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月亮里的水
李晓春
月光如水。映着路上两个影子。长的是母亲,短的是我。
田野上,空荡荡。飘来飘去的火眠虫,在夜空里呢喃着田野和村庄的秘密。
月光唤醒了蛰伏在我身体深处的精灵,它们在我的胸腔里游走奔突,最后,变成欢乐的云雀,从我的喉咙里飞出来——“火眠虫,照天空,飞到西,飞到东……”
“儿子,别唱!”母亲回过头,轻声阻止。我吐了吐舌头。其实,母亲也爱唱歌。而且,唱得比我好听得多。但母亲今晚不会唱。因为,唱歌会暴露我们的“秘密”。
不多久,我们来到水渠边。水渠流淌着银光,袅袅的雾气,渲染出迷幻玄秘。
母亲静静地站在月辉下。
我也静静地站在月辉下。如在平时,我早就捋光衣裤,“扑通”一声跳入水中。但今夜不能。今晚,我是母亲的“保镖”。
母亲慢慢地走下渠埠头,缓缓地和月色水光融为一体。母亲解开乌梢蛇似的长辫子,头一甩,辫子便天女撒花般散落开来,她俏立水中,弯下腰,脸几乎贴到水上,黑黑的长发越过头顶,“哗”地流泻到水中,爆发出欢快的尖叫声。
弯腰濯发的母亲,此时,犹如天上那一轮明月,昳丽动人!
火眠虫在夜空中翔舞,蛙潮一波接一波涌来,我心里又涌起了唱歌的冲动。
“花蓝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
一阵明亮、悠长的歌声,从水面上传来。是母亲在唱。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南泥湾》,不知道郭兰英,以至于在很多年后,我再次听到郭兰英的原唱,崔健、梦鸽的翻唱,都没法找回那夜听母亲唱歌的感觉。母亲的歌声水一样漫过来,我醉了。歌声中,母亲在渐渐下沉,渠水渐渐漫过母亲的腰,溢过母亲的胸口。母亲的衣服缓缓鼓起,水莲花一般在水中绽放。②月亮在母亲没入水中的一刹那,耀出眩目的光华。水渠亮如白昼,我听到水渠也欢唱起来——好地方来好风光,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注)
母亲从水中站了起来。
母亲脱掉了厚厚的花布衫,胴体上闪烁着琥珀的光泽,似涂抹着羊脂。她的长发湿漉漉地散披在圆润的肩膀、胸脯上。她的乳房依然雪山一样高耸,月亮一样丰满。这一刻,我不敢正视。我甚至想逃离。但是,片刻后,我的眼光又重新聚集到母亲的身上。母亲的身上闪耀着圣洁的月辉,充满神性,它像一把钩子,牢牢地钩住了我的心。
母亲快乐得像个孩子,她甚至忘记了我的存在,旁若无人地玩起水来。她用小木盆舀起渠水浇到脖颈、胸脯上,渠水顺着母亲的脖颈向下流,渠水流过高山,流过平原,最后滚落到水渠中;母亲把水泼向天空,胸房因双臂的挥动而欢快地抖动, 她“咯咯”笑着,笑声闪着珍珠的光芒,在水面上,在月光里,欢快地奔跑跳动。
清凉的渠水涤清了母亲身上的尘垢,冲走了春夏凝结在她身上的疲惫和沉重。
“呱!”一只夜鸟从头顶上飞过,留下一声清啼。鸟声中,母亲停住笑,倏地没入水中,四下顾盼。田野上静阒无人。
“吓死了。”母亲拍拍胸口站起来,笑吟吟地向我走来。
我看傻了。
此刻,我多想重回婴儿,找回那份久远的甜美和幸福——母亲说我小时候很犟,晚上大哭大闹,但她只要把乳头塞进我嘴里,哭声就会戛然而止。现在,母亲就站在我面前,许多模糊的记忆在我的脑海里一一清晰,许多温暖在一点一滴唤回。我情不自禁地向母亲伸出手去……
“儿子。”母亲把我从臆想中拽回。
“儿子,来,给姆妈擦擦背。”母亲没有发现我的羞赧和慌乱。她转过身去。我突然有些兴奋,这就是我渴望拥抱的身体。一股幸福的电流瞬间流遍我的全身……
我把手掌贴到母亲湿凉的背上,用力地擦,我擦得很上心,我要把母亲身上所有的尘土、汗渍擦干净。“好有劲啊!”母亲夸我。在母亲的夸奖声中,我更加起劲地擦起来。然而,当我的小手触摸到母亲的肩膀时,我惊愕了。母亲的背光洁细腻,她的肩膀却出奇地粗糙干硬。我知道,这是一担担稻谷、玉米,一担担柴木压磨出来的。
我轻抚着母亲粗糙干硬的肩膀,情不自禁地展开双手,紧紧搂住母亲的脖颈,把脸牢牢地贴在她的背上……
夜凉如水。回村的小路上。有两个人,走着的是母亲,背着的是我!
(注)《南泥湾》歌词。
【小题1】文中两处有关歌唱的描写共同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小题2】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段落。
【小题3】简析“月亮”这一意象在本文中的作用。
