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家信
乔显德
这是三十年前的一个故事。那时候,我刚刚当兵,当时部队里没有外线电话,更没有手机,遇到急事,就到邮电局发封电报。平时,想和家人或亲朋好友交流交流,只能通过书信这种方式来表达,书信成了我们每个当兵人盼望得到和寄托思念的唯一方式。
三个月的新兵连生活很快就过去了。刚下到连队,我们这些个新兵就急着给父母、未婚妻、同学、亲朋好友写信,一晃十几天过去了,新兵们陆陆续续收到了家里的来信,只有王成森毫无动静,躲在一边发呆。我问他:“怎么了?是不是想家了?”他已涨红了脸,鼓起勇气说:“想家是有一点儿,但主要愁自己不会写信。”我听了怔,眼前的战友是一位很帅气的小伙啊,平时夸夸其谈,怎能不会写信呢?连信都不会写的人,是怎么当上兵的呢?
一向口若悬河的他嗫嚅地说道:“咱俩是同年入伍的好兄弟,你帮我写封信吧,说说这里的情况,问问家里怎么样?”看他那十分难堪的表情,我当即答应了他:“行,连队如果没有别的安排,今晚就写。”这天晚上,我帮他写了好几封信,给父母的、未婚妻的、亲朋好友的……第二天盖上“军人免费”三角章就发出去了。
王成森终于收到来信了。这天,他到连部通信员那里取回了写着“王成森”字样的两封信,一蹦三个高地向我跑来。他的意思我明白,是在恳求着我帮他读信。我也觉得挺难为情,但念及他识不了多少字,也就为他代劳了。我打开信封,一封是父母写的,上面就是歪歪扭扭的几行字,内容是家里一切都好,不要挂念,在部队要好好干,等等。一封信是他女朋友写来的,信纸折叠得新颖别致。打开信一看,一手娟秀的钢笔字恰到好处地躺在红格字信笺上,我问王成森:“你女朋友什么文化程度?”他回答说:“高中毕业。”我问:“干什么工作?”他说:“民办教师。”我问:“当兵之前,你女朋友知道你不会写信吗?”王成森说:“当兵前经人介绍,我们刚刚认识,相互都不太了解,说到了部队加强通信联系,她问我什么文化程度时,我红着脸说是初中毕业。”我开始为他读信,读着读着,我就感觉不对,他女朋友在信中质问:“是不是把我给忘了?为什么三、四个月才给我写信?假若我不配,我也不高攀,你可以找个比我更好的!”读到这里,王成森惊慌失措,心仪的女朋友提出分手,心里只有一线希望,那就是求我帮他继续写信,不让他女朋友知道他不会写信的事。我劝他说:“纸里包不住火,你不能瞒她一辈子,不如趁早分手,也别耽误了人家的前程。”这时,王成森胆量大了起来,说:“你只管继续替我写信,等我在部队混好了,也就对得住她了。”
不觉到了第二年,部队接到上级命令,赴云南前线执行战斗任务,我和王成森都写了请战书,到前线去了。为了不让他女朋友知道我们上了前线,我就把他的家信套在信封里,让住在内地营房的战友盖上内地的邮戳发出去,做得都天衣无缝。
在前线的时间里,王成森表现的异常突出,部队换防前,军区表彰了一批在前线作战的优秀士兵,我和王成森都荣立了三等战功。
王成森高兴得一夜没睡好觉,第二天就追着我给他女朋友写信。我问怎么写?他说:“报喜呗。”我说:“你又没跟人家说去了前线,她怎么会相信你立了三等战功?这回可真露馅了,她猜测你在欺骗她,要是把以前瞒着她的事都抖搂出来,就不好收拾了!”王成森大胆地说:“不要管这么多,估计她一定会高兴的,何况我们家乡有政策,凡是荣立三等战功的战士都安排正式工作!”我按照王成森需要表达的意思,给他女朋友洋洋洒洒写了五页纸,王成森看也没看就发出去了。
半个月后,王成森收到了女朋友的来信,信封鼓鼓囊囊的,打开信一看,竟写了八页信纸,信里一口一个“亲爱的”叫着,写得特别暧昧。我也不好意思全读出来,有些过于暧昧的词就跳过去了,信的落款“爱你的萍”。王成森听着信,心里美滋滋的,抿着嘴笑。
第二年十月,经过刻苦学习,王成森已经认识三千多个字了。这时,正好有一批三等功荣立者需要复员,王成森报了名,部队首长批准了他的要求。临行前,我为他送别,他感激地说:“要不是你给我写信,我的媳妇早吹了,谢谢你!”我说:“要谢!就谢你自己吧。”
后来,听说王成森顺利地安排了工作,和他的萍愉快地结了婚,建立起幸福美满的家庭。
【小题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运用回忆的手法开篇,扼要介绍书信在当时通讯中的重要地位,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又为故事的展开做了铺垫。
B.“平时夸夸其谈,怎能不会写信呢!连信都不会写的人,是怎么当上兵的呢?”这段心理描写,表现了我对王成森鄙夷不屑的态度。
C.“信纸折叠得新颖别致。打开信一看,一手娟秀的钢笔字恰到好处地躺在红格字信笺上。”这些描写侧面衬托了王成森女友的形象美。
D.“你只管继续替我写信,等我在部队混好了,也就对得住她了。”王成森的这句话表现了他的政治上进心和折服未婚妻的坚强决心。
 
