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我也曾对那种力量一无所知
韩寒
①那是十几年前,我二十岁,一个学生网站组织一场慈善球赛,我和几个球友应邀参加,他们也都是上海高中各校队的优秀球员。而对手,是上海一支职业球队的儿童预备队,都是五年级左右的学生。我们是上海高中名校联队,我们去的时候彼此告诫要对小学生手下留情,毕竟人家是儿童。我们匆匆成军,彼此都记不得名字,决定各喊球场上的外号,比如二中菲戈,静安巴乔……上半场结束,我作为金山区齐达内只触球一次。对,没错,我只触球一次。上半场二十分钟,我们就被灌了将近二十个球,后来裁判嫌麻烦,连进球后半场开球都取消了,直接改为门将发球门球。我们的进球数为零,传球成功不到一次,其他时间都在被小学生们当狗溜;后来这场比赛甚至没有下半场,对方教练终止了比赛,说不能和这样的对手踢球,会影响小队员们的心智健康。从那次以后,每次和大家一起看球,看到职业队踢了一场臭球,身边的朋友们纷纷骂说自己公司的球队上去都能赢的时候,我总是笑而不语,心中荡漾起二十岁那个下午,被小学生虐成狗的恐惧。而我也曾对那种力量,一无所知。
②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职业生涯。中国赛车有两大历史最悠久的顶级职业联赛——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CRC)和中国汽车场地锦标赛(CTCC),我获得过两次CTCC年度车手总冠军,五次CRC年度车手总冠军。我参加职业赛车的十四年,一共获得七次年度车手总冠军,五次年度车手亚军。如果某天,外星人入侵,每个国家必须选出最强的两个车手去抵御外星人(假设外星人就喜欢边开车边搞事),大家记得一定要选我,不要被我其他工作所迷惑了,误以为我是参加明星组娱乐赛的。相信我一定能替大家把外星人赶出中国,这是我的骄傲。但为此我也经常遇到来自出租车司机,专车司机和各种民间高手的挑战。有些司机师傅认得我,常对我说他们去参加比赛的话,应该成绩也不错,不输于我,因为他们在街上开了几十年,红灯起步抢位钻缝也经常力压百万级豪车。说着说着,司机师傅情不自禁就开始飙了起来,我吓成了皮皮虾,司机就大笑着说:小兄弟,你职业赛车手这个胆子不行嘛,哈哈哈哈……司机们普遍有一颗想虐我的心,导致我现在基本上参加任何活动都自己带驾驶员或者索性自己开车。除此以外,通过私信和朋友委托,直接向我下战书的也不少。
③我从来不曾和民间高手正面过招,因为这不是一个次元的事情。赛车和打乒乓不一样,它有一定的危险,对自己对他人都是。可能有人要笑话我,你怕是输不起吧,我只能告诉你,你对那种力量一无所知。我做过多次的赛车驾照培训班的主教官,遇到过不少有趣的学生。我能感受到他们有着非常高的心气,家境也不错,有一定的驾驶基础,开着超级跑车或改装车来学赛车执照。他们在学理论课时已经跃跃欲试,对教官讲述的内容也有不耐烦。在介绍自己的时候,也时常透露自己开车很快,是他们全镇之光等等;我还遇到过直接站起来说“我从来没遇到过对手”的学生。一般我们都是很保护学员的这种自信,因为反正他们的自信心会在未来几天里被摧毁,从他们坐上助理教练开的车过第一个弯的时候。他们很多人一开始抱着砸场的目的,中途却变成了小白兔;当然也有人后来在职业赛车中获得很好的成绩,那是因为他们不但拥有敢于挑战的心,也拥有自我认知调节的能力和学习的欲望;最关键的是,他们之后无一不都经过了大量的练习,从新手赛开始,一步步成为了优秀的职业车手。
④我也有挑战其他行业世界冠军的经历。经历了那场被小学生团灭的球赛以后,我觉得,可能我更适合一个人的运动吧,比如打台球。于是我打了很多年的台球,球技日益成熟,身边能和我抗衡的人越来越少。我潇洒的出杆,奇妙的走位,折服了身边的朋友,一个球馆老板叫我松江新城区奥沙利文。就在前几天,我去和潘晓婷打球。我想虽然我实力不如她,但凭借我职业赛车练就的抗压能力,多年起起伏伏带来的强大心态,还是有一丝机会的。况且她也是人类,总是会失误的吧。因为她是世界冠军,让她开球我基本就没有上场机会了,所以我们约定,输了的开球。对于这次较量,我做好了应对的方案。我会多做防守,迫使潘晓婷尽量打远台进攻,等待她的失误,我再一剑封喉,用我的智慧和心态,弥补实力上的差距。想到这里,我嘴角露出了一丝诡异的笑容,慢慢起身,抄起杆,一个大力开球……
⑤那个夜晚,我基本上只在干一件事情,就是开球……
【小题1】文章题目中的“也曾”有重要作用,请加以分析。
【小题2】第④段画线处的描写生动巧妙,请加以赏析。
【小题3】评价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情感的意义。
【小题4】分析本文多角度选材的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4-27 11:03: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谎言

