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华礼制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毋庸讳言,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诸民族之间有过矛盾与冲突。但它们能在认同中华礼制的前提下逐渐缓和矛盾、化解冲突,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例如,在我国历史上,无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还是之后建立辽朝的契丹族、建立金朝的女真族、建立元朝的蒙古族及建立清朝的满族,无一例外地认同并服膺中华礼制,从而能使民族融合不断向前推进。显然,发挥中华礼制的凝聚功能,是凝聚国人、增强自信的重要途径。 
中华先民并不只是讲究礼仪“进退周旋,威仪抑抑”的外在形式,而且注重探求礼仪的内在精神实质。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礼记·郊特牲》称,“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所谓尊其义,就是追求道德境界、强调道德践履。孔子称颂那些能够修身立德、行礼律己、道德高尚的前代圣贤,反复强调“不学礼,无以立”。坚持知礼行礼、知行合一,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体现了中华先民的主流价值观。中华礼制注重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强调知行合一,这使它起到了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 
可以说,中华礼制自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教化功能,并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将道德教育与理想教育紧密结合,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生,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注重培养道德人格、建设礼仪之邦。所谓礼仪之邦,就是有高度道德自觉的社会,是诸族和谐、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众富庶的社会。中华礼制提出的愿景,是中华先民们向往和着力构建的社会。中华礼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忠恕之道、和谐社会等学说,能为今日构建和谐世界贡献中华民族的智慧。 
作为一种制度,中华礼制在历史上曾为各种政权服务。在封建社会,它强调封建等级,包含一些糟粕。然而更应该看到的是,中华礼制能够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不断改革与变迁。孔子提到三代礼制传承中的“损益”,便是一种改革;《礼记》进一步提出“时为大”这一与时俱进的礼制改革原则。适时变革是中华礼制演进的重要原则,这使它成为与中华民族同生共长、传承久远的文化传统。
由孔子创建、孟子加以发挥的儒家礼制观,在战国时期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判,那是因为这种礼制观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关注不够。秦汉之后,我们的先人力图将礼与法结合起来,融礼入法、礼法合一成为中华礼制变迁的重要转折。礼法合一要求人们遵礼守法,违礼即违法。礼既是道德要求,又是法律规范;礼制既有教化功效,又有法制规范之用。《礼记·经解》认为“礼禁乱之所由生”,可以起到“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的作用。古人通过礼来“止邪于未形”,使人们“徙善远罪”,达到“禁乱”和教育人的目的,对我们今天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有一定启示意义。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华礼制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它源头久远,延续不断,流传久长,在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自信力中作用重大。
B.中华礼制不只是讲究“进退周旋,威仪抑抑”的外在形式,而且注重探求礼仪的内在精神实质,这一特点体现了先民的主流价值观。
C.中华礼制注重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强调知行合一,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起到了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
D.中华礼制将道德教育与理想教育相结合,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生,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注重培养道德人格,具有教化功能。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中华礼制在中国历史上得到广泛认可,无论是汉族政权,还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都认同并服膺中华礼制,促进了民族融合。
B.《礼记》所称的“尊其义”指的是追求道德境界、强调道德践履,这与孔子的“不学礼,无以立”义同,都是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
C.儒家礼制观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却关注得不够,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因而饱受历代思想家的批判。
D.所谓的“礼仪之邦”,就是诸族和谐、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众富庶的社会,是先民向往和着力构建的理想社会。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华礼制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剂,诸民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在认同中华礼制的前提下能够逐渐缓和、化解,形成共存共荣的关系。
B.中华礼制演进的原则是适时“损益”,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不断改革与变迁,形成了与中华民族同生共长、传承久远的文化传统。
C.融礼入法、礼法合一是中华礼制变迁的重要转折,礼既是法律的规范,又是道德的要求;礼制既有法制规范之用,又有教化功效。
D.古人通过礼来达到“禁乱”和教育人的目的,今天人们践行中华礼制所倡导的精神,对于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8-24 06:11: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报告发现,在创业方面,方便与家人团聚(63.2%)和看好国内发展潜力(56.6%)是海归回国创业的两大主因。此外,容易获得亲戚、朋友等社会网络的支持、国内创业环境好、持有专利技术及相关领域国内市场前景好依次占比33.8%、29.4%、18.4%。
从初始创业时间上来分析,76.4%的海归从2015年至今开始创业。课题组认为,如此高的比例与国家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出台创新创业的支持政策密切相关。
在行业分布上,海归们偏好创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领域。其中,创业者创立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信息科技和产业、通信、电子及互联网行业,占比近1/5。
海归创业选择的城市中位居前5位的分别是北京(24.3%)、上海(8.1%)、成都(6.6%)、广州(5.9%)、武汉(4.4%),这5座城市几乎吸引了半数创业海归。创业所在地域呈现“一线城市为主导,二线特色城市快速崛起”的基本特征。
调查显示,海归选择创业城市的理由呈多样化特征。首先,经济发展、人胁关系、环境舒适、文化多元包容性强、资源集中等原因认同度超过1/3。其次,产业基站、配套设置和人才政策。可以看到,城市发展的软实力更受海归创业者关注。
(摘编自《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观察》,2017年9月1日《中国教育报》)
材料二:

海归国外获得最高学位的主修科目分布图

海归就业的工作岗位类型分布图
(摘自《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
材料三:
据媒体报道,智联招聘与全球化智库近期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北京仍是海归创业首选城市,成都、武汉等特色城市吸引力渐显。
海归创业人才往往有着高学历、高科技、高能力等特质,他们是中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生力军。能否有效吸引海归创业人才,既说明城市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也直接体现着城市竞争力、美誉度、营商环境等综合实力。
一直以来,凭借基础设施、公共资源、产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北上广深”是海归人才回国创业的首选。加之这些城市往往在人才政策方面有突破之举,对海归创业人才的吸引力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为了吸引人才,近期不少城市出台新政策,频放“大招”。四川成都提出,将改革人才落户制度,实施“蓉漂”计划,推行“先落户后就业”;未来5年,湖南长沙将投入百亿元,以留住大学生、吸纳创新者、引进“海归派”、培养“土专家”,吸引储备100万名青年人才在长沙就业创业;湖北武汉将率先出台大学生最低年薪标准,力争5年留住百万名大学生。
这一轮密集出台的引才新政,主要围绕户籍、住房、收入等实现重大突破,城市求贤若渴的态度可圈可点。然而,对于创业地点选择的重大决定,户口、房子、收入等因素并不能“包治百病”。一方面,对优秀人才来说,房子、户口和资金补贴并不是关键因素,他们更期待的是创业平台、发展空间与市场环境。另一方面,随着海归中80后、90后日益成为主体,城市发展的软实力更受海归创业者关注,环境舒适、文化包容性等成为他们考量的重要因素。
要想吸引海归创业人才,不管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都应该发挥自身特长,想人才所想,练好内功。关键是找准自己的定位,将当地的比较优势发挥出来,做大做强产业链。武汉、西安、南京、成都、沈阳等地区中心城市,高校集中、产业基础雄厚,充分发挥特色产业的作用十分关键。这就要求改变体制机制、出台更多政策,在消除有形的户籍门槛的同时,逐步形成有吸引力的教育、医疗、营商环境及城市环境等,为人才提供宜居、宜业、可施展才华的空间,真正让海归人才落地扎根、开花结果。
(选自罗旭《吸引海归创业关键要找准城市定位》,2017年9月7日《光明日报》)
【小题1】【小题2】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海归国外获得最高学位的主修科目中,商科居首位,其次是应用学科,再次是人文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占比最低。
B.从海归就业的工作岗位类型分布看,销售、技术、市场/公关/广告、运营、行政/后勤等较多,研发、设计等较少。
C.从材料二提供的两幅统计图表的数据来看,海归群体当前工作岗位与其海外所学专业匹配度不高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
D.海归在国外选择商科为主修科目占比髙,表明国内金融、管理、经营、人力资源等行业人才缺口大,行业发展前景好。
【小题3】【小题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材料一从回国创业原因与时间,行业选择与分布,选择城市的理由等方面介绍了海归创业概况。
B.2015年至今是大多数海归初始创业时间,这与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背景有关。
C.海归创业者比较青睐创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这必然会促进国内技术创新和现代月艮务业发展。
D.“北上成广武”吸引了将近半数创业海归,正是因为它们具备其它城市所没有的发展软实力。
E. 材料三以成都、武汉等特色城市对海归创业人才吸引力渐显为例,提出海归创业的具体对策。
【小题5】【小题6】如何才能更好地吸引海归创业人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关于2016年中国网络核心版权产业的行业规模调研出炉。网络视频行业规模已达521亿元,相比2006年的5.3亿,增长近百倍。同时,作为产业另一潜力支柱的数字音乐领域,近年来也获得了飞速发展。调研数据显示,2016年,数字音乐行业规模相较10年前已突破150亿,逐渐与国际接轨。

