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简称《学》《庸》《论》《孟》。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孟》单行。

最初用力提倡“四书”的是程颢、程颐兄弟。他们说:“《大学》是孔门的遗书,只有从这部书里,还可以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从《论》《孟》里虽也可看出一些,但不如这部书的分明易晓。学者必须从这部书入手,才不会走错了路。”这里没提到《中庸》。可是他们是很推尊《中庸》的。他们在另一处说:“《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终身受用不尽。”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的说明,四种书便贯串起来了。

朱子说,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孟》里精微的分别;融贯了《论》《孟》旨趣,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不领会《中庸》里的心法,是不能从大处着眼,读天下的书,论天下的事的。所以,朱子将《中庸》放在第三步,和《大学》《论》《孟》合为“四书”,作为初学者的基础教本。不过,朱子教人读“四书”为的成人,后来人却重在猎取功名;这是不符合他提倡的本心的。至于顺序变为《学》《庸》《论》《孟》,那是书贾因为《学》《庸》篇页不多,合为一本的缘故;通行既久,居然约定俗成了。

(节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有删改)

【小题1】根据材料,概述“四书”的形成过程。
【小题2】二程和朱子分别是怎样评价《大学》的?
【小题3】请分析本文对读者研读“四书”有哪些指导意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7-11 03:56: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在流行文化无所不在的今天,美育不能只把视野局限于传统经典。流行文化对于人们的审美经验不再是可有可无,甚至可以说不少人的审美经验主要于流行文化,养成于流行文化之中。流行文化包围着、渗透着、构建着我们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审美感知,影响着我们对运动、节奏、结构、颜色、声音、故事的认识,决定着我们对人物、主题、价值、世界的思考和评价。我们还应该清楚认识到,当今时代,流行文化是表达一个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放眼世界,印度、法国、英国等国家在当今世界的文化影响力,固然得益于其文化历史,也得益于他们在流行文化方面的创造力与影响力。法国的时尚文化是法国人民的自豪,更是时尚文化的风向标。印度电影塑造印度人民的美好梦想,《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等传达印度人民希望改变贫困现实、改革社会不平等、实现美好生活的梦想。流行文化能够壮大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让国家形象更富有魅力。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流行文化创作生产取得长足发展,但影响力依然还有不足,其标志是没有形成足以影响全球的流行文化“热潮”。这就需要我们鼓励并进一步释放流行文化创造力,真正创作出为人民所喜爱、提高民族精神文化水平的流行文化,“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节选自张建珍《重视流行文化美育价值》,有删改)

【小题1】请简要概括流行文化对人们的影响。
【小题2】请简要概括我国发展流行文化的原因。
【小题3】根据材料,概括应对流行文化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的措施。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形式主义侵蚀文化肌体

吴义勤

形式主义不是什么新东西,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反对形式主义。近年来,形式主义开始在文化领域大面积蔓延,因形态更隐蔽,其危害也就更大。

文化领域的形式主义因为顶着“文化”的大帽子,常会被人忽略。比如,为了增加出版物的销售量,各种图书排行榜、畅销榜应运而生,但在有的地方竟然变成了一种“商业游戏”和“商业交易”,甚至出现了出版社、作家花钱打榜的现象。热热闹闹的排行榜之后,其实是某些出版商的利益追逐,受损的则是上当受骗的读者以及我们的出版环境。再比如,有的动漫基地、影视基地、文化产业园、高科技园,不计成本地做华而不实的宣传,毁坏了很多农田,却并未见到多少正面效应。还有的地方,从吃的到穿的、从植物到动物、从古人到现代人、从英雄到汉奸,竟然都能成为文化节的名目。文化节不是不可以办,怕的是在主办者的眼里,只有经济利益的大小,而不顾其能对文化发展产生多少补益。

更可怕的是,因为有了“文化”这顶帽子,形式主义有时成了损伤甚至破坏文化本身的重要因素。我们看到,在文化形式主义的掩护之下,传统文化可能成为庄严肃穆外衣下的敛财之道,红色革命文化可能变成不伦不类的恶搞狂欢,严肃的历史文化可能成为“戏说”和“宫斗” 的载体,深刻的人性探讨和现实批判则可能变成官场黑幕成功学和青天大老爷的风流艳史。再如,争抢名人故里,对历史名人捕风捉影,乱认祖宗,或者以文化为旗圈地造景,等等,都是名为发展文化,实为败坏文化之举。

