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百年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离不开对西方美学的借鉴,这种借鉴是一个首先“学西”,继而“化西”的创造性现代转化的过程,某种意义上也是中西互鉴的特殊形态,从而达到中西美学不同程度的创新融合。
中国现代美学主要奠基人之一的王国维,早在20世纪初,在译介叔本华悲观主义意志论哲学著述基础上,撰写了迥异于传统思想的《红楼梦评论》;借鉴康德美学“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说,首次提出“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的重要主张,并建构起具有中国传统特质的“古雅”说;借鉴德国古典美学诸家,对中国古典美学尤其是先秦道家美学思想作了深刻反思,自觉把二者加以融会贯通,写出了《人间词话》这一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创建了以“境界”为核心范畴、意蕴丰厚的创新美学体系,对传统的“意境”说作出了具有现代性的创造性开拓。王国维之所以在融通中西上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与他具有超越中西学术二元对立的现代视野有密切关系。他主张“学无中西”,批评持中学、西学二分的“俗说”,他的关于中西学术互助、互动、互促、互鉴的精彩之论,至今仍不失其高远眼光和宏大气度。
另一位中国现代美学的主要奠基人蔡元培,在国内最早全面介绍了康德的美学思想,对康德关于审美四契机说,运用儒家思想作了“超脱”“普遍”“有则”“必然”的创造性阐述;从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出发,借鉴康德有关思想并加以吸收融化,同时借鉴席勒的美育理论,强调“涵养德性,则莫若提倡美育”,进而提出了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美育代宗教”说。
还有梁启超,前期以启蒙为宗旨,强调文艺改造人心的社会功能,提出了诗、文、小说的三界革命论,目的在“新民立人”或曰“移人”;后来借鉴西方哲学智、情、意三分理论,用儒家思想加以化用,提出以“情感教育”“趣味教育”为中心,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趣味主义”美学主张,在上世纪20年代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中“趣味教育”一词,是直接借鉴了西方的提法。
其后,中国现代美学大师朱光潜进行自觉的中西比较和互鉴,达到了对西方美学有选择、有针对性的消化、吸收和融通。这种中国古代美学“化西”式地现代转化并非个例,在一个世纪以来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他们都为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作出了重要贡献。尽管他们中有人提出“以西释中”的口号,表面上抬高了西学,但他们所作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实际上超越了“以西释中”,达到了中西互鉴互融的高度。
总之,以文明交流互鉴的视域回顾百年中国美学现代建构的历程可以发现,虽然这个时期我们的主动借鉴占主导,但实质上这是特定时代条件下中西文明互鉴的一种特殊形式。
(摘编自朱立元《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人间词话》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它借鉴德国古典美学思想,创建了以“境界”为核心范畴的美学体系。
B.“美育代宗教”说继承了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同时也吸收、融化了康德的有关思想,并借鉴了席勒的美育理论。
C.“趣味主义”美学主张以“情感教育”“趣味教育”为中心,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和形式,它改造了西方的理论。
D.朱光潜之前的一些中国美学家,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他们还没达到对西方美学有选择、有针对性的消化、吸收和融通。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等美学大家为例,阐述了中国美学现代建构对西方美学的借鉴这一主旨。
B.文章指出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是一个“学西”“化西”的创造性现代转化的过程,其中主动借鉴占主导。
C.文章以较多文字介绍了王国维美学思想的贡献,突出肯定他所具有的超越中西学术二元对立的现代视野。
D.对于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文章先提出观点,后举例论证,后总结论证,重申观点。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固执坚持中学、西学二分的狭隘观念,一味“学西”,而不知中西互鉴互融,就不可能有中国现代美学。
B.王国维与蔡元培都借鉴了康德的审美四契机说,并结合本国传统思想,各自提出了有创造性的学说主张。
C.蔡元培、梁启超在建构自己的美学思想时,都做到了在借鉴西方美学思想的同时,也吸收中国儒家思想。
D.“以西释中”是西学为贵思想的外化,中国古代美学的现代转化表明“西学”较之“中学”更具包容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8-31 02:51: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那座山,老家那个园

谭谈

①早先,公路只能通到山那边,每次从外面回家,汽车只能开到山那边的一个叫大塘的地方。然后,沿着那条挂山而上的石板山径拾级而上。拐一个弯,又一个弯,上一个坡,又一个坡。不知出过多少身热汗之后,山顶上那座古亭,才立在你面前,那穿亭而过,迎面而来的清风,把我这个远方归来的游子接到了亭。饮下守亭大娘免费提供的一杯凉茶,一种家的温馨就弥漫在全身了……

②于是又下山了。下了一个石坡,又一个石坡,面前,就看见一个盖着黑色瓦片的屋顶了,那就是自己的家。那年那月,自己就是从这里拱到这个世界里来的。

③那时候,我心里总纳闷:这山上,满山遍野全是石头,树长不高,花开不多,水流不远。我们的先祖,为什么要为它取一个如此美丽动听的名字:花山岭呢?

