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立春
陈毓
立春娘生立春,正是立春那天。立春爹在柿子树下打转,无法可想,就去田地里转。
立春爹踢脚下麦田,麦田软和,似乎冒着热气;抬头,他看见大群麻雀从地的这头扑棱到那头,“扑棱来扑棱去,天生就是扑棱的命”。立春爹嘟哝过麻雀,猛然看见地畔一树梅花开得惊艳,梅花的香气像清凉的水流,涤荡他的心和眼,似乎那新生儿娇嫩的陌生的哭声重返他的耳边,使他的心里生出难言的温软,他立即折身往家里赶。
他跟立春娘说,给孩子起名立春吧。女儿就女儿吧,戏里都唱了,谁说女子不如男呐。
现在,立春已过了立春娘生立春的年纪,但她依然苗条得像春风中的一枝柳。她腰身壮大的男人五年前就和她生分了,她至今没有孩子。
五年前,立春随丈夫厉槟榔去东莞打工,那个厂子像是在那里等了厉槟榔25年,使得25岁的厉槟榔像一枚钉子被楔进铁板中,再也拔不出来。他只知道,流水线上的日子走到月末,他会得到工钱,一叠钞票,这是他在遥远的家乡做什么都没法换来的。但立春讨厌工厂,她抱怨橡胶的气味熏染得她也快成橡胶制品了。
直到立春不辞而别,返回家乡,他也没有愧疚,他坚信生活就是生活,他不会像立春那样任性,那样抗不得硬。他现在还无力想象未来,他唯一确定的就是他不能回去再种那十几亩山地,种了吃,吃了再种的生活不是他的人生了。厉槟榔喜欢东莞,那里朝气蓬勃,比那个死了一半的村庄更让他有活着的体会。他说,假如没出来,不知道蓝水河之外有个叫东莞的地方,他也许还能在蓝水河活下去,现在他知道了,蓝水河的日子就是他不再想要过下去的日子,就算立春违拗他,要回蓝水河,但他是坚决地不回去了。一个东莞,一个蓝水河,你选择。厉槟榔说。一个蓝水河,一个东莞,你选择。立春把厉槟榔的喊话颠倒组合了一下,丢回给了厉槟榔。这之后,他们各自走向自己指点的方向,这一决定,五年过去了。
偶尔的,立春想,自己可能太拗了。不喜欢那个橡胶厂,可以换一个么,东莞的厂子多过乡下的猪圈,怎的自己就找不到一家合适的?但立春立即就被自己把东莞的厂子和猪圈联想的念头惊到,她想她可能真的不喜欢东莞,那里的热,腊月都能看见苍蝇飞,胳膊上总是黏糊糊的。是的,一个该藏的冬天也能露大腿的地方,好吗?
现实检验了他们爱的浓度,他们爱自己都比爱对方多点儿。立春反过来说服自己,现实里更多的乡村夫妇必须两地分居,是因为女人总要留下来照顾老人孩子伺候土地,那她呢,她和厉槟榔没有孩子,但她选择留在乡村,是照顾自己的感受。
立春一会儿觉得自己有理,一会又觉得气馁。但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她要在门里门外、在天地之间、在田野找到自己的答案。
回来的第一年,立春把邻里、屋前屋后撂荒的土地以低廉的价格租过来,用厉槟榔给她的钱;第二年,她用厉槟榔给她的钱承包了更多的地,依然种树。现在那些她能置换回来的地都被她种了树。她雇佣村子里十几个女人帮她维护苗木。第三年的时候,她种的一部分树苗可以卖了。现在是第五年,她依然得到像钉子一样坚守钉子一样实心的厉槟榔给她的钱,她帮厉槟榔把那些钱存进银行,用厉槟榔的名字开账户,未来她还要把厉槟榔以前给她的钱一点点透出来,存到那张银行卡上。她想,那是厉槟榔在那个叫东莞的城市的痕迹,生命的痕迹。
立春这天,立春去她的苗木地查看,她闻见侧柏荡漾的香气似乎比昨天浓郁了许多,让她直感慨老祖宗的确伟大,到了哪个节气就是哪个节气的气象和感觉。节气到了立春,真就有东风解冻的意思。
她忽然想到东莞那使她身体如同锈住的橡胶的气味,她再次感觉她比厉槟榔幸福,她在那个午后获得的幸福感使她心生对厉槟榔深深地歉疚和遗憾,那遗憾和歉疚包围着她,她在田地里四处打转,想要做点什么。
立春请来木工师傅,要在侧柏的苗圃地中间给她搭起一个高高的棚子,她心里暗想,那会是她的绣楼,她要等厉槟榔回来,她要他和她住在那个一年四季都散发着柏树无限美妙香气的棚子里。
棚子盖好那天,立春把她和厉槟榔结婚时的大红锦缎被子和印着牡丹花的床单一并搬上了高台。她还给高台上的木格窗子上贴好了嫣红的窗花花。
她坐在棚子里自拍,她给厉槟榔发照片、发短信,她说,她这样等他归来。(有删改)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5.23)
【小题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立春爹在柿子树下打转”“去田地里转”“嘟哝过麻雀”,这些细节形象地写出了立春爹初为人父的喜悦。
B.厉槟榔不愿回家种地,喜欢留在东莞,是因为他认为流水线上的日子走到月末,他就会得到工钱,这是他在家乡种地无法换来的。
C.本文巧用比喻描写人物,如“她依然苗条得像春风中的一枝柳”“厉槟榔像一枚钉子被楔进铁板中”,这样的比喻既契合了人物的形象特点,又暗合了其生活的环境。
D.立春认为,人活世上,总是希望留下痕迹的,所以她将厉槟榔给她的钱存进用厉槟榔的名字开的银行账户里,以此留下了厉槟榔生命的痕迹。
E.立春和厉槟榔的故事引人深思,它凸显了农村青年在时代潮流下的不同心态不同选择,也蕴含着作者对他们因不同选择而带来的矛盾的关注与思考。
【小题2】小说在刻画立春这个人物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两次写到“立春”这个节气,描写景物却各有侧重。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这样写各有什么效果。
【小题4】厉槟榔说,蓝水河,他是坚决地不回去了;而小说却为什么以立春搭建绣楼等他归来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3-22 11:08: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自杀请按1