高沧海

一切要从夏至的丈夫说起。夏至的丈夫是一名生意人,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在四十七岁又零十天的一个黄昏,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客死他乡。

噩运当头,夏至第一个接到了消息。就在那天黄昏还早些时候,丈夫还和夏至通过电话,他说平安抵达,莫念。她则告诉他,妈才吃了一碗大米粥,还吃了一块甜瓜,现在正在看动画片,安静安详,勿念。

妈是丈夫的妈,早年丧夫,只守着这一个独子。老来瘫痪在床,全凭夏至照料。

夏至悲痛震惊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一定要瞒住这可怜的老太太,这能要了她的命。

托了借口,处理完丈夫的身后事,夏至回家来。

夏至的样子憔悴且衣裳显宽,摇摇晃晃,精神恍惚,老太太十分诧异,你这是怎么了?

夏至抱住老太太,好一番号啕大哭。她说,妈,你那好儿子,不要我了!

夏至哭哭啼啼,时至今日,她也不再瞒老太太了,她这几天就是在交涉这件事。她已被老太太的儿子无情地抛弃了,嫌她年纪大了,不好看了,老太太的儿子在外面又重新有了一个家,重新有了一个女人,那个女人至少比他年轻二十岁。

老太太激动地拍着床板,畜生,畜生!

老太太说,你给那个畜生打电话,让他来见我!

换号了,打不通。

你去他那里闹!

说是在上海,也有说在北京,隔这样远,哪里找他去。

老太太问夏至,姑娘,这么说,他真不要媳妇了?夏至点头。他也真不要妈了?夏至再点头。

老太太哭着说,畜生啊,白眼狼啊!

夏至轻轻拍着老太太的背,妈,你放心,还有我呢,你永远是我妈。

老太太说,权当我没养儿子了,丢人现眼!

我去看望夏至。

夏至住在一个叫兰陵的地方。兰陵是我可以想到的最美的城市,那里有一座国家公园,从夏至的门前伸展一条柳阴大道,一直通向兰陵国家公园的北门。

夏至撩开门上的珠帘子,她转头向屋里喊,妈,我同学来了。

桌上是一篮洗好的甜瓜,翠玉似的,老太太坐在床上招呼说,同学,你吃,你吃。

夏至说,老太太喜欢吃甜瓜,便以为天底下的人都喜欢吃。她声音也不悄悄,也不怕老太太听见。说完了笑,我便接了甜瓜,不客气地吃了。

老太太目不转睛地看我,我说,好吃,好吃。

老太太笑了。

老太太说,同学,你也不是外人,你认识的人里有合适的青年,介绍给夏至啊。

夏至说,妈,说哪里去了呀。

老太太说,我老太婆年岁大了,指不定哪天就咔嚓了事,我那个儿子不顶事,就当废了没了,你说,不找一个人,夏至多孤单。

夏至说,妈,跟您说多少回了,哪天您老人家老了,不在了,差不多我也就退休了,我就回郑州老家。

夏至说她的老父老母住在郑州的郊区,小桥流水,有一大片田地,她将来可以帮着他们种菜种瓜,栽树栽花。

老太太让夏至带我去公园玩,她正好也要自个儿眯困一会儿小觉。

夏至说她早上六点半起床,去小区对过儿早点摊上来一碗热豆浆,她可以吃下四根老油条。八点十分她出门上班,老太太床边伸手可及的木桌上,纱罩下有一碗豆浆,两根老油条,或者两个小素包,那是夏至给她捎带回来的早餐。