E.小说以“家信”为线索,运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通过正面描写王成森的形象、语言、心理和行动,再现了特殊时期的一段社会生活。
【小题2】“我” 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中的王成森是个怎样的艺术形象?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1-18 12:40: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司机
李喜丹
孙华是个司机,不会别的,只会开车。大货、客车、小轿,孙华都开过,而且一开就是三十年。
孙华在医药公司上班,医药公司上至老总下至看大门的,都坐过孙华的车。都说孙师傅的车子开得好,开得稳,感觉不像坐在车上,倒像坐在船上,那么悠然自得,那么悄然无声。
医药公司是国营的。国营单位不景气,人浮于事,各怀心计,直至把医药公司逼得上气不接下气。只剩最后一口气了,老总才不得不提出了改制。再不改,百号职工就要断粮了。改制改什么,就是改老总为老板。
公司财产连同百号职工,一起卖给了江苏老板,孙华也被江苏老板买了。老总离开医药公司时,特地请同事在天然居聚餐。自然孙华也要去。老总屡屡给孙华敬酒,回忆风雨同车的往事,不禁潸然落泪。作为司机,没有谁比你更优秀了。老总这么评价孙华。
老板会开车,但老板不开车。老板的车是劳斯莱斯,五六百万呢。老板要在公司里选最好的司机。没有悬念,孙华当之无愧地做了老板的司机。
孙华做了三十年的司机,还是第一次开这么名贵的车,很是忐忑。坐上劳斯莱斯,孙华像坐在金銮殿上,战战兢兢。老板又是不苟言笑的人,坐在后面一言不发,孙华便越发地紧张。
孙华发现老板和老总不一样。老总坐车时,坐在副驾驶室,和孙华一路交谈,偶尔还讲点笑话,活跃一下沉闷的气氛。可老板不然。老板坐在后排,要么打电话,要么看风景,或打个瞌睡,或者抽支烟。除发出指令外,不和孙华多说一句话。
老板还有许多特别的规定,老总没有。老板说,你是司机,只管开车,一句话都不要会多说。孙华说,我总该知道去哪里吧?老板说,你不需要知道任何事,该你知道的,我会让你知道。老板说,你要擦车,天天擦,像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孙华说,这么贵的车,最好去洗车场去才洗得干净。老板说,洗车要钱,几十块钱也要节约。
老板还规定孙华不能穿西装,因为老板个矮,比孙华矮半个头。有次孙华穿西装,客户就把孙华当成老板,把老板当成司机了。
高速路上开车,孙华特别反感别人指手画脚,可老板偏偏喜欢。有时车子快了,老板便敲孙华的座椅:慢点,再慢点,你赶着去投胎呢。孙华解释,一百,不快啊。老板不高兴了。孙华记住了老板的规定,车速定格在一百左右。老板又敲孙华的座椅,快点,再快点。孙华说,一点不慢啊。老板不悦了。老板说,以后记住了,你是给我开车,不是我搭你的车,我说什么就是什么,而不是你做什么就是什么。车速的快慢,不是由你的技术决定,而是由我的时间决定的。我赶时间呢,速度要快;我没急事呢,速度要慢。
老板还和孙华约法三章:老板的安全至高无上,老板的利益至高无上,老板的命令至高无上。老板说,老孙啊,你很会开车,但你很不会做人哦。有些道理你是不懂的。老板和普通人不一样,普通人出了车祸,赔点钱就知足了。可老板多少钱也不在乎,在乎的是生命。只要活着,多少钱老板都能赚。所以无论什么情况,你第一时间要考虑的,是确保老板的安全。
一向开车得心应手的孙华,现在不再应付自如了,时刻要听从老板的指挥。劳斯莱斯像是虎穴,每次上车,孙华都提着胆子,等着老板发落。
孙华是个好人,更是个实在人。老板发落了,孙华心里便沉甸甸的。孙华很想做好,让老板满意,可越想做好,就越做不好。
开车不果断,做事没主见,老板对孙华越来越不满意了。
春天里,老板要去北京和一家大医院谈一笔大生意。老板说,这次事关重要,你开车要快,要稳,要安全。孙华不敢怠慢,让劳斯莱斯稳健飞驰。
可是到了河北境内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当时,劳斯莱斯正匀速地行驶在高速上,突然前方的右侧,蹿出一条黑狗。黑狗高大,健硕,正快步跑着,欲横穿高速。
黑狗本以为它的速度能迅速过马路,但与劳斯莱斯相比,它的速度不过是劳斯莱斯的百分之一。劳斯莱斯像一粒子弹,射向黑狗。孙华看见黑狗了,本能地点了点刹车。
老板感觉到了,命令孙华:我赶时间,一分钟都耽搁不得,这可是一笔大买卖啊。冲过去!冲过去!一旦冲过去,黑狗必然当场毙命,孙华犹豫着,一只脚在刹车和油门上徘徊。老板再命令:撞死它!于是劳斯莱斯一点点射向黑狗。
孙华看清了这是一条很高很壮的狗,毛色发亮,四肢轻盈,像一匹黑马,在疾步飞奔,在争夺生存的权利。孙华不再犹豫,一点刹车,削弱了劳斯莱斯咄咄逼人的杀气。但还是晚了,孙华听到了悲惨的一声狗叫。
孙华停车,下去看黑狗。黑狗卧倒在宽阔的高速路上,在春风中苟延残喘。
孙华抱起黑狗,黑狗轻轻地哼了一声。孙华检查黑狗的伤处,好几处撞伤了,腿也折了,不过伤势不算太严重。
孙华想带上黑狗,找个卫生所包扎一下。可等孙华回过头,才发现劳斯莱斯早已没有影子了。
(选自《微型小说月报》2014年第6期,有删改)
【小题1】【小题2】阅读全文,说说文中划线句的作用。
【小题3】【小题4】孙华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小题5】【小题6】在对比中写人物,可以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请找出文中的对比并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张五克朗钞票

