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余秋雨在《乡关何处》中写道,思乡往往可以具体到一个河湾,几棵小树,半壁苍苔。而我的乡思落脚点却不是河湾、小树和苍苔,而是无数个乡村的灯火。
灯火,是一个个村落最为亮堂的眼睛。晚曦殆尽,乡野渐渐被黑幔吞噬,这时一村落的某个人家便会亮起第一盏灯火,于是另一家也亮了,另一村落也亮了,一盏再一盏,全亮了。    ①   ,直到整个村落(安然/欣然)眠睡,高枕无忧。子夜的乡村常是万籁俱寂,    ②   ;一盏灯火被陡然惊醒,起床声隐隐传来,开门声赫然响起,透过门窗的灯火穿过黑色(猛烈/热烈)地奔向远方,于是一盏又一盏灯火醒来,一个村落醒来了。透过门窗的万家灯火穿过黑色依旧奔向远方,一个接连着一个,大大小小左邻右舍的村落齐涮涮地全醒了。   
村落与村落似乎很近,近得只要有一盏有意无意的灯火,整个乡村便都在注目;却又好像很远,远得让乡人们循了灯火总要趟着黑走上个千折百回,才能完结一段心事,收获一次喜悦。在我的乡思里,不断演义着一幕幕播种和(传颂/传诵)乡情的美丽记忆。
【小题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左邻右舍(shě) 高枕无忧B.殆尽(dài) 齐涮涮
C.吞噬(shì)   演义D.苍苔(tái) 万籁俱寂
【小题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安然   猛烈   传诵B.欣然   热烈   传诵
C.安然   热烈   传颂D.欣然   猛烈   传颂
【小题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它们相互欣赏着,相互安抚着,相互守护着
②很容易就被一声突兀的狗吠刺破天地
B.①它们相互欣赏着,相互安抚着,相互守护着
②一声突兀的狗吠很容易就刺破天地
C.①它们相互安抚着,相互守护着,相互欣赏着
②很容易就被一声突兀的狗吠刺破天地
D.①它们相互安抚着,相互守护着,相互欣赏着
②一声突兀的狗吠很容易就刺破天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6-06 02:05: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国环境网11月9日报道】到9日,由环保部开展的京津冀及周边区域“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进行了整整7个月。环保部2日通报,仍有部分企业违法排污。
从2017年4月8日开始,环保部在“2+26”(城市)开启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执法行动。进入秋季后,在前期督查的基础上,环保部联合发改委、公安部等10个部门以及京津路晋鲁豫6省市人民政府共同出台了《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量化问责规定》等7个政策措施,其中《问责规定》更是明确提出,督查发现问题鍪改不力以及“2+26”城市大气质量改善住居后3位且未达标的城市党政领导都将被问责。
同时环保部组织了1400人参与的大气污染防治巡查,而且从强化督查开始,环保部几乎每天都会公开曝光督查发现的违法问题及问题企业名单。如此高压下。仍有企业屡屡“撞线”,其中北京市房山区北京多维轻钢板材公司聚氨脂加心板生产车间的一台粉尘集气罩与排污管道断开,废气无组织播放。河北石灵碳素公司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经监测,煅烧工序脱硫设施外排烟气中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为329mg/m3超过《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限值(200mg/m3)。天津市江天重工公司等5家公司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废气直排。
材料二:
【华夏时报网12月13日报道】“今年10月份以来,空气净化器的订单量与往年相比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下浮了30%。”12月6日,北京伟盈发展公司经理蔡钊向记者表示。
此前空气净化器市场一直呈逐年递增之势。从2011年的112万台到2016年的520万台,销量在6年之内增长了354.29%。业内一度乐观地预计,到2017年,空气净化器销量将达到近千万台。到目前为止,今年空气净化器的销量,即便线上与线下两者相加也远远达不到1000万台。在蔡钊看来,空气净化器销售遇冷是因为今年北方的空气环境控制得好。
他的观点得到了数据方面的支持。以北京为例,今年10月份。北京市PM2.5的月均浓度为5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了32.1%,月均浓度创下近5年来历史同期的最低值。北京市环保局局长方力表示、空气质量的提升,既有气象因素的影响,也有环保部门的努力。北京市制定了“1+14+17”的“秋冬季攻坚方靠”,例如,农村700个村煤改清洁能源任务全运推进,1.13万余蒸吨燃煤锅炉完成拆除或清洁能源改造等。
不光是北京,整个京津冀地区都在打响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的“攻坚战”。8月31日,环保部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及配套方案,提出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PM2.5平均浓度要同比下降15%以上,重污染天数同比下降15%以上。
材料三:
【法制日报12月19日报道】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市环保及能源供应相关部门了解到,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燃气锅炉低氮改造、“清煤降氮”等工程的快速推进,为今冬北京地区推广清洁取暖、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清煤降氮”也是近年北京大气污染治理投入资金力度最大的领域。
根据2014年北京市发布的PM2.5源解析结果,北京全年PM2.5中,区域传输贡献占28~36%。本地污染排放贡献占64~72%。在本地污染贡献中,燃煤占22.4%。能源清洁化被列为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重中之重。

