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今天,如何穿出中国范儿
《史记》载:赵武灵王“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却遇到巨大阻力,王公大臣纷纷进言,认为“衣服习俗,古之礼法”,抛弃自身传统而改夷狄装束,乃是一种罪过。另一个相反的例子是魏孝文帝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即“革衣服之制”,禁胡服,改汉服,以达到去除鲜卑的民族身份、融入汉族的目的。
自古以来,服饰一直是体现国家民族风俗文化的重要方面。中华是礼仪之邦,最重服饰,“衣食住行”,以“衣”为首。历经几千年流变,发展出的服饰文化可谓博大精深。从汉服、唐装到旗袍、中山装,经典的中华服饰也曾成为世界眼中靓丽的风景。
然而,在当代中国,这种具有自身特色的服饰文化却似趋式微。最简单的例子便是:当我们被要求“着正装”的时候,脑子里首先甚至唯一想到的就是西服,而不是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式礼服。这对于有着几千年传承的服饰文化,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民族服饰,于个人,是身份的标签和文化认同感的载体;于国家,是形象的展示与礼仪的体现。在现代政治中,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会成为国家的文化名片。放眼世界,不少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国服”,如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和东欧、北欧诸国,阿拉伯国家更为重视。
相比之下,我们的重视似乎还不够。新中国成立初期,曾规定外交人员的正装为中山装。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山装似乎显得不太符合当下的审美观,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外交官们也开始穿起了西服。但是,西服在很多国家眼中并不算正装,在最隆重的外交场合,穿西服会被视为过于随便、不尊重外交礼仪的行为。
所幸的是,已经有不少人意识到并试图弥补这一缺憾,“中式礼服文化研究热”正在国内悄然兴起。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国服文化研讨与服装探索展示大会”,就是热潮中的一股涓流。这次由民族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等联合主办的会议,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服饰文化为目标,探讨最多的话题就是为什么要有“国服”、“国服”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确,如果我们在重大集会、节日庆典与外交场合能穿“国服”,有利于在世界上树立充满文化自信的中国形象。这就要求“国服”具有对普通民众的亲和力,便于普及。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是在设计上加入中国元素那么简单,更应体现中华民族对于衣着的文化理念。
服饰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魏晋风流,士人爱穿宽袍敞襟,以显自由不羁;大唐盛世,开放自信,服饰因之雍容华贵;在国家崛起之今日,如何穿出中国范儿,看来真不是一件小事。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当代中国,具有自身特色的服饰文化好像逐渐衰弱了。当我们被要求“着正装”时,首先想到的并不是中式礼服。
B.民族服饰,于国家,是形象的展示与礼仪的体现,尤其是在现代政治中,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会成为国家的文化名片。
C.自古以来,服饰一直是体现国家民族风俗文化的重要方面。因此作为礼仪之邦的我们最重服饰,“衣食住行”,以“衣”为首。
D.赵武灵王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遇到巨大阻力,因为王公大臣认为抛弃自身传统而改夷狄装束,是一种罪过。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有着几千年传承的服饰文化,历经流变可谓博大精深。汉服、唐装、旗袍、中山装,都曾成为世界眼中靓丽的风景。
B.与赵武灵王“革衣服之制”的内容相反,魏孝文帝“禁胡服,改汉服”,但他们都由此达到了融入汉族的目的。
C.由民族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等联合主办的“国服文化研讨与服装探索展示大会”,是“中式礼服文化研究热”的一种体现。
D.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国服”,比起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和东欧、北欧诸国尤其是阿拉伯国家,我们的重视程度好像还不够。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探讨为什么要有‘国服’、‘国服’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现象可以证明,当下有不少人正在试图弥补我们没有“国服”的缺憾。
B.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外交官用穿西服取代不太符合当下审美观的中山装,但在最隆重的外交场合,这种穿着可能会被视为不尊重外交礼仪的行为。
C.大唐盛世雍容华贵之服,彰显开放自信。服饰反映社会,因此在国家崛起之今日,我们都应该把“如何穿出中国范儿”当成一件大事。
D.我们只有在重大集会、节日庆典与外交场合穿具有中国范儿的“国服”,才能有利于在世界上树立充满文化自信的中国形象。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1-07 02:03: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

据CNN旗下财经网站报道,特朗普政府周四宣布,将对每年从中国进口的价值50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对美国科技产业投资,引发人们对于中美之间爆发贸易战的担忧,美国股市暴跌。

