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契约
还有三天就是腊月二十三,窗外时常零星地响起鞭炮的声音。刘越正在发呆,就被这声音吓了一跳。他有点烦恼地站了起来,打算弄点什么来吃,最好比平常丰盛些,好歹像个过节的样子。
灶台上凝固了厚厚的油渍,泛着恶心的油黄色。刘越皱了皱眉,还是把锅放了上来,这个时候玉茹推门进来,哼着歌。拎着大包小包扫来的战利品。
“玉茹,”刘越忍不住说,“明天,咱们把家里打扫一下吧,快过年了。”
“年货还没有买完呢,跑了一天把我累坏了,明天还得去。”玉茹跳过来楼住刘越的脖子,又把手指得意冲他晃了晃,“好看么,新款的,年底打四折,嘻嘻。”
戒指很好看,但是刘越没有心情,叹了口气。今天晚上吃什么呢,这是个问题,家里没有剩下什么吃的。刘越上次买的一箱方便面还剩了一包,也不够两个人吃。他满怀希望地看了看玉茹拎回来的大包小包,然而这些“年货”除了衣服就是首饰,都进不了肚。
想起儿时,每当过小年这天,母亲早早就把家里都打扫一遍,晚饭的时候通常会有一碗排骨,一盘鸡,和几个色香味俱全的炒菜,他也会沾着灶王爷的光,吃上几块粘牙的糖。父亲总会烫壶酒,笑眯眯地用筷子沾上几滴,送到他的嘴里去。可惜,母亲在他十岁的时候就去了,那之后的小年,就剩下爷俩,晚饭前,父亲就在母亲所坐的位置,单独放一副碗筷在桌上,再盛上一小盅酒。
“晚上吃什么呀,老公?”玉茹撒娇地问。
“啥也没了,就一包方便面。”
“那咱们出去吃吧,我刚才看见港式火锅打八折呢!”
刘越没有说话,回来客厅坐着发呆。玉茹的脸拉长了,“我知道,你不说我也知道,你心里还在埋怨我。”
刘越仍没有说话,摸出一根烟点燃,烟雾徐徐地飘在空中。
“你打算怎么着,去接他?” 玉茹盯住他,须臾,又似乎松了口气,“马上要过年了,除夕怎么也应该和老爷子见个面,我觉得,咱们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刘越又吸了口烟,自从前年和父亲断绝父子关系以来,这是第二个春节。在那之前,刘越夫妇同父亲一起生活,所有的事情父亲全都会办好。
父亲的房子是一套不小的单元房,地理位置也不错。如果父亲不是执意要娶梅姨,那种生活会一直持续下去。
“说话呀你。”玉茹催问道。
“都行,看情况。” 刘越说。
怎么开得了口呢,她的动机很明显,去看老人就是为了房子。其实刘越对梅姨这个人不反感,她是他们家的老邻居了,梅姨一直照料自己瘫痪的老伴。母亲去世后的第五年,梅姨的老伴也去世了,她没有孩子。
梅姨给刘越洗衣服,三十晚上帮他家包饺子,甚至刘越得了急性阑尾炎,也是她帮着叫的救护车,一起送的医院。是的,他的确不反感她,甚至觉得她亲切。但固执的少年的心中,母亲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
“你呀,就是呆,和你父亲和好是迟早的,亲父子哪是写个凭据就能断绝的,还是早点和好,我看老爷子身体也不大好。” 玉茹轻描淡写地说。“够了,别再说了!”刘越忽然吼了一嗓。他知道父亲一直等到他有了自己的家庭才敢提和梅姨的事。他还记得父亲提出要和梅姨结婚的时候,那带着几分慌张和拘谨的眼神,几十岁的人了,像个做错事情的孩子。
“你喊什么喊,我还不是为了你好,当时就不应该让他们结婚,我们的房子平白地少了一半,现在还得低三下四地去看他们。”玉茹大声地叫着,“没见过你这么窝囊的人,自己的财产自己都不会保护,那套房子值四百五十万,四百五十万啊!”
刘越忽地站起来,铁青着脸,回过头看着她,但是又缓缓地坐了下来。眼前浮现出断绝父子关系画押那天父亲的脸。父亲那张脸上的每一根皱纹,似乎都深了一层。父亲冲拇指呵了口气,而后重重地印在文契上,之后把头靠在沙发上,紧紧地闭上眼睛。文契上面写着两人不再是父子,他也得不到任何遗产。刘越张了张嘴想说什么,玉茹推着他说,“走吧走吧,没看爸心情不好。”有没有遗产他没想过,其他人要取代母亲的位置,那是不可以的。最后他什么也没说,随着玉茹走了出去。
这一走就是一年半多没有再联系,玉茹不止一次地念叨着,老爷子还挺狠心,真的就断绝关系了? 本来她想父亲不多久就仍然会来关心儿子,到时候就要求重新订立一份契约,说明遗产完全归刘越,然后才和好。他们倒是不会把梅姨扫地出门,但是有这么张纸在手上,遗产方面总是保险的。现在看来不得不主动去和好了,真没面子。现在再去,怎么提销毁那张契约的事情嘛。
“我出去转转。”刘越拎起大衣从家里冲了出去,外面的空气寒冷而纯净,使人的头脑很快地安静下来。马路边一个中年男子和一个小孩子正在放鞭炮。一串鞭炮响到一半,火星灭掉了,小孩子叫着跑上前去,被男子一把抓住说,“回来,爸爸去看看。”他刚刚探过身去,炮竹忽然又再次响了起来,把男子吓了一跳,跳着跑开,小孩子欢快地笑了起来。真的是快过年拉。一天更比一天热闹。
