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戈壁有我
郭保林
①大草原的尾声便是戈壁滩。
②戈壁滩是死亡的草原。
③这是纯种的戈壁,没有一点杂质,旷达的蓝天,缥缈的白云,一目荒旷的沉寂,一目宏阔的悲壮,粗莽零乱的线条,浮躁忧郁的色彩,构成浩瀚、壮美、沉郁、苍凉和富有野性的大写意,一种慑人心魄的大写意。成片成片灰褐色的砾石,面孔严肃,严肃得令人惊惶,令人悚然。这是大戈壁面靥上的痔瘤,还是层层叠叠的老年斑?
④沉重的时间压满大戈壁。戈壁滩太苍老了,苍老得难以寻觅一缕青丝,难以撷到一缕年轻的记忆,仿佛历史就蹲在这里不再走了,昨天,今天,还有明天都凝固在一起。
⑤据说,我们的车行路线是古丝绸之路。在人类历史上,影响最深、持续时间最长的四大文化体系一一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伊斯兰文化体系、希腊罗马西欧文化体系一一的交汇点,就是这条古丝绸之路。它是历史的通道和罗盘,它导引过心灵史、文明史以至于生物史,至今,敦煌宝窟的画壁上还生活着两千年前用骆驼贩运丝绸、茶叶和陶瓷的商人。想当年,这路上骆驼成列,驼铃叮咚,牛马喧阗,驿站如珠,该是一片多么繁华的景象啊!而今丝绸之路荒芜了,湮灭了.罗盘生锈了。
⑥我放飞思绪的小鸟,穿越时间的屏障——我看见飞将军李广、汉家大将军霍去病的啸啸战马、猎猎大旗,迎风踏踏而去;我看见汉武帝的使臣张骞、大唐一代佛宗玄奘的驼队,昂首行进在戈壁荒漠,风沙浩浩,星路遥遥。一曲折杨柳的哀吟,三两声阳关三叠的古韵,使这寂寞的氛围更添一抹凄凉,几缕悲怆……生命漩涡,人类的梦幻,而今都化为一种历史的难堪,和风沙卷去又卷来的喟叹。
⑦这里原是一个古战场,战争的悲剧曾轰轰烈烈地演出一幕又一幕。目睹这漫漫戈壁,谁说这里是不毛之地?戈壁滩曾长出二十四史一页页辉煌,曾长出唐诗宋词的悲壮,曾长出阳关三叠的凄怆,也长出过“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黯然神伤……
⑧一切都被风沙埋没了,被时间的巨浪吞噬了。
⑨人类是难以征服宇宙的。人类只是在宇宙的缝隙中默讨着生活的偶然幸存。在宇宙面前,人类是孤独的。几千年来,人类在这里播种的文明和文化、繁荣和繁华、恩爱和仇恨、美丽和丑恶、善良和罪孽……这些都化为乌有,只留下这类似月球地貌的灰褐色宣言,只留下太阳孤独的鸣唱,只留下漠风唱给死亡的挽歌!
⑩我在戈壁滩上漫步。太阳已西斜,热浪开始退潮。
(11)四维空间只剩下一维。不,还有我!有我在,大戈壁便增加成了二维。我和宇宙之神肩并肩站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四周弥漫着“古从军”乐曲的那种迂回悲壮。此时此刻,只有我和宇宙之神在谈心。宇宙之神伏在我的肩头,悄声说:“大戈壁最美的风景是晚霞,不信,你等着瞧……”
(12)宇宙之神并未说假话。当大戈壁的黄昏降临之时,展现的的确是一帧美丽悲怆的大风景。且看,远处那一道道起伏跌宕的沙梁,那是夕阳点燃的一条条火龙,火龙在晚风中飞跃,给戈壁滩增添无限的生机和壮观。而遍地的砾石,红光灼灼,热烈动人。那骆驼刺和红柳也开出星星点点的红花,结满星星点点的红果,更添一抹斑驳富丽的景观,给人以庄严、神秘的感觉。
(13)夕阳沉去了。我站在暮色中,只觉得自己化为一朵花,向大戈壁倾吐着爱恋之曲;化为一棵草、一棵树,向宇宙颂扬着生命之歌!
【小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艺术手法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作者通过对戈壁滩的历史和现状的描写,揭示了人类在宇宙面前的渺小,同时赞颂如此渺小的人类在历史上所创造出的辉煌的文明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是对生命顽强的一曲颂歌。
B.开篇说“戈壁滩是死亡的草原”,是因为茫茫的戈壁滩已没有生命的迹象,在历史上人类曾经创造的辉煌文明也永远消逝在那里,希望戈壁能像草原那样焕发蓬勃的生命。
C.第⑨段说“人类是孤独的”,又说“只留下太阳孤独的鸣唱”前者意为人类在宇宙面前孤立无援,人类无力抗争宇宙;后者意为在戈壁的荒漠上,已没有其他的生命,没有生命为伴。
D.第⑦段运用了排比、比拟、反问、引用的修辞手法,概述了古丝绸之路当年的辉煌和凄怆,表达了作者对当年戈壁历史作用的赞叹和对现今荒凉死寂的哀挽。
E. 作者以宏阔的视野,丰富的想象,充沛的感情,艺术地写出了大西北大漠戈壁壮美的自然风光,以及大西北多姿多彩的生活,表现了生活的热烈和壮伟,有着一种阳刚之美。
【小题2】概述戈壁滩在人类文明史上有过的贡献或作用。(6分)
【小题3】第三段描写戈壁浩瀚、壮美、沉郁、苍凉等方面的特点,从全文看其作用是什么?(6分)
【小题4】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戈壁有我”这个题目是否恰当?简要说明理由。(不少于100字) (6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3-03 12:40: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宗教是异常复杂的现象。它一方面蒙蔽、麻痹人们于虚幻幸福之中,另一方面,广大人民在一定历史时期中如醉如狂地吸食它,又经常是对现实苦难的抗议或逃避。
