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写作时代”的中国新诗
中国新诗进入“写作时代”,标志着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虽有大众的写作参与,但实际上并未改变阅读冷淡的趋势,包括有些写诗的人其实在诗歌的阅读上也是无大兴趣的。新诗进入“写作时代”表现了社会文化意识的普及式觉醒,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界限,虽然许多人还停留在民间的处为阶段,但这也极大地张扬了文学的自主意识和个性精神。
在这种自由开放的情势之下,中国新诗只满足于数量的增长当然不行,诗要在经典化的目标下不断提高文化与艺术品位。即使在自由的天地间,即使写诗完全进入了个人化的状态,新诗发展的出路也必在于全力打造精品,否则诗歌就无法承担责任和义务,现代就无法产生能同中国古代诗人相媲美的伟大诗人。
在诸多文体中,诗歌是文字较少的一类,但这种“少”不是简单而是简要。诗的写作不是心血来潮很随意就能完成的事,诗需要提炼提纯,诗代表着民族文化和人类精神的高度。诗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发泄和排遣,不是浅表层次情绪的表达,它的简要是一种深度,是人情人性绝美的风景,是灵魂和良知的真实真切的显现。而当今处于“写作时代”的诗歌,由于从之者众,又必然会被注进太多的水分。此时我们当然需要更多的把诗歌视为信仰的写诗者,需要更多的以诗歌安身立命的诗人,需要他们来引领诗歌创作、提升诗歌创作水平。近年涌现了许多大气而有深度的诗人、诗作,昭示了混乱中不可阻拒地奋然前行的诗歌精神和力量。诗人李松涛直面社会人生、关注人类未来的大忧患,马合省《老墙》等富有灵性的长诗,等等。这些诗人、诗作都可以增加我们中国新诗的自信。青年诗人郑小琼关于故乡的迷茫情境的纠结等充分显现了“写作时代”诗歌不甘平庸的进取姿态。对于郑小球的诗歌,诗歌理论家张清华作了深入而精辟的分析:“就我的视野而言,她的长诗写作不但有对其现实处境的深入而整体性的书写,而且具有十分明显的形而上学的能力,不是量的简单积累,而是源于其强大的建构能力。”即使在杂乱而喧哗的时代,也必须沉下心来,以生命的本真去面对生活和世界。任何浮躁,任何急功近利的草率都将造成诗意的流失。
以网络为媒介,诗歌可以通过博客等形式自由面世,但是能否获得高的点击率则不是博客的主人所能做主的。媒体的便捷并不等于“阅读”的广泛性,“写作”的意义有时大于“阅读”的意义。田忠辉教授在《博客、“80后”与文学的出路》一文中写道:“网络是一个看起来可以失去监控的地方,在这个可以肆意放纵情感的角落,人们的内心突破社会赋予的僵硬的外壳,远离控制,可以说感性的话,裸露天真或矫情,抒发不满和痛苦。”在一定程度上说,诗歌作者在写作和传播作品上都具有极大的便利,比较容易形成一定的圈子阅读、圈子写作群体。不须过编辑的关,作品的量成番论倍增长,这自然使诗的“质”大成问题,所以必须通过各种方式来强化诗歌的经典性,以使其高品位的艺术精神不致溃散。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诗歌文字“少”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显得简要是因为在诸多文体中诗歌是文字较少的一类。
B.诗歌文字的“少”决定了诗的写作需要提炼提纯,不是心血来潮很随意就能完成的事。
C.诗的简要指的是一种深度,是人情人性绝美的风景,是灵魂和良知的真实真切的显现。
D.诗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发泄和排遣,不是浅表层次情绪的表达,诗代表民族文化和人类精神的高度。
【小题2】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写作时代”的新诗创作,打破了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界限,表现了社会文化意识的普及式觉醒。
B.进入“写作时代”,写诗的人很多,但读诗的人很少,包括写诗的人对阅读诗歌都无大兴趣。
C.进入“写作时代”,以网络为媒介,诗歌在写作和传播上容易形成圈子阅读、圈子写作群体。
D.“写作时代”的新诗写作极大地张扬了文学的自主意识和个性精神,虽然对许多人来说,其文化行为还停留在自为阶段。
【小题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新诗发展的出路在于全力打造精品,只有这样,诗歌才能承担起责任和义务,现代才能产生伟大的诗人。
B.诗要表现出深度,要真实真切地显现人情人性、灵魂和良知,诗人不能通过诗来表达情绪。
C.中国新诗需要有更多把诗歌当作信仰和精神追求的诗人,因为他们能引领诗歌创作。
D.诗歌理论家张清华对郑小琼的诗歌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认为创作长诗要有强大的建构能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2-25 09:33: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2018年一季度,中国电影票房已超过200亿元,超越北美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中国电影真正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时代。

