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百年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离不开对西方美学的借鉴,但这种借鉴乃是一个首先“学西”、继而“化西”的创造性现代转化的过程,某种意义上也是中西互鉴的特殊形态,从而达到中西美学不同程度的创新融合。
中国现代美学主要奠基人之一的王国维,早在20世纪初,在译介叔本华悲观主义意志论哲学著述的基础上,撰写了迥异于传统思想的《红楼梦评论》;借鉴康德美学“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说,首次提出“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的重要主张,并建构起具有中国传统特质的“古雅”说;借鉴德国古典美学诸家,对中国古典美学尤其是先秦道家美学思想作了深刻反思,自觉把二者加以融会贯通,写出了《人间词话》这一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创建了以“境界”为核心范畴、意蕴丰厚的创新美学体系,对传统的“意境”说作出了具有现代性的创造性开拓。王国维之所以在融通中西上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与他具有超越中西学术二元对立的现代视野有密切关系。他主张“学无中西”,批评持中学、西学二分的“俗说”,“虑西学之盛之妨中学,与虑中学之盛之妨西学者,均不根之说也”,认为“余谓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助。且居今日之世,讲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这样一种关于中西学术互助、互动、互促、互鉴的精彩之论,至今仍不失其高远眼光和宏大气度。
另一位中国现代美学的主要奠基人蔡元培,在国内最早全面介绍了康德的美学思想,对康德关于审美四契机说,运用儒家思想作了“超脱”“普遍”“有则”“必然”的创造性阐述;从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出发,借鉴康德有关思想并加以吸收融化,同时借鉴席勒的美育理论,强调“涵养德性,则莫若提倡美育”,进而提出了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美育代宗教”说。
还有梁启超,前期以启蒙为宗旨,强调文艺改造人心的社会功能,提出了诗、文、小说的三界革命论,目的在“新民立人”或曰“移人”;后来借鉴西方哲学智、情、意三分理论,用儒家思想加以化用,提出以“情感教育”“趣味教育”为中心、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趣味主义”美学主张,在上世纪20年代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中“趣味教育”一词,乃是直接借鉴、改造了西方的提法。
其后,中国现代美学大师朱光潜进行自觉的中西比较和互鉴,达到了对西方美学有选择、有针对性的消化、吸收和融通。这种中国古代美学“化西”式地现代转化并非个例,在一个世纪以来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他们都为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作出了重要贡献。尽管他们中有人提出“以西释中”的口号,表面上抬高了西学,但他们所作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实际上超越了“以西释中”,达到了中西互鉴互融的高度。
总之,以文明交流互鉴的视域回顾百年中国美学现代建构的历程可以发现,虽然这个时期我们的主动借鉴占主导,但实质上这是特定时代条件下中西文明互鉴的一种特殊形式。
(摘编自朱立元《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美育代宗教”说继承了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同时也吸收、融化了康德的有关思想,并借鉴了席勒的美育理论。
B.王国维写出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人间词话》,创建了创新美学体系,是因为他借鉴了德国古典美学各家的思想。
C.“趣味主义”美学主张以“情感教育”“趣味教育”为中心,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和形式,它改造了西方的理论。
D.朱光潜之前的一些中国美学家,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他们还没达到对西方美学有选择、有针对性的消化、吸收和融通。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较多文字介绍了王国维美学思想的贡献,突出肯定他所具有的超越中西学术二元对立的现代视野。
B.文章指出中国美学对西方美学的借鉴是一个“学西”“化西”的创造性现代转化的过程,其中主动借鉴占主导。
C.文章以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等美学大家为例,阐述了中国现代美学对西方美学的借鉴和超越的进程。
D.对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的话题,文章先提出观点,后运用举例等方法进行论证,最后总结。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国维与蔡元培都借鉴了康德的学说,并结合本国传统思想,各自提出有创造性的学说主张。
B.蔡元培、梁启超在建构自己的美学思想时,都做到了既借鉴西方美学思想,也吸收中国儒家思想。
C.如果固执坚持中学、西学二分的狭隘观念,一味“学西”,而不知中西互鉴互融,就不可能有中西美学的创新融合。
