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马尔克斯,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
马尔克斯走了。但只要记得他名字的人,就会问:他留下了什么?他留下的当然是作品,但又不仅仅是作品。
《百年孤独》没发表之前,马尔克斯在拉美文坛并不广为人知。
1965年10月的一个周末,幸运女神真正眷顾了马尔克斯。那天,他和妻子梅塞德斯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驱车去度周末。行至半途,马尔克斯突然产生了灵感。他激动地对妻子说:“请给我10个月的时间,我的小说着床了。”说罢,掉转车头,匆匆赶回墨西哥城,把自己关进了狭小的书房——他的“魔巢”,开始了他每天“仅与六包香烟为伴”的创作。
待他抱着厚厚的书稿走出“魔巢”时,时间已过去了整整18个月。他瘦了,胡子拉碴,像漂流回来的鲁滨逊。他把两份打印稿全都交给了妻子说:“给你。”妻子接过书稿后开了句玩笑:“是难产。”此外,他们再也说不出别的话来了。其时,为了不影响丈夫写作,妻子变卖了包括汽车在内的所能变卖的一切,而且东赊西借,债台高筑。咬牙坚持了这漫长的18个月。
《百年孤独》上市不到一周,一天,马尔克斯和妻子手拉手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街头,行至某个街角,忽然听到有人像发现了奇迹似的大声嚷嚷:“瞧,他就是《百年孤独》的作者!”书刚上市就被人认出,马尔克斯生平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第二天,在一家咖啡馆用早餐时,马尔克斯不经意地朝外面张望,突然,他看到一位家庭妇女的菜篮里居然明晃晃地摆着本《百年孤独》。他指着那人的篮子,半天说不出话来。妻子顺着他的手指,一眼就看到了那本《百年孤独》。顿时,夫妻俩热泪盈眶。他们明白,《百年孤独》这本单纯的文学作品,已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被视为生命。
于是,马尔克斯成了这个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之一,各种文化出版机构争相邀请。只有到了这时他才真正懂得:做个凡人是多么幸福!此后,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人们关注,他不得安宁。每天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和出版商,甚至还有好心的读者。他们怀着各自的目的,毫不客气地侵占他的时间,把他变成了歌星一样的公众人物。有人甚至寄求爱信给他,让他哭笑不得。
这样的情况在他1982年获得诺贝尔奖后又一次达到高潮。面对各色不速之客,马尔克斯不得不“退避三舍”。1983年初至1985年中,他离群索居,在卡塔赫纳一个面向大海的书房里,按照自己惯常的时间表工作:从周一到周六,从早晨8点到下午3点。如果因某一难以推诿的事由而被迫中断当天的工作或者由于某种意想不到的原因而“卡了壳”,他总设法在第二天予以弥补。
从文60余年的马尔克斯旋风般进入中国,风靡一时,且落地生根。这不可谓不魔幻。但这是有历史原因的。首先,上世纪80年代,冷战尚未结束,东西方两大阵营和全世界对以马尔克斯为代表的拉美作家的评价都非常高,甚至超乎寻常地高度一致。这客观上对他进入中国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其次,拉美作家的成功对中国作家无疑既是鼓励,也是鞭策。再次,他的作品确实不同凡响。中国受马尔克斯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影响的作家何止莫言、阎连科或阿来、陈忠实,其中尤以“寻根派”为甚。莫言获得诺奖前不久说,终于读完了《百年孤独》,“当初生怕读完了它,自己就不会写小说了”。
20世纪80年代,中国读者对马尔克斯没有理解得那么深,他们更关注他作品的形式,比如结构、技巧。直到90年代,人们才开始注意到拉美文学更为本质和深层次的精神诉求:《百年孤独》及其所代表的拉美文学在借鉴西方现代文学形式技巧的同时,并没有放弃民族大道;没有放弃替一个民族,甚至整个美洲大陆代言的责任感、使命感。这种使命感触动了中国作家。
(有删改)
【相关链接】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3.6-2014.4.17),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为一个天才的、赢得广泛赞誉的小说家,马尔克斯将现实主义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代表作有《百年孤独》(1967年)《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年)。
【小题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马尔克斯原计划10个月完成《百年孤独》的创作,实际却用了18个月,因为多出了8个月,造成梅塞德斯卖掉了汽车和一切所能变卖的家当,债台高筑。 |
B.看到一位家庭妇女的菜篮里摆着一本《百年孤独》。马尔克斯夫妻俩都很激动,他们意识到《百年孤独》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
C.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马尔克斯声名鹊起,门庭若市,为躲避各色不怀好意的拜访者,他不得不离群索居,寻找安宁。 |
D.作为被全世界认可的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的马尔克斯以一部《百年孤独》而举世闻名,获得诺贝文学奖后,他又创作了《霍乱时期的爱情》,这显示其创作生命依旧旺盛。 |
E.中国读者对马尔克斯作品的理解也经历了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他们开始的时候关注他作品的形式,后来才慢慢注意到他作品中的精神诉求。
【小题2】马尔克斯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小题3】文章三、四段叙述了马尔克斯创作《百年孤独》的相关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小题4】文章说创出《百年孤独》的马尔克斯是“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马尔克斯的“孤独”与“不孤独”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体验谈谈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