这样的增长态势,与国外引进片的关系并不紧密,这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真正走向成熟的标志。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国产电影和好莱坞电影在国内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在2018年第一季度票房榜前十名中,国产电影上榜七部,且前五名均为国产电影,仅有两部好莱坞大片进入前十,而且只是取得了第八、第十的名次。将文化冲突和投资风险搁置一边,日益成熟与壮大的中国本土电影,是国外电影不容忽视的竞争对手。

随着中国电影迈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大量的老牌导演和少壮派导演,正在将他们的创作视角和创新理念注入到作品当中,从而也为国内的影迷带来更为多样化的选择。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将进一步推动这些电影创作者们把注意力重新回归到电影创作本身,回归到创造优质作品这一本职工作上来。

(摘编自网易《中国已成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但外片“入朝”依旧竞争激烈》)

材料二:

图1 2009年到2018年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单位:亿元)及同比增速

 

图2  2012年到2018年上半年国产进口片票房贡献百分比

(摘编自《2012年一2018年上半年中国电影市场数据分析》)

材料三:

2017年《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颁布。2018年五一档电影《后来的我们》上映前夕,在预售票房火爆的情况下,该片开映日就出现大规模退票,致使影院不得不关停退票服务。随着主管部门调查的深入,确认《后来的我们》退票存在异常。根据《电影产业促进法》,电影发行企业、电影院等应当如实统计电影销售收入,不得采取制造虚假交易、虚报瞒报销售收入等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观众,扰乱电影市场秩序。目前,《后来的我们》仍在等待调查结果。9月,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下发《关于电影票“退改签”规定的通知》,要求各方优化“退改签”流程,充分体现公平合理原则。

除了行业,中国电影在这一年里对电影人也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11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管理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全部演员片酬不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决遏制追星炒星。这一举措得到了行业内的积极响应。

(摘编自电影网《600亿!又一次证明中国电影市场没有“不可能”》)

材料四:

为什么国产电影和好莱坞电影相比依然有不小的差距?如下几个原因,值得我们一起探讨。首先,中国电影制作流程不够规范。好莱坞一个剧本多少页都有标准,剧本定了才会去找导演。找导演也有标准,会看导演近三年拍过的影片的票房。导演选好了,再去敲定合适的演员。其次,中国演员素质参差不齐。国内的一些大牌明星钱一到手,整个剧组得把他(她)哄着供着。前段时间爆出某某明星因手上擦破点皮,就闹得哭天喊地的。还有一些所谓的明星,全片一个表情。另外,国产电影编剧缺乏想象力。我们的国产电影只是把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停地反复咀嚼,如《齐天大圣》《封神榜》,不停地拍。就连前段时间很火的《西虹市首富》《我不是药神》也都是购买的别人的版权。中国电影要在国际上站稳脚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我们中国电影人持之以恒地努力。

(摘编自爱奇艺网《浅论国产电影和好莱坞的差距,我们还要多少年?》)