【小题4】联系全文,简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9-06 07:01: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2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宣布授入区城服务,这是中国卫星导航产业发展史上值得铭记的时刻,是个重要的里程碑。这标志着我国卫星导航产业从此进入以北平为核心推动力的时代。2013-2015年是北斗产业的启动和快速发展期。在2013年前的十多年间,主要是以推进北斗一号的应用为主,北斗用户终端总数量只有二十万套左右。未来,北斗产业在定位、导航、授时等功能的基础上,将在大众消费应用、交通物流管理、测绘地理信息,关键基础设施、紧急安全救援、行业精准应用等六个领域实现较快发展。其中紧急安全救援主要涉及医疗消防救援、防灾减灾抗灾、道路安全救援以及紧急搜索救助等相关的调度协调管理和导航定位与位置信息服务。
(摘编自曹冲《中国北斗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材料二:
与GPS相比,北斗有自己取胜的独门绝技——短报文功能。短报文与目前的手机短信功能相类似,用户可以通过北斗用户机发送一条长度为120个字的信息,向外界告知位置。在这川地震搜救时,北斗就曾经大展身手。在川西北通信信号遮蔽干扰严重的复杂环境中,美国的GPS只能显示终端位置信息而无通信功能,而卫星移动电话虽可实现语音通信,但不具备定位导航功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同时具备空间定位、时间基准授时和短报文通信功能,解决了抢险救灾应急指挥中的定位与通信难题。
(摘编自《揭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信号盲区可发送短信》,2012年1月9日《南方日报》)
材料三: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球搜救功能示意图
(资料于陈敏等《北斗导航技术在山地休闲旅游应急救援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注:示位标,指紧急无线电示位标,遇险后可发求救信号。
材料四:
随着北斗三号工程第三、四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2018年北斗卫星进入密集发射期。相较北斗二号,北斗三号卫星系统不仅覆盖更广,精度更高,而且可靠性更好;不仅实现全球覆盖,而且卫星载荷有了很大进步,增加了全球搜救功能,并且搜救精度可达“米”级。这将为航海、航空和陆地用户的遇险搜救提供使利,比起可能只提供公里级搜救精度的国际标准搜救卫星精度更高。2017年底,我国的北斗系统及北斗系统搭载遇险搜救载荷写入国际搜救卫星组织中轨搜救卫星系统框架文件,这标志着北斗系统加入国际搜救卫星系统迈出了第一步。
相比GPS、格洛纳斯导航,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增加了全球短报文功能,有星间链路,将来还有其他空间环境检测载荷,可能还有自主导航功能,这些都是其他导航系统不完全具备的功能。
(摘编自《北斗导航副总师:该系统全球搜救功能达到“米”级》,2018年3月4日央广网)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备定位、导航、授时等功能,可运用于大众消费应用等多领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B.根据材料三,北斗卫星接收到求救信号,即向求救者反馈任务安排,并将信号发送本地用户接收终端。
C.根据材料三,搜救任务控制中心收到信号后,将信号发送给多个对象,由多模跟踪与统调中心联系救助服务团队。
D.北斗三号比起北斗二号系统更加先进,服务范围更广,这将大大增加北斗用户数量,推动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2013年前以推进北斗一号的应用为主,2013年后北斗二号投入区域服务,现在北斗三号已开展了全球搜救服务。
B.北斗产业在紧急安全救援领域将实现更快发展,其实早在汶川地震搜救中北斗导航系统就曾大展身手。
C.北斗三号新增了短报文功能,这个功能与手机短信功能相类似,用户可以通过终端发送一条120字以内的信息。
D.北斗导航系统具备全球短报文功能、自主导航功能,并有星间链路,可见比其他导航系统更先进。
E. 北斗导航系统相较国际标准搜救卫星具有精度更高的全球搜救功能,但尚未加入国际搜救卫星系统。
【小题3】北斗导航系统在紧急搜索救助中具有哪些优势?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盯住刘大雄
王溱
卢浩被叫到领导办公室,进门便看到刘大雄。刘大雄是市纪委三处的头儿,主要负责党风党纪。
卢浩同志,根据有关人员举报,你和处里的有关人员在昨晚接受过下属单位的宴请,并接受礼品,严重违反了八项规定。刘大雄挺直了身子看着卢浩说。