文化形式主义的最大危害是弄虚作假,损害文化发展的健康肌体,毒化社会风气。从表面上看,文化形式主义是拜金主义在作怪。正是经济利益的驱使,人们才在文化活动中抛弃真诚的信仰和痛苦的反思,将文化创造变成了“吸引眼球”的金钱比赛和不伦不类的跟风模仿等。而从深层意义来说,很多人之所以热衷于搞形式主义,正是文化虚无主义和缺乏文化自信、根本不懂文化的一种体现,也是功利主义、媚上心理、跟风投机心理和畸形权力崇拜心理的典型表现,是掩盖自己思想能力、行动能力不足的保护色,从侧面暴露了我们的政绩评价、问责机制不健全、不科学的弊病。可以说,假如任由文化形式主义泛滥,其恶果是形式取代了内容,现象取代了本质,虚假驱逐了真实,它只会践踏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破坏社会的信任机制,助长浮躁功利的习气,损害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念。

因此,要真正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警惕和根治形式主义。特别要从制度设计上不给文化投机行为留有生存乃至效仿的空间。我们的政绩评价应不仅仅看到兴建了多少楼堂馆所这样的工程,更应看到培育了多少精品力作、惠及了多少市民百姓这样的实绩;不仅看到一次性的文化建设,更应关注这种文化投入方向、投入方式的可持续性。对于那些一窝蜂、拍脑袋,不计效果、大干快上,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形式主义行为,主管部门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在考察用人机制上,更要给那些在文化建设领域真抓实干的人、坚持从实际和群众出发为政理念的人更多的鼓舞和力量。

【小题1】下列有关形式主义侵蚀文化肌体的危害性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形式主义会导致人们弄虚作假,毒化社会风气,损害文化发展。
B.当前文化领域的形式主义都被人们戴上了一顶“文化”的大帽子。
C.对历史进行“戏说”、对红色革命人物进行恶搞败坏文化因子。
D.在利益的驱使下,文化形式主义容易使人们变成拜金主义者。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为了提升销售量,现在的出版社都会伙同作家花钱打榜,损害读者的利益。
B.因为形式主义对文化侵蚀的形态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所以造成的危害更大。
C.要根治形式主义,制度设计非常重要,不能给文化投机行为留下生存空间。
D.文化形式主义的恶果之一就是破坏社会信任机制、损害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念。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在的文化节已然变味了,连汉奸都能成为文化节的名目,所以作者认为办文化节不能只顾经济利益。
B.很多人正是因为自身缺少文化、不懂文化而导致对文化不够自信,所以就通过搞形式主义来充点门面。
C.对政绩的评价不仅要看到培育了多少精品力作,更应关注这种文化投入方向、投入方式的可持续性。
D.文章按照“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的论证结构展开论述,论证时摆事实讲道理方法得当。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世界主流手机芯片大部支持北斗,北斗正成为国内销售的智能手机的标配。要让普通公众真正用上北斗,并感受到北斗的存在,只有与其他科技深度融合,扩大垂直行业应用业务。一个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和手机融合。
当前,我国北斗三号尚处于在轨测试阶段,能够提供导航服务的还只有北斗二号系统。北斗二号系统建成并投入运行至今已5年半,从未发生服务中断现象,其定位精度逐渐提升。
目前手机定位采用的几乎都是多模式的卫星定位模式——不仅有中国的北斗,还有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等导航系统。当手机需要定位的时候,系统会自动搜索导航卫星,选取信号较好的卫星进行定位——这个过程,则“隐匿”于底层运行,普通用户感受不到。
此前,相比GPS芯片,北斗芯片价格偏高。如今北斗芯片工艺已跨人28纳米新时代,最低单片价格不到6元,但总体性能达到甚至优于国际同类产品。截至2017年4月底,北斗导航型芯片模块销量已突破6500万片,高精度板卡和天线销量已占据国内30%和90%的市场份额。
为解决高精度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我国正在编织天地两张北斗“网”:天上的“网”,即逐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网络,已为人所熟知;另一张是地上的“网”,即一张可以实现厘米级、毫米级定位精度的地基增强网。
(摘编自邱晨辉《北斗应用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
材料二:
目前,北斗是唯一兼具通导功能的导航系统,能够实现双向通信,为用户提供北斗短报文服务,在远洋渔船监管、重大险情灾害等特殊应用场景中具有绝对优势。北斗系统后来者居上,率先进入三代组网,到2020年将实现2.5至5米的民用定位精度,超越其他全球导航系统。而美国GPSⅢ推迟至2018年3月才开始组建,预计2025年组建完毕。北斗系统有望在未来三到五年内保持后发优势,先行进入泛高精度引领的新增市场。
预计到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兼容产品对国内卫星导航应用市场的贡献率达到60%。重要应用领域达到80%以上。按北斗导航60%的产值贡献率计算,2020年北斗总产值有望达2400亿元,2016年至2020年复合增速约为22%。
2012-2020年北斗总产值发展趋势表