宗教艺术也是这样。一般说来,宗教艺术首先是特定时代阶级的宗教宣传品,它们是信仰、崇拜,而不是单纯观赏的对象。它们的美的理想和审美形式是为其宗教内容服务的。中国古代留传下来的主要是佛教石窟艺术,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流行,并成为门阀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占据统治地位,是在频繁战乱的南北朝。北魏与南梁先后正式宣布它为国教,是这种统治的法律标志。它历经隋唐,达到极盛时期,产生出中国的禅宗教派而走向衰亡。它的石窟艺术也随着这种时代的变迁、阶级的升降和现实生活的发展而变化发展,以自己的形象方式,反映了中国民族由接受佛教而改造、消化它,而最终摆脱它。清醒的理性主义、历史主义的华夏传统终于战胜了反理性的神秘迷狂。这是一个重要而深刻的思想意识的行程。所以,尽管同样是硕大无朋的佛像身躯,同样是五彩缤纷的壁画图景,它的人世内容却并不相同。如以敦煌壁画为主要例证,可以明显看出,北魏、隋、唐(初、盛、中、晚)、五代、宋这些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神的世界。不但题材、主题不同,而且面貌、风度各异。宗教毕竟只是现实的麻药,天上到底仍是人间的折射。
佛教传播并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之后,统治阶级便借雕塑把他们这种理想人格表现出来了。信仰与思辨的结合本是南朝佛教的特征,可思辨的信仰与可信仰的思辨成为南朝门阀贵族士大夫安息心灵、解脱苦恼的最佳选择,给了这批饱学深思的士大夫以精神的满足。这也表现到整个艺术领域和佛像雕塑(例如禅观决疑的弥勒)上。今天留下来的佛教艺术尽管都在北方石窟,但他们所代表的,却是当时作为整体中国的一代精神风貌。印度佛教艺术从传入起,便不断被中国化,那种种接吻、扭腰、乳部突出、性的刺激、过大的动作姿态等等,被完全排除。连雕塑、壁画的外形式(结构、色、线、装饰、图案等)也都中国化了。其中,雕塑——作为智慧的思辨决疑的神,更是那个时代、社会的美的理想的集中表现。
(摘编自《美的历程》作者:李泽厚)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宗教是异常复杂的现象,它用虚幻幸福蒙蔽、麻痹人们,人们在一定历史时期又如醉如狂地信奉它。
B.宗教艺术是为宗教内容服务的,它们是信仰、崇拜,而不是单纯观赏的对象。
C.敦煌壁画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神的世界,这是因为宗教毕竟只是现实的麻药,天上到底仍是人间的折射。
D.佛教传播之后,统治阶级便借雕塑这种艺术形式将其理想人格表现出来,佛教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宗教和宗教艺术相辅相成,宗教蒙蔽、麻痹人们,宗教艺术则是让世人信仰、崇拜宗教的特殊宣传品。
B.在频繁战乱的南北朝时期,北魏与南梁先后正式宣布佛教为国教,是佛教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标志。
C.佛教历经隋唐,达到极盛,但最终走向衰亡,充分说明了清醒的华夏传统能够战胜反理性的神秘迷狂。
D.今天留下来的佛教艺术尽管都在北方石窟,但他们所代表的,却是作为整体中国的一代精神风貌。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奉宗教,经常是对现实苦难的抗议或逃避,但并不意味着宗教信奉者都是不满现实或逃避现实的人。
B.中国古代留传下来的主要是佛教石窟艺术,这是因为在频繁战乱的南北朝时期,其他艺术形式不如石窟容易保留。
C.从整个艺术领域和佛像雕塑上,后人能够看出“可思辨的信仰与可信仰的思辨”给了南朝门阀贵族士大夫以精神的满足。
D.印度佛教艺术从传入起便不断被中国化,连雕塑、壁画的外形式也都中国化了,可见,艺术要符合当地人的审美取向。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为什么要讲道德
李义天
世界哲学大会期间媒体发布的“中国民众最关注的十大哲学问题”里,有这样一条:人为什么要讲道德?
说来话长。我们生活在一个道德的世界里。我们总是把生活中的人、事、物区分为“好的”或“坏的”,总是借助“善”与“恶”的视角来评价和理解这个世界上发生的种种情形。道德的存在,帮助我们建立起较为稳定的人际关系、较为合理的伦理秩序,以及较为长远的社会预期。这就是人类数千年甚至数万年来的生活状态。
几乎所有的伦理学家都曾直接或间接地回答过这个问题,几乎每一位对生活有所经历和思考的普通人也会给出自己的答案。然而,这个问题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因为当我们如此提问的时候,内心其实已经生出了另一个与之相关的问题:“人可不可以不讲道德?”