北京市环保局大气环境管理处副处长曾景涛介绍、按照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分解到2017年的任务安排,到今年12月为止,燃煤锅炉改造工程任务大幅度超额完成,蒸汽锅炉改造工程任务超过了原定的任务量。改造后的燃气锅炉氮氧化物排放普遍可以控制在80毫克/立方米,而改速前的排放平均水平为150毫克/立方米。
目前的研究认为,近年冬季雾霾加重,取暖是主要原因。北方地区冬季采取天然气供暖、电供暖、清洁燃煤集中供暖等其他清洁供暖方式,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已成为社会共识。北京市正在联合环保部“2+26”城市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领导小组专家组,开展2013年至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效果评估,为下一步科学决策提供技术参考。
【小题1】下列对材料和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材料一来看,环保部根据之前联合制定的政策措施,组织人员对京津冀及周边区域“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情况进行了强化督查,并通报了部分违法企业。
B.材料二通过媒体对空气净化器的销售情况的调查,表明空气净化器的销量受空气质量的影响,间接反映了北京市环保部门在大气污染治理上所做的努力。
C.材料三中的图表与相关的数据主要反映了以前北京市大气污染的严重状况,北京市政府对污染治理加大投资的力度促进了北京市大气污染的有效治理。
D.材料一侧重于报道“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行动中严格执行的过程;材料三侧重于报道北京市政府针对性推进“清煤降氮”等工程的原因与方法。
【小题2】下列对材科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三则新闻都及时地报道了国民普遍关注的大气污染防治的焦点问题,而且均与国家环保部的参与或相关政策有着一定的关联,也增强了权威性。
B.三则新闻均在导语部分总述各自的新闻要点,然后在主体部分列举了相关的新闻事实,最后简要介绍了与所报道的新闻事实有关的其他情况。
C.三则新闻虽然不一,有的是新媒体,有的是传统媒体,但都在同一时间中报道了相同的话题,这表明目前空气污染已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D.三则新闻稿虽然观察切入的视角不一,从高层出发、从某一行业或区域出发,但均运用较为精确的数字和比较的方法,陈述具体的事例,具有说服力。
E. 三则材料都反映了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强了对大气污染的治理以及对治河政策执行的督查监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过大气污染的形势仍然很严竣。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请简要概括政府部门对大气污染治理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措施。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健康中国是一个由多要素组成的体系,包括健康教育、健康服务、健康保障、健康环境、健康产业等内容,这些要素共同对健康中国起到了促进、保障和支撑的作用,是护卫健康的手段,疾病是引起不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阻碍。全民医保为实现“病有所医”提供了物质保障,因此,全民医保是实现健康中国的基础。全民医保的实现使我国居民敢看病,看得起病,即使目前仍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医疗需求得到了刺激与释放,健康水平大幅度提升。

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整体背景下,基本医疗保险领域覆盖人群仍需继续扩大、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层次较低、医疗保险关系异地转移还不顺畅,这样就无法提高保障的公平性。怎样加快基本医疔保险在覆盖人员、统筹层次和异地转移等方面的整合进程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我国虽已经建立起医疗救助、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等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内容。但这些制度之间存在定位不清、衔接不畅、重复保障等问题,使得医保制度与医保体系之间的衔接出现问题。

健康中国是全民国家战略,全民医保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健康中国最终离不开全面的共建共享,离不开各要素的有效配合,即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摘编自仇雨临、王昭茜《全民医保与健康中国:基础、纽带和导向》)

材料二:

表1:我国医疗保险、卫生支出、医疗服务及居民健康水平相关数据(2009-2016年)

 

指标

2000

2005

2010

2015

2016

医疗保险覆盖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3787

13783

23735

28893

29524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

-

19528

37689

4531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亿人)

-

1.79

8.36

6.7

2.75

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亿人)

-

-

12.69

13.36

10.23

个人卫生支出

卫生总费用构成中个人卫生支出比例(%)

58.98

52.21

35.29

29.27

28.78

医疗保健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比例(城)(%)

6.4

7.6

6.5

6.7

7.1

医疗保健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比例(乡(%)