卢浩的头“嗡”的一声,大了,解释道:我们就吃了个工作餐,至于礼品,那不过是属于试尝品,算不上礼品。
在酒店里吃工作餐?试尝品发放的对象是专家、市场营销、商家代表,你们算是其中的哪一类?刘大雄的话有些咄咄逼人,但卢浩以为凭两人的交情顶多写个检查。没想到,一周后市纪委给他和另外三名同去的党员,党内警告处分。
卢浩心里还有点不服气。这事放在以前算什么?卢浩现在最担心的是未来的前程。自己不到五十岁,还有发展空间,这下麻烦了。
想起这,卢浩心里就不舒服,对刘大雄一肚子“意见”。这天,不知谁又说起这事,说着说着又提到刘大雄。刘大雄就没有点“出格”的事?
卢浩心想,对啊,别人能犯错误,刘大雄就不会马失前蹄了?盯住刘大雄。于是卢浩一天一个人,下班后盯住刘大雄。但一连几天,刘大雄下了班也不离开办公室。卢浩纳闷,刘大雄连轴转也不嫌累?卢浩从心里有点佩服刘大雄了。
也许这些日子他们忙,过几天就会松闲。人一松闲下来就会考虑个人生活,那时就有好戏看了。卢浩鼓励同事。
晚上值班的同事打来电话,说刘大雄被一辆挂着公务车牌的面包车接走了。公务车牌?那就是说是公车私用了,单凭这点也是违纪。卢浩兴奋地搓着手。这回看他怎么说?卢浩突然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刘大雄是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大学毕业分配到了城市,一直干到处长。假如真的出了事,刘大雄会一下子跌落万丈深渊,从此抬不起头来。
卢浩的同情心占了上风。他掏出手机想告诉同事别跟下去了,但又想到,他刘大雄考虑过自己吗?想到此,卢浩又把手机放进了口袋。
快来吧,这里真的很热闹啊!好多公车,酒店门外还有登记的。同事有些激动又兴奋地说。
卢浩打车往酒店奔去。车到酒店刚停下,便有笑容可掬的小姐迎上来。先生是来参加慈善义捐活动的嘉宾吗?
是捐赠活动,不是饭局啊!他把同事拉到黑影处说。我这也是刚弄明白的。刘大雄是书法家协会的会员,来捐字的。慈善总会派车去接的。我刚才在登记处看到了,他捐了两幅条幅。
这一出戏演得真是让卢浩脸上无彩。
卢浩发现,刘大雄的加班,成了正常工作,甚至周六周日都照旧来办公室。卢浩他们也随着刘大雄的规律调换策略。周六周日也来“陪”着。
开始,无所事事,后来觉得时间这么流失了可惜,便开始看书,写笔记,甚至做第二天工作计划。习惯成自然,同事们都私下说,这“盯梢”工作变成了自觉工作!再后来,大家说起刘大雄来,更多的不是抱怨,而是钦佩了。
下午卢浩在楼道遇上一位妇女在打听刘大雄的办公室。妇女手里拿着一个大尼龙绸包,鼓鼓囊囊。卢浩脑子一下子飞速转起来。是不是来行贿的?卢浩觉得不能放过这个抓住证据的难得机会,便指了指刘大雄的办公室。他快步闪进旁边的开水间。在那里面可以清晰地听到走廊上的谈话。
刘大雄大概没在办公室,出来送妇女的是徐副调研员:这土特产刘处长不会收的,我们也不会收。你丈夫有问题,是他的事。但孩子有病做手术需要钱,我们力所能及捐点是应该的。
知道事情的原委后,卢浩久久没说话。年底到了,让卢浩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处获得先进。卢浩瞄了一眼刘大雄办公室,心里五味杂陈。
这天轮到小马晚上“值班”,但突然接到家里电话,说亲戚要来,让下班回家团聚。
卢处,能不能缓一天再盯?
不盯了,以后不再盯刘大雄了。卢浩若有所思地回答。
那盯住谁?
盯住自己。
(《光明日报》2017年04月07日14版,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标题“盯住刘大雄”简洁明了,既交代了小说的主要事件,同时又具有悬念,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卢浩对刘大雄处理自己的事情很有意见,他认为刘大雄不念及两人交情处理自己,可能会毁了自己的前途。
C.小说在刻画刘大雄时,除了对人物进行正面刻画外,还通过卢浩等人的盯梢侧面突出其思想品质。
D.小说结尾意味深长,卢浩的一句“盯住自己”既是他犯错后的反思,也是因没有发现刘大雄违规的无奈感慨。
【小题2】小说在刻画刘大雄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小题3】有人认为刘大雄是小说的主人公,也有人认为卢浩是小说的主人公,你认为呢?请联系文本谈谈自己的看法。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起初遥远的一点,到依稀模糊的轮廓,再到清晰可见的机身,减速、放下起落架、稳稳在某军用机场降落。“奖状”飞机又一次执行特殊任务凯旋了。