刘越掏出手机拨通了父亲的电话……
(2012年《读者·原创天地》)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开篇就从中国民俗中的小年写起,以小年的气氛来反衬刘越内心的苦恼,并为小说制造了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刘越在妻子置办年货回到家后,不由得想起了小时候过小年时勤劳的母亲给家中带来的幸福,因此越发地对妻子不满,借此表达了刘越对母亲深深的思念。
C.在刘越夫妇与父亲一同生活的日子里,丧偶的邻居梅阿姨对刘越和他的父亲照顾非常周到,所以刘越的父亲执意要娶梅阿姨,因此惹得儿子和自己断绝了关系。
D.小说中几处穿插了刘越的回忆,让读者看到了刘越过去的家庭生活状况,也让读者对刘越与父亲立下断绝关系的契约有了逐步深入的了解,也凸显了人物性格。
E.儿媳妇玉茹心中一直挂念、关心着刘越的父亲,毕竟是一家亲,所以舍弃面子主动要前去探望老人,同时也希望借此把原来的契约加以修改,让一家人不再生分。
【小题2】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儿媳妇玉茹这一人物有哪些特点。
【小题3】小说中写到刘越冲出家门看到马路边一对父子放鞭炮的情节,有何作用?
【小题4】小说的结尾写到“刘越掏出手机拨通了父亲的电话……”,你能从这个结尾中预见到怎样的故事结局,并请结合小说加以分析,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6-23 02:58: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小区鸡鸣
李忠元
张三一忍再忍,可一连十几个“凌晨两点”他都被这可恶的鸡叫声吵醒,张三坐卧不宁,甚至怀疑自己患上了顽固的失眠症。
自打买了新楼房,张三就痛快地搬了进去。还是新房子好啊,躺在软绵绵的床上,真舒服,张三的脸上流露出难以掩饰的喜悦,不知不觉睡着了。
可这醉人的安适却是一会儿的事。睡着睡着,张三突然觉得有声音,就扑棱爬起来,侧耳细听,声音却是传自楼外。张三披衣下地,来到阳台细心查看,这回终于听清楚了,是一声声沙哑的鸡鸣由远而近,很是吵人。
张三顿时睡意全无,张三想不通,是谁这么嚣张?竟在这时尚小区里堂而皇之地养上了公鸡!
这天,实在忍无可忍的张三天还没亮就起了床,悄无声息地下了楼,循声找去,却见对面一楼的一户人家窗前架着一个铁丝笼子,一红一黑两只大公鸡正比赛似的扯脖子欢叫呢!张三这个气啊,可恶的畜生,看你把老子折磨的!
张三捡起脚下的一块石子,想惩罚一下这两个可恶的东西。没想到石头还没出手呢,就听耳边嗷地一嗓子,把张三吓了一大跳。
张三一抬头,只见一个白发老头正对他怒目而视,张三一时像个做错事的孩子,羞红了脸,挺着脖子却不知说什么好。
你干啥,想杀生?老爷子精神矍铄,说话挺霸气。看样子你也是农村出来的,怎么这么不爱惜生灵呢?
张三低下头,打量了一下自己。农村人?我哪里像农村人?从买楼那天起俺就成了正儿八经的城里人了!张三不服气。死老头子,看我不告你,两只破公鸡还动不得了,宝贝似的,俺找说理的地方去!
张三气嘟嘟地,一溜烟似的跑到了物业办。
室内乌烟瘴气,满地垃圾,两个自动麻将机边坐满了打麻将的,吆五喝六,战得正欢,根本没人理睬张三。看这场面,张三怯怯的,心中的怒火顷刻间被浇熄了一大半儿。
张三悻悻地出了屋子,但张三还是满怀希望的,毕竟这半夜鸡叫是人人愤慨的事,难道他物业的人就不嫌吵闹吗?
张三在小区里也撺掇邻居一起去告公鸡扰民,可他话一出口,别人都无奈地摇摇头,走掉了,谁也不理睬他。
回楼后,张三越想越窝火,现在的城里人真是太麻烦了!
张三盼着物业早日解决,就一忍再忍,希望事情尽早出现转机。
这天晚上,张三早早地躺下来,进入了甜甜的梦乡。后半夜,睡得迷迷糊糊的张三又被鸡叫声惊醒了。那可恶的鸡叫很有穿透力,由远及近,划破长长的夜空,一遍又一遍,让张三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张三睁着惺忪的睡眼,看天还没亮,就无奈地拿起一本杂志看起来,可这恼人的鸡叫竞没完没了,让张三难以静下心神,看书也是心不在焉,一目十行。
第二天一大早,张三下楼时竞意外地发现难得一见的开发商刘金正在给那两只公鸡喂食吃。这一发现令张三吃惊非小,他更来气了。
一打听,张三才知道,那个养鸡老头竟是刘金的父亲!我说这事儿怎么迟迟得不到处理呢!
没有犹豫,张三又单枪匹马杀到物业办,去兴师问罪了。
