入韩”的问题,都对其持反对的态度,而且都认为此次“萨德入韩”将会对韩国经济造成很大的冲击。
B.相比于其他三则消息报道,材料一虽然属于新闻评论,但是对“萨德入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同样具有新闻价值。
C.材料一认为此次“ 萨德入韩”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韩国的一些媒体妄意揣测中国会不会封杀“乐天”,从而没有注意本国民意。
D.四者都对“萨德入韩”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分析报道,并且均暗示读者,对该事件的妥善解决要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小题2】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最为合理的一项是( )
A.相对而言,材料一《人民日报》的观点更有可信度,材料二和材料四仅仅代表个人的观点,因此它们违背了新闻客观性的原则。
B.四则材料不一,有党报,有网媒,但都选择了在“萨德入韩”这一时期发布相关新闻,说明四者都注重新闻的时效性。
C.对于“萨德入韩”一事,材料四选择的采访对象是韩国人,由此可以看出它和其他三则材料有不同的感情倾向与政治立场。
D.为了适应不同的读者需求,四家媒体在用词和语言风格上有各自的考虑,相比之下,《人民日报》的风格义正辞严,更为恰当。
【小题3】对于韩国不顾中国反对执意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行为,作为中国公民,我们个人应该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看法?请从不同角度结合文本谈谈你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