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已于2016年9月在我国贵州省平塘县的大窝凼喀斯特洼地建成并使用。望远镜的主要目标是探测宇宙中的遥远信号和物质。选址远离城市,附近没有通信公用移动基站,只能通过固定电话和外界联络。下图为已经建的射电望远镜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一 2019年国庆期间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中国机长》上映。在飞机出现问题后能够成功迫降,这堪称是民航史上的奇迹。电影为观众呈现了一系列惊魂场面,尤其是飞机不得不穿过黑压压的积雨云层的画面(如下图所示),这是我们在电影里也前所未见的。积雨云臃肿庞大,云底高度一般在400-1000米,在潮湿地区出现的高度通常比在干燥地区低近一半;冬季寒冷地区高度约4500米,夏季温暖地区高度约8000米;积雨云云顶很高,可达对流层顶(8000-12000米)。
材料二 积雨云一般产生于对流旺盛、水汽充足的地区,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旺盛 的积雨云中。下图示意我国南、北方多年平均雷电日数的月份分配。
一位同学在他的作文《我的家乡》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在广阔低平的田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一派春意盎然之景。”
2016年9月25日世界最大的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经典射电望远镜的基本原理是投射来的电磁波被一精确镜面反射后,同相到达公共焦点。)在我国贵州省平塘的喀斯特洼坑中顺利“睁眼”。该望远镜将可能搜寻到更多的奇异天体,用来观测河外星系脉冲星,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星系与银河系的演化等,甚至可以搜索星际通讯信号,开展对地外文明的探索。(下图为建设中和建成后照片)
材料一:贵州省地形图
材料二:石漠化,亦称石质荒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石漠化多发生在石灰岩地区,土层厚度薄(多数不足l0cm),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贵州是我国西南石漠化面积最大的省区。
我国国家级大型数据中心网络,北以内蒙古为核心,南以贵州为核心。数据中心运营最大的支出项目是能源支出,主要为服务器用电和冷却用电。自然制冷按冷凝器冷凝方式分为风冷和水冷。风冷机组通过风冷冷凝器与外界空气换热,利用风换热带走热量;水冷机组通过水冷冷凝器与冷却塔提供的冷却水换热,利用冷却水带走热量。机房温度过高和灰尘会影响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