中午十二点,夏至回家吃饭,路上也会捎点小菜回来。白天家里雇了一位帮忙的老阿姨。蒸屉里热着馒头,馒头要暄腾腾地热着才会有麦子的味道,老太太总是这样说。傍晚,老阿姨拾掇好了,老太太有时倚靠在床上,也捏花边水饺,数算着时间,一锅水坐在炉上咕嘟咕嘟开花时,正好夏至到家。这边洗手擦脸的工夫,一群小白鹅已出锅,挨挨挤挤。

老阿姨这时告辞。老太太眼巴巴瞅着,夏至正吃着,牙齿一紧,吐出一粒花生仁,老太太开心地笑了,她说,祝我姑娘事事如意,早早遇上一位好青年呀!

我说,这件事,就不怕不小心穿了帮,被老太太看穿?

夏至说,老太太年纪越大,也是稀里糊涂了。

我说,夏至,节哀顺变,别苦了自己,真心祝福你,遇上合适的就嫁了吧。

夏至摇头,她说,忘不了他。以后再说吧。

我与夏至坐在一起,她憧憬着向日葵花开,或许她自己也就相信了郑州的乡下一说。

而我从一开始就知道,哪里有什么老父老母,哪里有什么郑州的乡下,哪里有什么一大片田地,我的同学夏至,自小就父母双亡。

(选自《天池》)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的开头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写夏至的丈夫去世,这样就把小说的矛盾揭示出来——夏至和婆婆怎么生活。
B.“夏至悲痛震惊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一定要瞒住这可怜的老太太,这能要了她的命”,这第一反应表现了夏至的善良。
C.文章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这是全知全能的视角,可以灵活地设置情节。中间插入“我”这个角色,我就是作者本人。
D.本文情节清晰,语言简洁,用平凡的语言叙述了一个平凡的故事,但是就是这平凡的故事反映了中华儿女的不平凡。
【小题2】生活中“谎言”不让人喜欢,小说却以“谎言”为标题,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小题3】小说在情节构思上有何特点?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烟雨桃花潭
陈所巨
一个暮春的雨天。雨是江南独有的,似雨似雾,丝丝缕缕;桃花潭也是江南独有的,在青弋江上,在蒙烟细雨和莽莽苍苍的历史之中。穿过水东翟村,出踏歌岸阁。面前是墨青色无声的青弋江,背后是青青的生满益母草的踏歌古岸。我知道,在另外的时空,在另外一个桃花盛开的暮春,李白立在船头,就是那种江南特有的小小的梭子船,他的眼睛里有一滴雨一样亮的泪水。汪伦在岸上,踏着江南特有的节奏,唱一首据说是很久很久以前就有的送别歌。在他们身边,江水悠悠地流淌,桃花灿烂地盛开,小雨牵肠挂肚地下着。李白再也忍不住了,那首《赠汪伦》的诗就顺口流出来,而且就那样平平仄仄脍炙人口地流传千载。 不见有潭,只有联袂而来,一版墨青的江水,原来春夏水涨,将对岸那潭与青弋江连为一体了。桃花依然像古代那样地开着,在岸边,在水里,在那种烟雨迷蒙的意境之中,静静的濡染着生命的嫣红。我突然想起,江水和桃花和谐组合的桃花潭,似乎是在静静地等待着什么。是等待我呢,还是大唐的李白?
李白当时住在宣城,“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但他忽然收到汪伦顺着青弋江漂来的书信。信曰“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就欣然溯江而来。到翟村一看,并不似信中所言。汪伦说他的信没错。离此十里有个桃花渡,岂非“十里桃花”?对岸的万村有家姓万的人开的酒店,莫不是“万家酒店”?李白大笑,不仅笑中国文字机巧无穷,也笑江南人的机智和诙谐。