挪威尼尔斯·鲁德

清晨时分,他踏上一家食品商店的台阶,喘着粗气,小心地坐在最上一级台阶上。他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又推了推商店的门,可是门锁着。他很饿,一直在想,这里说不定侥幸会有点隔夜的鱼丸或者别的剩羹残饭吧。他把蜷起的双脚贴住胸膛,脑袋几乎夹在双膝中间。他就这样痴呆呆地望着街上的积雪,在耐心地等待着。

忽然他瞅见一张被污泥和脏水弄得潮腻发亮的蓝纸片,它好像是一朵迎春花。他猛然竖直了身体,浑身的血液陡然像潮水一样涌起来,他一个箭步窜下台阶,捡起那朵在严寒之中一枝独秀的花。他拿着纸的手在簌簌发抖,手指冻得似乎被那蓝色所染透,他怔呆呆地凝视着,眼睛里闪出欣喜若狂的光芒。

这是一张五克朗的钞票。

他用手把它轻轻揉平,又抻了一抻。他马上感到上帝的目光在盯住了他,于是慌忙把礼物放在兜里,但是不敢把手抽出来。那只手就一直插在兜里,手指紧攥着钞票,他像一个小偷一样从那条静寂的街上逃了出来。他那张好久没有刮过胡须的脸颊上泛出狂热的红晕,眼睛炯炯发亮。