对于美国一些大型公司来说,与中国的贸易战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消息。如果中国采取报复措施,苹果、波音、英特尔和其他跨国公司的日子将会变得很难过。

星巴克也在中国市场投下了巨大赌注,并且正在收获成果。该咖啡巨头现在有大约14%的销售额来自中国市场,其中国业务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美国和其他发达市场。

——摘自《财经网》

材料二:

2018年3月23日,中国商务部公布了自美国进口的7类、128税项产品(主要是农产品)拟加征关税的清单并征求公众意见,这是针对之前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终止减让的回应,按照2017年统计,涉及金额30亿美金,与之前美国终止减让涉及的金额相对对等,产品结构也都是偏上游端。对于本周四特朗普签署的针对中国进口约500亿美元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的行动,中国政府将如何反制,目前并没有公布。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政府在处理中美双边贸易摩擦方面表现出了相对理性和沉稳。

——潘向东《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注释:232措施,是指基于美国商务部根据《贸易法》第232条款调查的结果,2018年3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发了公告,对美国进口的钢铁、铝产品中止减让关税,并加征10-25%的关税。专家认为该措施主要是针对中国的。

材料三:

 

材料四:

从中美的贸易结构看,中国主要对美出口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包括家电、电子)、纺织服装、家具灯具、玩具鞋帽等,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主要为中间产品和零部件,以大豆、飞机、汽车、集成电路和塑料制品为主。

美国贸易保护虽然会对其国内部分行业形成利好,但将损害多数行业及消费者的利益。若美国对中国制造进一步提高关税实际上将等同于向消费者征税,势必增加美国民众的生活成本,推升美国通胀,制约美国消费。