进入2017年,国家对网络版权产业的监管愈加收紧,在严惩盗版的同时,也为知识产权内容的健康成长给予了最好的激励。同样是经历了盗版阵痛后触底反弹的网络版权重要领域,数字音乐与网络视频的产业间距正在慢慢缩小,回顾这些年的发展历程,网络视频所积累的经验也正是其最好的前行向导。

(摘编自搜狐网,2017年8月30日)

材料二:

今天,未经授权传播的音乐作品被要求全部下线。版权主管部门的这一重拳出击,被业界看作网络音乐产业的重要转折。

一纸禁令并未对网络音乐平台造成冲击。几大在线音乐平台似乎早有准备,动作频频:宋柯、高晓松加盟阿里音乐,网易云音乐用户数量宣布破亿……而另一边,一些小众平台在版权禁令下,选择关闭音乐服务。国内知名音乐分享网站“音乐盛宴”已于27日正式关闭,距离2006年的创建,不过10年时间。

音乐人对网络传播始终又爱又恨。爱的是其传播效率远远超过之前的磁带或CD,往往一首歌在网络走红就能让音乐人名满天下。但是免费下载又让网络人气成为看上去很美的产业气泡,人气变现在免费下载时代几乎无解。正是这样的尴尬,让网络音乐走红的同时,也时常爆出被歌手抵制的新闻。

(摘编自《文汇报》,2015年7月31日)

材料三:

互联网数字音乐将销售渠道彻底改变。音乐产生之后,直接放到互联网音乐平台上,没有发行公司、没有音像市场,也可以说将其合二为一,将产业链缩短为更为简练有效的“内容+渠道”,但渠道已经从传统唱片公司手中转移到互联网音乐平台上。

移动互联网时代,发行能力渐转到了平台手中。速途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各类应用使用率中,音乐以77.2%排名第四。QQ音乐推出的付费数字音乐专辑之后,互联网音乐平台基本完全掌握了线上发行渠道,并且逐渐取代线下发行渠道。此时,帮助词、曲作者进行版权维护与收费的工作也转入到平台,QQ音乐为此甚至建立了专门的法务团队。

音乐产业链的重构将给音乐产业带来深远的影响,但对音乐平台公司而言,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是盈利问题。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年,移动音乐市场规模已达96.2亿元。但各互联网音乐平台中,实现盈利的只有QQ音乐,而且也是首次盈利。

目前各音乐平台的盈利点包括付费用户、数字唱片、版权转让费、维权收费、广告等。盈利点虽多,但金额却都有限,甚至难以覆盖昂贵的版权费用。

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在《全球娱乐和媒体产业年度报告》中断言,尽管音乐播放平台的发展十分迅猛,但仍然难以为音乐产业带来更多收入。而要解决平台盈利问题,最快捷的方法就是回归到音乐本身。

在互联网协作模式下,各种资源开放,技术升级,渠道易主,让音乐人摆脱了过去依赖唱片公司的模式,音乐创作、推广方式也越来越灵活多样。音乐产业的产业链未来还会调整,正在探索的新商业模式也有待稳定,但无论如何,几年前濒临死亡的音乐产业,如今又迎来了曙光。