走近它,“小”是给人最直观的印象。机身长、宽不过数米,差不多一人高,而让人很难想到的是,眼前这小小的“个头”,竟能在13000米的高空飞行,最大巡航速度0.72马赫,可连续飞行6个小时。一进入机舱,才发现这个小小的“身板”还着实能“装货”:在直径不足1.5米、高只有1.45米的狭窄机舱内,就装有3个固定座椅,两个座椅在驾驶舱,1个长椅在后舱,各型电子设备占据了舱内大半个空间。而这也给驾驶“奖状”飞机的机组成员带来了麻烦,狭小的舱内空间使得除两名驾驶员外,机组其他人员只能挤坐在一尺见方的小长椅上,蜷缩着直不起腰、伸不开腿,时间一长,腰酸背疼不说,想方便也找不着地方。但就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他们每次执行任务都要连续飞行四五个小时。
谈及飞行经历,机长张凯如数家珍,“自1986年配备‘奖状’号,我们中队已先后7次入藏,20余次进疆,飞行面积超过250万平方公里,协助完成10余项重大科研攻关,完成抢险救灾任务160余架次。”
多年的飞行,让“奖状”中队满载殊荣,也使他们不少人患上了“职业病”。
副教导员孙文奎说,“每晚7点半要准时守在电视机前看天气预报,不管有没有任务,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天。”“一有灾情,无论天气如何,我们都会自发处于待命状态。在那种情况下,灾情就是命令,我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一次,张凯机组飞往重灾区北川遥感航拍,电瓶温度指示灯突然报警,温度直线上升。如果处理不好,就有可能造成空中断电的危险。千钧一发之时,机长张凯脑海中掠过了一个个特情处置预案,一个个处置口令也脱口而出:
“下降高度!”
“跳开X号保险丝!”
终于,飞机从7000余米下降到6000米,故障被机组成员镇服。
让机组成员终身难忘的是2011年7月的西藏航拍任务。当时,西藏正值雨季,动辄狂风骤雨,天气变化无常,气象条件非常恶劣;每个成员都出现了较强的高原反应,为了保证有足够的体力飞行,大家只好边吸氧、边打点滴、边研究飞行计划,最后圆满完成了既定任务。
飞险区、闯禁空、测山河、赴震区……一次次的枕戈待旦,一次次的受命飞行,这支“奖状”中队屡建奇功,满载殊勋。在这光环的背后,蕴含着的是一份大爱。
除日常的训练外,“奖状”飞行团队每年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在外执行飞行任务,陪同家人的时间自然也就少了许多,有时接到紧急任务,还会和事先安排好的“家事”“撞车”。
或许在有些人的眼里,他们不是合格的父亲、丈夫和儿子,但在家人的心目中,却有着不同的答案。
一位飞行员家属说道:“选择了飞行员,就是选择了寂寞,为了‘大家’,一点牺牲不算啥。”一个轻松的回答,一个灿烂的微笑,折射出的是一份包容与关爱。
“总觉得平时亏欠他们的太多,在家的时候就多给老婆孩子弥补一点。”一机组成员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道出了这位飞行30多年、6000余小时飞行员的氤氲柔情。
(摘编自苏银成等《探空测地的“九天神眼”》)
【小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奖状”飞机虽“小”,但“装货”能力不小;它的本领也不小,飞行高度高,航速不低,续航能力强。
B.“奖状”飞机舱内空间逼仄狭窄,机组成员的活动空间不到机舱的一半,这给机组成员带来了诸多不便。
C.“奖状”号机组自1986年成立以来,飞行架次多,作业面积广;多次参与导航工作,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D.文章写2011年7月西藏航拍一事,突出了“奖状”号机组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作风。
【小题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通讯点面结合、以小见大,主要通过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来表现中国当代军人的阳刚之美。
B.文中2.3段使用大量的数据,展示出“奖状”飞机的优良性能和张凯机组的优秀作战能力,这比起单纯的文字报道,表现更清晰,说服力更强。
C.文中写北川航拍时排除险情一事,突出了张凯机组技术精湛,临危不乱以及团结协作,配合密切的特征。
D.一位飞行员家属说“选择了飞行员,就是选择了寂寞……”,在她们轻松回答、灿烂笑容背后,除了折射出包容与关爱,还能隐隐体会到她们没有言说的心酸。
【小题3】结合全文内容,简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蕴含着的是一份大爱”的含义。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神弹