正好刘金坐班,张三就像个开了火的机关枪,一通嗒嗒,把心里的怨气竹筒倒豆子一样倒给了刘金。
张三,这楼里住着千百户,人家都不吱声,你凭什么来此叫嚷啊?
张三听刘金这么质问他,腾地火了。他不吱声,我也不吱声,大家都漠然置之,难道任凭这两只公鸡搅得一辈子不得安宁,还要我们忍气吞声吗?
本来,张三是来干仗的,没想到自己唇枪舌剑,却换来了刘金“扑哧”一笑,张三立时懵了。张三还没回过神来,刘金又是一拍桌子,张三吓一跳,以为刘金要动手呢!
没想到,刘金不慌不忙,从夹包里掏出一盒大中华,衔在嘴里一支,随后“啪”一声用打火机点上了,吞起云吐起雾来。张三,你不是一直没工作吗?今天,我正式通知你,你现在就是这个小区的物业办主任了,这里的一切事务由你全权负责!张三一时愣住了,什么、什么……
张三,我忙于北京的楼市开发,这里根本无暇顾及,管理一团糟,为寻找一位认真负责的人来管理小区,管好小区,我家老爷予,就特地从农村买来两只爱打呜的大公鸡,没想到激怒的是你!
【小题1】对作品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作品擅长在平淡叙述中营造不平常的效果,最后两段内容的安排就颇具匠心: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B.张三羞于自己是个农村人,当刘金的老爷子说他是农村人时,他很不服气,于是决定告刘老爷子小区养鸡。
C.开发商刘金让张三当物业办主任,目的是用工作贿赂张三,让他不要再管自己父亲小区养鸡的事了。
D.作品在刻画人物形象上采用了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语言描写等艺术手法,惟妙惟肖,生动传神。
E.作品的主题是通过张三的所作所为,表现现今人们生活环境的嘈杂混乱,小区居民人员复杂、素质低下。
【小题2】作品中的张三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3】请简要分析“室内乌烟瘴气,满地垃圾……心中的怒火顷刻间被浇熄了一大半儿。”一段在文中的作用。(6分)
【小题4】有人说,文章题目“小区鸡鸣”并不能反映小说内容,改成“张三”更切题一些。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同类题2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王三胜努着眼,抖着枪,脸上十分难看。
老头子的黑眼珠更深更小了,像两个香火头,随着面前的枪尖儿转,王三胜忽然觉得不舒服,那俩黑眼珠似乎要把枪尖吸进去!四处已围得风雨不透,大家都觉出老头子确是有威。为躲那对眼睛,王三胜耍了个枪花。老头子的黄胡子一动:“请!”王三胜一扣枪,向前躬步,枪尖奔了老头子的喉头去,枪缨打了一个红旋。老人的身子忽然活展了,将身微偏,让过枪尖,前把一挂,后把撩王三胜的手。拍,拍,两响,王三胜的枪撒了手。场外叫了好。王三胜连脸带胸口全紫了,抄起枪来;一个花子,连枪带人滚了过来,枪尖奔了老人的中部。老头子的眼亮得发着黑光;腿轻轻一屈,下把掩裆,上把打着刚要抽回的枪杆;拍,枪又落在地上。
场外又是一片彩声。王三胜流了汗,不再去拾枪,努着眼,木在那里。老头子扔下家伙,拾起大衫,还是拉拉着腿,可是走得很快了,大衫搭在臂上,他过来拍了王三胜一下:“还得练哪,伙计!”
“别走!”王三胜擦着汗:“你不离,姓王的服了!可有一样,你敢会会沙老师?”
“就是为会他才来的!”老头子的干巴脸上皱起点来,似乎是笑呢。“走?收了吧,晚饭我请!”
王三胜把兵器拢在一处,寄放在变戏法二麻子那里,陪着老头子往庙外走。后面跟着不少人,他把他们骂散了。
夜静人稀,沙子龙关好了小门,一气把六十四枪刺下来,而后,拄着枪,望着天上的群星,想起当年在野店荒林的威风。叹一口气,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又微微一笑:“不传!不传!”
【小题1】从王三胜和孙老者的比武中,可以看出两人各有怎样的特点?试结合文章分析。
【小题2】请阅读选文的最后一段,将沙子龙复杂心境用词语概括,填写在答题纸上。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和为贵
张孟志
小小的弈寨以弈风之盛而闻名,男女老幼皆善棋道,并多出弈林高手。
有一年战乱,一位大胡子标爷率重兵包围了寨子,却只是围而不打。这位标爷起事前也是位弈林高手,曾怀揣一张棋枰杀遍天下棋士,所向披靡。唯独没能与这里的高手过招儿,棋愿未了。