细雨霏霏,如小猫舌头凉凉地舔着面颊。江水墨青地静,偶尔贴一朵无声的小旋涡。江南的蒙烟细雨最是缠缠绵绵地难以招架。那古意盎盎的水村山廓和许多心绪,也都湿漉漉让人难以招架了罢!上游百米处,三两牧童骑在水牛背上,悠悠地由江水驮过江去,水面只剩一弯盘角的牛头和戴小斗笠的牧童的上半身。那情景,似在李可染水墨画中见过。歌声悦耳,牧歌呢,踏歌呢?
雨丝密密的,漫天撒下轻丝罗帐。翟村、万村和不远处的魁星阁都成了淡淡的影子,那雨莫不真个就是江南的情,江南的韵?此时,汪伦和李白都隐进乳白色的厚厚的帘幕,只有那潮湿的渡船苍黑着,在原来的地方,静静地,静静地若有所思。
乘船渡过江,渡口叫万村渡。传说翟村曾与万村争渡口的名字。但万村人说,“桃花潭水深千尺。”千尺者,万寸(村)也。这又是一例江南人的机智和诙谐。上岸,于那一截老街中寻万家酒店,不见当日那酒垆,和飘摇招展的牙边小酒旗,就寻在细雨之中飘逸千年的诗酒气氛吧。酒能酣畅肝胆,亦可消解愁闷。在长安城大呼“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在山水灵秀、春雨霏霏的江南,是不是依然那样狂醉?然而,此时的李白老矣,他胸中的激情,已经化作更多的忧郁,他的人生或许已经短缺了许多诗意的东西了。他是那样的认真,那样地感恩,那样地脚踏实地地感受着真实的人间烟火。所以他才真实地体味了桃花潭和汪伦对于他的比桃花潭水更深的真情。我总以为,青年李白与老年李白是迥然有异的两个人,就像迥然有异的石头和水。岁月太能改变一个人,而且是从外到里深刻的改变。有谁能风流倜傥一辈子?有谁能不像李白那样,在采石矶头,最终将黄铜古月和那条来自家乡的大江看透,看穿呢?“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桃花潭毕竟不比长安,人到老年的李白毕竟也不比年轻气盛的李白啊!
蒙蒙烟雨依然无声无息,无声无息地编织着暮春的江南。风有酒的气味,雨有酒的气味,青弋江有酒的气味,桃花潭那墨黑色嶙峋的崖岸有酒的气味。江水不倦地流,小旋涡似一朵朵水青色的小莲花,开在多少有些禅意的墨青色的江面上。似乎有一叶小舟,倏地滑进烟雨,滑进迷蒙中的别离,从古到今,由远而近,招招手、惜别古人,惜别那诗意的陈年旧事。逝者如斯,而烟雨中的桃花潭却留住了永远的小舟,和在踏歌的节奏中濡润出生命嫣红的桃花。
是谁在吟咏那首古诗呢?我听见水面上有些声音,平平仄仄,殷殷切切……
【小题1】试根据文中描写江南雨景的片段,从文中找出表现江南雨特点的词语,并分析作者反复描写烟雨江南的作用。
【小题2】文中描写了翟村曾与万村争渡口这一故事,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小题3】文中说“青年李白与老年李白是迥然有异的两个人”,试结合文意对比分析青年李白与老年李白到底有哪些不同。
【小题4】画线的句子和前面的哪句话相呼应?这种呼应有什么作用?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一名叫孙赫的男子在高铁霸占他人座位,出言不逊,并不听警察劝阻。此后网友又陆续曝光出各种各样的“坐霸”。铁路部门翻遍了整本《铁路安全管理条例》都没有发现什么好用的条款,于是只好回应说:“涉事男乘客的行为属于道德问题,不构成违法行为。”

(摘编自2018年9月3日《中国新闻周刊》)

材料二:

材料三:

新京报:道德“滑坡”的观点是转型后才出现的,很大程度上是将此归因于市场经济。在你看来,事实是这样吗?