(摘编自《2018-2025年中国精度卫星导航定位(GNSS)市场深度调查研究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材料三:
不久前,我国首艘国产航母下水。航母上列装了企业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设备。事实上从辽宁舰到首艘国产航母,参与北斗导航产业研究的海格通信一直在为中国航母贡献力量,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被公认为首艘国产航母实现的三大突破之一。
以往,我国民航空管部门地空通信设备长期依赖于进口,技术设备迫切需要国产化。作为“北斗导航装备研制专家”的海格通信,其研发的具有自主产权、完全国产化、可靠性强的高频电台和甚高频电台,正逐步打破德国、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垄断地位,“进口替代”时代已然开启。
目前大家熟悉的GPS是美国的导航系统,可以根据需要关闭特定区域的服务。因此,发展自主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非常重要。
(摘编自《已有GPS,为什么还要北斗导航?》)
【小题1】下列对上述材料二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斗具有实现双向通信,提供短报文服务等优势,因而对于重大险情等特殊场景中的救助有广阔前景。
B.北斗系统的定位越来越精准,加上美国GPSⅢ推迟组建等原因,北斗系统的发展开始导致GPS的没落。
C.即使观察2012年到2016年的柱状图,北斗系统以及其兼容产品的总产值也是以惊人的速度持续增长。
D.北斗系统具有后发优势及对相关应用市场有较高贡献率,可预期到2020年其产值依然有很大的增幅。
【小题2】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北斗导航型芯片、高精度板卡和天线的销量取得突破和增长,主要是因为北斗芯片价格降下来,提升了竞争力。
B.不仅要做为人熟知的北斗卫星网络,而且还要建设高精度的地基增强网,后者才是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关键。
C.海格通信自主研发的产品开启了我国通信技术“进口替代”的时代,有利于我国摆脱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
D.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民用、军事等领域都可看到它的身影,而广泛运用正是它过硬质量的体现。
【小题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需要哪些相关方协作?请结合材料简述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所起的作用。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中国诗词大会》以优雅的方式脱颖而出。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是因为内心对于精神雨露的渴求,而传统文化正是精神雨露的源头活水。诗词大都比较凝练,朗朗上口。阅读诗词,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这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视野。阅读诗词,体悟诗词作者的心境,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有助于增强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让人们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还因为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每天八小时上班,满负荷运转,单调乏味的生活让人感觉压抑,而读诗可以暂时舒缓内心的压力。《中国诗词大会》以引人入胜的形式吸引人们亲近诗词,从诗词之美中获取生活的诗意。
生活需要诗意,但诗意并不自然而然地存在。一个人只有徜徉于诗词、发现诗意,才能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   
(摘编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记者李兆清)
材料二:
近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了诗词大会的主创团队。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阚兆江说:“诗词是情感的抒发,节目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也坚定了国人的文化自信。‘百人团’成员最小的7岁,武亦姝16岁,陈更20多岁,看到他们那么年轻,就觉得中华文化后继有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无数次被用来形容诗词大会选手的一句话。《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回忆,第二季总冠军、上海复旦附中的学生武亦姝,无论是在地方选拔还是在现场比赛中,都特别淡定。“她得冠军的那一刻,我们想把摄像机推上去给个表情特写,结果发现没必要,她脸上特别平静。”
也许,传统诗词已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遥远,而诗词大会却拉近了这个距离。
