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一19题。
巩乃斯的马
周涛
我一直对不爱马的人怀有一点偏见,有时候读传记,看到有些了不起的人物以牛或骆驼自喻,就有点替他们惋惜。在我眼里,牛总是有点象征落后的意思,一副安贫知命的样子。骆驼是沙漠的怪胎,为了适应严酷的环境,把自己改造得那么丑陋畸形。它们的特性和模样,都清清楚楚地写着人类对动物的征服,生命对强者的屈服。那些人一定是没见过真正的马。
自古好马生塞北。在伊犁,在巩乃斯大草原,马作为茫茫天地之间的一种尤物,便呈现了它的全部魅力。我喜欢看一个马的家族在牧场上游移,散乱而有秩序,首领就是那里面一眼就看得出的公马,它是马群的灵魂。它匀称高大,毛色闪闪发光,最明显的特征是颈上披散着垂地的长鬃,有的浓黑,流泻着力与威严;有的金红,燃烧着火焰般的光彩。它管理着保护着这群马和顽皮的马驹儿,眼光里保持着父爱的尊严。
有一次我碰上巩乃斯草原夏日迅疾猛烈的暴雨,那雨来势之快,可以使悠然在晴空盘旋的瓜鹰来不及躲避而被击落;雨脚之猛,竞能把牧草覆盖的原野瞬间打得烟尘滚滚。就在那场暴雨的豪打下,我见到了最壮阔的马群奔跑的场面。仿佛分散在所有山谷里的马都被赶到这儿来了,被暴雨的长鞭抽打着,被低沉的怒雷恐吓着,被刺进大地倏忽消逝的P-1电激奋着,马,这不肯安分的牲灵从无数谷口、山坡涌出来,山洪奔泻似地在这原野上汇集了,小群汇成大群,大群运动中扩展,成为一片喧叫、纷乱、快速移动的集团冲锋!争先恐后,前呼后应,披头散发,淋漓尽致!有的疯狂地向前奔驰,像一队尖兵,要去踏住那闪电;有的来回奔跑,俨然像临危不惧、收拾残局的大将;小马跟着母马认真而紧张地跑,不再顽皮、撒欢,一下子变得老练了许多;牧人被不可收拾的潮水裹挟,大喊大叫,却毫无声响,喊声像一块小石片跌进奔腾喧嚣的大河。雄浑的马蹄声在大地奏出鼓点,悲怆苍劲的嘶呜、叫喊在拥挤的空间碰撞、飞溅,划出一条条不规则的曲线,扭住、缠住漫天雨网,和雷声雨声交织成惊心动魄的大舞台。而这一切,得在飞速移动中展现,几分钟后,马群消失,暴雨停歇,你再看不见了。
我久久地站在那里,发愣、发痴、发呆。我见到了,见过了,这世间罕见的奇景,这无可替代的伟大的马群,这古战场的再现,这交响乐伴奏下的复活的雕塑群和油画长卷!我把这几分钟见到的记在脑子里,相信它所给予我的将使我终身受用不尽……
马就是这样,它奔放有力却不让人畏惧,毫无凶暴之相;它优美柔顺却不任人随意欺凌,并不懦弱,我说它是进取精神的象征,是崇高感情的化身,是力与美的巧妙结合恐怕也并不过分。屠格涅夫有一次在他的庄园里说托尔斯泰“大概您在什么时候当过马”,因为托尔斯泰不仅爱马、写马、并且坚信“这匹马能思考并且是有感情的”。它们常和历史上的那些伟大的人物、民族的英雄一起被铸成铜像屹立在最醒目的地方。
牛从拉车变为食用,仍然是实用物;骆驼将会成为动物园里的展览品,因为它只会越来越稀少;而成,当车辆只是在实用意义上取代了它,解放了它时,它从实用物进化为一种艺术品的时候恰恰开始了。
值得自豪的是我们中国有好马。从秦始皇的兵马俑、铜车马到唐太宗的六骏,从马踏飞燕的奇妙构想到大宛汗血马的美妙传说……我们有多少关于马的故事呵,我们是十分爱马的民族呢。至今,如同我们的一切美好的传统都像黄河之水似地遗传下来那样,我们的历代名马的筋骨、血脉、气韵、精神也都遗传下来了。那种“龙马精神”,就在巩乃斯的马身上。
我想,即便我一直固执地对不爱马的人怀有一点偏见,恐怕也是可以得到谅解的吧。
(取材于周涛同名散文)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A.作者认为牛和骆驼在外形、奔跑速度上比不上马,内在气质更和马无法相比。
B.巩乃斯草原上马群首领在旷野里呈现出的美丽、强壮和尊严让作者赞叹不已。
C.暴雨中狂奔的马群让作者强烈地感受到马是人类根本无法控制驾驭的动物。
D.作者无论是描写、抒情还是议论,情感都浓烈饱满,表现出强烈的爱马之心。
E.文章以“对不爱马的人怀有一点偏见”开篇,以“我”的想法作结,首尾呼应。【小题2】结合全文回答,作者为什么“一直对不爱马的人怀有一点偏见”?
【小题3】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它们常和历史上的那些伟大的人物、民族的英雄一起被铸成铜像屹立在最醒目的地方。”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②“而马,当车辆只是在实用意义上取代了它,解放了它时,它从实用物进化为一种艺术品的时候恰恰开始了。”这句话在文章中的含义是什么?