侯发山

光绪八年(1882年)的秋天,“独眼龙”回来了,又盘踞在邙山上重操旧业,打家劫舍,为非作歹。他之前因为跟康百万有过交往,也知道惹不起人家,所以交代部下不要去骚扰康家。

“独眼龙”为害一方,时不时有人到县衙击鼓鸣冤。时任巩县知县的罗振涛,派属下围剿了几次,均以失败告终。一来邙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二来“独眼龙”弹射技艺高超,难以对付。“独眼龙”从小喜欢弹射,白天练习百步外弹射房檐下椽子头,一根一根点射。夜里在百步之外,插上一排五十根点燃的香头,照着香头练射,射灭,再燃,再射。如是数年,射技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把100枚铜钱摞起来置于瓷盘中,“独眼龙”在百步之外,连弹打百次,每弹打出一枚,最后将瓷盘中的铜钱全部射完,而瓷盘无损。还有:取铜钱两枚,一枚涂红色,一枚涂绿色,红铜钱置于盘边上,绿铜钱放于盘中央。“独眼龙”弹射盘边的红铜钱,红铜钱撞击到盘中绿铜钱,绿铜钱飞出,而红铜钱留在盘心,时称“盘中取果”“空中躲巢”。

当时巩县的典史是蔡茂裕,他自知责任重大,思来想去,他想出一个歪主意,让康百万去对付“独眼龙”。罗振涛一听,觉得是个好主意,就把任务交给了康百万。

康百万很愉快地接受了,他也早就想除掉“独眼龙”了,虽说“独眼龙”没有危害康家,但毕竟是土匪,伤天害理的事没少干。于是,康百万就派人给“独眼龙”捎个信儿,说有一坛十年陈酿的家酒,送给他尝尝。