5.2

6.6

7.4

9.2

9.2

医疗服务利用率

居民平均就诊次数(次)

-

3.1

4.4

5.6

5.7

医疗卫生机构居民年住院率(%)

-

5.5

10.59

15.32

16.46

居民健康水平

 

人均预期寿命(岁)

71.4

73.0

74.8

76.3

76.5

婴儿死亡率(‰)

32.2

19.0

13.1

8.1

7.5

 

表2:《“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2030主要健康指标(2016年10月15日)

 

指标

2015

2020

2030

健康水平

人均预期寿命(岁)

76.34

77.3

79.0

婴儿死亡率(‰)

8.1

7.5

5.0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10.7

7.5

6.0

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

89.6

90.6

92.2

健康生活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10

20

30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亿人)

3.6

4.35

5.3

健康服务与保障

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2.2

2.5

3.0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

19.1

比2015年降低10%

比2015年降低30%

 

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

29.3

28左右

25左右

 

材料三:

疾病医疗是城乡居民最现实的后顾之忧,医疗保险是解除这种后顾之忧的最重要的制度保障。自2009年起,国家将建立全民医保制度作为医改的重要目标,经过近10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医疗保险制度的全覆盖,13亿多人口参加了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7%左右,全民医保的目标基本变成了现实,这不仅是医疗保险改革与发展的巨大成效,也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

然而,当前的医保制度虽然已经覆盖全民,但并未最终成熟、定型,还存在制度分割及一系列问题。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后,组建了国家医疗保障局,为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扫除了体制性障碍,进而为加快完善全民医保制度创造了条件。因此,必须加快医保制度改革步伐,加大医保制度的改革力度,真正促使全民医保制度从形式公平走向实质公平。

(摘编自郑功成《加快完善全民医保制度》)

【小题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医疗保健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例来看,农村居民的保健支出比例上升明显,并且一直高于城镇居民。
B.2010~2016年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婴儿死亡率持续下降,这反映出我国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C.目前我国居民体质状况从整体上看较好,但还有少部分居民不能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中的合格标准。
D.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成为健康服务与保障的主要指标,说明目前我们国家对重大慢性疾病给予了关注。
【小题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健康中国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是由多种要素共同组成的,它的最终实现需要各要素共同推动,而全民医保只是这其中的一个环节。
B.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阻碍之一是疾病,全民医保为解决“病有所医”的问题提供了物质保障,所以被视为实现健康中国的基础。
C.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全民医保已变成了现实,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国家多年来始终将建立全民医保制度作为医改的重要目标。
D.医保制度虽然已经覆盖全民,但还未最终成熟、定型,存在一系列问题,我们还要继续深化医保体制改革,完善全民医保制度。
【小题3】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我们还要做哪些工作?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垃   圾

刘国芳

六楼又下楼了,倒垃圾。垃圾桶边有一个女人,这女人是小区的清洁工,她看见六楼走过来,跟六楼笑了笑,但六楼压根没用眼睛瞧她。六楼其实也是个女人,但两个女人的层次完全不同,六楼的丈夫当官,而这个女人,是清洁工。六楼从不跟女人打招呼,女人也不计较这些。六楼不睬她,她也不介意,下次见了六楼,仍然笑。

六楼提一包米下来,女人盯着六楼看,六楼走到垃圾桶前,一伸手,把米扔了。女人很吃惊,说:“米也扔了呀?”

六楼没睬女人,扔了米,转身往楼道里去。

女人把那袋米提起来看,一袋十斤装的米,真空包装,完好无损,连空气都没进去,女人冲着六楼的背影喊道:“这米也扔了吗?”

六楼没回头,也没睬女人。

女人说:“好好的呀。”

六楼说:“你觉得好,拿去吃呀,但话说在前头,这米过期了,吃坏了身体,别怪我没告诉你。”说着,消失在楼道里。

女人仔细看那袋米,果然,她看见了标注的保质期,女人算了算时间,超过保质期一天,女人笑了笑,提了米走了。一个瘦瘦的保安在值班室看见了,就说:“又捡到好东西呀?”

女人说:“一袋米,说过期了,哪过期了呀,好好的。”

瘦保安说:“六楼扔的?”

女人说:“是。”

两人说话的时候,六楼又下来了,这次搬了一箱苹果往垃圾桶方向走来,女人多嘴,又问:“这苹果也要扔了吗?”