【小题4】结合生活,谈谈你对作者所说的“龙马精神”的理解和认识。(不少于200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3-03 11:39: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文后各题。
野菊花
野菊花!满山遍野的野菊花!
花朵不过一分镍币大小,密密匝匝,重重叠叠,织造出淮河堤畔、大别山麓梦幻般神奇的织锦。分明是太阳和月亮的灼目滚烫的合金,让造物主随意倾倒泼洒在这里,叫人心灵久久震颤。
几番秋风秋雨秋霜,山野早已敛去了辽阔的绿色,只把灰脊背露在人间;紫燕和鸿雁的呼唤,杳然寂灭在江南的路上,留下了牛儿和羊儿的哞咩,在枯草败叶间低回……纵然是松柏,也已减色,纵然是檀竹,也已落魄。唯独野菊花,却以她野性的勇敢与进取,兴起了开放的拓宽的金旗,“欲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空就黄金甲”。
她不禁锢自己,有花就尽情地开,有香就尽情地放。这一朵迟迟不肯谢去,那一朵挣出半个脸儿来就开了。从茎顶,从肋下,一下子冒出那么多花骨朵,仿佛一夜之间被风雨唤醒,一齐把眼睛睁开,睁得又圆又亮,再也不想闭去。她把金子般的本色毫不掩饰地宣泄成河成瀑,又把琥珀般的药香毫无保留地聚散如云如雾。这时,假若你静下心来,你会从袅袅升腾的忽聚忽散的浓香里谛听到广东音乐《金蛇狂舞》的活泼、琵琶古曲《十面埋伏》的壮烈……
她不固守现成,匍匐的枝条看似柔弱,却从不攀援依附。这枝被折去,更多的芽箭立即射出,迅速占领周围的地面,把墨玉般羽状分裂的叶片扩张开来,铺展如苍鹰的翼翮,拥护着黄花,风来想凌空而去,云过含不尽向往,活脱脱是一幅潘天寿饱和金石的《鹰瞵图》,从大别山巅挂到淮水河沿。当霜雪卷藏这幅宏篇巨构时,她的宿根却在这片沉重而冷静的土地下酝酿谋划,将屈原“上下而求索”的浩歌凝结在心,待时以串发。今年崖头岭上的几株,明年一定要发展成族;今年篱前坎下的几丛,明年一定要繁衍成龙。星散的,要汇聚;成块的,要连片。然后,在荒滩坡,在贫脊却是自由的土地上,左冲右突,向四面八方扩张,挺进,步步为营,为营步步。不知是山野滋育了她的野性,还是她的野性诱发了山野的野味野情。
这是怎样的野性的美啊!而这野性美的烛照天地的光芒,投射在她开放的态势和拓展的行动中,于生命的运动里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教人体味出一种人生境界,故有久久地震颤回荡在心……
【小题1】从全文看,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野菊花的野性?
【小题2】在第四段中,作者为什么能从野菊花的浓香里谛听到“广东音乐《金蛇狂舞》的活泼、琵琶古曲《十面埋伏》的壮烈”?这样的表达有什么好处?
【小题3】(1)作者在第一段连用两个感叹句:“野菊花!满山遍野的野菊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和对野菊花什么样的态度?(2)第二段和最后一段中作者写到人的心灵“久久地震颤”,这两次“震颤”各是什么缘由?
【小题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第二段用“密密匝匝”、“重重叠叠”,是为了写淮河堤畔、大别山麓由野菊花织造出的梦幻神奇的织锦,而这些又把第一段的“满山遍野”形象化了。
B.第三段写到“几番秋风秋雨秋霜”之后的紫燕、鸿雁、松柏、檀竹等景物的变化,是用以反衬野菊花斗霜开放的特点。
C.文章第四段描写了野菊花花朵的形态,文中用严挣”、“冒”、“睁”、“宣泄”、“毫无保留”等富有力度的词语,表现了野菊花团结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
D.第五段描写了野菊花的枝条、叶片、宿根等的形态,表现了野菊花热情奔放、热爱生活的性格特征。
E. 本文以主要篇幅来表现和讴歌野菊花野性。她勇敢地开放,不懈地拓展,显示出强烈的进取精神,这便是它的野性美之所在。