——摘自《网易 财经频道》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500亿美元的关税,引发了中美之间的贸易战。
B.作为美国经济的风向标,美国股市暴跌预示着正在开展的中美贸易战将超过以往。
C.从材料三可以看出美国从中国进口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汽车等,说明中国技术已超越美国。
D.美国对进口的产品提高关税,抬高了产品的销售价格,等同于向美国的消费者征税。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根据材料一,特朗普政府宣布限制中国对美国科技产业投资,苹果、英特尔等科技公司的资金减少,公司发展将会受影响。
B.星巴克看好中国市场,进行了市场投资,且业务量增长速度超过其他地区市场,如果中美贸易战爆发,其业务量势必缩减。
C.美国此前宣布实施对从中国进口的232措施的终止减让,中国商务部公布拟对自美国进口的128税项产拟加征关税,并征求公众意见。
D.特朗普政府针对中国进口约500亿美元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的行动,引起了中国政府的强烈
不满,立即实施了金额对等的反制措施
E.从中美的贸易结构看,中国主要从美进口大豆、飞机、汽车、电机电气音像设备等,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主要为中间产品,包括农产品、纺织服装、高铁装备等。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请简要分析如果中美展开贸易战,会给中美两国经济和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网:2017年1月13日到3月31日,“卢浮宫的创想----卢浮宫与馆藏珍品见证法国历史八百年”展览在国家博物馆展出。这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共同举办,是两个世界级大馆的又一次重要合作。我们特别采访到了法国卢浮宫博物馆馆长Jean- Luc Martinez。
中国网:请问是什么样的契机,促成了这次的展览能够来到中国?为什么要在中国举办这次展览?
马丁内兹:几年之间,中国参观者在数量上成为了卢浮宫的第二大(外国)参观群体。我们在中国人民身上感受到了他们对卢浮宫的热爱与向往。我们才特别希望能够对这份热爱和向往做出回应,让卢浮宫的藏品在这里、在中国展出。说到契机,我们确实碰上了一个有利的时机—一法国驻华大使馆的大使顾山先生通知我们,这次展览能在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于是我们就抓住了这个机会。
中国网:这次展览一共有六个部分,来共同见证法国历史800年,您个人觉得最具特色或者最想推荐的是哪个部分?为什么?
马丁内兹:法国历史上最让人称奇的一段时期可能就是第一帝国,也就是拿破仑时代。为什么令人称奇呢?因为这段时期既保留了法国旧君主政体时代遗留下来的奢华而宏伟的风格,同时又采取了大革命中衍生出来的体制。这两者是一个很奇特的组合,我认为这段时期在这次展览中也被很好地展现出来。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在大革命时代开馆的卢浮宫成为了今天这个享誉国际的伟大的博物馆。
中国网:您如何评价中国的博物馆和展品?包括从建筑、运营、管理、保护、展出等各方面。
马丁内兹:我并不了解中国所有的博物馆,我只了解和我有过合作的博物馆,我比较熟悉的还是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我认为中国的博物馆整体在国际上都是享有声誉的,这不仅归功于这些博物馆的建筑特点,也归功于它们对艺术品的保存质量。当然,这还得益于中国博物馆在某些领域的专业特长为世人所公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博物馆)对油画、素描的保存。众所周知,中国在保存易碎易坏的艺术品方面,有一套自己独特的专业技能。如今,中国博物馆毫无疑问已经彻底融入了国际大型博物馆的队伍中,只要看一眼中国国家博物馆里举办的各种展览就一目了然了。我在这里只举了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一个例子,因为目前这里正好正在举办数个国际展览。
中国网:您是否喜欢中国艺术?喜欢什么类型的?能举个例子吗?
马丁内兹:我个人专攻的是希腊艺术,所以对中国艺术可能不甚了解。但在我的学业生涯中,我学过一点中国艺术方面的知识,那是我在卢浮宫学院的时候。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战国时期(的艺术)和古青铜器。在我看来,后者在技术上是最让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品。其次,您知道我们欧洲人对中国的陶瓷总是情有独钟。就我个人而言,我最喜欢的是风格清淡朴实的瓷器,比如“雪拉同”,法国人口中的“雪拉同”就是那种灰绿色、单一色调的青瓷。我想,和我持相同观点的法国人应该并不在少数。在法国,人们往往喜爱中国艺术中最具综合性、最精细、最朴实淡雅的部分。
中国网:您对日前全球的濒危文化遗产保护有什么样的看法?对于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些濒危文化遗产,您有什么样的倡议或建议呢?
马丁内兹:关于这个问题,我要说的第一点是,我们不能单独行动,而必须动员国际力量一起参与其中。因为我们有必要把这份文化遗产当成世界人民共同的遗产去保护,这点是很重要的。这就意味着保护濒危文化不再只是一个国家的责任,其他国家也有责任提供帮助。要建立这样一个国际联盟,首先需要的就是资金和设备,所以法国已经提议和阿联酋设立一项捐赠基金,这项捐赠基金将会在几周后于日内瓦成立。其目的除了动员国际社会以外,也肩负着帮助战中国家拯救濒危遗产的重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代替他们去做该做的事情,而只是帮助他们采取行动。如果想实现以上这些目标,就需要建立国际合作。第二个想法是要创建一个合作网,一个网络遍布世界各地、为提出请求的国家提供濒危艺术品避难储藏服务的合作网,这样就可以为那些危难中国家的艺术品提供庇护。以上就是法国方面提出的两项重要措施。
中国网:今后会不会与中国的其他城市或者有其他形式,比如像讲座、沙龙、影片放映等的合作?
马丁内兹:我们很乐意继续与中国开展这方面的合作。我必须承认,这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2016年有超过550000名中国参观者到访卢浮宫,这是我们的第二大外国参观群体,所以我们会努力和中国观众见面。这种合作确实可能会以一系列展览、专业讨论会、讲座的形式展开。总之,我们很期待举办这样的文化艺术活动。
(摘编自《中国网》2017年1月26日)
【小题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中国成为参观卢浮宫人数上的第二大外国,法国方面为了回应中国人民对卢浮宫的热爱与向往,所以来到中国举办这次展览。
B.卢浮宫博物馆这次展览能在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得益于法国驻华大使馆的大使顾山先生的联系与帮助。
C.由于拿破仑的第一帝国时代是法国800年历史中最让人称奇的,所以这次展览的六个部分中,第一帝国时代的展览设计是最具特色的。
D.中国的博物馆除了建筑富有特点,对艺术品的保存质量高以外,在某些领域的专业特长也为世人所公认,所以在国际上享有声誉。
【小题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和概括,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A.拿破仑时期既保留了前代奢华而宏伟的风格,又采取了大革命中衍生出来的体制。这种奇特的组合使得卢浮宫成为享誉国际的伟大的博物馆。
B.马丁内兹专攻希腊艺术,但对中国艺术也有了解,尤其是技术上令人叹为观止的中国古青铜器以及风格清淡朴实的瓷器,他是喜欢的。
C.法国和阿联酋即将成立一项捐赠基金,这不仅能动员国际社会参与全球濒危文化遗产的保护,还能帮助战中国家拯救濒危遗产。
D.目前全球的濒危文化遗产应当成世界人民共同的遗产去保护,应成立一个国际联盟和创建一个合作网,为那些濒危艺术品提供避难储藏服务。
E. 法国卢浮宫与中国国家博物馆今后还会继续合作,开展文化艺术活动,活动举办的形式,不再只是一系列展览,会更加丰富。
【小题3】综观这篇访谈,主持人所提问题可以归纳为哪三个方面?请简要概括。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阙就是宫殿外门两旁高出的建筑物。《周礼》中的“象魏”,《春秋》中的“两观”,《左传》中的“观台”,都是阙。古代王宫有五门,最外面为皋门,雉门为第二道门,阙在雉门之外。郑玄注《周礼》说:“大宰以正月朔日,布王治之事于天下,至正岁,又书而县于象魏,振木铎以徇之,使万民观焉。”汉代北阙的政治意义,应溯源于此。