澳大利亚巴里•罗森伯格

“喂,警察吗?”

“请问,哪一位?”

“我要自杀,姓名还重要吗?”

“自杀请按1,遭袭击请按2,其他请按3。”

“什么?”

“自杀请按1,遭袭击……”

“好的,好的!听见了。我就按1。”道格狂暴地拨着手机号码。

“喂,警察吗?是自杀部门吗?”

“请问,哪位?”

“什么?刚才接听电话的就是你啊!”

“哦,是的,自杀请按1。”道格瞪着手机,“你的意思是我无论拨哪个号,都会打到你这里来?”

“是的。”

“为什么?”

“这是我们档案管理的需要。”

“你们的档案!我就要跳崖自杀了,你却只管谈什么你们的档案!”

“谢谢你能理解我们,先生。那么,请问你叫什么?”

“我的名字?我就要跳崖了,我的名字有什么用?”

“很抱歉,先生。档案需要名字。”

“档案!档案!”道格跺着脚,一块岩石落下了山崖,道格急忙退了几步,嘟嘟囔囔地说:“道格,道格·伍德。”

“谢谢。”对方愉快地说道,“是队伍的‘伍’,还是武装的‘武’?”

道格叹了口气说:“够了,我马上就要跳下去了,但愿能跳到你头上。”

“你要跳到我头上?哦,不,先生。我可不想让你跳到我头上。你的地址,先生?”

“地址?填入档案?”道格高声叫起来。“九重霄,天堂,如何?对,就是那儿,家在天堂。”道格蹙起眉头。“不,地狱,我住在地狱。”

“地狱的门牌号是多少,先生?”

“还要门牌号!”

