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工匠
刘建超
厂子派人急匆匆地四处寻找闷子,闷子正在老街的瀍河边上悠闲地钓鱼。
工厂改制重组,闷子和一批工友被遣散回家。正是年轻力壮的年纪,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拮据时期,工友各寻门路再就业了,只有闷子见天扛着鱼竿在瀍河边上钓鱼,一坐就是一整天,面壁打坐一般,工友都说闷子憨了。
每天清晨见到闷子扛着鱼竿沿着青石板路晃晃悠悠地走出去,傍晚又见到闷子扛着鱼竿慢慢悠悠地回来,从来没有见到他手里拎过一条鱼。有的小孩子看到说,闷子钓鱼,鱼钩上不是装鱼饵,是挂着一只小秤砣。
闷子的鱼钩上确实是挂了一只小秤砣,闷子伸出鱼竿,小秆砣紧挨着水面,一只手擎着鱼竿一两个小时也不换手,有时有节奏地弹起小秤砣,蜻蜒点水般地在水面上跳动,荡起的涟漪一圈一圈扩散开去。
蛇,蛇!
河边玩耍的几个孩子惊叫起来,吐着红芯子的蛇在一个女孩的脚边嗤嗤作响。闷子扭过头,手中的鱼竿一甩,鱼钩上的秤砣不偏不倚砸在蛇的七寸上。
厂子里的人在河边找到了闷子,闷子,快,车间急事,叫你去。
闷子收起鱼竿,说,回家,换衣服。
来人说,车间有的是新工服随你挑,车子等着呢。
闷子固执地说,回家,换衣服。
闷子扛着鱼竿,晃回到青石板路上,厂子的人和车慢慢地跟在闷子的身后。闷子得意地跟热人打着招呼,厂子派车来请我去接活呢。
闷子路过社区医院,见到了工友大康的熄妇,说,嫂子,急慌慌地干吗?
大康熄妇举着手里注射用的针头说,老爷子又住院了,治疗要把药物注射到肿瘤上,得用200毫米长的针头,是医院的注射针头最长才70毫米,买都没有地方去买。
闷子说,嫂子,别着急,我看看
闷子接过针头眯起眼睛细细地看过说,嫂子,你去多手几个针头来,我来焊几个试试。
大康媳妇说,闷子,这么细的针头也能焊接啊,你行吗?
闷子把几个针头拿回到家里,琢磨一会儿,就用电枪把三个70毫米长的细针头焊接在了一起。
大康媳妇赞叹地说,闷子,你可真了不起啊。
大康媳妇说,他天天去河边哪里是去钓鱼啊,他那是在练手感,练眼力。回到家啊还要穿一百根针,这么好的功夫,多少家企业来请,他就是不去。也不知道他是咋想的。
闷子不答话,从屋里拿出个衣架塑料布下平着油腻腻的工作服。
妻子说,他下岗回来就不让洗这身工作服。
闷子穿上工作服,人立马就精神起来。
厂子有事,走了。闷子潇洒地一挥手,上车。
车间一片忙碌。厂长十分着急,这套进口设备在安装中遇到了难题,SW系列轮子需要加工的幅板间距小,公司目前的设备只能加工一米以上的工件找了本市的好几个协作厂,都无法解决。如果到外地再购设备,少说也得一周,工期得延后不说,可每天的损失就要几十万美金啊。
一位老工人说,厂长,找闷子来试试。
厂长撅着起泡的嘴,闷子?闷子是什么人?
原来五分厂的,焊工。
焊工?你们不都是焊工吗?你们都解决不了,他能行吗?
闷子到达现场正是中午时分,整个车间都静了,百十双眼睛注视着一身油腻腻、脸上还淌着汗水、黑乎乎瘦高高的闷子,一步一步朝工地走来。
闷子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走到部件前仔细地观察翻看着连技术员都有些弄不明白的图纸。闷子把几个老师傅叫到一起,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又和几个人演示了一番。
项目总指挥听了闷子的建议,说,可行是可行,但是在不足一米的管道内焊接,别说技术难度大,里面的高温也把人烘烤干的。
闷子说,只要同意我的方案,焊接的活儿,我来。
连续五个小时,闷子除了喝了几瓶水,一直卧在工件上。最后是师傅把他拖出来的。
闷子脸上挂着自信,说,解决了。
一片欢呼。
厂长握着闷子的手,说,我要请你回来,高薪请你回来。
闷子说,我不回来了,我来就是想告诉你们,当初撵我离厂,是你们错了!
闷子走出车间大门的那一刻很壮观,夕阳下,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选自《芒种》2017年第4期)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厂里的事很急,但闷子执意要回家换工作服,他要用这种方式表示对原来工作的厂子的刁难,这也是对过去被下岗的回敬。 |
B.闷子得意地跟熟人打招呼,告诉他们厂子派车来请他去接活儿,读者从这里可以看出闷子平日在河边钓鱼,其实是非常郁闷的。 |
C.闷子把原来穿的工作服挂起并罩着,保留油腻不让洗,一穿上就精神起来可见他把工作服看作他工匠身份的象征,相当珍视。 |
D.闷子身上体现了工匠精神,一是技艺高超,他解决了难度极大、技术含量极高的问题,二是忠于工作,做事下身份,敢于拼命。 |
【小题2】小说开头写厂里急于找闷子,为什么接下来写的却是闷子下岗后钓鱼的情节?请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是怎样塑造主人公闷子形象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