几天过后,标爷差人贴出告示来。告示上说,既然到了天下闻名的弈寨,万事俱须服从棋理,杀人也要杀出章法。明日起,标爷要亲自与小寨对弈,胜者活命败者祭刀。
标爷棋艺精湛,名不虚传。第一天来了三位高手,不到一个时辰,已有两位被拖出去砍了。小寨浸淫在一片腥风血雨之中。
第三位却是一翩翩少年。标爷见他年轻,便鄙夷地说:“还需再战吗?刚才两盘棋你都看见了,老的尚且不行,况一少年乎?弈寨闻名于棋坛,其实亦不过尔尔,欺世盗名罢了。”
少年略略一笑,露出皓齿,说:“未必。”
标爷见少年不卑不亢,毫无惧色,心中很有些诧异。不知怎的动了恻隐之心,说:“孩子你还未长大,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今天你若主动认输,我可以给你留条生路。” 哪知少年并不理会,手指棋盘道:“你开棋吧。”
标爷道:“开棋你可就没有机会了。”  
少年道:“投降容易战死却不容易,机会难得,为何错过?”
标爷诧异:“你小小年纪乳臭未干,难道就不怕死?”
少年只是微微一笑,答非所问道:“我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年轻人手指棋盘:“下了棋再说。”
第一盘,少年与标爷大战两个时辰,对杀激烈,精彩纷呈。虽下成和棋,却使标爷震惊不小。第二盘,年轻人妙招频出,步步紧逼。标爷以守为攻,亦是招架有术,显示出非凡的功力。最终战成炮士难胜单炮的和局。
“第、第三盘,再和棋算你赢。”标爷一边飞快地码棋,一边恶狠狠地自语道:“我杀了半辈子棋,还从来没有人与我杀满三盘。他妈的你小子能逼和我两盘!”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珠子几乎要掉了出来,血红血红。
第三盘摆上。这一盘只下到半个时辰,少年就忽然不动了。标爷瞪眼催道:“你为何不走棋?”少年笑道:“又和了。”标爷细看棋势,诧异道:“和?我攻势初成,和从何来?”少年说:“十步以后准和无疑。”
标爷不服,就催他行棋。
整整十步之后,果然战成和棋。
标爷叹服不已!
夫弈者,看五步即为高手。而眼前的少年居然能看出两个五步!“你赢了。我的棋力远不如你!”标爷由衷赞佩道:“可是我想问你,你的棋力如此高深,胜我当如囊中取物一般,为何三盘皆和,却不赢我?”
“我不赢棋,我赢你的心。”少年仍正襟危坐,侃侃而谈,“输赢本乃弈家之常,赢一盘棋容易,却未必能使对方心服。所谓心服口服才是服,能赢其心者,虽和犹赢也。是故下弈赢棋,上弈赢心。这三盘虽然都是和棋,是因为我都让着儿于你,信吗?”
标爷面赤,楞了片刻由衷叹道:“我信!可是,可是我功力肤浅,还请明示一二。”
于是少年逐一复盘,演示如飞。一一指出每盘让在哪步。标爷目瞪口呆,面色蜡黄,气得胸前黑毛觳觫不止。正待发作,又听少年说道:“弈的境界有三。最下一等是杀。这种人能力低下,只以屠戮为快,棋风狰狞,根本不识弈道为何物也。第二种境界是将。将,一赢胜百子,一输丢全盘,以置对方死地为快。岂不知这种快乐也只是很肤浅的快乐。乐到极处便生悲,有赢必有输,有胜就有败。这一等,还是不足取。所以为棋之道的最高境界便是求和。和棋,须得宽严相济,攻守得当。把玩局势于股掌之间,此为弈道之上品。古人有言,和为贵也。”   
一席话,标爷折服不已:“你赢了我的棋,更赢了我的心,敬佩之至!弈前你说有个条件,请尽快讲来,只要在下能够办到,定当万死不辞!”
“我的条件已在棋中,”少年说道,“标爷乃性情中人,何须多言乎?”
标爷若有所思,忽然眼前一亮,恍然大悟道:“高!实在是高!寓深意于棋中,令人叹为观止!你小小年纪,棋到这般境界,真羞煞我也!”
第二天,标爷拔营起寨,向寨子深鞠躬,离去。
(选自《2002年中国年度最佳小小说》漓江出版社)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标爷对弈寨围而不打,主要是因为和这里的高手对弈的棋愿未了,小说这样写是想表现他所谓杀人服从棋理的荒唐做法。
B.在和少年下第三盘棋时,标爷恶狠狠地自语,眼睛血红,表现出他想用面上的凶恶来遮掩内心的惧怕和自认难以战胜对手的心理。
C.少年到最后也没有明说他所提的条件是什么,而含蓄委婉地说标爷是性情中人,无须多言。这样写,主要目的是为了和前文形成很好的照应。
D.标爷与少年连弈三盘,不分胜负,以“和”告终,都是因为少年有心相让。标爷第二天拔营起寨,他已经知道自己不是那个少年的对手。
【小题2】标爷与少年对弈前后及整个过程中主要有哪些心理变化请简要分析。
【小题3】这篇小说以“和为贵”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活着(节选)