汉刚建立时,各地割据势力还没有剪除,萧何负责营建未央宫时,依据厌胜这种避邪祈吉的方术压制凶顽,只建立了东阙和北阙。西汉时北阙的政治意义越来越被看重,在这里发生了一些重要的政治事件。如汉昭帝时这里曾发生过冒充卫太子的事件,曾引起很大轰动;汉哀帝死后,董贤曾在此免冠徒跣诣阙谢罪,太后诏书也在阙下宣读给董贤等。

萧何这样建阙,还和政治史现有关。《史记》记载,秦的上帝祠中独缺黑帝,而传说中有五帝。刘邦认为自己就是黑帝,建立了黑帝祠,并沿用了秦的水德之制。水德之制,是战国时的邹衍创立的“五德终始说”的重要内容。“五德终始说”被历代新王朝建立者信奉,来阐释其政权的合法性。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据此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刘邦则沿用秦的水德之制,水在五行中代表北方,东方为木,水生木。而南方是火,西方为金,火和金与水和木是相克的关系,这也是萧何只建北阙和东阙的原因所在。

汉武帝在太初改制时,改汉水德尚黑为土德尚黄。到了西汉中后期,士人利用汉高祖为赤帝子,当为火德之说,极力鼓吹五行相生说。东汉时以洛阳为都城,营建宫阙时,除继承西汉初期的建筑理念,建立了北阙和东阙外,也在南宫修建了南阙,这和其政治史观密切相关。或许受此影响,南阙在政治活动中越来越重要。西汉时管理北阙的公车司马令,到东汉时成为专门管理南阙的官员,公车司马令的职责在西汉时都是北阙的政治功能。在政治地位上,东汉时南阙渐渐超过了北阙。

阙作为一个政治符号,闪现着耀眼的光芒。汉代很多名臣都有诣阙上书的经历。汉武帝时,主父偃“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东汉时,冀州刺史朱穆因得罪宦官势力被治罪,“太学书生划陶等数千人诣阀上书”,汉桓帝最终不得不赦免朱穆。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正义,为了国家民族利益而在阙前表现出的“锵锵”风骨,并不输“巍巍”帝阙。