六楼仍不睬她,走到垃圾桶边,把苹果扔了进去。

女人随后把苹果箱打开,发现里面除了两个烂苹果外,其它全是好好的,女人就摇头,跟自己说:“这样好的苹果也不吃,真是浪费呀。”说完,把苹果搬走了,搬到了门口值班室,跟瘦保安分苹果。女人捡什么好东西,都会分给瘦保安。六楼扔了两条烟,女人让保安去捡。瘦保安捡了后,发现那烟虽然过了保质期,但没发霉,瘦保安乐了,跟女人说:“当官的就是有钱,这么好的烟都扔了。”六楼扔了几件衣服,女人让瘦保安把这些衣服捡走了。

这天,六楼又搬下来一箱橘子,女人也在垃圾桶边,六楼砰的一声把橘子扔进垃圾桶,女人问:“这橘子又坏了吗?”

六楼还是不睬她,走了。

女人在六楼走后,把那箱橘子打开,里面确实有烂橘子,女人把烂橘子捡出来扔了,扔着扔着,发现橘子下面是一沓一沓的钱,数了一下,共十沓是十万元。女人数钱的时候,瘦保安走了过来,看见了钱,说:“莫作声,我们把钱分了。”女人说:“六楼肯定不知道橘子下面有钱,知道了,肯定不会扔的,要还给人家。”瘦保安说:“六楼又不知道下面有钱,咱们分了吧。”女人说:“这钱不能要,做人要有底线。”

女人搬箱子往六楼去,敲了敲门,门开了,六楼说:“怎么,你也要送礼?”

女人说:“不是,这是你扔的橘子。”

六楼说:“一箱烂橘子,你拿去就是,送回来做什么?”

女人说:“这里面有十万块钱。”

说着,女人把箱子放下转身走了。

瘦保安在楼下对女人说:“你就是个傻瓜。”

这天晚上,瘦保安趁六楼不在家,潜了进去,发现书房一堆书旁摆着一个箱子,装满一箱子钱。神色慌张的他让巡警注意上了,毫无疑问,瘦保安被抓了,当然牵出了六楼和她的丈夫。几天后,六楼丈夫出事了,被纪委立案调查。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A.小说反复写“六楼不睬女人”,表现了六楼女人的傲慢与世俗,同时也对小说主旨起到了一定的突出作用。
B.小说开头交代了事件的起因,初显了人物性格,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六楼又下来了”,表明了六楼偶尔会把刚过期的东西丢掉,暗示了六楼的奢侈腐化。
D.从艺术效果看,小说结尾的安排与六楼之前的傲慢形成反差,具有正能量,深化了小说主题。
【小题2】小说以“垃圾”为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3】请简要分析本文采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女人”的什么性格特点。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詹明信在《文本的意识心态》中,主要的篇幅就是讨论罗兰·巴特的《S/Z》,换句话说,是该书为詹明信提供了文本意识形态的样本。法国文学批评家、符号学家罗兰·巴特在他的著作《S/Z》中以慢镜头拍摄的方式对巴尔扎克的中篇小说《萨拉辛》所作的文本分析,将《萨拉辛》全文(中文译本有两万多字)分解为五百六十一个语段单位(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是五百六十一帧画面),之所以划分得如此细密,巴特是想告诉读者,文本是怎样一帧一帧地编织而成的。

(2)如果以现实主义的方法来分析作品,那么一部作品是由情节、性格、言语、思想、形象、等几大要素构成,批评家要从人物性格、故事情节和剧作思想的设置等方面来讨论作品,如果以形式主义方法来读解,则要关注文本的语言学层面,转喻和暗喻,或者陌生化效果等等,这些都不是他想要达成的目的。当然作为结构主义大师的巴特,也不想用结构主义的方法来解文本,他发明了诸多语码,来缝合这一文本,因此这五百六十一个单位尽管长短不一(一个单位既可以是一个词汇或是一个句子,也可以是一段对话,或者是长长的段落),但是每个单位至少包含着一个或多个语码。巴特将这些语码总共归纳为五种:意素语码、文化语码、象征语码、阐释语码和选择行为语码(或者称之为情节语码),并逐词、逐句或逐段来阐释这些语码在文本中各自的功能。

(3)那什么是语码?语码不同于语义,所谓语码可以看成是对语义的诱导和归类,詹明信认为,罗兰·巴特的“语码”是从信息理论中借用来的术语,即我们可理解为一种语码基本对应某一种信息的类型,如文化语码“有点像格言式的智慧或对普遍的行为、事件和生活的常识的仓房,当需要某个具体细节的时候,它就会被说出来”。而意素语码(即人的语码)则指向人物的性格特征。