【小题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
A.2009-2018年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同比增速不均,其中2018年上半年的票房收入和2017年全年相比较,就已增加177%,形势喜人。
B.2014和2017两个年份,国产片和进口片票房贡献百分比的差距较为接近,这意味着这两个年份国产片和进口片票房收入的差距也较为接近。
C.2015-2017年,虽然全国电影票房收入不断增长,但国产片票房贡献百分比却在不断下滑,这表明在此期间国产片的竞争力不及进口片。
D.中国电影市场拥有巨大的潜力,由此可以预见,2018年全国电影的票房收入和国产片票房贡献的百分比均有可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8年第一季度票房榜前十名中,国产电影上榜七部,国产电影日益成熟与壮大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但也不排除文化冲突和投资风险的因素。
B.本土电影要想给中国影迷带来更为多样化的选择,促进电影市场的繁荣和发展,还需要导演坚持自己独特的创作视角和注入更多的创新理念。
C.针对《后来的我们》涉嫌票房造假,欺骗、误导观众的事件,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先后发布通知,以规范电影市场秩序。
D.国内一些大牌明星艺德缺失,还有一些所谓的明星演技平庸,中国演员素质的参差不齐,是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存在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
【小题3】中国电影产业要进一步发展,我们还需要做哪些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只欠母亲
赵鑫珊
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
一九五五年八月上旬,我一直在期待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前途未卜。是否能考取,没有把握,虽然自我感觉考得不错。是否能考取第一志愿第一学校,更是个未知数。不能有奢望。
八月中旬,羊子巷、马家巷一带有几位考生已经接到通知,更叫我心焦——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体验到什么是心焦或焦虑。不安和焦虑也会有助于打碎平庸。
邮递员骑着自行车一天送两回信:上午约十点,下午约四点 。我是天天盼决定命运的信件。
一天下午,我在马家巷大院内同一群少年玩耍。
“赵鑫珊,通知书!”邮递员的叫声。
我拆信的手在颤抖。旁边围观的少年首先叫了起来:“北京大学!”
中国章回小说常用这样两句来形容人的幸福时刻:“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我看到母亲的表情是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
第二天,母亲为我收拾行装。 一共带两个箱子,一条绣花被子。
母亲把一件件衣服放进箱里,并用双手抚平,泪水便滴在衣服上。
“妈,你哭什么?我考上了,你应该快活才是!”我这一说,妈妈的泪水流得更多,但她没有解释她为什么哭。
后来我成长了,读到唐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才渐渐明白母亲为什么暗暗垂泪。
母亲不善言辞。她预感到,儿子这一走,在娘身边的日子就不会多。母亲的预感是对的。大学六年,我一共回过三次家。加起来的时间不到两个月。主要原因是买不起火车票。
母亲死后二十年,大妹妹才告诉我,我去北京读书的头两年,妈妈经常哭,以至于眼睛受伤,到医院去看眼科。
听妹妹这样述说往事,我发呆了好一阵子。我对不起母亲!过去我不知道这件事。我后悔我给母亲的信很少且太短。
后来邻居对我说:“你娘总是手拿信对我们说:‘你们看我儿子的信,就像电报,只有几行字!’”我总以为学校的事,母亲不懂,不必同母亲多说——今天,我为我的信而深感内疚!在校六年,我给母亲报平安的家信平均每个月一封。每封不会超过三百个字。
六年来,我给母亲的信是报喜不报忧。这点我做得很好。我的目的很明确,不让母亲为我分心、牵挂、忧愁。按性格,我母亲的忧心太重,不开朗。以下事情我就瞒着母亲:我非常穷,却老说我的助学金很多、足够。去学校报到,母亲东借西借,为我凑了三十元,后来我就再也没有向母亲要过一分钱。当时我父亲已接近破产,家境贫穷。“反右”运动我受到处分,也没有告诉母亲。读到四年级,我故意考试考砸主动 留一级,更瞒着她。她也没有觉察,我怎么要读六年。
大妹妹问过母亲:“妈,你为什么最喜欢哥?”
“你哥是妈烧香拜佛求来的崽。”
祖父一共有五个儿子。我父亲是长子。母亲头胎和第二胎都是女儿,不到两岁便夭折。不久,我二婶生了儿子叫赵宝珊,这样一来大家庭的长孙便在二房,不在大房。我母亲的地位大受威胁,遭到歧视。在饭桌上,祖父常用讽刺的口吻,冷言冷语敲打我母亲:“先长胡子的,不如后长须的。”意思是二婶后来者居上,先得了儿子,我母亲落后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重男轻女,母以子贵现象很严重。
母亲忠厚、老实,只好把眼泪往肚子里咽。她偷偷地去万寿宫拜佛,求菩萨保佑赐给她一个儿子。不久我出生了。
我刚四岁,母亲便让我读书,发蒙(启发蒙昧),为的是赶上大我两岁的宝珊。所以整个小学、中学,我和堂兄宝珊都是同年级。母亲的良苦用心只有等到我进了大学,我才知道。母亲说:“你为娘争了口气!”
离开家乡的前一夜,妈舍不得我,抱着我睡。当时我十七岁。其实自我出生,从没有离开过娘。好在我走后,还有弟弟妹妹在母亲身边。
往北京的火车渐渐开动的时候,我看到我母亲、大妹妹梅秋(十岁)、弟弟光华(八岁)和小妹云秋(四岁)久久站在站台上目送我。这回妈没有哭。
我这个人,活到今天,谁也不欠,只欠我母亲的,没有能在她身边侍奉她八年、十年,使我深感内疚。
【小题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我临行前,母亲暗暗垂泪是因为她明白到儿子这一走,等待她的将是聚少离多的苦闷日子。