阚兆江透露,其实诗词大会的题库内容85%以上来自中小学课本,所以对观众而言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我们不是文人雅士的沙龙,得让人看得懂,从大家熟悉的诗词名篇切入,可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阚兆江说,“每一道题不仅是题目,还是话题的开启,让诗词和古今生活有一种联系。我们不是要做一场考试,而是想通过诗词陶冶人们的情操,滋养人们的心灵。”
所以,诗词大会的题目都颇“接地气”。比如,把“减肥”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联系,把“化妆”与“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联系,“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对应的则是“购房”——都是当下年轻人关心的话题。
诗词对这些年轻人来说,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颜芳说:“其实诗词的功能至今没有失去,写诗就跟发朋友圈一样,都是情感的表达,很有趣,也很时尚。”
诗词大会落幕,而青年一代的诗意生活方兴未艾。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记者蒋肖斌)
材料三:
诗词综艺火爆,最近令朋友圈和各种群话风突变,忽如一夜春风来,答题对诗、玩“飞花令”蔚然成风。众声喧哗之下,舆论也出现了反弹,如“从诗词大会生出学霸情结是一种不堪”“诗词大会说白了还是一场电视秀”等。
16岁的上海女生武亦姝获胜,成了风靡网络的古典风少女偶像,与新媒体喧嚣传播形成对照的是,女孩淡定拒绝了媒体采访。江苏省盐城中学语文老师刘百生告诉记者,“会背古诗的孩子成了才女的代名词,成了令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但热潮总是令人警惕,这不代表咱们的诗词教育很成功,反而说明国民整体古诗词修养很欠缺。爱好古诗词在当下还是颇为小众”。
在节目中,九宫格、干扰项、抢答等定输赢的方式,也让教育界人士嗅出了“应试”味道。也有选手靠“蒙”答对题目,在一些老师看来,这就是当下应试教育最厉害的地方,以答题技巧制胜,这个节目俨然一场标准化考试。
“应试思维”是始终令教育界人士矛盾的纠结点。“应试思维”模式导致古诗词多被视为“语言材料”,学生们只是机械记忆与练习,记知识点多过传播文化,背离其作为“文学”和“文化”的本质。
近年来,被誉为“综艺清流”的《百家讲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文化盛会风靡一时,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淡漠似乎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们追捧这些文化盛会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中国文化中最精致的文字有一种膜拜的心理,即使如今浸淫于网络语汇,仍心向往之。这也是现在的家长在孩子三四岁时就令其背古诗的原因。可惜,孩子的精神生活最终仍被奥数和考级等占据,缺失了“诗和远方”。借古诗词学霸爆红的契机,教育界人士期待能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改善古诗词教育的整体氛围,以减少孩子的背书之苦,让孩子带着热爱,去惬意感受和品味古诗词之美。
当喧嚣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这危机中的微曦,则弥足珍贵。    
(摘编自《扬子晚报》,记者张楠)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三则材料都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问题,但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并不都抱以乐观的态度。
B.三则材料都不注重对新闻事实的详细报道,而重在阐述对诗词综艺节目火爆现象的看法,以引发人们的思考。
C.材料一侧重阐述《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的原因,材料二从主创者的角度侧重阐述举办《中国诗词大会》的意义和初衷。
D.材料二和材料三都选取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冠军武亦妹的例子,旨在说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中国诗词大会》在丁酉新春爆红的现象,都充分肯定了这档综艺节目所带来的积极的社会影响。
B.三则材料除了具有新闻客观性的特点之外,还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如三则材料最后一段带有文学色彩的语言,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
C.对于同一综艺现象,因三家媒体的受众不同,报道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比如《中国青年报》就突出强调了青年一代与诗词的关系。
D.三则材料都谈到了《中国诗词大会》的影响,相比较而言,第一、三则材料的观点更能代表观众们对《中国诗词大会》的普遍看法。
E. 三则材料虽然不尽相同,有报纸,也有新闻网站,但都及时捕捉到了社会热点,体现了新闻讲求时效性的特点。
【小题3】《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综艺节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进行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