④小时候,我经常在这山上山下跑。春天,上山捡雷公果(地皮菇)做菜;夏日,上山摘榈子树叶,回家包麦子粑粑;冬季,则到山上割茅草,给家里烧火做饭。这山间的每块石板,都印下过我的脚印啊!

⑤那时候,心里时不时在想:什么时候,如果这山上真的有花常开不败,那该多好啊!

⑥近些日子,一群花山岭人,突发奇想,要把这山好好打捡一番,在这里建一个农民公园。平日里那些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平平常常的石挪梆,突然间升华了,亮堂了,有些,如天狗咬月;有些,如卧佛赏山;有些,似蛟龙入海;有些,像山鹰展翅;有些……一个个奇形怪状的石头,顿时变得妙不可言。这不就是千年不败的奇石之花吗?山的西南坡,前年建起了大型太阳能发电厂,整坡整坡的山,规规整整地覆盖着一块块光伏发电板。它们面向蓝天,造福人类……无疑,这也是我们花山岭上的花,现代科技之花,文明生活之花!

⑦千百年来,无花可赏的花山岭啊,在当今这个伟大的时代,你已“华丽转身”了!

⑧那么,接我未到人世间的、山脚下的那个家园呢,又是一番什么模样了呢?

⑨伟大的时代,织密了乡间公路的网络。我那老屋的人们,为了生活的便利,纷纷搬出老屋,到老屋对曲新修的公路边盖起了红砖新屋,一年一年,那栋老屋,就成了一片废墟。

⑩而老屋,对于我,它永远在我心里,它在我心中是一栋不倒的精神之屋!

⑪老屋建于何年,已无从查考,听老辈人讲,它是我的高祖領着他的六个儿子,在一座荒山上建起来的,从屋的北头到屋的南头,十几个厅堂,两百多间房子,屋有半里多路长。屋场有南北两个槽门。南槽门上,悬挂着一块雕刻有“进士”两个大字的木。不知是我们的先人里曾经出过一个进士,还是先祖们为了装门面而私自制作的。

⑫老屋里,曾先后接来了八代人,他们中或求学,或从军,或经商,走南闯北。有些,已定居于整华都市:有些,已落户在异域他乡,但不管他们走到哪里,这老屋,都深深地藏在他们的心里。这幢屋是有灵魂的。这是一个家的灵魂,一个家族的灵魂!

⑬这些年来,许多城里都建有老干部活动中心,那是党和政府对老干部的关爱。这,引起了老屋一个在省城工作的子孙的联想:自己的村里,那些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民,更值得社会的尊重和关爱,也应该有一个休闲、阅读、健身、娱乐的场所啊!于是,他和一群老屋的子孙,聚在一起合计,一个美丽的设想产生了:在这老屋的废墟上建个村里的老农活动中心。中心里,有供老人们阅读的“晚睛书屋”,有供孩子们学习的“小天使阅览室”,有健身广场,有棋牌娱乐室。想到就做。他首先在微信里向文友们发出呼吁一下子,南南北北的作家朋友,就捐寄来了六千多册精美的图书。接着,他又带头捐资、筹资百余万元,用于活动中心的建设。如今,在当地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和老屋子孙们的共同努力下,这个美丽的梦想,正在落地,正在变为现实……

⑭老屋焕然一新,在新时代用新的生命为后人服务了!于是,它被人们取名为:还童园。

⑮花山岭,我故乡的山。还童园,我老家的园。

(摘编自《十月》,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实过去花山岭并不,,但这留下了作者儿时的记忆。经过花山岭人的不断努力如今的花山岭果真有了“常开不败”的花朵。
B.作者对花山岭和老屋的今昔变化进行了较详细的叙述,结尾处所写“花山岭,我故乡的山。还童园,我老家的园”,与题目相照应,
C.本文语言平实自然,如“那穿亭而过、迎面面来的清风,把我这个远方归来的游子接到了亭”,表现作者对故乡细腻真挚的情感。
D.作者笔下的故乡,古老而又鲜活,既富饶美丽又远离喧嚣,理想化的故乡源于作者对往昔的追忆,同时源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题2】本篇散文用第一人称叙述,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小题3】作者选取了故乡的“山”和“园”作为描写对象,结合全文,说说它们和生活于此的人们的关系。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年三十的私房菜