B.上了大学,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更为了证明自己的独立,没再向母亲要过一分钱。
C.散文用纯朴自然的语言,真挚动人的情感,勾勒出一个含情脉脉的儿子对母亲忏悔式的追忆。
D.我收到通知书时,母亲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感到欣慰,为自己的良苦用心感到满足,更对儿子今后似锦的前程充满期望。
E. 当赵宝珊出生后,母亲为了挣回在 赵家的地位,偷偷求神拜佛,保佑赐给她一个儿子,反映了当时社会重男轻女,母以子贵的现象很严重。
【小题2】文章开头写道“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有何意义?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
【小题3】在文中作者多次用细节描写追忆母亲,请举例,并说说分别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
【小题4】这是一篇源自作者心扉的声音,夹杂着对自己过去无知的负疚和对母亲感恩似的的怀念。读来扣人心扉,《我只欠母亲》就像一面警钟在敲响,给我们深刻的震撼。请联系自身说说你的感受。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厚度 温度 气度
赵峰旻
①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这是《西游记》的开篇诗,每当提起中华文化,人们往往要从“盘古开天地”说起。这源于它既标志着中华儿女征服自然的精神气魄,又可借此厘清上下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来龙去脉。
②《三五历纪》记载:人类历史太初,没有天,没有地,世界混沌黑暗中,孕育出大力神盘古,神斧一挥,天扇地裂,轻的气往上浮,成为天,重的气往下坠,成了地。盘古像一根擎天大柱,顶立于天地之间,阻止天地重归混沌,一万八千年之后,天变得极高,地变得更厚,盘古也累倒了,身体变成了高山、河流、草木等自然物体,成为天地间最伟大的神。
③盘古开天辟地只是人类成长的开始,这种成长,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前行,中华文明的渐渐演变,走向了一个博大,深厚,值得憧憬的漫长过程。学者认为,中华民族有“三十万年的民族根系,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国家史”,是世界公认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
④人类一旦接近了历史,就接近了文明,而是能证明华夏文明标志的莫过于城,青铜和文字。河南淮阳一座黄帝时代的古城遗址考古,发现了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而与甲骨文一脉相承的“陶文”距今约有五千年,我们可以从距今约五六千年龟甲上的河图和洛书中去寻根问祖,可以从“河洛文化”的历史脉络中,触摸中华文化的温度。
③中华文化就像一堆篝火,在文明中不断扩大,历经尧、舜、禹,走过夏,商、周,日臻成熟,不断发光。在西周建立礼乐文明之后,穿过春秋,越过汉唐……与中原文化,已蜀文化、吴越文化、齐鲁文化、楚文化等地域文化,共同组成了中华文化早期的主体----华夏文化。而湖南城头山遗址发现距今千多年的古城和祭坛,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遗址,又将华夏文化推到五千年以上。
④盘古开天地“一日九变”。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与时俱进,精进求变,自由翱翔和于“秦皇汉武”“唐诗宋词”“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的天地里,传导着盘古开天的饱和力量。这种力量凝聚成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经过岁月淘洗之后,变得更加深厚,这种深厚力敌千钧。
⑦人的力量变得更加强大,文化的触角变得更加犀利,影响力也变得日益壮大。诸子百家文化思想作为中华文化经典,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等诸多文化大融合,中华民族文化精华更加融入人的内心、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达到天人合一的极致。
⑧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诞生,美国等欧美国家也相继开设孔子学院,汲取儒家哲学精髓,中华文化在东南亚地区以及全球开枝散叶。
⑨以神话开头的世界,为人类留下意志力的骄傲。当神话走向现实,蓄积了几千年文脉温度的古老中国,一下子有了文化厚度、精神气度。变得离天空更远,离苍生更近。
选自《烟火流年》,有删改)
【小题1】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小题2】文化厚度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哪些意义?请简要分析。
【小题3】请结合文章阐述文末“变得离天空更远,离苍生更近”的内涵。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当前,我们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之中,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中,人工智能正在大放异彩。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机遇,以类脑智能引领人工智能发展,实现人工智能普适化,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重大影响,使人工智能更好造福人类。