“对不起,我不过开了个小小的玩笑。那么,先生,你的真实地址是什么?”

道格盯着翻滚的波涛。“阳光海岸,情侣崖。”

“阳光海岸?阳光海岸?对了,在这儿。情侣崖?情侣崖?找不到,我找不到它。你的四周有些什么?”

情绪低落的道格变得暴躁起来。“不知道情侣崖?你不可能在阳光海岸?你在哪里?布里斯班?悉尼?”

“很抱歉,先生,不过,我不能告诉你。”

“那就点点头。”道格咆哮道,“墨尔本?珀斯?达尔文?”突然,机子里咔哒响了一声,道格发出一阵狂笑。“你在印度,是吧?我的电话被转到了孟买电讯中心了。你甚至不是警察或者什么都不是。”

“我是。”对方威严地说。

“说得太对了。”道格快速说道。“你什么都是。操任何口音,干任何职业,是任何性别。那么你的名字是什么?你的口音究竟是哪个地方的?”

“确切地说,”对方说道,“我在浦那市,名叫哥文达。”

“浦那!那个小破地方。”

“浦那可不是个小地方,先生。”

“你离开了孟买,跑在死亡公路上吧!”

“我们的人可都是驾车高手,先生。”

“当然。”

“也许,除了在雨季。”

“你们的车手跟你们的板球队员一个样。”

“我们的板球队员,先生,”哥文达冷冷地说道,“始终是世界一流的。”

“是啊,当然。你是说像戴尔·察帕蒂那样的一流板球手?可是他连个姑娘都击不倒。”

“先生,”哥文达一字一字地说,“你是要自己跳下去还是让别人把你推下去?”

“哦,是呀,推人落崖请按4。印度队连一支由11个关节炎患者组成的板球队都打不败。”

“如果我们采取澳大利亚打法就能取胜。”

“是啊,直接射门?”

“不,直接贿赂。”

“你说什么?”

“因为澳大利亚只有出更大的贿赂金才能取胜。”

“你……什么?你……你竟敢?我这就飞到浦那,把你的鼻子一拳打进嗓子眼里。”

“你?谁是11人队员呢?跳崖前有11人呢,还是跳崖后仍有11人?”

“跳崖?跳崖?谁说过跳崖的事了?我要去找个工作,存些钱,然后揍你个蒙头转向。”

“拨000,然后按1。”

“不!决不!决不!”

道格关上手机。算了,玛丽走就走了吧,他能面对这件事。是这样吧?他放弃了工作,但可以把工作找回来。不过,要羞辱欧斯板球队?没门!他犯不着跳崖。他要跟那支厚颜无耻的冒牌板球队较量一番。

道格扬起头大步离开了山崖,这时,哥文达警官在一辆没有警察标记的车里通过双目望远镜观察着这一切。他拨了一个号码。一个在情侣崖脚下的警察接听了电话。“把网收起来。”哥文达说,“心理医生说得对,交流疗法的确有效。”

