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最动听的歌声
【美】罗杰·迪恩·基瑟
“孩子,你乐意替我读点东西吗?”当我刚躲到铁轨旁的一个桥洞里时,那个正坐在火堆旁烤火的老流浪汉就问我。我点点头。
老流浪汉把背包从背上拿下来,把包里的东西一股脑儿全倒在地上。我站在一边默默地看着他。
“在这里,孩子!”他兴奋地叫道。
“那是什么东西?”我从来没见过上面贴着邮票的纸卡片。“是像信一样的东西吗?”我问。
“这叫明信片。”
我伸手接过那皱巴巴、脏兮兮的明信片,仔细地看着上面的图案和文字。我发现上面盖的邮戳是一个已经有些久远的日期:1951年11月27日。
昨天,我又一次从孤儿院跑了出来。目前,除了躲在这个桥洞里,我没有其他的地方可去。桥洞里时常住着流浪汉,今天我又遇到了一个。“你可以给我读读上面的字吗?”老流浪汉又问。
“老先生,难道你不认识字吗?”
老流浪汉没有回答。他慢慢地低下头看着地面,然后抱紧了头。
“如果我说错了什么,我很抱歉。”我低声说道。然后,我看着明信片开始读:“你在美国好吗?我永远都会为你感到骄傲。同时,我也很想念你!爱你的梅妮。”
“梅妮是谁?”我问。
“我姐姐。她住在巴黎。”
“我知道那个地方,在海那边。”
这时,我看见泪水慢慢地从老人的脸颊流了下来。我想,他一定是想他的亲人了。每当想起我死去的父母,我也会流泪。
我尴尬地咳嗽了一声,然后把明信片递回给他,说:“老先生,谢谢你跟我分享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他接过明信片,然后把它放进那件破旧的羊毛上衣的口袋。
“如果你愿意,我可以教你认字,这样你就可以自己看信了。”
他摇摇头,转身回到火堆旁继续烤火。我也坐了过去。但我们都没有说话。
几分钟后,老人开始唱歌。
这是我听过的最动人的歌声。我在孤儿院的电视机里听过许多人唱歌,但都不如老人的歌声动听。
突然,我听到身后有响声。我转过头,看见了两个铁路护卫队员,手里拿着棍棒,正朝我们跑来。就在我有点发慌时,他们却突然停了下来。我敢肯定,他们也被这如此美妙的歌声惊呆了。我想这也许是老人的姐姐为他骄傲的原因。
两三分钟后,老人的歌声停止了。我等着那护卫队员来驱赶我们。但令我惊讶的是,他们却转身离开了。
我看着老流浪汉,说:“老先生,你完全可以到电视上去唱。我相信你肯定能成为一个歌星。真的!”
“我永远不会再在公众面前唱歌了。”他答道。
“为什么不?”
“我被迫在公开场合为德国纳粹唱过歌。战争结束后,我就发誓,永远不再在公众面前唱歌。孩子,那是我永远的伤痛。”
说完,他脱下他的羊毛上衣,卷起袖子,举起他的手臂给我看。他的手臂上有文身,那是几个有点褪色的数字。
“你为什么文那些东西在手臂上?据我所知,别人文的都是图案。”
“这是囚犯的编号。”说完,泪水再次从老人的脸颊流下。
我曾学过历史,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很多无辜的人成了德国纳粹所建造的集中营里的囚犯,他们被迫去做一些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而且,他们中的一部分被残忍地夺去了生命。
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老人,只是默默地看着他。
老人没再说什么。他重新穿上他的羊毛上衣,然后背起他的背包,朝我挥挥手,就转身走上了空荡荡的铁轨。
我站在那里看着老人孤独的背影渐渐远去。最后,伴着那最动听的歌声,老人消失在远方。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我”在桥洞里邂逅一个老流浪汉的故事,主要写了老人请“我”读明信片给他听、“我”听老人唱歌以及老人讲述他二战时的事情等内容。 |
B.老流浪汉永远的伤痛是被迫在公开场合为德国纳粹唱过歌,他内心充满自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就发誓,永远不再唱歌。 |
C.虽然那是一个“皱巴巴、脏兮兮的明信片”,但对老流浪汉来说,那是他的情感寄托,他想念亲人时就会拿出来。 |
D.当“我”提议教老流浪汉认字时,他摇摇头拒绝了,因为他年纪大了,也没有精力学了,另外明信片上面的文字早已刻在他的心中。 |
E. 小说中两次写到泪水“从老人的脸颊流下”,虽然具体情境不一样,但这两处细节描写反映的老人内心的情感是一样的。
【小题2】小说以第一人称为有限视角来见证故事情节的推演,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作简要分析。
【小题3】结合全文,概括小说中老流浪汉这一个形象,并作简要分析。
【小题4】作者将题目命名为“最动听的歌声”有哪些深意?请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