余华

到了中午,里面有医生出来说:“生啦,是儿子。”

二喜一听急了,跳起来叫道:“我没要小的。”

医生说:“大的也没事。”

凤霞也没事,我眼前就晕晕乎乎了,年纪一大,身体折腾不起啊。二喜高兴坏了,他坐在我旁边身体直抖,那是笑得太厉害了。

我对二喜说:“现在心放下了,能睡觉了,过会再来替你。”

谁料到我一走凤霞就出事了,我走了才几分钟,好几个医生跑进了产房,还拖着氧气瓶。凤霞生下了孩子后大出血,天黑前断了气。我的一双儿女都是生孩子上死的,有庆死是别人生孩子,凤霞死在自己生孩子。

那天雪下得特别大,凤霞死后躺到了那间小屋里,我去看她一见到那间屋子就走不进去了,十多年前有庆也是死在这里的。我站在雪里听着二喜在里面一遍遍叫着凤霞,心里疼得蹲在了地上。雪花飘着落下来,我看不清那屋子的门,只听到二喜在里面又哭又喊,我就叫二喜,叫了好几声,二喜才在里面答应一声,他走到门口,对我说:“我要大的,他们给了我小的。”我说:“我们回家吧,这家医院和我们前世有仇,有庆死在这里,凤霞也死在这里。二喜,我们回家吧。”