(摘编自宋艳萍《汉阙与汉代政治史观》)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阙本来是皋门、雉门之间的建筑物,史料记载有正月之时悬挂政令、法律条文等于阙的做法,这样阙被赋予了政治含义。
B.营建未央宫时,国家还没有统一,萧何只建了东阙北阙,没有在西南两面建门阙,有用厌胜之术压服敌人的目的。
C.西汉时北阙被赋予了越来越高的政治意义,一些重要的政治事件在这里发生,这里甚至成了一些政治势力角逐的舞台。
D.东汉以洛阳为都城,营建宫阙时由于政治史观的变化,受汉武帝土德制度的影响,既建了北阙和东阙,也建了南阙。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为建筑物,阙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如《周礼》《春秋》《左传》都有关于阙的记载,但这时的阙未必就是礼制建筑。
B.刘邦认为自己是秦的上帝祠中独缺的黑帝,建立了黑帝祠,并沿用秦朝的水德之制,他的这种政治史观也表现在阙的建筑中。
C.邹衍创立的“五德终始说”这种政治史观,受到历代帝王的选择与追捧,秦始皇和刘邦都以此标榜自己统治的合法性。
D.东汉时建立了南阙,在西汉时管理北阙的公车司马令在这时则专门管理南阙,和北阙相比,南阙的政治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阙的政治地位决定了它的政治意义,超过了它作为一个建筑物所承载的功能和作用,受强烈的政治因素的影响。
B.在五行中水代表北方,东方为木,南、西分别是火、金,根据火、金与水、木相克的关系可理解未央宫阙门建立、取舍的原因。
C.阙作为政治符号,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史观及政治形势,如东汉宫阙建有北阙、东阙、南阙,就表现了朝廷内部的矛盾冲突。
D.无论是西汉还是东汉,统治者的政治史观给阙赋予了政治意义,但那些仁人志士在这里表现出的“锵锵”风骨,同样具有很大的意义。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中新网8月30日电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当日在回应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外贸的影响时表示,美方对中国输出美国部分产品征收关税后,一些美国的出口产品价格下降,进口消费品价格上升,同时部分美国企业生产所需的工业中间品进口也受到了影响。他说,中国部分外贸企业也受到一定影响,
此外,高峰在介绍中国2018年外贸表现时说,中方有信心维持外贸稳中向好的势头,将继续提升贸易便利化的水平,在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前提之下,有针对性地出台政策措施,
加快企业转型,维护包括在华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全力办好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积极扩大进口,更好地满足国内企业和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
材料二:中新网9月6日电
在今日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就对中美贸易摩擦有何应对措施这一问题,新闻发言人高峰回答了记者提问,以下是部分答问摘录——
问:现在美国计划对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关税,公众的意见征询期也很快将要结束了,我们看到有超过9成的公众参与者表示反对这一举措,但是有消息称,美国总统特朗普还是将继续推进这一措施,我想请问一下商务部如何作回应?
答:一段时间以来,美方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不断出台单边措施,使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既损害了中美两国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也损害了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的安全。如果美方不顾征求意见中绝大多数企业的反对,一意孤行,对华采取任何新的加征关税措施,中方将不得不做出必要反制。中方再次重申,任何施压措施对于中国都是无理、无效的。贸易战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有平等、诚信的对话和磋商才是解决中美贸易摩擦的正确选择。
问:有消息指,就在本周美国可能就会对这2000亿美元的输美商品加征关税,我们中方有什么样的应对措施?是否已经有了具体的反制措施的清单?
答:中方已经于8月3日公布了针对自美进口约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的反制措施,商品清单已经公布。同时,中方将密切关注加征关税带来的各种影响,采取有力措施帮助在华经营的中外资企业克服困难。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办法维护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问:中方曾表示,中美上次接触后同意继续保持接触,请问目前是否确定了近期磋商的时间、地点等安排?
答:据我了解,8月22-24日中美双方就经贸问题在华盛顿举行的副部级磋商结束后双方工作层仍在继续保持接触和沟通,就彼此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致力于解决中美经贸问题。
材料三: 2018年10月18日中新网电
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针对中美经贸摩擦对国内相关企业的影响,高峰回应称此次美方挑起的贸易摩擦从总体上看,影响有限,风险可控。对于产品竞争力强、可替代性较小的企业可以说影响不大。
此外,就中美贸易摩擦对民营企业带来的关税冲击,发言人高峰表示,今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外贸出口中民营企业的出口占到总出口的比重为47.9%,美方挑起的贸易摩擦对包括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在内的部分外向型企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许多企业都在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中国各级政府也正在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帮助包括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美经贸摩擦对中国外贸和国内相关企业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受影响的企业主要是外向型企业。
B.美方挑起贸易摩擦以来,美国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均产生了对美国不利的变化,部分工业中间品进口也受到了影响。
C.全力办好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争取扩大进口,这是中国维持外贸稳中向好势头的积极策略。
D.从今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外贸出口中民营企业的出口所占比例来看,民营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政府多次表态要维护华外资企业的合法权益,这体现了中国的全局意识和大局观念,也是中国用平等诚信态度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体现。
B.美国有超过9成的公众参与者表示反对对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关税,说明的美国民众对特朗普执政也是不满意的。
C.中国对于美国任何无理的施压措施都不会妥协,若美方一意孤行对华采取任何新的加征关税措施,中国将制定具体的反制措施的清单。
D.通过转型升级,提高产品竞争力强、使产品无可替代,努力把这次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挑战转化成机遇,才是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的正确选择。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请结合文本分析三则材料的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