②人工智能有着改变社会的巨大潜力。放眼当下,人工智能正有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智能化水平,有效增强公共服务和城市治理能力;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必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但也要看到,传统人工智能主要依靠机器学习算法,通过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对大量数据进行抽象和总结,转化为一类特定的计算模型,最终实施在特定的应用中。传统人工智能这一运行模式也带来一些问题;知识引导方法长于推理,但是难以拓展;数据驱动模型擅于预测识别,但其过程难以理解;策略学习手段能对未知空间进行探索,但其依赖于搜索策略。可见,如何有效发挥数据驱动人工智能与知识引导人工智能的各自优势,是当前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难点问题。

③在这一背景下,脑科学和类脑智能研究成为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和热点。研究发现:为了应对各种认知任务,大脑要在短时间内保存和处理各种感兴趣的信息,完成这个过程的大脑系统就是“工作记忆”。工作记忆是形成语言理解、学习与记忆、推理与计划等复杂认知能力的基础。此外,基于生物层面的神经突触信号传递作用机制、脑区间环路特征、脑信息表达与处理等成为研究热点,这些都为人工智能的突破性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可以预见,通过脑科学的深入研究和神经机制的系统解析,“破译”大脑信息处理与神经编码的原理,再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参照、模拟和逆向工程,将会形成以“类脑智能引领人工智能发展”为标志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路径。

④以类脑智能引领人工智能发展是科技领域的重大创新,将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机遇。从全球治理到社会生活,从国家发展到家庭建设,都将因这一领域的创新而发生重大变革。需要指出的是,技术只有与情感、伦理等人类最朴素的需求相结合,才能迸发出真正符合人性的创新点。只有这样的创新才是正向的创新,只有这样的发展才能促进人类生活更加美好。如何处理好人工智能在法律、安全、就业、道德伦理和政府治理等方面提出的新课题,既是时代之问,也需要时代之答。

(节选自2019年1月《人民日报》)

【小题1】下列对文中“人工智能”的相关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新机遇,以人工智能引领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将能更好造福人类。
B.人工智能提高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智能化水平,因而有效增强公共服务和城市治理能力。
C.传统人工智能的运行模式带来不少问题,原因是传统人工智能单纯依靠机器学习算法。
D.脑科学和类脑智能等科技发展的研究热点,为人工智能的突破性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人工智能数据驱动模型擅于预测识别,但难以理解其过程。
B.能快速保存和处理信息的大脑系统是形成复杂认知能力的基础。
C.只要处理好与人类最朴素需求的关系,人工智能就能正向创新。
D.人工智能发展将给家庭、社会、国家等各个领域带来深刻变革。
【小题3】选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人工智能,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同类题5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医 心

明晓东

街上喧闹声传来时,王仁甫在医心堂和白忠孝对坐品茗。听着外面日本兵叽里咕噜的叫喊声和皮靴重重敲击青石板街道的声音,白忠孝的手一阵颤抖,绿莹莹的茶汤淋湿了面前摊开的医书。白忠孝长叹一声,

这群蛮夷又在抢掠了,这日子啥时才是个头呢?

王仁甫侧了身子仔细听了听,依旧低头无语。

二更天时,急促的拍门声响起,王仁甫轻轻拉开门,闪进两个人影,其中一个受伤者被另一个人拖了进来。王仁甫扶伤者躺下,端起油灯仔细查 看,白忠孝拉过王仁甫,悄悄地伏在耳边说,师兄,怕是青龙山游击队的吧,日本人追究起来,咱俩可就没命了。

王仁甫看了师弟一眼说,伤者必救,这是师父的规矩,你不记得了?

白忠孝就嗫嚅着退到一边,心惊胆战地听听窗外的动静,不再说话了。

王仁甫先是取下墙上的皮囊,捻起一枚银针,在麻油灯上燎过,然后扎进伤者的穴位。片刻,汩汩流血的伤口便止住了血。王仁甫伸出一只手一点一点地捏着,把碎裂的骨头复位,再敷上草药,揩掉头上的细汗,牵出后院的骡子,套上车扶伤者躺了上去,目送两人在黑暗中离去。

翌日,门外飘起了膏药旗,日本兵长驱直入,把医心堂翻了个底朝天,然后抓走了一旁瑟瑟发抖的白忠孝。不几日,人们经常看到白忠孝点头哈腰地围着日本鬼子大队长宫本一郎转来转去,才知道白忠孝医好了宫本的头痛病,成了日本人的军医。

白忠孝带着宫本走进医心堂的时候,王仁甫正捻着他的宝贝银针,一枚一枚地仔细看着。宫本一郎进门就喝退了身边的随从,双手抱拳说,久闻王先生神针大名,今日总算有幸目睹了。王仁甫随意一笑,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了。

宫本也不客气,单刀直入地说,听贵师弟白先生说,令师曾传针灸秘术于你,可否让在下看看?