(选自《译林》2006年第2期,略有改动)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A.道格狂暴地拨着手机号,说明道格被不负责任的警察激怒了,下决心要去自杀。
B.道格跺着脚,一块岩石落下山崖,他便急忙后退了几步,从这一细节描写中可以看出道格还是胆小怕死的。
C.在道格情绪激动狂躁时,警官却以看似轻松的方式与他周旋,从中体现了警官的机智。
D.哥文达警官一直用望远镜观察道格的行动,并且在崖脚下架起网,说明哥文达对阻止道格自杀没有把握。
【小题2】小说中的哥文达警官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小说的内容简要分析。
【小题3】结合小说,谈谈本文以“自杀请按1”为题目的好处。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送你一片阳光
韦 名
雨扯长线般没日没夜地下,太阳早躲起来避雨。   
欧阳光呆坐在案前,案头上的纸落下“没有太阳的日子”便断了墨水。“没有太阳的日子”黑黑的,大大的,如同七个面目狞狰的黑兽在吼叫,在飞扬跋扈。   
欧阳光清清楚楚听见七个黑兽在吼:工作没了,要待岗,要重新就业……   欧阳光掩起耳朵还清清楚楚听见七个黑兽在吼,在不耐烦地吼:要买菜,要买房,要买儿的奶粉妻的衫……   欧阳光索性把案前的纸揉成团,扔进扯长线的雨中,欧阳光仍然清清楚楚看见那七个黑兽在雨中飞舞,在雨中怒吼:江郎才尽、江郎才尽……   
欧阳光强忍着孤苦与不耐烦,点了一支烟,猛吸猛吸,一支连一支。   
烟灰盅里堆满了烟屁股,一缕轻烟从最上面的半截烟屁股上飘起来,缭绕着。欧阳光又摊开纸,又在纸上落“没有太阳的日子。”   
“没有太阳的日子压抑、苦闷。”   
欧阳光在纸上落下了第一句,欧阳光满脑子里只有“压抑、苦闷”这四个字。   
妻进来,拉开了窗帘门帘,推开了窗,让浓烟散发出去,让雨丝溅进来。   
“还在写?歇歇吧。”妻走近欧阳光。欧阳光闻到了极其温柔极其温柔的味道。   
欧阳光极不自然地握着笔。   
“陪我会儿,好吗?”妻的手掠过欧阳光的硬钉钉头发,欧阳光感觉整个头麻酥酥的。“人生就如打牌,有赢必有输。赢了开头不一定赢得全局,输了开局,也并不见得就追不上。”   
妻平时能陪欧阳光打几圈“拖拉机”,妻抚着欧阳光苦皱的脸说,“其实,这一回牌运不好,还可希望下一趟牌好转,你说是吗?”妻抱住欧阳光的头,撒娇。   
欧阳光望着妻一双养在水潭里的汪汪眼,嘴蠕蠕动着,却说不出来。   
“没有太阳的日子?”妻看见了案前欧阳光粗大的字,“是阿,没有太阳的日子会使人压抑、苦闷,可太阳终归是要出来的吗!”妻俯下身,在欧阳光的脸上啃了一口。   
“可实在是太久太久没有太阳了,什么时候才会有太阳呢?”欧阳光又听到黑兽的吼叫。    “我现在就送你一片阳光,真的!”妻兴奋得满脸绯红。
“送我一片阳光?!”   
“是的,你闭上眼前,我数到三你才能张开哦!”妻带着激情,欧阳光感觉到。   
“一……二……三,”闭着眼的欧阳光感觉妻就像一片阳光 ,在阴沉的屋子里。
“张开眼。”   
“哗 !”欧阳光不禁叫了出声,极不起眼的小小的野菊花,被妻扎成一束,金黄灿烂,就像几十个小太阳积聚在一起,发出灿烂夺目的光……   
“阳光!阳光!久违了,久违了……”欧阳光陶醉着,自言自语。   
“把阳光养起来,留到永远,永远。”妻拿来了瓶子,打断了欧阳光的喃喃自语。   
“对,把阳光养起来,存起来,直到永远,永远。”欧阳光揽过妻,在妻的脸上满脸开花。
……