高兆明:尽管社会道德状态与市场经济实践有关,但不能将社会普遍道德失范现象归罪于市场经济。

第一,在市场经济建立以前的几千年历史上,也有道德败坏、拜金主义、极端自私自利的现象,建立起市场经济的社会,未必是道德风尚败坏的社会。

第二,市场经济本身是否就没有积极的人文价值?黑格尔、斯密、马克思等思想大家对市场经济人文精神的分析很充分,都有自己基本的看法,对市场经济的人文价值并没有取绝对否定的态度,相反,还在相当程度上给予积极肯定。主体、主体性精神、权利、契约、规则、法治、合作等精神,是市场经济建设对社会人文价值精神的积极贡献。

(摘自2016年12月3日《新京报书评周刊》)

材料四:

黑格尔曾明确区分“道德”与“伦理”。黑格尔的“道德”指向个体自我立法、良知美德,“伦理”指向社会自我立法、秩序规范、正义制度。黑格尔强调“道德”须以“伦理”为内容并在“伦理”中实现,其目的之一是要揭示:只有在正义的社会秩序中,个体的理性能力才能正常发挥,才能真正谈得上自由意志。

道德类型奠基于互为目的的合作性社会关系。合作性社会关系以“相互性”为规定之一。“互善”的相互性尽管不同于“互利”的相互性,但是在根本上却离不开“互利”的滋润。在一个开放性社会过程中,如果“善意”是单向的,如果“善意”始终没有“互善”“互利”滋养,那么、除非是在纯粹宗教精神的意义上,否则就是不可持续的。

(摘自2017年7月4日《新京报书评周刊》)

材料五:

道德乃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们的反思和选择的产物。人类并非天生完美、更谈不上是一种始终向善的生物。资源的有限、利益的排他、人情的纠缠,往往会影响我们,使我们即便懂得了道德的知识和原则,也依然不能按照这些知识和原则所提出的道德要求来行动。所以、我们不是“天生地”或“必然地”就生活在一个道德的世界中。我们赖以存在的道德世界,以及我们具体实施的道德活动,实质上,全是我们在“讲道德”与“不讲道德”的两可之间经过权衡、反思而选择了前者的后果。这恰恰表明,人是其有能动性的自由存在者;道德是奠基于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产物。

(摘自2018年08月24日《光明日报》)

