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圆珠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油性圆珠笔头的圆珠由黄铜、钢或者碳化钨制成;水性圆珠笔头的圆珠则采用不锈钢、硬质合金或氧化铝等材料制成。由这些材料制成的圆珠笔,要满足在同一个角度下,连续不断地书写800米且不出现断线的情况才算合格。

生产过程中,碳化钨先被制成比标准尺寸略大的小颗粒,散铺在一个带沟槽的板上,并使这些小颗粒进入圆形沟槽,仅露出其顶部。然后放上一块又重又平的顶盘,压在这些小颗粒上面,在两盘之间注入研磨油,使这些小颗粒浸泡在含有粉末状金刚石的润滑混合物中。

接着转动下盘,使这些碳化钨小颗粒在圆形槽内不断地翻腾滚动,在槽壁、顶盘以及相互之间不断地接触,金刚石粉末不断地把这些小颗粒的边角研磨掉,使它们逐渐变得又圆又光。研磨过程还要停下来几次,将这些小圆珠取出洗净,进行测试,直到生产出光滑度适中、符合标准的小圆球为止。

小圆球太光滑了就粘不上墨汁,也就不能写字。生产一颗碳化钨的小圆珠笔珠大约需要断断续续地研磨几十个小时。这一过程真正的难点在于怎样把极大数量的小圆球,做到尺寸相同的。这里的高精度、高互换性是基于整个工业体系的严谨才能得到的。

直径仅有2.3毫米的球座体,无论是生产设备还是原材料,此前都长期掌握在瑞士、日本等国家手中。球座关键部位的尺寸精度要求在两微米之内,表面粗糙度要求为0.4微米,在笔头最顶端的地方,厚度仅有0.3毫米到0.4毫米。由于后期要进行高精度的加工,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时又不能开裂,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

加工球座体专用到的机床,是专用于加工镍白铜和不锈钢水性、中性圆珠笔头的自动加工机床,将冲成一定长度的坯料加入料斗后,机床能自动完成从进料夹紧,分多次钻削内孔、车外圆、锥面、镗珠座孔、冲气槽、装球珠、收口、压珠直至出料,加工装配全过程。

圆珠笔头对加工精度的要求极高,由于笔头上不仅有小球珠,里面还有5条引导墨水的沟槽,生产加工中一个小小的偏差都会影响书写的流畅度和笔的使用寿命,笔尖的开口厚度不到0.1毫米,还要考虑到书写角度和压力,球珠与笔头、墨水沟槽位必须搭配得“天衣无缝”,加工误差不能超过0.003毫米。