雨不知不觉停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阳光从重重叠叠的云缝里挤出来了。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以形象的语言描述阴雨连绵不绝的自然现象,连绵的雨丝既构成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也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B.“没有太阳的日子”是欧阳光创作的作品标题,揭示了欧阳光因阴雨天气只能待在家里而不能出去的无聊、苦闷。
C.欧阳光的妻子善解人意 她能理解丈夫创作中遇到困难时的痛苦心情,不仅温柔地开导他,还及时为丈夫送去阳光—— 一束野菊花。
D.小说的结尾既写出了自然景象的变化,又暗示了人物心境的变化,意味深刻;同时照应了文章的标题和开头,使小说结构严谨。
【小题2】文章多次提到“七个黑兽”,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3】本文意蕴丰富,请根据文章内容,探究本文的主旨。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沈从文
北京城什刹海南头,煤灰土新垫就一片场坪,白日照着。
一个年过六十的老人扛了一对大傀儡走来,到了场坪,四下望人,似乎很明白这不是玩傀儡的地方,但无可奈何的停了下来。
这老头子把傀儡坐在场中烈日下,轻轻咳着,调理着嗓子。他除了那对脸儿一黑一白简陋呆板的傀儡以外,什么都没有!看的人也没有。
他把那双发红小眼睛四方瞟着,场坪位置既不适宜,天又那么热,若无什么花样做出来,绝不能把闲人引过来。老头子便望着坐在坪里傀儡中白脸的一个,亲昵的低声的打着招呼,也似乎正用这种话安慰他自己。
“王九,不要着急,慢慢的会有人来的,咱们呆一会儿,就玩个什么给爷们看看,玩得好,还愁爷们不赏三枚五枚?玩得好,爷们回去还会说:王九赵四摔跤多扎实,六月天大日头下扭着蹩着搂着,还不出汗!可不是,天那么热,你也不累,好汉子!”
来了个学生,站着,没动。
老头子瞥了这学生一眼,便微笑着,以为帮场的“福星”来了,全身作成年轻人灵便姿势,膀子向上向下摇着,一面自言自语的说话,亲昵得如同家人父子:
“王九,你瞧,先生可来了。好,咱们动手,先生不会走的。你小心,别让赵四小子扔倒。先生帮咱们绷个场面,看你摔赵四这小子,先生准不走。”
于是他把傀儡扶起,整理傀儡身上的破旧长衫,又从衣下取出两只假腿来,把它缚在自己裤带上,再把傀儡举起,弯着腰,钻进傀儡所穿衣服里面去,用衣服罩好了自己,且把两只手套进假腿里,改正了两只假腿的位置,开始在灰土坪里扮演两人殴打的样子。他移动着傀儡的姿势,跳着,蹿着,有时又用真脚去捞那双用手套着的假脚,装作掼跤盘脚的动作。他既不能看清楚头上的傀儡,又不能看清楚场面上的观众,表演得却极有生气。
大学生忧郁的笑了,而且远远的另一方,有人注意到了这边空地上的情形,就被这情形引起了好奇兴味,第二个人跑来了。再不久,第三个以至于第十三个皆跑来了。闲人为了看傀儡殴斗,聚集在四周的越来越多。
众人嘻嘻的笑着,从衣角里,老头子依稀看出一圈观众的腿脚,他便替王九用真脚绊倒了赵四的假脚,傀儡与藏在衣下玩傀儡的,一齐颓然倒在灰土里,场面上起了哄然的笑声,玩意儿也就小小的结束了。
老头子慢慢的从一堆破旧衣服里爬出来,露出一个白发苍苍满是热汗的头颅,发红的小脸上写着疲倦的微笑,又将傀儡扶起,自言自语:”王九,好小子。你玩得好,把赵四这小子扔倒了,大爷会大把子铜子儿撒来,回头咱们就有窝窝头啃了。你累了吗?热了吗?来,再来一趟,咱们赶明儿还上国术会打擂台,挣个大面子!”
众人又哄然大笑。