付春从城里回家时,爹和妈正在院子里剥玉米棒子。他们都没有发现身后的儿子付春。付春一声不吭地跨进院门,拎着大包小包进了自己的屋,放下行李,就一头栽倒在床上。爹和妈同时停止了手上的动作。时间静止了两分钟后,付春透过掉了半块的玻璃窗听见爹说,“春,回来了?”妈马上站起身来,责怪爹说,“他爹,春都进屋了,还问?快去抱柴禾,我给儿子做吃的去。”付春拉起被角,捂在脸上,眼泪无声地流下。

付春在城里一家五星级酒店当厨师。付春的厨艺好,在这家酒店一干就是五年,五年间付春很少回乡下,五年的城市生活让他下意识里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城里人,他甚至发誓要在这家酒店干一辈子。然而,没想到这家酒店自从去年易主后,因经营不善,一天比一天不景气,上个月彻底宣告破产。

失业这个月,付春把城里所有的饭店、酒店都找遍了,没有一个地方能容纳他。一些有名气的饭店、酒店,都有自己稳定的厨师团队,就算人家缺人手,他进去也只能是个打杂的。太小的饭店,薪水太低,高不成,低不就,就把付春挤回乡下的家了。付春感觉自己一下子从繁花似锦的春天走进了寒风凌厉的冬天。付春想着想着睡着了。

“春,快起来吃饭了。”妈站在窗外,小心翼翼地喊付春,生怕声音大了,把儿子吓不见了似的,儿子已经有很久没回家了。

饭桌上的菜,都是付春打小就爱吃的菜:干椒炒青菜、韭菜炒鸡蛋、火腿末炝嫩玉米。汤是酸菜土豆汤,酸菜是妈自己腌的乡下常见的老酸菜。旁边是一锅刚焖好的玉米饭。这些上不了台面的饭菜,也只有在家里才能吃到,虽说都是些在付春看来上不了台面的菜,但味道却是出奇的好。

付春很快就风卷残云般,把桌子上的饭菜一扫而光。爹和妈几乎一筷子未动,看着狼吞虎咽的付春,笑得嘴都合不拢。付春看着爹妈,抹着嘴回味着刚才的饭菜香味儿,突然脑子里像打开了一道尘封已久的门,付春兴奋地一连说了好几声“我怎么没想到呢”。爹和妈被付春整糊涂了,还没回过神来,付春已经拎着大包小包跑出院门了,爹和妈赶紧跟到院门外,说,“春,你这刚回来,又要去哪儿啊?”“回城里。”付春头也不回地说。

付春有足够的信心让自己成为城里人,他不再怕失业,这一切都源于妈做的饭菜。付春在吃了妈做的菜后,突然想到了时下城里流行的私房菜,他想,现在城里人吃饭店都吃腻了,我何不当一名专做私房菜的厨师呢?

很快,付春的私房菜就在城里闯出了名气,很多有钱人、领导都请付春到家里专门为他们做私房菜。尤其是每年的春节,付春更是分身乏术。

付春不断创新他的私房菜,几年后名声越来越大,钱也挣下不少,还在城里买了房子,拥有了城市户口。爹和妈不愿和他来城里,一直住在乡下的小土院,付春已经有好几个春节没回家陪父母过年了。每次爹妈打电话来,要他回家过年,付春都推托了。

今年年三十那天,有个搞建筑的大老板,给了付春很多钱,说是特意请付春去为他父母做一顿年夜饭。这位老板的爹妈一直住在乡下,老板有心想接爹妈去城里过年,也享享福,可是爹妈不来城里,老板只好回乡下陪父母过年。老板和爹妈说回去过年,两位老人又忙里忙外辛苦做饭菜,因此老板骗父母不回家过年,请付春去做私房菜的目的是想让父母过个不用操劳的年。

付春满口答应了,天快擦黑时,和老板一起赶到了老板乡下的父母家。没想到,他们推开门,首先映入眼前的竟然是一大桌子已经做好的饭菜,碗筷已摆好,就好像专等老板一到就开席似的。老板惊讶得合不拢嘴,不停地问两老怎么知道他要回来?