这张钞票对于他这样一个人来说是一大笔财富。这使他觉得脑袋里一阵晕眩,肚子里咕噜咕噜地有巨大的空间可以容纳非常多的热气腾腾的饭食,这种空荡荡的感觉突然从胃的深处一直上升到灵魂。

他走过了十几条大街小巷,沾沾自喜地把这种难忍的欲念当作享受。他一次又一次地来到卖食品的商店,可是走过大门却并不进去。他在咖啡店门口停住脚步,眼前金星直冒,一再责问自己为什么不进去饱一饱饥肠呢?每次他都想不能再过手上没有这笔钱的生活,他想将这区区五克朗利上加利。

他抵挡住了一切食物香味的诱惑,头脑里充满了雄心勃勃的宏图大略。他终于找到一家他曾听别人说过的批发商店,一个目光灼灼的戴眼镜老人站在柜台后面,怀疑地、很不友善地打量他。他已经计划周全,似乎除了这个想法之外再也找不出更完善的生财之道了。他打算用三克朗买进鞋带,再花一克朗吃饭,最后一克朗备而不用。

他微笑了,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似乎要马到成功了。

老人从暗影处抓出一卷棕色和黑色混在一起的鞋带,用手掂了掂分量,那只手又青又紫。他不客气地噘起潮湿的下唇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老人看到了那张五克朗的钞票,把它展平,挥舞着它放在冻成青紫色的鼻子下嗅嗅。他的两颊升起了不好意思的一阵红晕。他收进了噘起的下唇:“如果五克朗都买,每一副鞋带就便宜一些,按批发价。少于五克朗的货我是不卖的。”

他回答说:“我只要三克朗。”

现在他后悔事先没有吃饭或至少把钞票兑换开来。“如果你买五克朗,你可以有百分之百的赚头。”

他又盘算起来,觉得饥饿还可以再忍一忍,于是他接过那五克朗钞票换来的鞋带,挣他的百分之百的赚头去了。

他唱了首没有字眼的歌,他把这首老歌改成了一首歌唱卖鞋带小贩的新歌。

他踏进一排办公室。冷汗从他额头上冒出来,头脑反而清醒了一些,不过拿着鞋带的手却在发抖。他心里默默颂念着上帝,向第一个顾客鞠了一躬,可顾客不要。于是他继续向前走。又有几个人不买。人家的态度倒不是都是生硬的,他也不敢硬要人买,哪怕是那些最弱的顾客。

一个主任模样的说道:“鞋带?我已经收集了满满一抽屉,足足可以用鞋带来上吊了,真是活见鬼,你留着自己上吊用吧!”

他向一百多人销售鞋带,他们都在慢慢地宰割他,一个个朝他的心坎上扎进冷酷的一刀。天渐渐黑下来,他仍在街上奔走,不断朝过路人凑上去销售,他们根本不理他,好像他是看不见的或根本不存在一样。他们不明白这捆鞋带对他来说有多沉,不明白鞋带的重量可以把他压扁,会把他挤得和路灯电线杆融成一体。

在公园深处,他瘫倒在潮湿的泥地上,数了数自己那捆原封不动的鞋带。他就把这些黑色的、棕色的鞋带纠成一条绳索,然后把这绳索悬到大树底下的丫杈上,并照别人所说的那样做了。

(选自《世界微型小说300篇》,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多次对这张“五克朗的钞票”进行了细致的描绘,既突出了这张钞票在“他”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也表明了作者的人生价值观。
B.本篇小说主要围绕“一张五克朗的钞票”这条线索来组织材料,这张“五克朗钞票”既贯穿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又是小说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C.“他”有了钞票,也感到饥饿,但多次走过卖食品的商店时都没进去,还把这种难忍的欲念当作沾沾自喜的享受,这反衬出了“他”的坚韧与毅力。
D.小说中写了“他”推销鞋带时的场景,虽然“他”信心满满,有礼貌地鞠躬,也向一百多人销售,可是都未成功,原因是“他”不好意思叫卖。
【小题2】小说设置“一个老人批发鞋带”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分析说明。
【小题3】对于捡到的五克朗钱币,“他”是怎样处理的?这种做法你同意吗?请结合材料阐述你的观点。