正当他第二次钻进傀儡衣服底里时,一个麻脸庞收地捐的巡警,从人背后挤进来。弯着腰的老头子,却从巡警足部一双黑色后皮靴上认识了观众之一的身份和地位,故玩了一会,只装作赵四力不能支,即刻又成一堆坍在地下了。
他记起地摊捐来了,他手边还无一个铜子儿。
过一阵,围的人已不少,他便四面作揖说:”大爷们,大热天委屈了各位。爷们身边带了铜子儿的,帮忙随手撒几个,荷包空了的,帮忙呆一会儿,撑个场面。”
观众中有人丢一枚两枚的,与其他袖手的,皆各站定原来位置不动,一个青年军官,却掷了一把铜子,皱着眉走开了。老头子为拾取这一把散乱满地的铜子,沿着场子走去,系在腰带上那两只假脚,很可笑的左右摆动着。
收捐的巡警已把那黄纸条画上了记号,预备交给老头子,他见着时,赶忙数了手中铜子四大枚,送给巡警。这巡警就口上轻轻说着“王九王九”,笑着走了。
这老头子同社会上某种人差不多,扮戏给别人看,连唱带做,并不因做得特别好,就只因为在做,故多数人皆用稀奇怜悯眼光瞧着。应出钱时,有钱的照例也不吝惜钱,但只要有了件新鲜事情,大家便会忘了这里,各自跑开了。
场中剩了七个人。
老头子看着,微笑着,一句话不说,两只手互相捏了一会,又蹲下去把傀儡举起,罩在自己的头上,两手套进假腿里去,开始剧烈的摇着肩背,玩着之前的那一套。古怪动作招来了四个人,但不久去了五个人。等另一个地方真的殴打发生后,人便全跑去了。老头子依然玩着,等待他从那堆敝旧衣里爬出时,四周已经没有一个人了。
他于是他同傀儡一个样子坐在地下,数着铜子,一面向白脸傀儡王九笑着,说着前后相同既在博取观者大笑,又在自作嘲笑的笑话。他把话说得那么亲昵,那么柔和。他不让人知道他死去了的儿子就是王九,儿子的死,乃由于同赵四相拼,也不说明。他决不提这些事。他只让人眼见傀儡王九与傀儡赵四相殴相扑时,虽场面上王九常常不大顺手,上风皆由赵四占去,但每次最后的胜利,总仍然归那王九。
王九死了十年,老头子城里外表演王九打倒赵四也有了十年,真的赵四,五年前早就害黄疸病死掉了。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多次写到老人的“笑”,“微笑”,“疲倦的微笑”,“向白脸傀儡王九笑着”,不同情形下的老人,不同的笑其实都是“含泪的笑”,令读者不胜悲悯。
B.小说叙述时深沉朴素,波澜不惊,使人觉得一切戏剧性的变化也只不过是生活的静水中泛起的一片涟漪,是人生中极其自然的一部分。正是这种内敛的笔法,表现了“生”者难言的巨大压力与束缚。
C.小说中多次写到观众的笑,他们对老人的种种笑,和鲁迅笔下《祝福》中鲁镇人们对祥林嫂的态度一样,冷漠麻木,作者批判的锋芒也指向了这些看客。
D.老人的儿子已经死了十年。十年之中,他从来没有忘记过儿子,于是,他用街边傀儡打架的独特方式,表达他的父爱,诉说他的思念,并且从“王九“的胜利中得到虚幻的满足。
【小题2】请分析结尾两段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3】这篇小说通过写一个老人玩傀儡游戏,写出了诸多“生的况味”,你从中读出了哪些“生的况味”?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列小题。
麦  子
温亚军
(1)夏收前,大舅突然去世了。
(2)要放在以前,母亲肯定得说点啥。可是眼下,还说啥呢?
(3)父亲没有安慰母亲,悄声出了门,转悠到麦地边。金灿灿的阳光铺满了麦地,即将成熟的麦子和阳光一样金灿,晃得人眼胀。父亲吸吸鼻子,成熟的麦味在四周摇晃。一阵热风吹来,麦香味在阳光中像爆米花似的,一缕一缕地饱胀、迸裂,忽然间浓烈起来,随着热浪裹住了父亲。父亲沉没在醉人的麦香味里,却被呛得连连咳嗽。风瞬时而来,又突然跑走,海潮似的麦浪在阳光里渐渐复归平静。父亲望着麦田,突然间泪流满面。