【小题1】下列对材料中“道德”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市场经济不一定会带来道德败坏,相反它还伴随主体、主体性精神、权利、契约等积极的社会人文精神。
B.道德体现个体自我立法、良知美德,我们应该期待来自个体美德方面对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抵抗与克服。
C.道德是人们反思和选择的产物,想要让我们的意志按照道德要求来行动,我们必须掌握道德的知识和原则。
D.道德是奠基于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产物,因而人类能在“讲道德”与“不讲道德”的两可之间做出选择。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平确的一项是( )
A.黑格尔等对市场经济人文精神的分析,可以证明将社会普遍道德失范现象归罪于市场经济的做法是不恰当的。
B.大多数人会在高铁上抵制类似“霸座”这种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说明公众普遍追求公共道德与秩序。
C.在合作性的社会关系里,“善意”通常不能是单向的,它始终需要“互善”“互利”滋养,否则不可能持续。
D.人类不是一种始终向善的生物,会受到资源的有限、利益的排他、人情的纠缠等影响,做出不道德的行为。
【小题3】依据材料四中关于“道德”与“伦理”的阐述,对材料一中“孙赫霸座”这一现象加以评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7年8月18日下午,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发表声明称,将根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在涉及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创新等领域对中国正式启动贸易调查。
美方无视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依据国内法对中国发起贸易调查,对外发出破坏性信号,引发国外媒体高度关注,包括美国产业界在内的国际舆论对此普遍表示担忧。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二:
新加坡《联合早报》2017年8月17日刊发的社论《贸易纠纷不应沦为政治工具》指出,国际贸易应秉承自由和公平的原则,不应与地缘政治、人权等议题挂钩,更不能沦为一个***史伟哲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警告称,如果世界最大两大经济体之间发生贸易争端,将对德国企业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史伟哲强调,在贸易战中没有赢家,各方必须谨遵世界贸易组织的游戏规则。
日本《读卖新闻》称,动用“301条款”对于美国来说是把“双刃剑”。美国如果单方面上调关税,涉嫌违反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不仅中国,其他国家也会反对。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主要是电脑、智能手机、纺织品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如果美国的制裁导致美国国内商品价格上涨,美国人民的生活也将受到严重影响。该报援引日本经济产业大臣的话说,美中经济关系对世界经济有着巨大影响,日本方面会密切关注这一情况。
德国《世界报》14日发文称,如果“301调查”最终导致美国对中国实施单边制裁,对美国本身毫无益处。文章援引国际金融专家的分析称,“贸易保护措施只会让美国诸如钢铁等少数行业欢欣鼓舞,却无助于抵消贸易逆差”。文章认为,如果启动制裁,例如收紧甚至中断从中国进口稀土,美国整个计算机行业都会陷入困境。
“华盛顿人为限制中国进口的做法,会让美国自己更痛苦。”俄新社17日指出,一旦提高对中国商品征收的进口关税,白宫惩罚的实际上是在中国投资的美国企业。如果中国采取反制措施,限制美国商品进口,美国厂商就难以在中国销售农产品、飞机、汽车等商品。“中国寻找新供应商要比美国寻找新消费者容易得多。”
(摘编自人民网)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保护知识产权是美国对中国展开贸易调查的借口而已,美国的目的是实行贸易保护。
B.近年来,美国向中国的货物出口增长势头迅猛,美国本身也是中美贸易的受益者。
C.中美双方爆发贸易战,可能波及第三方,将危及全球经济。中美经济关系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D.贸易战将影响美国民众的日常生活,美国受贸易战的影响超过中国,贸易保护主义者终将是输家。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动用“301条款”极具挑衅意味,该法案其实只是美国的国内法案,不能凌驾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之上。
B.如果中美之间发生贸易争端,其影响将超出中美两国的范围,引起许多国家的关切,因为中美贸易争端会对其他国家产生不利影响。
C.日本《读卖新闻》认为,美国单方面上调关税不但涉嫌违反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而且可能导致美国国内商品价格上涨,对自身不利。
D.美国对中国实施单边制裁的贸易保护措施虽然让美国的企业欢欣鼓舞,但结果并不能抵销美中贸易逆差。
【小题3】如果“301调查”最终导致中美发生贸易战,会造成什么后果?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客厅里钓鱼

冯伟山

①卢七说啥也没想到蔡局长家的门一敲就开了。他屁股刚挨上沙发,就当着局长夫人面把一张五千元的购物卡放到了茶几上。局长夫人一笑,边给卢七倒水,边朝里间喊了声:“老蔡,来客人了。”这当儿,卢七在心里很放荡地笑了。心想,都说局长清正廉洁,看来是徒有虚名。

②说起蔡局长,卢七一点也不陌生,他大名蔡长青,论起来还是自己二十年前的战友呢。虽然不在一个连队,但在一个营部啊。入伍不久,蔡长青就在部队闹了一个大笑话,人人皆知。一日,新兵们在一个大库房里打扫卫生,不知谁不小心把挂在墙上的一个灭火器碰了下来。也巧了,那灭火器的保险栓被撞开了,在地上边转边“突突”地冒着干粉。蔡长青见了,一个箭步窜过去就把灭火器抱在了怀中。他大喊着:“快闪开,快闪开,危险!”他抱着灭火器没命地朝库房外跑去。所有的新兵都被他的喊叫惊呆了,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儿,有朝角落里躲的,也有干脆抱头趴在地上的。等连长急火火从不远处赶来时,蔡长青已把灭火器扔进了二十米外的一个水塘里。他满脸是汗,胸脯急剧地起伏着,结结巴巴地说:“连、连长,那个红红的东西被我扔进水里了,不、不会再爆炸了吧?”连长一脸紧张,等弄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连长说:“那是灭火器,不会爆炸的。”此时,新兵们也三三两两聚了过来,听说蔡长青玩命般抱着的是一个灭火器时,也都笑起来。有说他土老帽的,也有说他没见识的。蔡长青低着头,尴尬得浑身不自在。他小声说:“我老家在一个大山里,我没见过灭火器,见在地上突突地冒白烟,以为要爆炸呢。对不起,让大家受惊了。”这时,连长轻轻拍了拍他的肩头,严肃地说:“怎么能怪你呢?不但不怪,我还要表扬你,你的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正是我们所有士兵学习的榜样!”不几天,蔡长青的名字就在整个营部传开了。