D.“以西释中”是西学为贵思想的外化,中国古代美学的现代转化表明“西学”较之“中学”更具包容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2-06 10:32: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章(论述类),回答小题。
一些论者认定当下文学想象力贫弱,这一判断切中了文学的时弊。但有人将非虚构文学(以“事实”“亲历”为写作背景,并秉承“诚实原则”写作)的兴盛作为文学想象力不足的证据,这就否定了纪实作家的想象力和纪实作品的艺术价值,有失公允。
文学的价值不在于复述现实,而在于有境界地超越现实。文学家依靠想象将美与价值赋予平凡的生活,或者说依靠想象表达人类有价值的生活,这就是想象在文学活动中的本质功能。然而,在如何超越现实、叙述有价值的生活这一点上,总有论者理解得不够到位。他们有意无意中将形象异变幅度的大小视为想象力强弱的标准。荒诞、变形、魔幻、灵异,以及近年流行的“穿越”等有意违反现实逻辑的神话性叙事,被视为想象力强大;而非虚构叙事,则被断定为想象力低下的表征。诚然,作家创造的形象异变幅度越大,其笔下的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张力也越大,可是.这种张力并不能证明作品的价值。几年前的电影《无极》荒诞怪异,却是想象力低下的一部失败的作品。相反,当年茅盾根据一则“浙东农村蚕茧丰收,蚕农破产”的新闻写出的小说《春蚕》,却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二者相比,哪个想象力更强大呢?
当代文学早已超越了虚拟神明、塑造英雄的时代,想象力早已发生变化,转向在常态化的现实生活中完成超越,这是文学史发展的一种必然走势。不能忽视想象在非虚构文学中的重要功能,那些认定报告文学以及其他非虚构文学的写作不需要想象或者想象力较弱的观念,其实是一种偏见。别林斯基早就有过提醒:“忠实地复制现实,仅靠博识是不行的,还必须有想象。”虚构固然必须使用想象,但想象并不就是虚构。虚构文学需要强大的想象力,非虚构文学也同样需要。事实对象进入非虚构文学之中,即上升为艺术形象,在这个过程中,作家的审美价值观必然会对原型进行适当的改造。30多年前,报告文学作家徐迟塑造了数学家陈景润的形象,引起了震撼性的效应。作品中的陈景润与现实中的陈景润,固然有诸多肖似之处,但不能彼此画等号,作为艺术形象的陈景润,一半来自现实中的原型,一半来自徐迟的价值观和想象力。不能简单地说这样做就是失实,凡是非虚构叙事中描述的人物,都具有这样的特征:既是一个直接的存在,也是叙事者的创造物,或者说,是二者的统一。因此可以说,事件是来自生活的,情节却充满想象,无论虚构文学还是非虚构文学,都是如此。
如果把非虚构文学的叙事等同于历史叙事或新闻叙事,那么,非虚构文学就会真的欠缺想象力。可是,真正的“非虚构文学”是文学,而不是历史和新闻,它只是在基本事件上遵循“非虚构”的原则,而在细节上完全不必划牢自囿。只有这样,“非虚构文学”才能有效表达人类日常俗务中那些“神秘的性质”,“把深度带向极致,通过丰富性来证明人生的深刻的困惑”。就是说,非虚构文学只有展开想象的翅膀,才有可能超越表面生活,触及世界的深层肌理。
文学的非虚构叙事并不代表想象力的低下。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当下的文学创作,无论虚构的还是非虚构的,都普遍存在想象力贫弱的问题。病因不在于非虚构,而在于以下几点:一是观察力的不足导致理念的僵化,出现判断简单化、角色类型化、是非绝对化的倾向,使作品失去了丰富性;二是精神立足点不高,境界上没有超越性,一些当代作品热衷于写争宠偷情、勾心斗角等,在津津乐道之中表达了价值上的认同,导致叙事的庸俗化;三是细节创造能力不足,叙事的力量是在丰富有力的细部表现出来的,缺少细节的叙事没有灵性。 
(选自孙春曼《非虚构叙事与文学的想象力》,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些论者非常准确地作出了当下文学想象力贫弱的判断,但有人把非虚构文学的兴盛作为这一判断的论据是不恰当的。
B.想象是文学有境界地超越现实的手段,如果没有想象,文学就是复述现实,实现不了其价值。
C.荒诞、变形、魔幻、灵异以及“穿越”等神话性叙事,都是虚构,它们有意违反现实逻辑,被一些人视为想象力强大。
D.形象异变幅度越大,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张力也越大,就越不能证明作品的价值,电影《无极》就是一个明证。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学想象力过去体现在虚拟神明、塑造英雄方面,而当代它要在常态化的现实生活中完成超越,这反映出文学的发展和进步。
B.虚构和想象并不相同,不管虚构文学还是非虚构文学都需要想象,非虚构文学的写作不需要想象的观念是一种偏见。
C.徐迟的报告文学之所以引起震撼性的效应,是因为塑造的陈景润这一形象既是一个直接的存在,也是叙事者的创造物。
D.非虚构文学的“非虚构”主要指的是基本事件来自生活,这一点和历史、新闻有相似之处,但有无想象是它们的重要区别。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论证了非虚构文学同样需要想象力、其兴盛并不代表文学想象力低下的观点,并指出了当下文学想象力贫弱的原因。
B.本文引证和例证有力,第三段引用别林斯基的话和运用陈景润的例子,都有力证明了想象在非虚构文学中必不可少。
C.事件是来自生活的,情节却充满想象,这是虚构文学和非虚构文学作品的共同特点,可见两者之间没有清晰的界限。
D.如果增强观察力使作品具有丰富性,避免叙事的庸俗化,提高细节创造能力,那么当下文学想象力贫弱的状况就会得到改观。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 近日,@平安宝安通报“父母虐童”案,女童父母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视频发布人王某被行政处罚。(12月28日《中国青年报》)