为了给数百亿支圆珠笔安上中国笔头,国家早在2011年就开启了这一重点项目的攻关。没有可借鉴的资料,成分的配比都是从几十公斤开始炼……为找到国外守口如瓶的保密配方,科研团队重在摸清笔尖钢的成分配比这一环节,在切削性和加工性上寻求平衡点,最终在笔头用不锈钢材料的7大类工艺难题上取得突破。2017年1月10日,太钢正式对外宣布,成功研发“笔尖钢”,百亿支圆珠笔有望安上“中国笔头”。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圆珠笔头由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两部分组成,合格的笔头要求在同一个角度下,能连续不断地书写800米且不出现断线。
B.怎笔尖上的球珠直径为0.5-1.0毫米,主要采用滚球旋压成形技术,连续左磨几十个小时,光滑度适中、可以粘上墨汁即为合格。
C.球座体直径2.3毫米,关键部位的尺寸精度在2微米,放小圆珠的地方厚度仅有0.3毫米到0.4毫米,笔尖的开口厚度仅有0.1毫米。
D.在球座体上装球珠、收口、压珠等精细工艺完成以后,只有球珠与笔头、墨水沟槽位搭配得“天衣无缝”才能保证书写的流畅度。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圆珠笔由金属材料经过精细加求工而成,无论是球体、球座体,还是二者的搭配都要求精度准确,超过界定范围就被视为不合格。
B.碳化钨球珠的制造工艺和生产轴承滚珠的工艺大致相同,主要是采用滚珠旋压成形技术磨成圆珠,圆珠的精度与旋压力、转速有关。
C.加工球座体专用到的机床,是专用的自动加工机床,只需将笔头所用不锈钢原材料加入料斗,机床就会自动完成加工装配的所有工序。
D.为使球珠又圆又光标,在加工球珠的过程中要使用比碳化钨硬度更高的金刚石,在翻腾滚动的过程中金钢石粉末会把球珠的边角研磨掉。
【小题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学习生活都会使用的圆珠笔,根据制作笔头使用的金属材料及加工笔头技术难度的不同,圆珠笔可以分为油性、中性、水性圆珠笔等多类。
B.笔头的生产设备和原材料生产技术,长期掌握在瑞士、日本等国家手中,在他们对中国衽技术封锁的背景下,国家开启了重点技术攻关项目。
C.科研团队历经六年的自主研发,最终在笔头用不锈钢材料的7大类工艺难题上取得了技术上的突破。百亿支圆珠笔有望安上“中国笔头”指日可待。
D.本文主要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有精确的数字,也有约略的数字,两者结合既客观的反映了制作技术的高超与难度,更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8-28 10:01: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您好,请问您想办理什么事项?”一句贴心的问候之后,社区工作人员会为你解答和办理具体事项。这是桥西区大境门街道西岔社区为辖区居民推出的便民代办服务,大大地方便了附近居民的生活。

社区居民事务代办是项新生事物,社区事务代办是社区面向居民展现社区服务居民的一种体现,它考验和提升的是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西岔社区党支部书记韩小乐这样说。

帮老年人代缴水电气费、替残疾人办残疾证、义务修家电……桥西区西岔社区自成立社区代办站以来,替居民办小事、管“闲”事,至今,已为900多位居民代办事务。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走进社区服务站办理各类事项,社区服务代办站受到了广大居民的认可。

(摘编自张家口新闻网《“代办站”服务居民最后一公里》)

材料二:

“‘行百里者半九十。’要让贫困户精准脱贫,关键要解决好精准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让贫困群众自己能造血,自己能长肉。”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南安市省新镇省身村党委书记吴金笔感慨地说。

随着精准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正在稳步提高。“就扶贫对象来说,容易帮扶的基本都帮扶完了。尚未脱贫的,有的是因为残疾、重病导致劳动能力欠佳,有的是因为生活环境确实恶劣,脱贫缺乏条件,但也有极个别贫困户就想躺在扶贫款上睡大觉。”吴金笔代表说。吴金笔代表建议,在推进精准脱贫攻坚中,必须更精准地施行扶贫政策,努力提升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的自我造血能力。对于缺乏脱贫动力的扶贫对象,要注重“扶志与扶智”,逐步减少直接补贴,引导他们勤劳致富。

全国人大代表、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陆銮眉认为,今明两年,我国脱贫攻坚任务将更加艰巨。不过,越是如此,越要克服“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等问题,注重提高脱贫质量,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宁德开展脱贫攻坚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精准。脱贫攻坚重在精准、贵在精准,成败也在精准。”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宁德市委书记郭锡文说。多年来,宁德历届党委、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工作,久久为功,如今取得明显成效。

记者了解到,在建档立卡中,宁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并根据不同贫困户的现实处境精准施策:缺资金的,就通过小额贷款解决资金困难;缺项目的,就帮助引入符合家庭实际的项目;农产品卖不出去的,就联系当地企事业单位采购;等等。通过精准帮扶,帮助贫困户解决了大量实际困难,有效提升了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也进一步激发了贫困户改变生活现状的热情。

(摘编自2019年3月15日《经济日报》林火灿《打通“最后一公里”》)