同类题2

材料三
博物馆的竞争力不仅体现在馆藏资源总量和展览设计上,文创产品开发能力也是影响其地位的一大因素。一些博物馆领域的佼佼者,如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自然博物馆等,它们的文创产品开发能力也是首屈一指的。
博物馆馆藏文化艺术品是其文创产品开发的重要宝库。欧美发达国家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开发大多遵循从藏品中获得灵感的原则。国内也有从藏品资源获得创意灵感的例子。吉林省博物院设计的双陆棋调料盒以馆藏双陆棋棋盒为蓝本,盒身为瓷质,盒底为实木材料,于2015年9月向观众正式推出,由于其有较好的实用性,并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才入市便得到了观众的大量好评。
现在,许多博物馆尚未建立完备的文创园队,文创人员严重不足,甚至没有专业的文创人员。但是博物馆的每一个人都可以作为文创灵感的搜集者,尤其是展览设计部和藏品部的人员。文创带头人可以整合馆内人力资源,定期开展文创金点子活动,每期提供几件或者几类藏品,供参与者创意,或者由参与者自行选择院藏产品,设计文创产品,限定上交时间,并请同行专业人士进行评比。被选中的创意作品,给予一定物质奖励。作品如果参与展览或销售,都要标注作者名字,甚至用作者的名字给作品命名,用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组建创意“智囊团”。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2014年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中说:“以社会公众需求为导向,以时代前沿科技为依托,以学术研究成果为支撑,是故宫博物院创意产品开发的原则。”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故宫博物院一改过去产品研发的“沉闷”局面,突破了文创产品研发的瓶颈。例如,当今,手机己成为每个人的生活必需品,无论何时何地都有人在用手机,故宫博物院就以此为契机,研发了一百多款符合各类品牌手机的外壳,深受观众喜爱。此外研发产品还有朝珠耳机、朱门金钉旅行箱等群众平时生活中用到的产品。截止2014年8月,共计研发文创产品675项,据相关工作人员透露,产品基本上生产一组卖出一组。所以博物馆文创产品应该倾向于老百姓喜闻乐见,又融合历史文化元素的产品,这样才能让文创产品真正融入群众生活。
(取材于连冠、杨贵峰的文章)
【小题1】根据“材料三”,与提升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竞争力关的一项是
A.从馆藏资源中寻求创意灵感B.不断丰富壮大文化创意队伍
C.整合资源,奖励观众的参与D.与时代接轨,更新设计理念
【小题2】“材料三”谈及从藏品中获得“灵感”。下列诗句中,对“灵感”的描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B.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C.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
D.句句夜深得,心从天外归。
【小题3】某红学博物馆拟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开发文创产品,如果请你参与,你将设计哪些必要的开发、营销流程?请结合上述材料做简要说明。