③后来,听说他在部队干得很好,埋头苦干,年年是标兵。再后来,复员回家做生意多年的卢七突然听说蔡长青来自己家乡的县城当公安局长了,就想见见他,叙叙旧情。

④蔡局长出来时,手里竟拿了一根鱼竿。卢七急忙站起来,笑着说:“蔡局长,您还记得我这个战友吗?”蔡局长没回答,笑了笑,说:“你坐着,我边钓鱼边陪你聊天。”钓鱼?卢七大惑不解,在客厅钓什么鱼呀?随着蔡局长坐定,他才看清客厅的一角摆了一个硕大的玻璃鱼缸,缸里也没水草啥的,就养着一些普普通通的鲫鱼。蔡局长说:“我小时候最好钓鱼,村子附近的小河和池塘里我都钓遍了,现在想起来心里就痒痒。这些年工作压力大,闲暇时间少了,就在家弄个鱼缸偶尔过过钓瘾。”说着,蔡局长把鱼饵挂好,钓线入缸。一会儿,鱼就围拢过来,瞪眼在钓饵旁一个劲地观望。这时,一条大个的鲫鱼猛冲过来,把小鱼驱散开,在饵旁左看右看,上下游动,满眼的贪婪和欲望。看着蔡局长持杆的专注和淡定,卢七也屏住了呼吸,两眼死死盯着鱼缸。终于,大鲫鱼昂着头,摆了摆尾巴,还是张口扑向了香喷喷的钓饵。局长双臂一抬,大鲫鱼就悬在了半空。卢七见了,忙伸手帮着去捉鱼,蔡局长摆了摆手,一笑,把鱼从钓钩上取下又扔回了缸里。蔡局长说:“自当局长以来,常有人用饵来钓我,稍有不慎,便入万劫不复之渊。想想小时候钓到的那些鱼,煎炸煮烤任我摆布,其实那些鱼就为了一点饵料,真得很悲哀。这事对我感触很深,就专门弄了这个鱼缸,一有空闲就钓着玩,其实是时时自省,千万不能有丝毫的贪欲呀。”

卢七听了,无言以对,一肚子想说的话又憋了回去。蔡局长把购物卡塞到卢七手里,又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老战友,很抱歉,我该送客了。”

卢七出来时,一肚子不解,这年头还真有奇事呀!他脑子里突然又冒出了当年新兵们嘴中的那个蔡长青,那个抱着灭火器没命地奔跑的傻老帽。卢七摇了摇头,又突然使劲点了点头。

(原载《美塑》2018年6期,《小说选刊》2019年2期转载)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中“放荡”二字,写出了卢七的得意和自信,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其小人得志的心态。
B.文章第二段采用补叙的方式,介绍了蔡局长年轻时候闹笑话的事,表现了蔡局长不同于常人的精神。
C.文章第四段运用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写出了鲫鱼的贪婪,写鱼是为了写人,具有象征作用。
D.文章最后写卢七送礼被拒,一肚子不解和对当年的回忆,都是为了刻画蔡局长的正面官员形象。
【小题2】文章结尾处“卢七摇了摇头,又突然使劲点了点头”,刻画了卢七复杂的心理活动,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小题3】本小说被《美塑》刊载,又被《小说选刊》转载。假如你是编审,你为什么会选中它?请结合文本从选材和构思方面谈谈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