(4)母亲与大舅的矛盾来自外婆去世那年。外婆去世了,大舅承担了丧葬的一切费用.可问题出在他拿来的麦子上,是当年受雨水浸泡过的芽麦。其实,芽麦晒干了看不出有问题,磨成粉后跟正常的也没啥区别,只是一吃就露馅了。外婆活到了九十多岁,算是喜丧,所以亲戚们也没表现出多么悲哀,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到吃饭时,锅里的面条煮成了糊糊,这怎么吃?请来的厨子有经验,抓过一把面粉尝了尝,又呸呸吐掉,一脸不屑地说,这是芽麦!可大舅很镇定,并且还有点理直气壮。他说芽麦怎么啦,芽麦也是麦!
(5)母亲也没想到自己的大哥居然做出这种事来,忍不住大声痛哭起来。母亲的哭声就像号令,人们从她的悲恸声中听出了意图,一拥而上,将大舅轰出了院门。
(6)没人注意大舅是怎么离开的。外婆出殡那天,大舅没去,也没法去,一个人躲在山坡上大哭了一场,哭得无比酣畅,无比悲凉。仅仅是因为一些芽麦,大舅众叛亲离,这个结局任是谁也想不到的。
(7)从此,大舅沉默寡言,关起院门自己过活。他守着存储了四五年的陈麦,日子过得平静而安详。大舅没什么念想,他的日子简单到只剩下粮食——只要仓里囤满粮食,他的心里就是满足的。
(8)大舅爱麦如命是有根由的。一个人,一种习性的延续不可能无缘无故。闹饥荒最严重那年,大舅是生产队仓库保管员,他每天去粮库翻翻弄弄,名义上怕麦子发霉变质,其实是往鞋子里灌些麦粒。回家倒出鞋子里的麦子,也就一小把,还沾有浓浓的脚臭味。外婆关上门,把这一小把麦粒偷偷地用石窝捣碎,拌上野菜煮成菜糊糊,才使家人渡过了饥荒。当然,我们家也沾了大舅的光,外婆每次藏下几颗麦粒,够两三把,就迈着小脚走七八里地送到我家。母亲晚上给我们煮一小锅面菜糊糊,我们兄妹几个从来没嫌弃过带有脚臭味的面菜糊糊,还抢着喝呢。也正因为这些,父母亲对大舅充满了感激。
(9)这么多年,母亲其实早就想通了,不就一点芽麦嘛,至于把一个血肉相连的人生生从心中剔除出去?母亲抹干脸上的泪,开始张罗大舅的丧事。她在自家麦地里选一块地,给大舅做墓地。
(10)大舅下葬那天,酷夏的热风一大早就刮了起来,且一阵紧似一阵。棺材要掩埋时,父亲转身走出人群,揪了一把金灿灿的麦穗,回来轻轻放到大舅的棺盖上,大喊一声,他大舅,你爱麦子,就让这把麦子陪你去吧!
(11)这时母亲也去揪了把麦穗,凑到一堆燃烧的麻纸上,火很快烤到了麦粒。瞬时,麦子的香味混合着火纸、香烛的味道,在墓地弥漫开,悄悄地钻进每个人的鼻孔。母亲哽咽道,你们闻到了吧?这烤熟的麦粒中,有股脚臭味!
(12)父亲老泪纵横,从母亲手中接过烤熟的麦穗,两只布满青筋的大手,揉搓出焦黄的麦粒,缓缓洒向墓坑……
【小题1】这篇小说在情节安排上颇有特色,请具体说明。
【小题2】请简要赏析第(3)段画线句的表达特色及其作用。
【小题3】本文围绕麦子展开情节,写法简练却意蕴深刻。请结合全文,探究其意蕴。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笑与泪
黎巴嫩纪伯伦
太阳从那些秀丽的公园里收起了它最后一道霞光,月亮从天边升起,温柔的月光泼洒在公园里。我坐在树下,观察着瞬息万变的天空。透过树枝的缝隙。仰望夜空的繁星,就像撒在蓝色地毯上的银币一样,远远地,听得见山涧小溪淙淙的流水声。
鸟儿在茂密的枝叶间寻找栖所,花儿闭上她困倦的眼睛。在万籁俱寂之中,我听见草地上有轻轻的脚步声,定睛一看,一个青年伴着一个姑娘朝我走来。他们在一棵葱郁的树下坐下来。我能看到他们,但他们却看不到我。