同类题3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先器识而后文艺”的思想唐代以后都得到了维护。将器识与文艺视为实行与艺术创作的分野,从器识和文艺的主次、本末地位来考量,提倡文人应当以器识器用为首务,文艺则为闲暇消遣之末品。这一思想以宋代文人较为突出,这种意见有其偏颇之处,也与现实境况的焦虑及其反思不无关系。契丹屯兵澶渊城下,就有人嘲笑不习韬略的大臣:何不赋一诗歌退虏?对文艺的不满还引发对人才选拔制度的反思。王安石变法就是顺应潮流,科举考试废止诗赋,虽其后人亡政息,科举也渐复旧貌,不过经义策士却由此流行起来。
从强化文艺的功能出发,要求创作体现出器识道德。于创作中先器识后文艺,历来没有异议。这对古代文艺思潮影响最为深远,文艺创作从此强化了如下诉求:文学当以有为而作发其端,以雅正与文顾行顾言为境界,以其有本有源有关系为追求,既有益于时又教化于世。在指明创作之路的同时,又透视出古代文艺创作的弊病,王国维将其概括为“羔雁的文字”和“哺啜的文字”。“羔雁”本是士大夫相见时的礼物,引申为人际交游之间酬酢的诗文,如婚丧嫁娶、祝寿贺迁、饯行赠投、雅集文会等等。不必有情兴的鼓动与情感的交流,有需要则濡墨挥毫。“哺啜的文字”则是为利所趋、为物所役。
器识从何而来呢?核心在于孟子所谓配道与义的浩然之气的存养。而存养的真谛又为“功夫在诗外”五字概括无遗。人气量识度宏阔,非诗文可以全部鉴照,其创作自然与从诗中学诗、在技巧中寻阶梯者大不相同。不堕文人习气,不沉醉于风花雪月的梦幻,济世热肠与人文情怀所熔铸的才是诗文真正的根基。
【小题1】概括唐代以后文人对“先器识而后文艺”是如何维护的。
【小题2】王国维为什么要对古代文艺创作作如此批判?
【小题3】如何理解文中的“功夫在诗外”?
【小题4】根据材料,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活地图

牟喜文

对着“活地图”吊在树上一丝不挂的遗体,程连长眼含热泪脱下了军帽,战士们也都默默地脱下了军帽。十七岁的战士“小不点”双手掩面,蹲在地上,泣不成声。

夕阳把树的影子投向地面,像极了一摊摊巨大的泪滴。

程连长小心翼翼地解下套在活地图脖子上的绳索,把活地图的遗体放平,脱下军大衣,盖在活地图身上。

他解下毛巾轻轻擦拭着烈士的遗体,活地图的遗体上纵横交错着许多道伤痕,看来他生前一定遭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折磨。

程连长的眼睛直了。

活地图真名叫马一山,“活地图”这个绰号是程连长给起的。马一山曾是芬山有名的猎户,是程连长千里奔袭的剿匪路上吸收进队伍的新兵。

活地图是沙田屿人,十八岁就开始打猎,足迹几乎踏遍了方圆五百公里的芬山,哪里有沟、哪里有坎、哪个山洞适合藏人、哪里的山谷适合打埋伏,活地图都了如指掌。所以,稍加训练,活地图就成了程连长侦察班里的一名剿匪骨干。

“连长,你把这个戴上!”有一天,活地图把一个椭圆形木牌递到程连长手上。

“这是啥呀?”