(摘编自《财经》,2017年第4期)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音乐与网络视频同属一个产业,但其规模比网络视频要小。
B.数字音乐在国家对网络版权产业的监管愈加收紧的情况下未受到冲击。
C.数字音乐的销售渠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已转移到了互联网音乐平台上。
D.数字音乐要想盈利,在互联网协作模式下,回归到音乐本身无疑是最快捷的方法。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对网络版权产业的监管愈加收紧,就会严惩盗版,也为知识产权内容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B.数字音乐和网络视频在过去10年都获得了飞速发展,行业规模增长近百倍。
C.互联网音乐平台的盈利点虽多,但由于要支付昂贵的版权费用,故盈利的金额很有限。
D.未经授权传播的音乐作品被要求全部下线,可谓中国网络音乐产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网络传播可能成为音乐人实现“名利双收”目标的首选方式。
【小题3】在国家对网络版权产业的监管愈加收紧的情况下,未来的网络音乐产业应如何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毕淑敏:从作家到心理咨询师
(毕淑敏,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1998年,毕淑敏又步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开始进行心理学专业的系统学习。作家王蒙曾说,毕淑敏是“文学的白衣天使”。)
主持人:经过北京师范大学这个学习的过程,所接触到的这些理论知识和您之前对人的内心的理解,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毕淑敏:可能是我对人其实有了一个更真实的了解。
主持人:毕业之后您就和几个朋友一起开了一家心理诊所,那时候真的是想当心理医生了吗?
毕淑敏:一是掌握了这些理论的知识以后,特别想用于实践;再有一个,我那时候已经慢慢感觉到,其实在我们中国现在急速变化的年代里,人们特别需要心理帮助,我感觉到这是一种使命感吧。
主持人:对于所有的咨询者来讲,您对他们的帮助帮到什么程度,您自己就觉得满意了呢?
毕淑敏:我确认咨询者的内心经过成长,他们对心理问题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思考,而且他们觉得可以离开咨询师独立去面对这个世界了,我们就结束咨询。
主持人:和几百个人面对面的交流之后,您对人的理解有变化吗?
毕淑敏:我变得更尊重人了,因为原来觉得,按照我的逻辑,这个事情是想不通的,觉得怎么会这样,太不可思议了。
主持人:两年的时间如果用来写一本书,可能至少要十几万或几十万人读到它,而您做心理咨询师只接触几百人,这个影响力会不会觉得小了一点?
毕淑敏:对我来说,我觉得自己的生命也是一个过程,我的生命曾经和几百个人的生命发生过如此深切的碰撞,这对我来说已经是非常宝贵的一份经历了。
(在做了两年时间的心理咨询师之后,毕淑敏又退出了这个行业,继续专注于文学的创作)
主持人:做过直接面对病人的那样的心理医生,后来为什么又不做了?
毕淑敏:因为来的人太多了,我不知道给谁看和不给谁看,我真的陷入一种特别大的愁苦之中了。我那时候其实面临一个挺痛苦的选择,也许我要换一种方式,把我的那种感悟和启示,用文字来表达,这样可能会有更多的人看到这些书,也许一句两句话可能会触动他们,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分享。
主持人:这次心理学学习,对写作的影响又是什么?
毕淑敏:那种影响好像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比如说我原来要写一个人物会非常辛苦地去设计他,对于人物,有的时候就会觉得有点不自信。现在是,现实中有一个现成的人,我只是把他描绘出来就行了。
主持人:文学作品能不能起到治疗的作用呢?
毕淑敏:我觉得在文学里其实是有多样人生的,如果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能有同感,能有心灵的激荡,包括可能在某些方面改变我们对世界或者对自我的一些认识,我想这就是文学的功能之一。我写作时其实没有去想文学是否具有治疗的作用,我只是想,那些生活中的人物,他们感动过我,我愿意用文字把他们表达出来,和更多的人分享。
主持人:您不管是做作家还是做心理咨询师,都是在用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一些人的生命,这是不是您做这些事情时一个心理上很大的成就感?
毕淑敏:一个生命和一个生命密切的接触,这个过程是神圣和庄严的,去从事这样的工作,我觉得有非常多的挑战,包括对我自己的反思,我也会有很多错误,很多不足,可是我依然对人和人之间这种亲密的联系,抱有非常高的敬畏和热情。
(选文略有删改)
【小题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毕淑敏做了两年心理咨询师之后,退出了这个行业,原因是来进行心理咨询的人很多,她面临做心理咨询师和做作家的痛苦选择。
B.两年时间,毕淑敏做心理咨询师,只帮助了几百人,而假如她写一本书却能让更多人读到它,但她觉得这段经历同样弥足珍贵。
C.毕淑敏认为文学如果能感染读者,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可能在某些方面能促使读者改变对世界或自我的认识,这是文学的功能之一。
D.毕淑敏与人合开心理诊所的原因,一是想把理论用于实践,二是意识到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对心理咨询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小题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毕淑敏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心理学,接触到一些有关人性的文学理论后,她对人的内心的理解发生了改变,对人性有了更真实的了解。
B.毕淑敏原来觉得按照她的逻辑,有些事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不可思议,但是和几百人面对面地交流后,她变得更加尊重人了。
C.毕淑敏确认向她咨询的人经过内心的成长并对他们的心理问题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思考,她觉得咨询者可以独立去面对世界,就结束咨询。
D.生活中有些人感动了毕淑敏,她用文字把感动她的人表达出来,和更多人分享。她认为,读者不会去想文学能否起到医疗的作用。
E. 毕淑敏学习心理学之后,她的写作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影响,比如原来写人非常艰难,现在写人比较轻松,她写作时更加自信了。
【小题3】毕淑敏被作家王蒙称为“文学的白衣天使”,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个称号的理解。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天局(节选)