(4)罗兰·巴特的意思是,文学文本之所以能产生的意义,不是因为读者通过文本读到了现实生活,而是文本中的那些语码作用于我们的理解习惯,使读者以为自己把握了现实生活。詹明信解释道,现实主义的叙述并非是话语天生具有的结构,而是某种视觉上的幻像,是由某些作为“符号”在起作用的细节产生出来的所谓真实效果。联想到现代小说,詹明信认为,“现代文学对情节的抛弃被更好地理解为对旧的叙述组成结构的抛弃”。

(5)传统的维持美学上整体性的文学批评,被文本的语码(或者符码)化解析所取代,即文本的重心由审美性被信息性所取代。倘若说文学作品的合法性是建立在审美性基础之上的话,那么文本的合法性是建立在传递一定的信息的基础之上。如此,文本不是围绕着某个先在的核心意义而耸立,而是在具体的编织过程中形成(文本在语源上就有编织的意思)。如果说,社会的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上的,那么文本的意识形态是建立在特定的语码之上的,特定的语码传递特定的信息,所有的文本在信息面前具有某种平等性。

(6)其实这种语码划分方式既能解析《萨拉辛》,也能解析其他小说,或者其他非虚构作品。詹明信既然称之为“文本的意识形态”,也就意味着这种解析方式不仅应用于文学,对文学以外的文本,如历史的、新闻的、或社会学的文本均可适用,进一步可适用于一切叙事文本。

【小题1】下列对文章“语码”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语码与语义不同,可以看成是对语义的诱导和归类,文化语码说出来时,往往以具体的某个细节呈现。
B.语码是从信息理论中借用来的术语,一种语码就是对应某一种信息的类型。
C.文化语码有点像格言式的智慧或对普遍的行为、事件和生活的常识的仓库,象征语码则指向作品的思想情感。
D.语码划分方式既能解析《萨拉辛》,也能解析其他小说,或者其他非虚构作品,进一步可适用于一切文本。
【小题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罗兰·巴特既不想从人物性格、故事情节和剧作思想角度讨论作品,也不想从语言学层面解读作品,这些都打不成他的目的。
B.现实主义的叙述是某种视觉上的幻象,是由某些细节产生出来的所谓真实效果,并且这些细节要作为“符号”起作用。
C.文本不是围绕着某个先在的核心意义而耸立,而是在具体的编织过程中形成,这是因为文学作品的合法性是建立在审美性基础之上,文本的合法性是建立在传递一定的信息的基础之上。
D.文本意识形态是建立在特定的语码之上,特定的语码传递特定的信息,所有的文本在信息面前具有某种平等性。
【小题3】请根据上文概括罗兰·巴特对巴尔扎克的中篇小说《萨拉辛》文本做语码分析的意图。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物馆内,众多威风八面的战斗机中间停放着一架银色的轻型旅客机, ,但却是中国第一架轻型客机----北京一号。
为了让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957年,当时的校领导和老师达成决议----这看起来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要让毕业生设计一架真实而完整的飞机。”由于当时我国没有设计研制大飞机的经验可借,使得建校才5年的北京航空学院在这件事上困难重重。参加设计的师生,为了确定一个更合理的设计方案, 找资料、算性能、绘曲线,先后提出了11种设计方案。整机方案定下后,部件设计和零件设计随后全面铺开。因设计人员少,且缺资料、无经验,又要在短期内交出全部设计图纸,任务繁重且艰巨。为按时完成任务,飞机设计和工艺专业的师生 ,几乎每天都一起加班到凌晨一两点钟,甚至彻夜不眠。
1958年9月24日清晨,“北京一号”在北京首都机场以300公里的时速、超低空10米高度掠过主席台,全场 。首飞后不久,“北京一号”又陆续进行了更长航线的飞行实验。结果证明,飞机性能良好,具有很好的操纵性和稳定性,( )。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当时我国没有设计研制大飞机的经验可循,使得建校才5年的北京航空学院在这件事上困难重重。
B.由于当时我国没有设计研制大飞机的经验,建校才5年的北京航空学院在这件事上困难重重。
C.因为当时我国没有设计研制大飞机的经验,使得建校才5年的北京航空学院在这件事上困难重重。
D.由于当时我国没有设计研制大飞机的经验可循,在这件事上使得建校才5年的北京航空学院困难重重。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标志着新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轻型旅客机胜利地通过了考验
B.这成了新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轻型旅客机胜利地通过考验的标志
C.新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轻型旅客机胜利地通过了考验,这是其标志
D.这个标志,预示着新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轻型旅客机会胜利通过考验
【小题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其貌不扬   宵衣旰食   齐头并进   欢声雷动
B.相貌平平   宵衣旰食   齐心协力   扬眉吐气
C.其貌不扬   通宵达旦   齐心协力   欢声雷动
D.相貌平平   通宵达旦   齐头并进   扬眉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