材料三: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最后一公里”成为一个高频词。比如,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在“部长通道”回答提问时说,要让抗癌药进医院,把为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服务做好;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部长通道”回答提问时说,顶层设计要见成效,就要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此外,农村医疗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打通心血管疾病防控体系建设的“最后一公里”、解决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等等,都引起了代表委员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讨论。

“最后一公里”原指完成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如今常用来指代完成一件事情的最后而且是最关键的步骤,关系到政策措施有没有落到实处,各项工作能不能起到实效。行百里者半九十,强调的也正是“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性。很多时候,正是因为没有打通“最后一公里”,导致政策不落地,服务不到位,直接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摘编自2019年3月14日文汇时评《不让“最后一公里”梗阻百姓的获得感》)

【小题1】下列不属于“最后一公里”工作的一项是
A.帮助照料老人幼儿、帮助居民代缴水电气费、替残疾人办残疾证、义务修家电。
B.通过微信微商、淘宝等网络销售方式或者公共媒体广告,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
C.调动农民进行文化消费的积极性,集中乡村的贤达人士,培养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D.多渠道提高乡村医生待遇,拓宽乡村医生执业发展前景,加快构建基层远程医疗服务体系。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通过面向居民展现社区服务居民的社区居民事务代办得以考验和提升。
B.容易帮扶的扶贫对象基本帮扶完了。尚未脱贫的有的是身体原因,有的是生活环境缺乏条件,还有很多是有懒惰依赖的思想。
C.在脱贫攻坚的工作中,只有做到精准,才能有效帮助贫困户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激发贫困户改变生活现状的热情。
D.“最后一公里”多用来指代完成一件事情的最后而且是最关键的步骤,直接关系到政策措施的落实和各项工作的实效。
【小题3】“最后一公里”的工作有哪些意义,请结合材料概括。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当下长篇创作的“有”和“无”

文艺创作政策环境的空前宽松,给文学创作带来了空前的繁荣。而长篇小说的创作,更像一条刚直而妩媚的山脉,从文学的海洋里拔地隆起,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遗憾的是,在这条整齐的文学风景带上,缺乏众望所归的巅峰之作。写现实的,我们没有看到《平凡的世界》那样的震撼;写历史的,我们没有看到《白鹿原》那样的厚重;写民族的,我们没有看到《尘埃落定》那样的深沉。

当下长篇作品题材广阔,现实的、历史的、民族的、军事的、环保的、航天的、职场的,涉猎甚广。题材广度的开拓。使得长篇小说的创作繁花似锦,斑斓多彩。探索广度的开拓使得小说家对文本的记叙,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表达模式。但是在阅读之后,我们总感到,洋洋洒洒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字,实际上外强中干,弱不禁风。

现实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历史文化的复杂性和深刻性,都为文学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不少长篇作品也在现实和历史的描摹与回望里显得质地优良。或风吹人生,温暖生命;或雨润年华,鼓舞斗志。遗憾的是,有不少小说没有文学的艺术美感,没有文学的精神美感。或以审丑为美,丑化现实;或以恶俗为乐,躲避崇高。

有位华裔作家曾说过一句话,他认为中国目前的小说家不具备创作“伟大小说”的条件,这话不无道理。

我们常说,作品要上来,生活要下去,可是,我们的小说家有几个人真正地下去了?他们往往会在不清楚自己文学生活的家底时,就急于表现,急于出名,急于获利。经济大潮的冲击,喧嚣的社会,也让他们变得浮躁消沉,一些因匆忙而留下的缺陷总是像阴影一样缠绕着他们,读者怎么能够在这样的作品中获得心灵的愉悦和享受呢?