提出后面这个问题并不会让人感到愉快,但它却必须得到严肃认真的对待。这不仅因为两个问题其实“一体两面”,更是因为它们共同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事实,即道德乃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们的反思和选择的产物。人类并非天生完美,更谈不上是一种始终向善的生物。资源的有限、利益的排他、人情的纠缠,往往会影响我们,使我们即便懂得了道德的知识和原则,也依然不能按照这些知识和原则所提出的道德要求来行动。所以,我们不是“天生地”或“必然地”就生活在一个道德的世界中。我们赖以存在的道德世界,以及我们具体实施的道德活动,实质上,全是我们在“讲道德”与“不讲道德”的两可之间经过权衡、反思而选择了前者的后果。这恰恰表明,人是具有能动性的自由存在者;道德是奠基于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产物。相应的,“讲道德”成为人这种生灵不仅显著而且引以为豪的标志,也正是因为它构成了对人性本质的展示和呈现。
为了表明“讲道德”是人更愿意(或至少是经过教育和劝说之后更愿意)选择的生活方式,伦理学家给出了许多论证方案。其中一种典型方案是,将“讲道德”与个体的完善、集体的兴旺以及人类生活的繁荣联系起来;通过描述和阐释道德对人类的自我提升、自我成就、自我超越的关键作用而证明“讲道德”的必要性。这就是所谓的“崇高性论证”。
还有另一种论证方案,那就是“脆弱性论证”,它的着眼之处不是个体的完善、集体的兴旺或生活的繁荣,而是个人的生存、集体的维系或生活的延续。它的基本逻辑在于告诫人们:如果缺少道德,个体将无法继续生存,集体将分崩离析,整个人类生活将退回到“丛林状态”。原因在于,就其个体而言,人无论是在体力上还是在智力上都是极为有限和脆弱的,恰恰是这种有限性与脆弱性,使人必须通过某种方式联合起来,建立互相帮扶和约束的秩序,结成拥有一定规则的集体和社会,从而确保每位成员的安全与发展。
两种论证并非决然分隔,它们只是不同侧重的回答方式。对于许多影响深远的道德理论而言,其答案的内容往往兼而有之。毫无疑问,在一个思想偏好日趋多元、文明互动日趋频繁的现代世界里,我们需要更多的、有价值的论证方案来回应这个问题,激发人们的思考,从而展现道德哲学的魅力。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8月24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人类社会中,道德可以帮助建立较为稳定的人际关系和较为合理的伦理秩序,还能帮助建立较为长远的社会预期。
B.“人为什么要讲道德”是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因为人们这样问之前,“人可不可以不讲道德”便已经在内心产生了。
C.之所以叫“崇高性论证”,是因为这种论证方案讲的是道德对人类的自我提升、自我成就、自我超越的关键作用。
D.之所以叫“脆弱性论证”,是因为这种论证方案讲的是缺少道德对个体、集体乃至整个人类生活将产生恶果。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提出问题,再从两方面分析问题。分析问题时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B.文章指出“讲道德”是人更愿意选择的生活方式,然后列举了两种不同的典型方案进行论证。
C.文章运用了对比论证方法:“崇高性论证”从正面进行论证,“脆弱性论证”则从反面进行论证。
D.文章的论证层层推进,由论证“人为什么要讲道德”逐步推进到论证“人可不可以不讲道德”。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德并不是从人类社会产生就与之俱来的东西,而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们经过反思和选择之后的产物。
B.讲道德是在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构成了对人性本质的展示和呈现,使人不仅显著而且自豪。
C.只有讲道德,人类个体才会完善,人类集体才会兴旺,人类生活才会繁荣,人类才会自我提升、自我成就、自我超越。
D.如果缺少道德,人类个体将无法继续生存,人类集体将会分崩离析,整个人类生活也将退回到原始的“丛林时代”。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天(2019年3月5日)上午,今年全国两会第二场“部长通道”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后开启。银保监会、商务部、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工信部、农业农村部、国台办等部门的负责人先后走上通道,就多个热点问题做出回应。