同类题3

二、阅读《项链》中的两个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选段(一)
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
她不能够讲究打扮,只好穿得朴朴素素,但是她觉得很不幸,好像这降低了她的身份似的。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
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因此她不断地感到痛苦。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这些东西,在别的跟她一样地位的妇人,也许不会挂在心上,然而她却因此痛苦,因此伤心。她看着那个替她做琐碎家事的勃雷大涅省的小女仆,心里就引起悲哀的感慨和狂乱的梦想。她梦想那些幽静的厅堂,那里装饰着东方的帏幕,点着高脚的青铜灯,还有两个穿短裤的仆人,躺在宽大的椅子里,被暖炉的热气烘得打盹儿。她梦想那些宽敞的客厅,那里张挂着古式的壁挂,陈设着精巧的木器,珍奇的古玩。她梦想那些华美的香气扑鼻的小客室,在那里,下午五点钟的时候,她跟最亲密的男朋友闲谈,或者跟那些一般女人所最仰慕最乐于结识的男子闲谈。
选段(二)
路瓦栽夫人懂得穷人的艰难生活了。她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她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她就设法偿还。她辞退了女仆,迁移了住所,租赁了一个小阁楼住下。
她懂得家里的一切粗笨活儿和厨房里的讨厌的杂事了。她刷洗杯盘碗碟,在那油腻的盆沿上和锅底上磨粗了她那粉嫩的手指。她用肥皂洗衬衣,洗抹布,晾在绳子上。每天早晨,她把垃圾从楼上提到街上,再把水从楼下提到楼上,走上一层楼,就站住喘气。她穿得像一个穷苦的女人,胳膊上挎着篮子,到水果店里,杂货店里,肉铺里,争价钱,受嘲骂,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她那艰难的钱。
月月都得还一批旧债,借一些新债,这样来延缓清偿的时日。
她丈夫一到晚上就给一个商人誊写账目,常常到了深夜还在抄写五个铜子一页的书稿。
这样的生活继续了十年。
第十年年底,债都还清了,连那高额的利息和利上加利滚成的数目都还清了。
路瓦栽夫人现在显得老了。她成了一个穷苦人家的粗壮耐劳的妇女了。她胡乱地挽着头发,歪斜地系着裙子,露着一双通红的手,高声大气地说着话,用大桶的水刷洗地板。但是有时候,她丈夫办公去了,她一个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当年那个舞会来,那个晚上,她多么美丽,多么使人倾倒啊!
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一个境况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小题1】选段(一)中说“他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简要分析其中的“也”字发挥的作用。
【小题2】选段(二)中,作者感慨道:“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请根据文本内容解读“败坏”与“成全”的内涵。
【小题3】从选段(二)看,玛蒂尔德有哪些特点得到了凸显?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陌生人的拥抱

安谅

网上真是一个是非之地啊!有朋友给明人发来两则关于覃老弟的图片:一张是覃老弟在街头与毛头小伙子相拥相抱,另一张是覃老弟与一位妙龄女孩轻轻搂抱着的画面。不过,这张照片似乎又不像被PS过的,这倒有点蹊跷。

明人决定约覃考弟喝茶一聊。一笑之后,覃老弟便竹筒子倒豆子,把事情的由来说得清清楚楚。

那天,他上街,走到大拇指广场的入口,有一个大学生模样的男孩站在那儿,眼光迎着他,对他谦恭地介绍道:“先生,我是在校大学生,正在做一项社会实验,您能和我握个手吗?”覃老弟略显迟疑了一下,但他迅速咀嚼着小伙子所说的话,又见他稚气未脱,书生卷气,便伸出手去。小伙子握着他的手,连着说了几声:“谢谢,谢谢您,谢谢您支持我的实验。”

他走了不过百步,又有一位长发披肩的女孩出现在他面前。他以为那女孩也是想与他握手的,所以,当她伸出手臂,他也不自觉地抬起了右手臂。不料,这位还蛮清秀的女孩竟然说:“先生,我能拥抱您一下吗?我们,这是一项实验。”覃老弟看着与自己的女儿差不多的小姑娘,心生一缕怜悯,微微点了点头,姑娘就双臂伸展,轻轻拥抱了他一下。只一会儿,女孩松开手,退后两步,向覃老弟欠了欠身:“谢谢您,谢谢您的支持。”覃老弟彬彬有礼地回道:“不客气,不客气。”“先生,您就不怕与陌生人拥抱吗?”姑娘又跟了一句。覃老弟仍是微微一笑:“冒险的事,总是会付出代价的,不过,这不会有太大风险。我相信这一点,也相信你!”姑娘双脸嫣红,朝他又深深鞠了一躬:“谢谢您,先生!”