我们读格拉斯的《铁皮鼓》、帕慕克的《我的名字叫红》,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对文本结构的精巧设置,对每一个细节的精妙处理,对叙述节奏的控制,他们对长篇小说的驾驭能力总是让我们震撼。再有,语言是整个文学作品最闪光最有魅力的所在,而我们的小说家不是把语言当作歌去唱,而是当作砖去码,不能深得语言魅力的精髓。

当下的文学批评越来越忽视文本细读,越来越迷恋庸俗社会学,具有市侩化倾向,只有表扬没有批评,这也使虚荣的小说家们躺在廉价的温床上沾沾自喜。文坛一团和气。用鲁迅的话说,看似平静,实则了无生气。

艺术有刻度和准星,却没有终点和顶峰。只要艺术没有止境,长篇创作就应该是永远在爬坡,从一个高度达到另一个高度。

【小题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能为当下文学的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开拓题材广度,小说家将会创作出众望所归的经典之作。
B.作者对外国作品大加赞赏,既是肯定外国小说家的才情,同时也批评了部分小说家忽视文本,把语言当作砖去码的现象o
C.引用鲁迅的话意在说明,当下长篇小说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导致文学的发展没有生机和活力。
D.有的小说家不提炼现实生活中的美,而是展示生活中的丑,把审丑当作艺术的标准去追求。
【小题2】(小题2)作者认为当下长篇创作整体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答:
【小题3】根据文意,小说家应该如何去“爬坡”才能创作出“伟大论述类文本。
答: ▲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问题。

古装剧“霸屏”背后,是历史的消隐

①有专家认为,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是传播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果一味任由“没有历史”的古装剧“霸屏”,很可能使大众对文化根脉的情感越来越淡薄。

②《如懿传》《赢天下》都已开机,《锦绣未央》《思美人》等开播在即,将要汹涌而至的还有《蔓蔓青萝》《回到明朝当王爷》等剧。种种迹象表明,近年来屏幕上掀起的这股古装剧热潮正在继续。古装剧高烧不退的现象,引发了专家学者们的关注。

③所谓古装剧,是将时代背景设定为古代的电视剧的统称,包括历史剧、架空剧等类型。有专家注意到,一方面,是当下电视荧屏和视频网站古装剧数量巨大;另一方面,却是尊重历史、重现历史的创作态度日趋弱化,历史素材更多服务于美术、场景、服装、道具等视觉呈现的需要,历史正剧正从荧屏上消失。

④换句话说,古装大热的背后,是历史的消隐。这让不少研究者和评论家感到担心。在他们看来,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是传播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果一味任由“没有历史”的古装剧“霸屏”,很可能使大众对文化根脉的情感越来越淡薄。

⑤毫无疑问,古装剧已经成为当下电视和视频网站上重要的电视剧类型之一。仅去年以来,就有《女医•明妃传》《青丘狐传说》《芈月传》等多部作品相继播出,且成为收视大户。

⑥然而有学者注意到,古装剧大热荧屏的同时,作为一个曾经非常重要且主流的古装剧类型,历史剧正日益从荧幕上淡出——“康雍乾”三部曲、《大明王朝1566》这样的作品,早已成为一种稀缺品。

⑦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认为,眼下这波古装剧与历史正剧最大的区别在于,历史正剧是先有历史再有剧,而古装剧没有历史只有剧,把历史逐渐淡化、虚化。事实上,对历史的淡化和虚化不仅表现为历史剧的缺席。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郭必恒研究了近年来热门的古装剧,发现尊重历史、重现历史的创作态度,也正在这一类作品中日趋弱化。剧情设置距离真实的历史越来越远,史学素材主要是为电视剧的美术、场景、服装、道具等视觉层面的追求服务,而不是为整体的叙事和历史故事的呈现服务。他以《女医•明妃传》为例,指出尽管主创看似煞费苦心钻研了中医药学著作,却把女医谭允贤生活的时代搞错了;《芈月传》号称尊重历史,人物关系却是“拉郎配”。

⑧古装盛行而历史隐退,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文艺创作现象。

⑨对此,张德祥分析说,其中一部分原因在于历史剧很容易被观众拿来与真实的历史相对照,而概念相对模糊的古装剧,将故事放置在一个虚化的历史空间里,从而降低了创作难度,避免了被对照的可能。