② 通报发出后,不少网友对于视频发布者被处罚表示不能理解,他们认为爆料者不偷窥,不将视频发布到网上,那么女孩的遭遇就不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女孩可能还生活在家庭暴力的阴霾中。还有些网友提出爆料者是否能将功抵罪,否则将不利于鼓励善行。

③ 其实,网友的这些观点反映出他们(1)____________________,在判断事情的时候容易从自身为人处世的人情维度出发。笔者认为,(2)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父母虐童“案中爆料网友的做法,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来看待,一码归一码。登录摄像头偷窥和将视频发布到网上的行为侵犯了女童家庭的隐私,(3) _____________________;爆料者大胆地举报女童父母的做法应该鼓励和提倡。

④ 厘清是非,捍卫公正,是________社会的要义。女童父母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视频发布人被行政处罚,并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糊涂判案。惩罚分明、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更好地划清合法与违法的界限,彰显法律的公平正义。对于处罚引发的舆论,深圳公安也第一时间作出回应,警方综合考量之后给予了一定的行政处罚。

⑤ 这起事件中的两位爆料者即使受到了一定的处罚,但是他们勇敢地举报女童父母的做法还是很有意义的,帮助女孩脱离了痛苦的处境。总之,我们该鼓励和提倡的是用合法合规的渠道进行举报和监督。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第四段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法治 各打五十大板 罚当其罪
B.法制 和稀泥、抹光墙 罚不当罪
C.法治 和稀泥、抹光墙 罚当其罪
D.法制 各打五十大板 罚不当罪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即使这起事件中的两位爆料者受到了一定的处罚,但是他们勇敢地举报女童父母的做法还是很有意
义的。
B.这起事件中的两位爆料者即使受到了一定的处罚,但是他们勇敢地举报女童父母的做法还是很有意
义的。
C.虽然这起事件中的两位爆料者受到了一定的处罚,但是他们勇敢地举报女童父母的做法还是很有意
义的。
D.这起事件中的两位爆料者虽然受到了一定的处罚,但是他们勇敢地举报女童父母的做法还是很有意
【小题3】在上文第三段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使语意前后呼应,连贯畅通,每空不超过12字。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出纳
岺燮钧
周嘉根是社办厂里的老会计,起先做的是出纳。
周嘉根瘦高,能被一阵风吹倒。他吃鱼嫌腥,放了生姜、黄酒,吃的时候还要闻一闻。他在鱼肚子边挑一筷,夹点鱼肉沫子,放到嘴边尝一尝,就算是吃过了。偶然夹一整块鱼肉,近着眼,把大刺拔了,细刺也拔了,进嘴前再端详一番,才放到舌头上,细细地抿着,半晌才吃下去。
周嘉根太瘦了,像芦柴棒。有一时,时兴乔其纱,老婆给他做了一件短袖。他不喜欢,嫌乔其纱太薄,肋骨都印出来了。老婆直摇头:只有你这种奇人,大热天的还嫌衣裳薄!他出门,都穿得熨熨贴贴的,都是自己熨的。有一回老婆帮他熨,他嫌裤缝不直,又重熨。
他出门是一辆老凤凰,老凤凰骑了很多年了。若有一个螺帽松了,必得整辆车都拧拧。别人家的车都是锈迹斑斑,只有他的老凤凰一泥不沾,链条上的润滑油滋滋润润的。他出门必问老婆,门关紧了吗?钥匙有没有多旋几下?只一次,骑出了半里路,他又问老婆,老婆犹豫了一下。他一路念叨,骑了又半里,结果还是回来了。