刚与姑娘告别不久,又有一位小伙子在路旁候着他:“先生,我能问您要个手机号码吗?”这回,覃老弟有些警觉了:“你,要我手机号码干吗?”“先生,我们是在做社会实验,看您会给陌生人手机号码吗?我想,我也可以与您交换号码,算是交一回朋友。”小伙子说得语句有点结巴,但说得还是入情入理的,覃老弟于是也爽快地把手机号告诉了他,还问了他的姓名:他叫李让。他还自我介绍是H大的一位在校学生。他感谢覃老弟对他们活动的支持,最后也问了一句:“您就不担心被陌生人要了电话,会有风险吗?”覃老弟薄嘴唇一咧,肉鼻子往前一拱:“这又有什么太大风险呢!冒险的事,总会有代价相随,不过,这没什么的。”小男孩提出要和他相抱一下。覃老弟也和他拥抱了一下,然后告辞了。

 几周之后,有同事在网上发现了覃老弟与小男生相拥的照片,之后,他与女孩相拥的照片也出现了。他心里一阵气恼,怀疑自己被设计了。偏巧,小男生李让先打了进来。小男生充满歉意:“先生,这是我们的错,一位同学开玩笑,把您的照片发同学圈了,又有同学加了几句不该说的话,把玩笑开大了。我们学校现在正在处理,马上就会给您一个满意的结果。”

翌日,李让等几位学生在一位老师的陪同下,到覃老弟家登门致歉。老师说网上信息已被删除,犯错的两位学生已被警方处理。覃老弟又笑了:“这是冒险必定付出的代价,不过,我不是说过吗?这不会有太大的风险,我无所谓的。”说完,他的“覃氏调皮”又生动欢快地展现在脸容上。