⑩郭必恒则认为,当代视觉文化中有强烈的奇观化倾向,极度依赖营造奇异景观提供感官震撼的场景。而历史元素恰恰可以满足这样的需求:当历史演变为空想的场域后,环境、服装、饰品乃至武器,都变成了驰骋想象的景观构件。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武媚娘》。

⑪也有专家指出,导致古装剧“霸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眼下愈演愈烈的影视剧网络IP改编热;也正是这些热门网络IP,决定了古装剧的样子。有人做过一个粗略的统计:无论是此前热播的《花千骨》《芈月传》等,还是即将开机或播出的《蔓蔓青萝》《长相思》《东宫》《紫川》《回到明朝当王爷》《赢天下》等,无一例外均改编自网络IP。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杨俊蕾说,与传统文学创作相比,网络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频道定制或类型定制;而架空历史恰恰是网络小说中特别热门的一个类型,因为套路多,好复制,易上手。一位以写架空小说起家的知名网络作家曾经说过一句话:当你写10万字的时候别人说你抄袭;当你写50万字的时候,别人就不再说了。这句话隐含的意思是,彼此之间的仿制,是这一类型创作中“心照不宣的秘密”。杨俊蕾说:“于是你会发现在网络小说里,矛盾类型不分朝代,都是一样的。”

⑫在许多专家学者看来,历史剧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体现了当代的历史观,发掘和传播了民族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而眼下古装剧持续大火,背后是电视剧的创作正日益娱乐化和短视化;娱乐风不仅刮进了历史领域,甚至左右着历史题材文艺创作。这一现象令人担忧。

⑬有学者直言,时下在这类影视剧中,历史内容让位于场景安排与情节追求,这一现象已经有全球化的趋势,国产剧只是这个趋势中的一脉。这就更加值得我们警醒。以《指环王》为例:作为古典文学教授,托尔金写作《指环王》,初衷是为英伦文化补上神话一环。但是小说被拍成电影之后,很多英国学生误认为远征的甘道夫就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海军将领纳尔逊将军,以至于在考卷上直接写上了甘道夫的名字。

