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台湾岛上森林资源丰富,其中樟树是特色树种,其叶片具有革质特征。樟树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宜生长在年均温16℃以上、1月平均气温在5℃以上的地区,其抗寒能力不强。下图为台湾岛植被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台湾岛森林分布特征的主要成因是( )
A.受海洋影响显著
B.南北纬度跨度大
C.受林业发展区划影响显著
D.受地形影响显著
【小题2】在台湾岛东部地区,樟树不适宜生长的海拔是( )
A.0~200米
B.200~400米
C.400~1800米
D.2000~3500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2-22 04:43: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人类对东部季风区自然环境深刻影响的产物是 ( )
A.东北山区的针叶林
B.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
C.青藏高寒区广布的冻土
D.华北平原的次生盐碱化
同类题2
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中亚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合作伙伴,深入理解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有助于认识我国与该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1)说出中亚地区降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从河流发源与补给角度描述中亚地区河流特征,并分析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3)我国在采用种植草木樨、田菁和紫花苜蓿的方法起到了很好的改良土壤的作用;美国、加拿大采用秸秆还田加深耕的办法达到突出的防盐效果;俄罗斯使用暗管排水,调节地下水位,使作物增产20%-50%。
说出人们不合理灌溉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据材料指出中亚可以借鉴的治理措施。
同类题3
泥炭又称草炭或泥煤,是未完全分解的有机残体(主要是植物残体)长期积累起来的物质。主要形成于沼泽地区。泥炭的发育,取决于沼泽植物的生长量和残体的分解量。现代沼泽地仍在积累着的泥炭,叫裸露泥炭,读我国裸露泥炭分布(图1)和某地不同类型植物分解率随时间变化(图2),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裸露泥炭的集中分布区,其形成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A. 植物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地方,导致泥炭积累多
B.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白天物质生成多,晚上呼吸作用弱,有助泥炭形成
C. 地势较低,以致沼泽分布众多,形成泥炭最佳生成环境
D. 气温较低,残体分解量少,积累较多
【小题2】泥炭具有多种用途,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某地准备某种植物进行泥炭生产试验。从总体上说,该地种植何种植物效益最好
A. 芦苇 B. 青苔草 C. 沿阶草 D. 牵牛花
同类题4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和社会环境区域差异显著,形成了种类繁多,风格各异的戏曲文化。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唱腔普遍具有“旋律高亢,感情饱满,情感悲凉、铿锵有力”特征的戏曲是
A.粤剧
B.川剧
C.越剧
D.秦腔
【小题2】早期的伴奏乐器往往就地取材,下列地方戏与其伴奏乐器组合正确的是
A.粤剧——马头琴
B.越剧——竹笛
C.秦腔——古筝
D.豫剧——葫芦丝
同类题5
下图为世界四个地区聚落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以上聚落不具备防寒特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以下聚落中,与碉房一样具有防御功能的是
A.陕西的窑洞
B.日本的合掌造
C.福建的土楼
D.内蒙古的蒙古包
【小题3】以上聚落所在地区纬度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