矫健

西庄有个棋痴,人都称他混沌。他对万事模糊,惟独精通围棋。他走路跌跌斜斜,据说是踩着棋格走,步步都是绝招。他的苦处在于找不到对手,心中常笼罩着一层孤独。他只好跟自己下棋。南三十里有个官屯小村,住着一位小学教师,传说他是围棋国手,段位极高,浑沌访到这位高手,常常步行三十里至官屯弈棋。 

浑沌五大三粗,脸庞漆黑,棋风刚勇无比,善用一招“镇神头”,搏杀极凶狠。教师头回和他下棋,下到中盘,就吃惊地抬起头来:“你的杀力真是罕见!”浑沌谦虚地点点头。但教师收官功夫甚是出色,慢慢地将空拣回来。两人惺惺惜惺惺,英雄识英雄,成为至交。

浑沌确是怪才。儿时,一位瘸子老塾师教会他围棋。三年自然灾害,先生饿死了。浑沌自生自长,跑野山,喝浑水,出息成一条铁汉。那棋,竟也浑然天成,生出一股巨大的蛮力,常在棋盘上搅起狂风骇浪,令对手咋舌。无论怎样坚实的堡垒,他强攻硬打,定将其摧毁。好像他伸出一双粗黑的大手,推着泰山在棋盘上行走。

腊月三十,浑沌弄到了一只猪头。他便绕着猪头转圈,嘴里嘀咕:“能过去年吗?能吃上猪头吗?落魄的人哪!”于是背起猪头,决意到官屯走一遭。

时值黄昏,漫天大雪。浑沌刚出门,一身黑棉衣裤就变了白。北风呼啸,仿佛有无数人劝阻他:“浑沌,别走!这大的雪——”

“啊,不!”