二喜听了我的话,把凤霞背在身后,我们三个人往家走。

那时候天黑了,街上全是雪,人都见不到,西北风呼呼吹来,雪花打在我们脸上,像是沙子一样。二喜哭得声音都哑了,走一段他说:“爹,我走不动了。”我让他把凤霞给我,他不肯,又走了几步他蹲了下去,说:“爹,我腰疼得不行了。”

那是哭的,把腰哭疼了。回到了家里,二喜把凤霞放在床上,自己坐在床沿上盯着凤霞看,二喜的身体都缩成一团了。我不用看他,就是去看他和凤霞在墙上的影子,也让我难受的看不下去。那两个影子又黑又大,一个躺着,一个像是跪着,都是一动不动,只有二喜的眼泪在动,让我看到一颗一颗大黑点在两个人影中间滑着。我就跑到灶间,去烧些水,让二喜喝了暖暖身体,等我烧开了水端过去时,灯熄了,二喜和凤霞睡了。

那晚上我在二喜他们灶间坐到天亮,外面的风呼呼地响着,有一阵子下起了雪珠子,打在门窗上沙沙乱响,二喜和凤霞睡在里屋子里一点声音也没有,寒风从门缝冷嗖嗖地钻进来,吹得我两个膝盖又冷又疼,我心里就跟结了冰似的一阵阵发麻,我的一双儿女就这样都去了,到了那种时候想哭都没有了眼泪。我想想家珍那时还睁着眼睛等我回去报信,我出来时她一遍一遍嘱咐我,等凤霞一生下来赶紧回去告诉她是男还是女。凤霞一死,让我怎么回去对她说?

有庆死时,家珍差点也一起去了,如今凤霞又死到她前面,做娘的心里怎么受得住。第二天,二喜背着凤霞,跟着我回到家里。那时还下着雪,凤霞身上像是盖了棉花似的差不多全白了。一进屋,看到家珍坐在床上,头发乱糟糟的,脑袋靠在墙上,我就知道她心里明白凤霞出事了,我已经连着两天两夜没回家了。我的眼泪唰唰地流了出来,二喜本来已经不哭了,一看到家珍又呜呜地哭起来,他嘴里叫着:“娘,娘……”

家珍的脑袋动了动,离开了墙壁,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二喜背脊上的凤霞。我帮着二喜把凤霞放到床上,家珍的脑袋就低下来去看凤霞,那双眼睛定定的,像是快从眼眶里突出来了。我是怎么也想不到家珍会是这么一付样子,她一颗泪水都没掉出来,只是看着凤霞,手在凤霞脸上和头发上摸着。二喜哭得蹲了下去,脑袋靠在床沿上。我站在一旁看着家珍,心里不知道她接下去会怎么样。那天家珍没有哭也没有喊,只是偶尔地摇了摇头。凤霞身上的雪慢慢融化了以后,整张床上都湿淋淋了。

凤霞和有庆埋在了一起。那时雪停住了,阳光从天上照下来,西北风刮得更凶了,呼呼直响,差不多盖住了树叶的响声。埋了凤霞,我和二喜抱着锄头铲子站在那里,风把我们两个人吹得都快站不住了。满地都是雪,在阳光下面白晃晃刺得眼睛疼,只有凤霞的坟上没有雪,看着这湿漉漉的泥土,我和二喜谁也抬不动脚走开。

(节选)

【小题1】下列对小说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小说向人们展示了在极度苦难环境下的生命状态,让读者体味“活着”的多种滋味。
B.“我”不能走进那间小屋,是因为“我”的一双儿女都死在同一间屋里,让人感到恐惧。
C.“我要大的,他们给了我小的。”从这句简短的话语中,可见二喜感到不幸中的一点幸运。
D.“二喜的身体都缩成一团了”,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二喜的肉体和心灵都遭受了重大的打击。
【小题2】小说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他有着怎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
【小题3】这篇小说多次写到“雪”,谈谈结尾处雪景的艺术效果。