老板的爹说:“每年不管你回不回家过年,你妈都会把饭菜做好,万一你回家了,也好吃上一口热乎饭。”老板的妈接着说,“这些都是你打小就爱吃的饭菜,在外面哪能吃到呢?”老板两眼含着泪,一把抱住了两位老人。

一直站在门口的付春看着这一家子,缓缓地掏出钱包,把钱悄悄地放在门边的桌上,轻轻地合上门,头也不回地离去了。绚丽的烟花爆竹在付春身后、头上此起彼伏地响着、盛开着。付春仿佛闻到了妈做的干椒炒青菜、韭菜炒鸡蛋、火腿末炝嫩玉米,还有酸菜土豆汤的味道。

【小题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付春回到家中不跟在院子里剥玉米棒子的爹妈打招呼,而爹妈觉知儿子回来了,又是打招呼,又是去做吃的,小说在对比中表达思想感情,启发读者思考。
B.付春的妈为儿子做了些在付春看来上不了台面但味道却是出奇的好的菜,可以看出付春妈对儿子的爱。付春也灵机一动,在困境中找到了出路。
C.付春的妈和建筑老板的妈都为儿子做好吃的饭菜,两相映衬,蕴含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感慨,也反衬儿子对亲情的淡漠,表达作者对处理事业和亲情关系的反思。
D.小说以第三人称角度叙事,围绕付春这一核心人物,主要写了他失业回家、返城创业成功、陪建筑老板回家做年三十私房菜三个片段,生活气息浓郁。
【小题2】小说在刻画付春这一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小题3】为什么要写建筑老板带付春回家为父母做私房菜?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17年12月18日,北京市交通委联合北京市公安交管局、北京市经济信息委等部门,制定发布了《北京市关于加快推进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和《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两个文件,用于规范自动驾驶汽车的实际道路测试。这是我国首次发布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的规范文件,同时也意味着我国自动驾驶技术道路测试阶段正式开启。

其实,早在我国无人驾驶合法上路测试之前,欧美多个国家自动驾驶车上路行驶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2011年,美国内华达州通过了自动驾驶汽车合法化的法律:2012年,美国为谷歌颁发了首例“自动驾驶”汽车牌照。2014年,联合国修订了《道路交通公约》,规定“只要汽车上有一位司机在,并且能随时将汽车调回手动模式,自动驾驶汽车就能够被允许行驶在公共道路上”,标志着无人驾驶汽车在这些国家上路行驶的大门被打开。2017年9月8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禁止各州阻拦无人驾驶汽车上路”的提案,由此来取消各州对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阻碍。

政策逐步放开,无人汽车的产量也将呈现突飞猛进的增长。前瞻分析认为,未来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但无人驾驶技术现阶段的发展重点还是辅助驾驶,以提高人工驾驶的安全性,要真正实现完全无人驾驶商业化运行可能还需20年。

(《北京放开自动驾驶路测,无人汽车市场规模巨大》:前瞻产业研究院)

材料二:

据新华社报道,12月2日,“自动驾驶”公交一一阿尔法巴智能驾驶公交系统在深圳福田保税区首发试运行。

自动驾驶公交在开放路段上运行,同时参与到公共交通的运营过程,这在中国自动驾驶发展历程中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不仅标态着中国自动驾驶在商业化实践中取得突破,同时也可看出中国在推进自动驾驶方面的决心和魄力。

然而,对于普通人而言,即便拥有诸多美好的想象空间,且对这一新兴领域产生更多的了解和兴趣,但尚处发展初期的自动驾驶的安全问题仍然是其最大顾虑。被视为行业先进技术代表的特斯拉Autopilot自动驾驶功能,则屡屡被爆涉及多起交通事故,不仅让外界对其安全性产生质疑,也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

面对这些已经发生甚至有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我们有理由冷静下来,审视当前自动驾驶汽车的商业化进程,给大热的自动驾驶适度泼点冷水。

(《推进自动驾驶落地保守些并非坏事》)

材料三:

由于用户安全需求和枝术进步的推动,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将迎来大发展,硬件提供商、信息和服务提供商等产业链上下游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从国际汽车产业现状来看,近年来最大亮点则是汽车自动驾驶行业。汽车行业正再次迎来革命,智能化、互联网技术发展正在改变汽车产品以及汽车行业的格局,作为工业4.0规划的一部分,无人驾驶也有望借助汽车产业转变迎来历史性发展契机,“无人驾驶”是汽车智能化和互联网化的大势所趋。