千人万人拉不住他,他执拗而任性地投入原野。雪团团簇簇如浓烟翻滚。群山摇摇晃晃如醉汉不能守静。风雨夹裹逼得浑沌陀螺似的旋转,睁不开眼睛,满耳呼啸。天空中有隆隆声,神灵们驾车奔驰。冰河早被覆盖,隐入莽莽雪原不见踪迹。天地化作一片,无限广大,却又无限拥挤。到处潜伏着危险。

浑沌走入山岭,渐渐迷失了方向。天已断黑,他深一脚浅一脚,在雪地里跌跌撞撞。背上那猪头冻得铁硬,一下一下拱他脊背。他想:“要糟!”手脚一软,跌坐在雪窝里。

迷糊一阵,浑沌骤醒。风雪已停,天上悬挂一弯寒冰,照得世界冷寂。借月光,浑沌发现自己身处一山坳,平整四方,如棋盘。平地一侧是刀切般的悬崖,周围黑黝黝大山环绕。浑沌晓得这地方,村人称作迷魂谷。陷入此谷极难脱身,更何况这样一个雪夜!浑沌心中惊慌,拔脚就走。然而身如着魔,转来转去总回到那棋盘……

众人漫山遍野搜寻浑沌。教师失棋友心焦急,不顾肺病,严寒里东奔西颠。

有一老者指点道:“何不去迷魂谷找找?那地方多事。”于是西庄、官屯两村民众,蜂拥至迷魂谷。

迷魂谷白雾漫漫。人到雾收,恰似神人卷起纱幔。众人举目一望,大惊大悲。只见谷中棋盘平地,密匝匝布满黑石。浑沌跪在右下角,人早冻僵;昂首向天,不失倔犟傲气。一只猪头搁在树下,面貌凄然。

有人诧异:浑沌背后是百丈深谷,地势极险,他却为何跪死此地?众人作出种种推测,议论纷纷。教师亦觉惶惑,止住泣涕,四处蹒跚寻思。 

他在黑石间转绕几圈,又爬到高处,俯瞰谷地。看着看着,不觉失声惊叫:“咦——” 

谷地平整四方如棋盘,黑石白雪间隔如棋子,恰成一局围棋。教师思忖许久,方猜出浑沌冻死前搬石取暖,无意中摆出这局棋。真是棋痴!再细观此局,但见构思奇特,着数精妙,出磅礴大气,显宇宙恢宏,实在是他生平未见的伟大作品。群山巍峨,环棋盘而立;长天苍苍,垂浓云而下;又有雄鹰盘旋山涧,长啸凄厉…… 

官屯教师身心震动,肃穆久立。 

众人登山围拢教师,见他异样神情皆不解。纷纷问道:“你看什么?浑沌干啥?”教师答:“下棋。”“深山旷野,与谁下棋?”教师沉默不语。良久,沉甸甸道出一字:“天!” 

俗人浅见,喳喳追问:“赢了还是输了?”