王仁甫正色道,中华医术博大精深,乃我民族之瑰宝,岂容异族觊觎?先生死了这条心吧!

然后拱了拱手,算是送客。

宫本一郎沉下脸来说,仁甫君再好好想想吧。说完,带着手下走了。

过几日,白忠孝独自一人来了,劝王仁甫投靠日本人。白忠孝告诉王仁甫,宫本怀疑青龙山游击队长刘一飞当日受伤是他救的,就这一条足以杀了王仁甫全家。白忠孝还说,宫本有头痛病,一高兴或是一发怒就头痛得满地打滚,要不是念在王仁甫的神针可以救他,早就抓了王仁甫进日本人的大牢了。

王仁甫笑了笑说,咱俩师出同门,你就可以治他,而且可以凭着手艺尽享日本人的荣华呀。

白忠孝拉着王仁甫的手说,师兄你明知我的针灸术不如你,我只能治得了宫本一时呀。

王仁甫拍拍白忠孝的手说,好吧,你坐下,我把师父的针灸术教给你,你就可以治好宫本一 郎的病了。白忠孝坐在椅子上,王仁甫捻起一排银针,悉数刺入白忠孝头上,片刻后取下,对白忠孝说,这神针之妙就在于针的深浅不一,深一毫则当场毙命,浅一毫则治不了根本,师弟切记啊。

七日后,宫本头痛病再犯,白忠孝依着师兄传授之术,将银针一一刺入宫本的胖脑袋,片刻间宫本只觉得神清气爽,而扎完针后白忠孝却颓然倒地,再无气息。宫本挥挥手,让手下将白忠孝拖到荒野弃尸。自此,宫本的头痛病也不再犯了。

再说白忠孝被扔在荒野,被青龙山游击队发现竟是当日救过队长的先生的师弟,就抬上了山准备找个地方掩埋,岂料一锨土下去,白忠孝却长出了一口气醒了过来。活过来的白忠孝不敢说自己帮过日本人,就留在了游击队给伤员治病。

几个月后,宫本一郎指挥手下围攻青龙山,游击队已经弹尽粮绝,眼看着青龙山就要被攻下。宫本手舞军刀大笑,正指挥着日本兵最后冲锋的时候,突然觉得头皮一麻,头痛病又犯了。宫本丢了军刀,捂着脑袋直挺挺地倒下去,一蹬腿死了。

游击队乘机反攻,全歼了日本鬼子。游击队员不解,没人击中宫本,宫本却自己死了,只有白忠孝不语,他心里比谁都清楚。

医心堂再次开张的时候,日本人已经投降。王仁甫端坐在草药味弥漫的大堂里,白忠孝也进来了。白忠孝进门就跪在王仁甫面前说,师兄,我没能遵从师父教诲,帮了日本人,害了别人也差点害了自己呀,要不是师兄扎我几针,恐怕我已是罪人了呢。见王仁甫不语,白忠孝又说,你扎我我再扎宫本,一样的针法,咋就治死了宫本呢?

王仁甫哈哈一笑说,宫本病在身上,一针刺进神经止住痛疼,再一针刺出脑血管微疵,欣喜若狂自会出血而死;而你身虽无病却病在心神,一针刺你灵魂出窍,再一针刺你回归正道,是为医心啊。白忠孝跪地不起,王仁甫双手搀起白忠孝说,心已归正,就忘记过去,我教你师父的神针绝技吧。

自此,医心堂名震省内外。

【小题1】下列对这则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一项是(   )
A.游击队员们不明白宫本为何突然倒地身亡,只有白忠孝不语,因为他知道宫本的死是师兄传授的针法导致的,不想被人知道他为日本人诊治的事情。
B.小说语言自然而简练,用词准确而形象,如“捻起一枚银针,在麻油灯上燎过,然后扎进伤者的穴位”中的“捻”“燎”等动词的使用贴切而生动。
C.小说大量地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多种手法,刻画了王仁甫与白忠孝两个形象,展现了他们不同的思想性格和精神面貌。
D.这篇小说主要通过师兄弟二人的对比来表现主题,用到对比手法的就在白忠孝与王仁甫对待游击队伤员和日本人的态度的内容上。
【小题2】小说的开头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的标题为“医心”,王仁甫的医馆名为“医心堂”,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医心” 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