那个青年往四周看了看。说道:“坐下吧,亲爱的,请你坐在我的身边。你说吧!笑吧!你的微笑,就是我们未来的象征,你高兴吧!整个时代都为我们欢呼。我的心对我说。对你那颗心的怀疑,对爱情的怀疑是一种罪过,亲爱的!不久,你将成为这银色月光照耀下的广阔世界中的一切财产的主人,成为一座可以和王宫媲美的宫殿的主人。我将驾驭我的骏马。带你周游天下名胜;我将驾驶我的汽车,陪你出入跳舞厅、娱乐场。微笑吧。亲爱的,就像我宝库中的黄金那样微笑吧!你看着我,要像我父亲的珠宝那样地看着我。你听着,亲爱的!我要是不向你倾诉衷情,我的心就不会安宁。我们将欢度蜜月。我们要带上许多黄金,在瑞士的湖畔,在意大利游览胜地,在尼罗河宫旁,在黎巴嫩翠绿的杉树下度过我们的蜜月。你将与那些贵公主阔夫人相会。你的穿戴一定会引起她们的妒忌。我要给你所有这一切,难道你还不满意吗?啊!你笑得多么甜蜜啊!你微笑就仿佛我的命运在微笑。
过了一会儿。我看到他俩悠然自得地走着,就像富人的脚践踏着穷人的心那样踩着地上的鲜花。
他们从我的视野中消失了,而我却在思考着金钱在爱情中的地位。我想,金钱——人类邪恶的根源;爱情——幸福和光明的源泉。我一直在这些思想的舞台上徘徊。突然我发现两个身影从我面前经过,坐在不远的草地上。这是一对从农田那边走过来的青年男女。农田那边有农民的茅舍。在一阵令人伤心的沉默之后,随着一声长叹,我听见从一个肺痨病人的嘴里说出了这样的话:“亲爱的!擦干你的眼泪。至高无上的爱情已经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使我们成了它的崇拜者。是它,给了我们忍耐和刚强。擦干你的眼泪!你要忍耐,既然我们已经结成亲爱的伴侣。为了美好的爱情,我们得忍受贫穷的折磨,不幸的痛苦。离别的辛酸。为了获得一笔在你面前拿得出手的钱财,以此度过今后的岁月,我必须与日月搏斗。亲爱的,上帝就是那至高无上的爱情的体现。他会像接受香烛那样接受我们的哀叹和眼泪,他会给我们适当的报酬。我要同你告别了,亲爱的!我不能等到月亮消逝。”
然后,我听见一个亲切而炽热的声音打断了伤感的长吁短叹。那是一个温柔的少女的声音,这声音倾注所有蕴藏在她肺腑里的热烈的爱情、离别的痛苦和苦尽甘来的快慰:“再见,亲爱的!”说完,他们便分别了。我坐在那棵树下,这奇妙的宇宙间的许多秘密暴露在我的面前,要我伸出同情之手。
那时,我注视着那沉睡的大自然,久久地注视着。于是,我发现那里有种无边无际的东西:一种用金钱买不到的东西;一种用秋天凄凉的泪水所不能冲洗掉的东西;一种不能为严冬的苦痛所扼杀的东西;一种在日内瓦湖畔、意大利游览胜地所找不到的东西;它是那样坚强不屈,春来生机勃勃,夏到硕果累累。我在那里看到了爱情。
【小题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小说标题“笑与泪”不仅内涵丰富,还有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
B.文章第三段划横线的句子的含义是贵族青年拥有金钱取悦对方而自鸣得意。
C.文章主要描写两对恋人会面的生活场景,艺术的和富于哲学意味地提示了爱情的真义。
D.文章通过“我”的观察,运用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写出两对恋人对爱情的不同理解,也写出“我”对贫困男女的同情。
E. 文章的深刻内涵是那对阔少小姐赢得了享有爱情的权利,“从农田那边走过来的”青年男女,只能忍受贫穷和疾病的折磨,难以体会爱情的甜蜜与幸福!
【小题2】请简要分析文章首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小题3】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爱情与金钱关系的思考,你认为正确的爱情观是什么?联系本文,谈谈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