他做出纳,管的是钱粮。所谓钱粮,是工资和饭票。每个月的工资都得从他手上过。他不是现数的,必得一份份码好,装进信封,写上名字和数目。不多也不少,他才觉得心安。
一天临下班时,他收拾钱粮,饭票是对的,但钱多了十块。他细细想,今天有哪些人来买过饭票,是不是谁多给了?不由得自言自语:咋钱多了?对面的老会计笑笑,多总比少好,说不定漏记了。他笑笑:那倒也是。可是心里总过不去。晚上吃饭,碗也不拿,筷也不拔。老婆见他痴痴的,问他咋的,他只说多了钱。老婆嘀咕:我还以为少了……
第二天到了厂里,他若有所待。遇到张三,张三向他笑笑,他想问:昨天买饭票是不是多给钱了?他心里问了,但嘴只嗫嚅了一下,没说出口。去食堂吃饭,他边吃边看,耳朵探测着,看李四是否在说钱少了。他还特意去各个车间转了转,大家都问的是工资什么时候发。那这十块钱到底怎么多出来的?以前也有过,但过一会就明白了。这一回,还是糊涂账。发呆时,老会说,那就算了。他想,怎么算呢?这十块钱,算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老会计说:你先放着,万一有错失的时候,可以抵上去,我做出纳的时候,也有小零小碎的。他“哦”了下,但还是有点生气。生谁的气?生自己的气。他自做出纳以来,都是清清楚楚干干净净的。
回到家,老婆正在煎鱼。“买什么鱼!”“你不吃,我们会吃。”老婆懒得理他。他把老凤凰推到门口擦洗。老婆把鱼搬到桌上,瞟了他一眼:又没脏,擦什么擦。他也不睬她,自把覆水板拆下来,用刷子刷。老婆拿了碗筷走过来:覆水板本来就是挡泥巴的,你洗那么干净干吗!
这时,儿子满脸汗水的冲进来,老婆一把攥住他:臭小子,钱呢?儿子惊诧:什么钱?老婆道:这学期学校里结算下来多的钱啊,不是有十块五毛吗?儿子说,我给我爹了啊。周嘉根喝道:乱说,哪里给我了? 儿子擦擦脸:我本来想给你的,你不在,我就拉开抽屉把十块钱放里面了,五毛钱买了吃的了。
周嘉根走过来,板着脸道:晚饭不用吃了。他一把掀掉儿子的椅子,让儿子站门外去。老婆纳闷:他到底把钱交给你了没有?周嘉根冷着脸道:出纳的抽屉是小孩子可以随便抽的吗?老婆劝道:又没少钱,你干吗这样!周嘉根恶声恶气道:为了这多出的十块钱,你可知道,我花了多少心思?出纳,你以为多了是好事啊?!老婆“哼”了一下,自管把儿子拉回来。他厉声喝道:以后再到厂里去,我打断你的腿。推开碗盏,站起来,不吃了。
老婆知道他脾气,也不睬他。等到要收拾饭桌时,看见他在里间熨裤脚管,嚷了句:饭还吃不吃?兀自洗碗去了。
(摘自《宁波日报》2017年8月8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欲扬先抑,前半部分指出了周嘉根在生活中的迂腐和与众不同,后半部分则肯定了他在工作中一丝不苟和严肃认真。
B.第五段文字承上启下,既承接了第一段对周嘉根职业的简要介绍,又引起对人物做出纳的具体描写,让读者深刻认识人物。
C.画线句诙谐幽默,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对比等描写地展现了十块钱给周嘉根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妻子对此事的不屑一顾。
D.周嘉根把自行车的覆水板拆下来清洗的做法,说明他想借此排解内心的郁闷,同时说明这是一个遇事便六神无主的人。
【小题2】周嘉根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概括。
【小题3】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周嘉根,作者用很大篇幅写人物的日常生活习惯。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儒家之心学是全部儒学思想最基本的“硬核”,其他方面都是心学的延伸和展开。王阳明说“君子之学,谁求得其心”,心学就是强调主体自我的儒学,突出自信、自强、自律、自为,追求自我实现。“心学”的本质就是追求“内圣外王”的价值取向,并为其寻求理论根据和修养方法的哲学。