对于中美能否达成磋商协议,商务部部长钟山表示,这需要双方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下,相向而行、共同努力。双方的磋商是富有成效的,假如能够达成协议,将有利于两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

钟山介绍说:“在90天的期限内,中美双方开展了三轮高级别磋商。双方要达成共识,就需要求同存异,就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我们双方的磋商也是富有成效的,双方经过90天的磋商,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有一些领域有了突破。根据磋商的情况,双方同意继续延长磋商的时限。在这个期限内,不提高关税的税率”。

材料二:

自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酝酿已久的中美贸易大战算是正式打响了。毫无疑问,从行业和企业的角度来未看,这一波互联网浪湖中兴起的出口电商肯定是最受伤的那个,如果贸易战刹不住车,将影响全球开放贸易格局,出口电商在诸多掣肘中将变得举步维艰。

贸易战最主要的方式是加税,最直接的结果是外来产品价格上涨,保护本国产品的市场。这种粗暴的做法反而给出了出口电商绕过贸易战的一种逻辑:降低推售产品的价格敏感性,多关注那些高质高价的产品。

在不少人心中,国货的低端形象或许是出口电商面临的最大问题。但是,出口电商之所以能够迎来快速增长,与中国制造形象的改变也有很大关系。

除了一带一路、产业结构转型等大局需要,出口电商还肩负平衡国际贸易、调节外汇等谐多责任,也因此,不只是企业层面,***夏尊恩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积极的国内消费市场前景,以及逐步改善的营商环境,使中国继续成为全球投资的首选目的地”。

报告称,受访企业中69%的企业2018年实现盈利,另外21%的企业实现收支平衡。其中,科技行业金业表示,与全球业务相比,其在中国的息税前利润率更高。

高峰称,商会会员企业明确表示,中国仍然是所在行业近期全球投资计划的重中之重。同时,会员企业对中国投资环境的继续改善保持乐观,自中国美国商会2016年提出这个问题以来,会员企业对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的信心达到了最高点。

高峰表示,中国将坚定不移持续推进扩大开放,放宽对外资的市场准入限制,继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不断提高市场监管的造明度,加大对外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建立健全外资投诉机制,努力协调解决外国投资者的合理关切,为外国投资者营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美双方展开了90天的高级别磋商,如能达成协议,有利于两国甚至全球经济的发展。
B.中美两国的这场贸易大战,对在互联网浪潮中兴起的进出口电商影响最大,伤害最深。
C.中国将坚定不移持续推进扩大开放,为外国投资者营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
D.中国美国商会会员企业表示,他们仍然会把中国作为近期全球投资计划的重中之重。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美双方只要求同存异,付出更大的努力,继续不断的磋商,终会达成共识。
B.《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称,至少6成的企业在2018年成功实现了盈利。
C.进口电商或本土电商如出现了假货,劣货,损害的往往是整体的市场印象。
D.中美贸易战刹不住车,将会影响全球开放贸易格局,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
【小题3】请结合材料,谈谈在中美贸易大战中受伤最深的出口电商怎样才能更好的发展。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亲爱的丽丽姑娘

陆清时

每次遇到名字叫丽的女孩,我都会深觉这个女孩生来就不受重视,好像就此被打上了平凡的标签一样。

很久以前,在我认识陈丽的时候,我就是这么想的。我们从小一起长大,陈丽在学业上毫无天分,和我隔着一条过道坐着,支着脑袋昏睡沉沉,永远睡不醒的样子。她的座位也被越移越后,老师们提起她总像面前有只苍蝇那般不耐烦。

高中总开那种要命的家长会,陈丽和她妈妈坐在角落里。两人一模一样的表情,支着头像要睡觉的样子。我妈奋笔疾书记着老师说的话,忙里偷闲还要嘲笑她们:“有其母必有其女啊。”我没有说什么,但是心里的嘲笑肯定是有的。