康家的家酒远近闻名,主要是河洛汇流之地的水质和粮食有独特之处,酿出的酒香浓醇厚。“独眼龙”也早就想喝康家的酒了,接到信儿,酒瘾便被勾了出来。

这一天,“独眼龙”带两个喽啰下山了。有个喽啰劝他小心一点,“独眼龙”拍了拍腰里的弹弓,轻蔑地笑了笑。这就是所谓的艺高人胆大。

来到客厅,宾主落座一番寒暄过后,康百万指了指桌子上放着的一个大黑坛子,对“独眼龙”说,这坛子五十斤,都归你了。

“独眼龙”咧嘴笑了笑,没有说话。心中暗想,如果酒里下有蒙汗药,可就惨了。

只见康百万家的老二康二勇掏出弹弓,开弓对着坛子一弹,只听“嗖”的一声,坛子被打了一个对穿。在众人的惊呼声中,康二勇转了个方向,甩出两个酒杯,恰巧落在坛子的两边,这时坛里的酒汩汩流了出来,恰好流进酒杯。瞬间,一股浓烈的酒香飘满了整个屋子。眼看酒杯就要满了,只见康二勇拿岀自已的弹弓,只听“噌”的晌,两弹子飞出,正好将坛子上两个穿孔堵住。

这一番下来,“独眼龙”心里已是胆怯了几分,忙对康百万拱了拱手,客气地说:“老掌柜,贵公子真乃神弹啊……在下自愧弗如。惭愧,惭愧。”

康百万对二勇说:“有点长进……把这两杯酒干了。”

二勇点头称诺,然后端起刚才的两杯酒一饮而尽。

“好酒啊!”“独眼龙”故意使劲嗅了嗅鼻子,表示自己的出息不大。

康百万笑了笑,对“独眼龙”说:“今天这坛子酒咱不打开了,你带上山让你的兄弟们跟你一块喝怎么样?”

此话正中“独眼龙”下怀,他赶忙趁坡下驴:“好!好!好!还是老掌柜想得周到。”

“独眼龙”临走的时候,康百万又让他背走了半头猪,说酒肉不分家,好好犒劳一下山上的弟兄。

“独眼龙”慌不迭地走了,唯恐晚走一步,康二勇的神弹会把自己的脑袋射穿。

当天夜里,“独眼龙”就着人把猪肉炖上,把酒坛子打开,和众喽啰开怀畅饮起来。“五魁首啊”“八匹马啊”的猜枚声一浪高过一浪。不到一袋烟的工夫,声音越来越小,连猪肉还没吃到嘴,就都喝趴下了,“独眼龙”也歪在桌子上不省人事。

这时候,典史蔡茂裕带着捕快进来了,不费一刀一枪就把“独眼龙”和他的众喽啰收拾了。

“我才喝了两杯,不到四两,怎么就什么都不知道了?酒劲就这么大?康二勇喝那两杯少说也有半斤,怎么就没事呢?”“独眼龙”在大牢里苦苦冥想,也想不出个所以然。

原来,康二勇在补坛子上的窟窿时,弹射出的不是两个弹子,是三个弹子,只不过当时速度快,没有人看得出来,中间那个弹子裹的蒙汗药,落进了酒里。

(选自武侠微型小说选《清风剑》,有改动)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多处使用对比写人叙事,比如知县罗振涛围剿“独眼龙”与典史蔡茂裕收拾“独眼龙”的难易,比如康二勇与“独眼龙”弹射技艺的高下。
B.康百万对二勇说“有点长进”,表面是在夸奖二勇,实际暗含这么高超的技艺只是“有点长进”的意思,对“独眼龙”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
C.“独眼龙”下山后的态度先是自信轻蔑,接着警惕怀疑,然后胆怯慌张,回到山上后放松惬意,作者对人物的心理描写细腻,而且转变合理自然。
D.小说结尾交代康二勇射出的是“三个弹子”,既给人以出乎意料的感觉,又交代了“酒劲大”的真正原因,同时又照应了题目中的“神”字。
【小题2】小说第二段对“独眼龙”练习弹射的过程描写得非常详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小题3】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独眼龙,有人认为是“康家人”,你觉得呢?请结合文本谈谈理由。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世事难料,世事难料呀!”这些天,德旺公反剪着双手,踱着方步,来回走在黄村的石子街上,摇头晃脑地反复说着这句话。