同类题5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寻找目击证人
陈凤群
警察同志,我被打劫了!女人一进门,便抛过来一句话。
女人瑟瑟地坐到我面前,一双美丽的大眼睛盛满遭劫的惊惧。我挣脱时被剐了一刀!女人撸起衣袖,给我看她手臂的刀伤。处理好伤口后,女人断断续续讲述了遭劫的过程。
女人是附近梅园工业园区一家制衣厂工人,这晚临时加班,九点钟下班行至福惠路时被一个蒙面歹徒洗劫了。
从警校毕业来到这个警区工作三个月了,这是我接到的第一单报案,心里有些兴奋有些紧张。三个月来天天在警区猫着,都快把我憋疯了。录完口供后,我跟女人要了联系电话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就急匆匆去勘察现场。
这是一个城乡结合部地段。女人上个月才来到梅园工业园区打工,在洛城租了房子,每天往返园区和出租屋之间。福惠路没有电子监控,女人说路偏僻,晚上过了九点就很少有人走动了。园区晚上极少加班,没想这次临时加班就出事了。我来回巡视着路面,试图发现什么遗漏。几个来回后,我失望了。这条一百来米长的路在路灯下一览无遗,根本找不到女人说的挣扎中被歹徒扯断的白色珍珠项链。我很懊恼,望着一览无遗的路面,心渐渐收紧了。警区是“治安模范警区”,何况这是我接的第一个案子,得拿出成绩让大伙瞧瞧啊! 只有寻找目击证人了。女人说那晚只她一人,但园区门前驻扎着流动商贩,不少员工下班后喜欢往小摊跑,说不定就有目击者。
次日一早,我来到梅园工业园区,跟各厂区厂长沟通案情。
听了我的汇报,厂长们神色凝重,说马上召开员工大会,寻找目击证人。
很快,信息反馈回来了。整个园区两千多名员工,竟然没有一名员工注意到那晚有人打劫! 工业园区没有目击者,我把目标转向福惠路一带的住户。苍茫夜色,说不定哪扇窗有双眼睛无意间就瞥见了打劫。 四十五户走下来,已经十二点了,夜沉沉。我的心情也沉得如这黑黢黢的夜空,别提有多气馁了。女人遭劫的时间正是万家灯火时,然而这四十五户人家都说不知道,没看见。
从住宅区寻找目击证人没指望了,我唯有在这个被打劫的女人身上寻找线索了。第二天,我翻出女人的口供,反反复复地听,希望能捕捉到被我疏忽的哪个细枝末节。可是听得我耳朵都快起茧了,也没发现蛛丝马迹。我找来女人的手机号码打过去,女人关机了。我一个电话拨到女人就职的制衣厂,被告知女人没来上班。一个问号在心里扩大,我坐不住了,决定上女人出租屋一趟。
房东听了我的来历后告诉我女人半小时前就退租了,说女人到洛城公墓去了。我来不及说声“谢谢”,骑上摩托风驰电掣般赶往公墓。
女人对我的到来很平静。燃尽最后一张冥钱后,女人开口了:里面的人是我丈夫。五年前,丈夫来到梅园工业园区打工。一天晚上,丈夫到福惠路散步遇上了打劫,一个蒙面歹徒劫持了两名女工。丈夫和歹徒搏斗,歹徒捅了丈夫一刀。等到工友们赶来时,丈夫已经不行了。每年的清明我都要赶来给丈夫上一柱香。第一年,坟前摆了很多花。我知道是丈夫生前帮助过的工友和那两名女工来过。第二年,坟前的鲜花零零星星的。我想是那两名女工献祭的吧。第三年,坟前没有花。我想大家都很忙吧,抽不出时间。第四年,坟前没有花。第五年,坟前没有花。长眠异乡,一年到头,丈夫该多么孤单啊!我来到梅园工业园区打工,问了许多员工,竟然没有人知道五年前发生的打劫的事,于是我导演了这场打劫,希望唤起一些人的记忆,可是情形让我失望了。女人幽幽说完,回头看了我一眼,警察同志,我报的是假案。从你站在我面前那刻,我就知道你已经破案了。好了,我可以跟你走了。
看着女人美丽的大眼睛泪光莹动,我说,你走吧,回去好好生活!搁下这句话,我大踏步走下山去。
你知道我被打劫那天是什么日子吗?是感──恩──节——
风中,传来女人的话……
【小题1】(小题1)“我”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小题2】(小题2)小说中的“我”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小题3】(小题3)结合全文主题,谈谈本文标题“寻找目击证人”的含义。
【小题4】(小题4)对于女人这种唤醒他人记忆的方式,有人表示赞同,也有人表示反对。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