心学发端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和孟子。孔子率先发现了人的自我,创立了以“仁学”“礼学”为核心的原始儒学,提出了“心安”的心性问题。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学说,比孔子更为突出地把心性之体表露出来,最先注意到心的作用。孟子认为:孔子所谓“仁”归根结底是人之心,“仁,人心也”(《孟子•告子上》);“性”根源于 “心”,“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告子上》);只要尽心便能知性,“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告子上》)。由此, 孟子确立了儒家心性之学的基本理念。儒家心性论的最初建构者是思孟学派,传承谱系是:由孔子到曾参,由曾参到子思,由子思到孟子。其学术传承:孔子有《论语》,曾参有《大学》,子思有《中庸》,孟子有《孟子》。

心学到了宋代,由北宋程颐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大启其门径:清初的李二曲把陆九渊比作接续孟氏之后的第一人。“议论削爽,令人当下心豁目明;简易直捷,孟氏之后仅见”。陆九渊不仅“发明”出“本心”,更重要的是他对此作了大致轮廓的描述: “心之体甚大。若能尽我之心,便与天同。”“此理塞宇宙”。宋代理学各学派都细致入微地谈论心性问题,有“无事袖手谈心性”之说,心性之学成为理学的代名词。

明代中叶,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二字,王阳明序《象山先生全集》曰:“圣人之学,心学也。”阳明心学的经典表述,即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李二曲说:“至先生始拈‘致良知’三字,以泄千载不传之秘;一言之下,令人洞彻本面,愚夫愚妇,咸可循之以入道,此万世功也。”良知是心之本体,没有私心物欲的心,是天理,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符合天理者善,不符合天理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发动良知是为了发现良心,确立本体;发现良心,是为了发挥良能;发挥良能,是为了重建世界。至此心学开始有了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心学最不同于其他儒学的地方,在于其强调生命活泼的灵明体验。由此可见,严格意义上的“心学”产生于明代中叶,是儒学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的新发展。心学一直延续到后世,对中华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选自彭彦华《儒家心学与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心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哲学,它以自我实现为目的,以“内圣外王”为价值取向,强调自我的主体地位。
B.孔子创立的原始儒学以“仁学”“礼学”为核心,虽然涉及与心性相关的问题,但是没有谈到“心的作用”。
C.《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在学术上不仅呈现了思孟学派的传承谱系,还完成了儒家心性论的体系建构。
D.“良知”是阳明心学中的核心概念,它既是心的本体,又是知的本体,应该把“良知”作为行动的标准。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中大量引用《孟子•告子上》中的言论,有力地证明了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学说并确立了儒家心性之学的基本理念。
B.程颐开启了北宋心性之学的研究,陆九渊则在心性之学的研究上另辟蹊径,文中通过两者的对比,证明陆九渊的贡献更大。
C.文中以“无事袖手谈心性”的现象,表明宋代理学界对心性之学的讨论十分普遍,证明研究心性之学已成为当时理学界的风尚。
D.王阳明首创了“心学”和“致良知”的说法,并让心学有了清晰独立的学术脉络,这些事实证明了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心学发轫于春秋战国,大兴于宋代,大成于明代,经过历代先贤的传承发展,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B.清初李二曲对陆九渊和王阳明均赞许有加,并对他们的学术有独到的评价,可见李二曲也是一位心学理论造诣很高的学者。
C.阳明心学告诉我们,心的本体没有善恶,当意念产生时才会出现善恶,所以,如果不把意念强加在事物上就能为善去恶。
D.严格意义上的“心学”产生于明代中叶,这就表明了明代社会的发展使当时人们对生命活泼的灵明体验有了更高的追求。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4月10日,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公布后不久,有网友发现,在视觉中国网站上,这张照片已经被列入“编辑图片”进行售卖,而图片版权的真正所有者欧洲南方天文台则公开表示,视觉中国网站的版权主张并不合法,他们从未就此联系过欧洲南方天文台。一时间,视觉中国网站以保护之名实施著作权侵权、掠他人之美的行径遭遇网友炮轰,而被更多媒体、企业声讨的,还有其近年来通过碰瓷式维权,动辄进行高价索赔、要求签订包年合同的盈利模式。针对图片版权引发争议的问题,国家版权局微信公众号今日发文称:“各图片公司要健全版权管理机制,规范版权运营,合法合理维权,不得滥用权利。”