自动驾驶市场调查

材料四:

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李书福拟向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提交提案,建议尽早进行自动驾驶立法的预案工作。

确实,自动驾驶真正实现普及,要解决的远远不止是技术上的问题,如何制订适应自动驾驶的相关法律法规就是其中之一。同时,要在中国普及自动驾驶汽车,恐怕还有一个特殊的障碍要逾越------国民素质。日前,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撞上公交车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打破了无人车“零责任”的纪录。细想来,无人驾驶车是根据交通规则行驶的;而在中国,有多少行人、多少骑自行车或者助动车的是遵守交通规则的呢?如果自动驾驶设定为遇到障碍紧急刹车,当自动驾驶车辆遇到闯红灯的电动车、突然横穿马路的行人、不断加塞的有人驾驶车辆,恐怕这辆自动驾驶车要寸步难行了。在中国,这样的不确定因素太多。

除此之外,曾经有黑客入侵特斯拉的消息引起热议,不少人开始担心,甚至质疑未来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隐患。虽然整车厂在研发自动骂驶技术时,会将这些安全问题考虑进去,但另一方面,如果国民漠视法律法规,即使有再多的防范也可能无济于事。

“对于我们来说,所谓的安全问题更多考虑并不何防止黑客,而是去防止由于浪费者误操作而形成的安全隐患。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没有攻不破的防火墙,如果有人真的心怀恶意想攻破,总能攻破的。”

一位汽车电子业内人士曾向记者表示。

(选自《上海汽车报》)

【小题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A.北京市交通委及相关部门发文放开自动驾驶路测,标志着从法律法规方面为其步入市场保驾护航,这也意味着自动驾驶的商业运行指日可待。
B.自动驾驶公交的运行以及参与公共交通的运营,标志着中国自动驾驶在商业化实践中取得了重大突破,这在中国自动驾驶发展历程中也具有里程碑意义。
C.从自动驾驶市场调查图可知,国人对自动驾驶接受度超过欧美,随着用户安全需求和技术进步的提升,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将迎来大发展。
D.在中国,自动驾驶汽车的普及除了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之外,还需要关注国民素质的提高。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自动驾驶是汽车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也是当前全球汽车与交通出行领域智能化和互联网化发展的主要方向。
B.自动驾驶的实现将带动整个汽车行业发生改变,颠覆性地重构消费者的出行体验。政府在支持自动驾驶的同时也应谨慎,提高人工驾驶安全性,把辅助驾驶作为发展的重点。
C.随着现有的自动驾驶技术不断提高,自动驾驶比人类驾驶更安全、更舒适、更环保,在推动自动驾驶商业化和规模化应用的进中不妨更大胆。
D.中国对自动驾驶市场的前景非常看好,对未来更有信心。因此,在自动驾驶市场的竞争中,中国将有可能占据首位。
E.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撞上公交车的新闻告诉我们,不管什么新技术,不管技术多发达,关键还是人在使用,提高国民素质也许成为自动驾驶汽车有利发展的关键因素。
【小题3】根据材料对我国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并简要说明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蜗角

作者:蒋央庆 陈春美

(1)我爸常说:“能跟你段叔叔学篆刻,算你上辈子的造化!”

(2)我十岁开始学书法,启蒙老师是我爸。他老人家教书法,刚提笔就得练悬腕,无视我麻颤不已的手臂,我爸斜睨着歪七扭八的线条,边摇头边说道:“基础没打好,写什么都是空的。要知道,你段叔叔小时候吃了多少苦,才能有今天这般局面。”

(3)段叔叔能有什么局面?不就整天穿着一袭深蓝长袍,捻着长髯,笑嘻嘻地在社区里头闲逛吗?不就仗着出身金石世家,上六代祖先是清代乾嘉学派注解《说文解字》的段玉裁吗?