因为走得近,班主任总让我帮陈丽补课,好像不让她拖班级后腿是我的义务一样。有时候给她讲数学题,看她心不在焉的样子就忍不住来气,我一生气她就跑到楼下小超市买柠檬奶茶、妙芙蛋糕哄我。陈丽的零用钱总是比我多,她做好多副业,比如代借漫画书、代买电影票、代送鲜花。陈丽为这些小本生意忙得不亦乐乎,拿个小账本在我面前算得格外顺溜,还自己发明了一个类似复式记账的记账方法。

成长总会经历些不可预料的意外,而那时候,陈丽表现得异常坚强。她开出租车的爸爸在她高二那年得肺癌拖了半年去世,她拉着我在小区门口呆坐了两个小时就转头对我说:“我好了,谢谢你陪我。”后来我觉得,可能陈丽就是在那个晚上长大的,她把所有因失去而产生的悲伤、对生活的恐惧,对未来的不安都凝结到了一起,转化为对赚钱的热爱,隔壁班有两个女生吃着陈丽大热天跑腿买来的可爱多,还嘲笑她:“你说那个陈丽是不是想赚钱想疯啦。”那一瞬,我有点心疼陈丽。

在我不愿意坐公交出门就打出租的时候,陈丽已经因为给快餐店送外卖而对这个城市的道路了如指掌,陈丽绑一个高高的马尾,光亮的额头上总是一层汗。一小时八块钱的工资,风雨无阻。有几次我问她:“累不累?”她笑了笑,擦擦汗,然后转身就开始忙碌。

高考结束后,陈丽和我都考到了苏州的大学,我学音乐,她念大专的会计专业,时不时她会来看我,食堂的饭菜明明那么难吃,她却总是吃得津津有味。四年的时间里,我忙着谈恋爱,陈丽忙着赚钱。从一开始的做家教、发传单,到之后办兼职中介、办健身教室。毕业的时候我的爱情结束了,工作没有着落。陈丽却成为开店的老板,对于经营生意头头是道。这中间经历的困苦与欺侮,陈丽说起来总是轻描淡写。

毕业的时候,因为在学校毫无成绩,我的毕业履历看起来苍白无力。陈丽鼓励我再怎样也要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陈丽用她那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了某某妇产科医院,给了我一场个人小提琴独奏会的赞助。我有些不乐意,谁愿意挂名一个妇产科医院啊,想想就觉得丢人,陈丽看着我只说了一句话:“尊严都是自己挣的,那种面子上的自尊不值钱。”

那场看起来有些滑稽可笑的小提琴独奏会为我的大学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掌声响起来的时候,我看向观众席的陈丽。她捧着一束鲜花,笑容真诚而欣慰,好像是我替她完成了什么一样。

我忽然想起我们年少时的那张合影,还是在大院子里,并肩站在葡萄藤架子下,穿着新发的校服蓝裙子,一个笑着,一个皱着眉,照片因为有些曝光过度而显得天光格外亮,格外明媚。

我这样望着陈丽,突然想流泪。那是我亲爱的丽丽姑娘。

(选自《2012中国微型小说年选》)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家长会时,陈丽和她妈妈坐在角落里,两人表情一模一样,支着头像要睡觉的样子,说明陈丽从小就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B.陈丽做过许多副业,有经济头脑,说明她并非一无是处,只是现有教育评价制度无法对她做出全面评价,小说反映出一定的社会现实问题。
C.陈丽性格坚强,面对成长中经历的困苦和欺侮总是轻描淡写,从不抱怨,她对尊严的认识体现了她不畏困难、积极进取的性格。
D.小说倒数第二段写年少时的合影,以“格外亮”“格外明媚”意在突出陈丽的形象,也表现出“我”对陈丽的感激和对陈丽认识上的转变。
【小题2】小说中的“我”对陈丽形象的塑造有反衬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回答。
【小题3】小说整体结构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题文)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②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
③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士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
④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⑤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象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⑥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人们对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⑦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⑧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
⑨参观者来到一座灰砖建造的建筑物前,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解说员试着推了一下门——门是锁着的。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
⑩现在参观者来到一条长廊里。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11)他们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12)参观者被带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去看一眼,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13)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14)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小题1】(小题1)这篇新闻报道,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题,请简要分析这个题目的好处。
【小题2】(小题2)阅读第⑥—⑩段,简要说出作者先后写了哪些展览内容,以及参观者的哪些感受。
【小题3】(小题3)“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小题4】(小题4)最后一句话表达什么感情?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