(《国家版权局针对黑洞照片使用争议事件发声:图片公司不得滥用权利》,央广网,2019年4月12日)

材料二:

在向侵权者高价索赔的另一端,视觉中国所标榜的版权图片,是否都获得了严格的授权?像黑洞照片这种“打脸”情形,到底是个例还是习惯性操作?如果一些版权信息不明的图片被随意占为己有并据此获利,那么,视觉中国维权的积极性越高,它可能对真实版权拥有者权利的伤害就越大。这样的商业模式,显然缺乏足够的合法性基础。事实上,在视觉中国等图片公司崛起的同时,有关摄影师版权无法保障的声音并没有减少。这里面的反差,很可能预示着,摄影师——图片公司——消费者的应然商业链条是断裂的,最大的赢家恰恰是作为“中间商”的图片公司。

(《视觉中国“黑洞”风波:版权生意无错,但得取之有道》,光明网,2019年4月12日)

材料三:

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律与政策研究院杨勇研究员认为,像视觉中国这样的公司,只是图片经营服务商,根据《著作权法》是没有署名权的,署名权应该属于原作者,现在却成了服务商,逻辑是混乱的。原始作者不署名,这样很难知道,很容易被假冒,所以才会出现一张照片被多家图片公司声称版权的现象。

此外,杨勇建议,法官对间接营利或非营利的图片侵权行为的判赔标准应更科学、合理,不要追求吸引眼球的高数额的赔偿额,以免引起公众恐慌;在保障权利人利益的同时,平衡作品传播的社会效应。同时,他建议图片服务经营商应该有两个图库,一个是公益的,一个是收费的,同时还应该有和摄影作者的分账公告。

(《视觉中国为何所向披靡?问题出在混淆了作者和著作权人》,第一财经,2019年4月25日)

材料四:

尊重版权是有价值的。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免费的可能是最贵的,免费往往导致无人创作与生产。知识产权制度的核心要义正是通过保护创作推动智力产品生产的可持续。第二层意思在于,付费平台是有价值的。通过中间商撮合交易,可以同时激发需求与供给,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因此,当保护知识产权逐渐成共识,大家的争论不是需不需要保护,而是如何保护;不是图片能不能收费,而在于如何收费。

换句话说,版权意识要以规则意识为支撑。这里规则首先是法律规则。比如有些平台,图片并未经作者授权就上传了,甚至有的侵犯肖像权,这其实是打着版权旗号侵犯版权。其次是商业规则。交易市场明码标价、公平公正是底线要求,如果是根据使用者公司大小、身份高低量身定价、事后抬价,显然有“钓鱼”之嫌。

具体到视觉中国引发的讨论,无论是转发黑洞照片,还是吐槽视觉中国,都应该形成这样的社会共识:我们尊重著作权,不意味着要纵容不合规的经营方式;我们指摘经营方式的瑕疵,更不能走到另一个极端,损害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共识。

(《质疑,是为了更好保护版权》,《人民日报》,2019年4月12日)

【小题1】下列与“视觉中国黑洞风波事件”无直接关系的一项是
A.通过保护创作推动智力产品生产的可持续是知识产权制度的核心要义。为了更好保护版权,我们应该对图片服务经营商所主张的版权进行质疑。
B.国家版权局就图片版权引发争议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指出各图片公司要健全版权管理机制,规范版权运营,合法合理维权,不得滥用权利。
C.视觉中国网站之所以能够所向披靡,主要原因在于它混淆了作者和著作权人的界限,把一些版权信息不明的图片随意地占为己有并据此获得利益。
D.欧洲南方天文台公开表示,视觉中国从未就此事联系过他们,这种将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列入“编辑图片”进行售卖的行为是不合法的。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一些图片公司乱占版权不明的图片,所以视觉中国网站将人类首张黑洞照片擅自进行售卖的做法遭到了国家版权局微信公众号的指责。
B.随意侵占版权不明的图片并据之获利的图片公司越积极维权,那么对图片版权真正拥有者权利的伤害就越大。
C.根据有关法律,图片经营服务商不能对那些没有署名的图片声称版权,图片经营服务商在对图片收费的同时,应该有和摄影对象的分账公告。
D.材料四从经济学常识谈起,分析了知识产权制度的核心要义,指出:要尊重知识产权,保护著作者的合法产权,就应当遵从法律规则和商业规则。
【小题3】请结合材料,分析图片服务经营商应该如何尊重著作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