“芬山山神!”

程连长仔细端详着手里的物件,只见杏核大小的桦木牌上清晰地刻着一个老人的头像,雕工细腻,刀法老到。老人的面庞安详,眼里还含着一丝笑意。

“这是你刻的?”

“嗯哪。”活地图害羞地一笑。

“刀工不错嘛!”

“没事时,瞎刻着玩的,听老一辈人说,这山神灵得很哩!”

虽然程连长是个纯粹的唯物主义者,可他还是郑重地把那块木牌挂到了脖子上。

可如今……

有了活地图做向导,程连长如虎添翼。一年来经过大大小小二十几次战斗,芬山周围的十几伙小绺子土匪几乎都被剿灭了,只剩下老鹰岩的马大棒子两百余人那一伙。

马大棒子真名马一水,也是沙田屿人,论辈分,还是马一山没出五服的堂兄呢。

马大棒子曾在国民党队伍里当过团副,也曾举旗打过日本鬼子。鬼子投降后,据说马大棒子率人挖了一座蒙古贵族的坟墓,得了许多金银财宝,这才拉队伍上山,当了土匪。

程连长几次派人侦察,都无功而返。

为啥?

老鹰岩隐蔽在崇山峻岭之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据猎户讲,老鹰岩还有一条秘道,只有少数采参的和挖药的人知道。可马大棒子也不是泛泛之辈,知情人基本上都被他以各种借口除掉了。

土匪马大棒子成了程连长心头挥之不去的心病。

这天,程连长正在研究对老鹰岩强攻的方案时,“报告!”随着声音,活地图推门走进了指挥室。“报告连长,马一山请战!”

“请什么战?”

“我请求上山劝降马大棒子!”

“劝降?不行,不行。”程连长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马大棒子为人凶残、狡诈,你去了,恐怕……”

“我想,念在同乡亲戚的分上,他不会把我咋样的。”活地图的腰杆挺得笔直,眼里射出自信的光。

“不行,我不能拿我士兵的生命开玩笑!”程连长斩钉截铁。

“连长,求你了,让我试一下吧,如果成功了,我们就不会付出那么大的牺牲了。眼瞅着就要过上幸福生活了,我不想战友们再有啥闪失!”活地图祈求地看着程连长。

“你有多大把握?”连指导员冲活地图说。

“七成!”

“我看,老程,要不让小马试试?”指导员望向低头沉思的程连长。

“那……好吧,不过你小子给我记住:一定要活着回来!”

“得令!”活地图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回身大步流星地出去了。

哪承想……唉,都怪我!程连长薅着自己的头发,捶胸顿足。

群山肃穆,只有几只乌鸦时不时地哇哇几声,更显得空旷、凄凉、肃穆。

当程连长的目光无意中落在活地图手上时,咦了一声,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了。

活地图左手大拇指的指甲盖上,赫然微刻着一幅地图。

是那条上山的秘密通道的地图。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活地图将亲手雕刻的芬山山神像送给程连长这一情节,表现他雕刻技艺的高超、对山神信奉及对程连长的祝福,为结尾埋下伏笔。
B.活地图说,念在同乡亲戚的分上,马大棒子不会把他怎么样。言语中透露着自信,也暗示他对马大棒子凶残、狡诈的本性有充分认识。
C.“哪承想……唉,都怪我!程连长薅着自己的头发,捶胸顿足。”通过心理及动作描写,表现了程连长为同意活地图上山劝降而懊悔和自责。
D.小说首尾两处景物描写,用极简省的文字,描绘树影、群山、乌鸦等景物,营造了悲凉、肃穆的氛围,烘托了战士们失去战友的悲伤心情。
【小题2】小说中现实与回忆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小题3】“活地图”一词情感内涵丰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