(4)段叔叔蛮会讲故事的。有阵子我正在读《小人国历险记》,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蜗牛角上各有一个国家,左边的叫触氏,右边的叫蛮氏,两国经常为了争地而大动干戈。我听得人神,段叔叔话锋一转,说道:“学篆刻,也要能小中见大、大中见小才行。”

(5)和别人不同,他写日记是用刻印载事,比如说当天心情愉快,他就刻一方“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某些时日涌起乡愁,就刻几枚“旧江山浑是新愁”“春愁如雪不能消”。当然,更多印是谈刻锲心得的,比如说“笔圆如锥”“夺造化灵气”等。不过这些印后来都被段婶拿去换钱了。

(6)他刻印极快,左右开弓,右手写书法,左手刻印,起笔收势,转折勾画,如行云流水,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各自恰到好处。那刻好的石头好似苏醒过来一般,睁起水汪汪的眼睛径在石脸上好奇地探望,颦笑之间逐渐有了千姿百态。

(7)我爸后来得知我同段叔叔学刻印一年多,居然没刻过半颗印,大为光火。我把这件事说给段叔叔听,他笑我爸性子太躁,欲益反损。于是他又给我讲了个故事:南帝名倏,北帝叫忽。中央帝王叫浑沌,无七窍。为感谢浑沌的盛情招待,于是每天帮浑沌凿通一窍,谁知七窍凿成,浑沌竟一命呜呼。段叔叔见我没领悟过来,接着又说:“篆刻过程不也像为浑沌凿窍吗?好的篆刻,必须就浑沌而浑沌,顺石性而保其情,看似已凿而实未凿,锲出的印文只是把石性石情显扬出来而已,而不是断伤。”段叔叔说完后,便从身旁拿起一枚圆石,径自刻起来,刻完后交给我,说:“送你!回去交差。”我喜滋滋地端详着上头的印文,小篆白笔,写着“篆愁君”,大概是说我为篆刻而愁的心事。

(8)我爸把印握在手心来回摩挲,笑得合不拢嘴,直说:“傻人傻福,傻人傻福啊。”

(9)我真正刻第一枚印已是三年后的事。开刻当天,我瞪大眼盯着一颗浑身温润透明、匀布血丝的鸡血石猛瞧,段叔叔看出我的心思,说道:“石头与人一般,并无贵贱之分,只有刚柔之别。刚石如狂者,宜用尖刀使之含柔;软石如狷者,宜取钝刀使之能坚。”但我下刀时光想反书便迟疑许久,刻成的印文粗细不一,还有好几处崩笔。段叔叔又说:“石情神气最重要,崩就崩,山崩乱云,原是石头本色,犯不着介意。”

(10)我同段叔叔学印第五年,他眼力渐退,终至全盲。段婶见他不济事,便离家出走,还是我爸雇了个菲佣才照料好他的日常起居。

(11)不过我知道,段叔叔还能刻,他吩咐我不要张扬,说:“这样反倒省事。”如今他刻印不似往常神速,显得淡泊许多。还是左手持刀,右手握印,只是食指需不断抚摸印面,确定锲刻位置后,才一刀刀刻。就在这个时候他又给我讲了个庖丁解牛的故事。他说:“神遇而不以目视,所有感官退居其次,全让精神展现。所以,你段叔叔我啊,目盲心明。”又说:“印有阴阳,朱文为阳,白笔为阴;目也有阴阳,明为阳,盲为阴。当然,生命也是有阴阳的。”

(12)后来有一天,菲佣焦急地跑来找我爸,说段叔叔唤不醒了。那时我正在当兵。

(13)一天,我意外翻到一本清朝善本《清异录》:“李善宁之子《贫家壁》诗末云:‘拖涎来藻饰,唯有篆愁君。’”我才恍悟“篆愁君”,指的是“蜗牛”,而这蜗牛不就是他给我讲的蛮触两国故事中的蜗牛吗?我忽然联想起白居易的《对酒》诗来:“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然后,段叔叔仿佛又活过来似的,拿着一把刀、一枚印章在我身旁开怀地笑出声来。

 (选自2015年第11期《读者》 有删改)

【小题1】文章开篇写“我爸”和“我”对段叔叔印象的巨大反差的作用分析,最恰当项是(  )(  )
A.开篇反差对比,设里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似贬实褒,为下文写“我”对段叔叔看法的改变理下伏笔,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C.开篇点题,段叔叔是文章主人公,以“蜗角”为题,突出主人公淡泊名利的形象特点。
D.从侧面刻画人物形象。“我”不觉得段叔叔“有什么局面”,表现了段叔叔的率性和平易近人;父亲的看法,基于对段叔叔的深刻认识,表现了段叔叔的技艺精湛、学识渊博。
【小题2】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如何理解“生命也是有阴阳的?”
【小题3】文中说“段叔叔蛮会讲故事的”,叙述段叔叔讲了三个故事,其顺序可以调换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