(注)IP: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

【小题1】第④段加线的“历史的消隐”在文中的意思是  
【小题2】文中引述专家的观点,指出古装剧“霸屏”的原因是什么?
【小题3】作者认为,古装剧中历史消隐导致的后果是什么?
【小题4】下列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电视和视频网站上古装剧数量巨大,这个现象引发了专家学者和观众们的关注。
B.在当今的古装剧中,历史素材沦为美术、场景、服装、道具等视觉呈现的配角。
C.古装剧中历史素材为整体的叙事和历史故事的呈现服务,体现了当代的历史观。
D.中国当前古装剧淡化、虚化历史的做法符合世界潮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小题5】第⑬段列举《指环王》例子的用意是什么?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独表现在物质方面,更表现在精神方面的复杂关联。除了自然界种种物象变化对人心的影响之外,人的现实处境和主体心态也会导致其对自然有不同理解和表现。梁启超在《饮冰室文集》中说:“同一月夜也,琼筵羽觞,清歌妙舞,绣帘半开,素手相携,则有余乐;劳人思妇,对影独坐,促织鸣壁,枫叶绕船,则有余悲。”在不同的人眼中,自然的面貌原本就是不同的,给人的感触也不一样。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出两种形态:一方面,自然摇荡着人的性灵,使人产生或悲或喜之情;另一方面,人将悲喜之情转移、投射到本无情感知觉的自然物上,使其具备了与人同一的感情色彩,从而在自然施与人巨大影响的同时,人也以自我的情志改变着自然物在人们心中的面貌。
对这种人与自然之间奇妙的生命共感现象,西方人类学家弗雷泽认为:自然变化、草木荣枯使古人看到自己的影子,觉察到自己的生命,并联想到万物与人的生死。因此,在古人的诗文中,纯粹的自然现象是没有的,流动的水,吹过的风,开落的花,都与人自己的命运休戚相关。
生命的共感帮助我们理解了自然物与人的生理心理之间的密切关系,却难以解释为什么有的自然物可以引起人的快感,有的则引起人的悲感。这就需要探讨自然与人之间异构与同质的问题。
异构,指二者之间有不同的结构形式;同质,指两种物质之间本质的相同。前者将两种物体区别开来,后者则将两种物体联系在一起。人类和自然,无论形式差异多大,都遵循生命的规律,如生老病死、兴衰荣枯。只是作为高等动物的人具有更强烈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介入,因此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所具有的特定精神内涵,都是人赋予它的。但久而久之,这种内涵脱离了人的主观赋予而内化为物的客观属性了。比如,人愤怒的时候就像江海中翻滚的波涛,于是有人便赋予波涛以愤怒的含义;在悲伤的时候泪如雨下,于是有人便赋予雨以悲伤的含义。可是随着这些含义日趋固定,当后人写“峰峦如聚,波涛如怒”时,写“泪飞顿作倾盆雨”时,谁还会为这些自然物的原初含义而大动脑筋?在人们看来,这些自然物所包含的愤怒、悲伤、愉悦等含义似乎是它们与生俱来的。
自然物之所以能表现人的心理情感,除了人赋予它以意义之外,它本身必定也具有能够使人赋予这种意义的某种特质。这种特质,被西方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称为“力的结构”。由于人的情感也受着形式不同但实质一样的力的结构的制约,所以,人便自然地从外部事物中观察并提取与自己心理情感相一致的内在意义,从而将该事物作为表现自己某方面的情感的特定载体。
由此可见,人们观察自然并借以表现自我情感,是一种主客观相互包容、渗透、影响的活动。这个活动中人的心理情感的作用会得到强化,但自然的物性特征也不可忽略。
(摘编自尚永亮《人与自然的生命共感与异构同质》)
【小题1】下列各项中的情境,不能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生命共感”的一项是
A.《西厢记·长亭送别》中,莺莺前往长亭途中,只见暮秋郊外,蓝天白云,黄花满地,大雁南飞,凄紧的西风中,经霜自红的枫叶仿佛离人泪染。
B.《花未眠》中,川端康成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在无人欣赏的时候依然盛放它的美丽,而且这是一种孤独、寂寞、短暂而哀伤的美丽。
C.《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维特离开了他生活的城市,来到一个峡谷中的山村,后来对少女绿蒂产生爱情。但绿蒂的未婚夫归来,维特只好离开这个山村。
D.《小石潭记》中,被贬永州的柳宗元坐在小石潭上,面对翠幕绿藤、清潭竹林的清幽安谧,难堪如此的空寂寥落和入骨的寒气,于是记景而去。
【小题2】(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与自然的关联复杂,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人心受自然的影响,同时,人也以自我的意志改变自然界在自己心中的面貌。
B.人与自然会产生生命共感,自然变化、草木荣枯常让人联想到生死,因此任何一种自然现象都与人的命运相关,纯粹的自然现象是不存在的。
C.自然物被赋予的特定精神内涵内化为其客观属性并日趋固定,人们在借助这些自然物表达或悲伤或愉悦的情感时大可不必再去探寻其初始含义。
D.人之所以能够将自然物作为表达自己某方面感情的载体,是因为人也受着与自然物形式不同但实质相同的力的结构的制约。
【小题3】(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启超在《饮冰室文集》所说的“同一月夜”引起的人们的感受,说明人的现实处境和主体心态会导致其对自然有不同理解。
B.人将自己的悲喜之情转移、投射到原本无知觉无情感的自然物上,使其具备了与人同一的感情色彩,这样的自然物则可能成为艺术形象。
C.人与自然既存在着能够相互区别的异构关系,二者又存在着对生老病死、兴衰荣枯有着强烈心理感受和情感介入的同质关系。
D.“峰峦如聚,波涛如怒”是主客观相互包容渗透的结果,既体现着人与自然的生命共感,也体现着自然与人的异构与同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