德旺公的感慨,都是红卫、二楞和木根三人引起的,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黄红卫、黄二楞和黄木根是德旺公看着他们穿开裆裤长大的。三人同一年出生,也同一年进的学堂。红卫心眼活,鬼点子多;二楞胆子大,敢闯敢干;只有木根忠厚老实,胆小怕事。那时,三人去偷德旺公(那时黄村人都喊德旺叔)家的桃子梨子。出主意的是红卫,上树摘桃子梨子的是二楞,在路口把风的则是木根。三人屡屡得手,以为配合得天衣无缝。小屁孩就是小屁孩,哪里会知道德旺叔早就知道呢。德旺叔读过几年私塾,又是黄村的大好人,在村里有点威望。有威望的德旺叔,当然不会因为几个桃子梨子被小孩摘了,就像别人一样去孩子爹娘面前告状,甚至骂孩子吓孩子。

德旺叔被黄村人喊成德旺伯时,红卫、二楞和木根长成小伙子了。红卫是村长的儿子,理所当然被推荐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理所当然地成了镇干部,前些年还当上镇长了。德旺伯常对人说:“世事难料呀,红卫镇长他爹也就是个村长,他却当上了镇长,如今是儿子管老子了。”德旺伯又说:“我是看着红卫镇长长大的,小时候就心眼活,做事机灵,就知道他长大一定会出息的。这不,果然就出息了。”

二楞也不赖,虽然不是官二代,但继承了造反派老爹敢冲敢杀的血统,挖空心思想着发财。改革开放后,打工潮卷进黄村的第一年,二楞就单独一人走出了黄村。在外吃了不少苦,这几年总算时来运转,发大财了。德旺伯也常对人说:“世事难料呀,二楞这小子胆子大,别人不敢做的事他敢。”德旺伯又说:“我是看着二楞长大的,小时候没少上树摘我的桃子梨子,看上去就不是普通的人。这不,发财了不是。”

只有木根没变。小时候忠厚老实、胆小怕事,长大了还是忠厚老实、胆小怕事。白天死守着那一亩三分的责任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唯一变化的,就是小时候那白白净净、细皮嫩肉的脸蛋,如今成了一块皱巴巴的“包公脸”。年年窝在黄村,同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每天相见。德旺伯也常对人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木根这一脉,祖上以来一直没有出过什么大人物。”德旺伯又说:“话又说回来,木根在家里也好。这些年来,村里的后生、闺女和媳妇,哪个不是奔外面的花花世界挣钱去了。倒难为了木根,村里哪家的老人小孩没有得过他的帮助!”

德旺伯被黄村人喊成德旺公时,红卫、二楞和木根也是年过半百的人了。二楞发财后热衷于炒股票,后来越炒越大,越炒越亏,去年连县城居住的一幢房产也抵了债务。风韵犹存的老婆在县城的房产抵了债务的第二天忍无可忍,义无反顾地弃他而去。二楞只得独自一人回到黄村的那几间老屋。一双儿女也一个月难得回黄村乡下看他一次。德旺公叹息说:“行时都要运,二楞这辈子看来就这样了。唉,世事难料啊!”

红卫呢,官当得好好的,前段时间还传说要升副县长呢,想不到说双规就双规了。德旺公摇着头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放着官不好好当,要那么贪干啥!唉,世事难料啊!”

只有木根一如既往过着平常的日子。地里干活回家时,顺手从自己的果园里摘几个桃子梨子,回家哄着孙子和邻居的小孩。二楞回黄村后,木根有空就去他家坐坐,不时带些蔬菜什么的给他。前些天,田里收割完了,木根还想去看看红卫。村里人说,都关外地的号子去了呢,你老实兮兮的去哪里找?木根只得作罢。德旺公常说:“木根笨人有笨福啊。”

“世事难料,世事难料呀。”这些天,德旺公反剪着双手,踱着方步来回走在黄村的石子路上,摇头晃脑地反复说着这句话。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一项是
A.小说写红卫、二楞和木根三人偷果子的故事,预示三人日后将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做铺垫。
B.从德旺叔到德旺伯再到德旺公人物称呼的变化,德旺客观上成了红卫、二楞和木根三人人生轨迹的见证人。
C.二楞发了财,德旺伯说“小时候没少上树摘我的桃子梨子,看上去就不是普通的人”,语带讽刺,暗示其结局。
D.小说通过德旺对红卫、二楞和木根三人从小到大的不同人生的观察和评论,真实的反映了现实生活,表达了作者的感慨。
【小题2】小说把三个人、三个不同的阶段、三种不同结局结合着写,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
【小题3】小说开头和结尾安排有何特点?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