(选自《新民晚报》2017年1月15日)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标题“陌生人的拥抱”意蕴丰富、引人深思,不仅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也巧妙地暗示了小说的主题。
B.覃老弟之所以答应与陌生的女孩拥抱,只是因为她看起来与自己的女儿长得差不多,看见她就情不自禁地产生了一缕怜悯喜爱之惜。
C.覃老弟面对陌生的小伙子也爽快地把手机号告诉了他并表示没有“什么太大风险”,表明他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信任的关系。
D.小说视角独特、洞察入微。作者通过看似信手拈来的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反映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篇幅短小,意味深长。
【小题2】小说中画线处三次写到覃老弟的“笑”,三次“笑”的含义有何不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有何主要特点?这样安排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小说,完成小题
遭遇沙漠狼
陆梦
王飞是在沙尘暴停了之后发现那群狼的.
沙尘暴来势汹汹,探险队的车刚排到一起,就被沙子掩埋了。一切都安静下来后,大家互相解救,下车清理沙子。在车子底下,趴着一群沙漠狼。它们茫然地看着队员们,然后钻出车底,抖索身上的沙子。有人吓得尖叫起来,也不管沙子还掩埋着车,就往车上爬。大家都惊慌失措,不知该如何逃命。王飞觉得遭遇狼群比沙尘暴还可怕,十年前,他第一次带领探险队穿越古尔班通沙漠,一点儿经验也没有,在沙漠里,他们和沙漠狼遭遇了,队员们纷纷从车里拽出器械,和狼们大战一场。王飞把头狼的嘴挑豁了,才逃脱狼群的包围。王飞现在已经具备了在沙漠里生存的经验,面对突发事件,总能冷静处理。这次看到这么多狼,他也蒙了。幸亏,那些狼抖落沙子,离开了车队。
看到狼群远去,大家加快速度清理沙子。一切搞定,队员们吃饱喝足,又上路了。
到第三日,他们又遭遇了那群沙漠狼。看到还是那群狼,讲解员百灵鸟特别兴奋,她竟然说,这群狼和队员们是患难之交,可能是想和大家伙儿交朋友。团里的人听了很开心地拍照片,有的甚至想等沙漠狼走近些,好抓拍狼的表情。
队友们吃喝的时候,那些狼就散坐在不远的地方。有几只狼不停地咽口水。百灵鸟扔了一块压缩饼干,一只狼快速叼走,放在地上嗅了几嗅,就不再看一眼。百灵鸟不死心,又把牛肉罐头扔了过去,群狼竟然无动于衷。
王飞看到一头豁着嘴唇,零星的黄牙裸露在外,眼神凌厉的狼时,心一下抽动起来。这就是十年前他挑豁嘴的那只狼。他不相信,世上有那么巧的事,古尔班通沙漠这么大,怎么可能会有二次相遇。再说,这几年旅行者很少能看到沙漠狼了,听说快要绝迹了,就是遇到,人和狼都能相安无事地擦肩而过。这头豁嘴狼,说不定带着它的后代寻仇来了。王飞把自己的担忧对大家讲了,希望大家提高警惕,随时防备群狼的进攻。王飞的话一落,团里的人电打一样爬上车,帐篷也不支了。大家在车里蜷缩着等待着天明。夜深人静时,啊……呜……啊……呜呜的声音此起彼伏.
天露出一丝光亮,地平线开始出现移动的小黑点,一个,两个,三个……沙漠狼开始激动起来,躁动不安地抛撒着沙子。王飞一看远处还有更多的黑点往这里聚集,惊慌地命令大家赶快前进。让人想不到的是,狼群好像得到了指令,竟然排成队,拦住了车头。大家开始紧张起来,胆小的队员吓尿了。
远处的黑点越聚越多。
王飞的车已经被群狼包围得水泄不通。远处的沙包上,豁嘴狼坐在上面,藐视着惊慌的车队。它不时地低嚎几声,每一声发出,群狼都会变换位置,远处的黑点已经变成了狼,把车队包围了。
车队和狼群僵持着。太阳越升越高,灼浪开始翻滚。
如果再这样僵持下去,大家都会变成干尸。
队员们焦急万分,想不出更好的对策。有一辆越野车冲撞狼群,试图杀开一条血路。哪知道,更多的狼快速补了上去,越野车寸步难行。沙包上的豁嘴狼又是一声嚎,越野车跟前的狼开始进攻,啃车轮的,用头撞车玻璃的,咔哧咔哧声,剧烈的撞击声,还有队员惊慌的喊叫声,女人绝望的哭声,在沙漠的热浪里让人窒息。
正在这混乱的时候,王飞的车门忽然打开,王飞跳了下去,车门随即关上,扩音器里传出百灵鸟的声音:大家做好准备,王队已经下去,大家开足马力冲出去!
王飞被群狼包围了。车队掀起滚烫的沙子,脱离了群狼的包围圈。
行驶一百公里后,车队不约而同地停下。王飞为了救大家跳下车,一定被狼吃得只剩下衣服了,连骨头也不会剩下。大家的心情很沉重。那辆越野车调转了车头,顺着原路返回。其他的车子也调转了车头,紧紧跟在后面,百灵鸟紧紧地抓住扩音器,一动不动。
狼群驻足的地方已经不见一头狼,它们就像团里的人做了一场梦,消失得连痕迹也没留下。王飞一个人静静地躺在沙地上,没有了知觉。
回城后,王飞对百灵鸟说:我不怨你,你推我出去时,我也正想跳下去,你也是为了救大家,我理解。当群狼看到你们绝尘而去,留下我一人,它们围着我哀嚎了很久,也迅速撤离了。狼,有时比人更让人猜不透。 
 选自2016年第7期《微型小说选刊》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对沙漠热浪的描写不仅突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还烘托和渲染了人狼对峙时人们心惊胆战、无比紧张压抑的恐怖气氛。
B.从文中的叙述与描写来看,以豁嘴狼为代表的沙漠狼聪明、警醒、凶残报复性极强。比如,当一辆越野车试图杀开一条血路时,群狼开始进攻。
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车子原路返回时百灵鸟“紧紧地抓住扩音器,一动不动”,就体现了她紧张、害怕、不安的复杂心理。
D.“这几年旅行者很少能看到沙漠狼了”“就是遇到,人和狼都能相安无事地擦肩而过。”说明沙漠狼在与人类的接触中变得越来越警醒、克制,尽量远离人类,不与人类发生冲突。
【小题2】小说的情节张弛有度,一波三折,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小题3】小说的结尾说:“狼,有时比人更让人猜不透。”请结合作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