教师细细数目。数至右下角,见到那个决定胜负的劫。浑沌长跪于地,充当一枚黑子,恰恰劫胜!教师崇敬浑沌精神,激情澎湃。他双手握拳冲天高举,喊得山野震荡,林木悚然——“胜天半子!”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
A.小说中写浑沌连走路都像是踩着棋路,步步都是绝招,为下文写他冒着风雪在迷魂谷抱石取暖,摆出棋局埋下伏笔,也增添了人物形象的传奇色彩。
B.小学教师虽在小说中着墨不多,但起到重要的作用,他与浑沌不仅是棋友,更是知音。浑沌去找他才陷入绝境,浑沌的“天局”也只有他才能读懂。
C.小说善于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表现人物。写浑沌迷失方向,用“天上悬挂一弯寒冰”,渲染冷寂的氛围,表现他与天地抗争的决绝气概。
D.小说传统文化气息浓郁,主人公的名字源自中国古代传说,围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文字表达也借鉴了文言的简约风格,意蕴深远。
【小题2】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浑沌的形象特点。
【小题3】小说以小学教师回答“胜天半子”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登高
李汉荣
路渐渐陡起来,岩石上的苔藓愈来愈厚,由浅绿转入深蓝。向前一步,时间就退后一步,苔藓作证,腐殖土作证,合抱的古树作证我回到宋,回到唐,一座唐代的庙宇屹然 于半山之上。檐上的鸟语平平仄仄,操着古时的方言,反复助诵的是谁的好诗?古碑有些倾斜,宇迹依然道劲高古,棱角分明的笔画,让我读到了青铜的刀锋,和那紧握刻刀的 手,那专注的近于虔诚和迷狂的眼神。他是把他的眼神刻在石头上面了,还有他的心跳和呼吸,以及那个黄昏的微风、树木的香气、落日缓慢移动的.光线,都保存在这石头上了。 那是千年前的黄昏啊。我抚摸这碑石,我是在抚摸一段石化的时间。一亿年前它是一块汉 白玉石,一千年前它是一块汉白玉石,只是有了人的手迹,一千年甚或一万年后它仍是一 块汉白玉石,我十分敬畏它了,我是石头面前的过客,我是文字面前的过客。
我看见云在高处向我招手,我看见云的马驰过来接我。不用了,我自己行走。云们退回去,静静地卧于高处,卧成西天的净土,那么白,琿么坦荡,静穆中隐含着一种克制的激情,哦,白云生处,我梦中多次到达的地方。
汉白玉、花岗岩、玄武岩……石头、石头、石头,时间、时间、时间,我从浅山走命深山,我从低处走向高处,从今天走向古代,走兩公元前,走向泥盆纪、震旦纪,走向壮 丽的造山运动。石头围过来,时间围过来,我是时间中的时间。需要多少时间,才出现这 个登临瞬间,让我在高处,浏览这么多的时间?
溪水越来越清澈,也越来越幼小,我来到那条大河的童年了,鱼都没有长大,听见我 的声音就藏了,全是没有见过世面也不想见什么世面的孩子水之外的事物都与它们无关。水革更加茂密,灯芯草不准备点燃谁的灯盏,灵芝草也不懂得它有什么灵验,水仙花绝不知道自己就是氷边的仙子——因为它们都没有名字,除了绿了又枯枯了又绿开了又谢
谢了又开,它们没有别的建树,至于蜜峰蜻蜓们的访问,它们一律欢迎,但绝不发出邀请。我坐在那潭水边,俯下身来,掬起一捧水,我不忍喝了它,这是邵条大河的源头,我喝了它的源,那条河会不会降低流速减少流量呢?我看着清冽的水一点点从我的手指上漏出来,禁不住就想:我也是源头了,大河就在我手心里发源。
我继续攀援,苍岩更加苍老,或狰狩或慈祥或如飞狮或如卧虎,见多了沧海桑田高陵深谷的大世面,对我的到来一律平静得漠然,脚踩上去,青苔松软,让我体验到铗石心肠 的时间,也有害羞的柔情。树木老得令人肃然起敬,想扑上去唤它几声祖父一一无奈它比 祖父还要老上千年。有几颗老树在风中说话:唐朝的那些诗,宋朝的那些词,都是我看着写出来的,你嗅嗅那迆诗饵里,是否有一种松香味、柏树味?不敢在树下呆下去,呆久了,我怕松树掩埋了我,我怕苔藓漫上衣服,我怕松鼠们集体出动,把我抬走,藏进只有月光才能找见的地方。
路瘦得已容不下我很瘦的影子,影子就斜锌地印进深谷。我继续攀援,扶着远古的石 头,抓一缕刚刚钒来的雾,擦擦汗湿的脸,正好几只鸟从头顶飞过,抛下几粒清朗的单 词,循着它们的提示,抬起头来,我看见我此行的高点,我终于来到山巅:一些石头和一些石头,一些树和一些树,一些野花和更多的野花。蜜蜂先我而来,蝴蝶先我而来。天很蓝,水洗过的样子,女娲刚刚补好那么崭新的样子。极目远望,不知何处是终极,望久了,心也变得无际的宽广,心也渐渐蓝起来。天的蓝,心的蓝,蓝与蓝融为一体,心与天融为一体,不知有心,不知有天,天就是心,心就是天,也无心,也无天,只有无服的澄 明和宁静。
(选自《李汉荣散文集》)
(1)文章第一段,面对一块汉白玉石,作者为什么说“我十分敬畏它了”?
(2)文章第四段,语言上有着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文,简要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