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7年,国家海洋局共布设监测站位约13000个,获取监测数据200余万个。监测结果表明,2017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稳中向好。海水环境质量总体有所改善,夏季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管辖海域面积的96%,连续三年有所增加。监测的陆源入海排污口达标排放次数比率为57%,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赤潮灾害累计面积比上年减少51%,绿潮灾害分布面积为5年最小。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依然严重,冬、春、夏、秋四个季节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的近岸海域面积分别占近岸海域的16%、14%、11%和15%。

(摘编自国家海洋局《2017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材料二:

今年3月,27吨改性粘土被运到智利,这是我国赤潮治理技术第一次走出国门。

改性粘土到底是一种什么土?海洋所俞志明研究员说:“它就像是专门扑灭赤潮灾害的‘灭火器’。”赤潮,在国际上被称为“红色幽灵”,它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因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上世纪70年代,外国研究人员提出了撒播天然粘土,利用粘土颗粒对赤潮生物的絮凝作用来治理赤潮的方法。但是,天然粘土的絮凝效率低,每平方公里要用土大约200-400吨,耗时费力。俞志明团队从1993年开始研究利用粘土治理赤潮的技术,他们发现,天然粘土之所以絮凝效率低,是因为粘土表面带有负电,而赤潮生物也带有负电,“同性相斥”,粘土与赤潮生物能够发生碰撞然后“抱团”的几率很低。“那就给它改性吧。”俞志明团队运用物理化学原理,通过表面改性的方法,将粘土颗粒表面的负电变为正电,极大提高了粘土的絮凝效率。

如今,运用海洋所的改性粘土治理赤潮,每平方公里只需4-10吨粘土,“就如同你在自己周围的地面上撒了包咖啡粉,这种用量对海洋来说不会造成任何影响。”俞志明说。经过改性的粘土,不仅很容易与身边的赤潮生物发生碰撞、吸附,而且能够发挥“长半径”作用,像是突然拥有了加长的手臂,可以把远处的浮游藻类也“抓”过来,絮凝效率比天然粘土提高几十到几百倍。

(摘编自《改性粘土击退“红色幽灵”》,《青岛日报》2018年11月12日)

材料三:

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是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在创新驱动和政策导向的有力支持下,我国海洋牧场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至今已在近海建成64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海洋牧场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整体,其生态系统组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海洋牧场是具备多元功能的综合体。海洋牧场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在一定海域范围内营造健康的生态系统,藻类移殖和鱼礁投放是改善海洋环境的重要手段。大型藻类在6米以浅的海域迅速增殖形成人工海藻林,具备净化水体环境、补充食物、提供栖息场所等生态功能,以天然饵料为食的小型鱼虾类等饵料生物聚集,吸引其他经济野生海洋生物,从而恢复渔业资源,提高渔业产品品质。海洋牧场建设融合清洁可再生能源建设、海水综合利用、盐碱地耐盐植物栽培利用,可最大限度利用海岸带环境和空间资源,提高海洋产能。海洋牧场建设后期,可以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发展海上观光旅游、垂钓、海底潜水、疗养等海洋第三产业,吸引牧场周边人群参与到海洋牧场的运营中来,打造新型的海岸带绿色田园综合体,充分共享海洋牧场带来的科学、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

(摘编自杨红生等《着力实现海洋牧场建设的理念、装备、技术、管理现代化》,《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年第7期)

材料四:

参考消息网7月19日报道:英国《金融时报》网站7月18日发表题为《中国海洋战略的眼下与远方》的文章,称中国决策者把目光投向了蓝色的大海。

文章称,中国的远洋捕捞业发展迅速,并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远洋捕捞渔船数量从2007年到2014年增长了近45%,中国也不断建立完善与国际渔业管理相适应的标准化捕捞日志、渔船船位监控、签发合法捕捞证等监管措施。此外,中国在海洋治理上的角色和影响也日渐凸显。今年5月,中国在1983年加入((南极条约》后首次主持主办了条约缔约国年会。随着中国对海洋权益的重视,势必也将承担更大的海洋治理责任。作者认为,大国历来都要承担更多的责任,相信中国会在全球海洋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编自《中国将肩负更大海洋治理担当》,参考消息网2017年7月19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7年,我国在提高管辖海域的海水质量、监管陆源入海排污、治理赤潮和绿潮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B.改变颗粒表面的电性,不仅使粘土用量大大减少,而且使赤潮生物对粘土的絮凝作用增强,从而提高治理赤潮的效率。
C.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包括改善海洋环境、恢复渔业资源、提高海洋产能、发展海洋第三产业等一系列关键环节。
D.随着远洋捕捞业的迅速发展,中国渔业管理逐步与国际接轨,与此同时,中国在海洋治理上的国际影响力也日益扩大。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监测工作在海洋生态环境的治理中十分重要,只有在大量收集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客观分析,才能让治理工作具有针对性。
B.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我国海洋生态保护的部分技术已从向国外借鉴的阶段走到了自主研发并向国外推广的阶段。
C.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关系到我国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所以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提高产品品质是其首要目的。
D.近年来,在对近海和远洋的开发、利用、保护过程中,中国不只是重视海洋经济价值,而且主动承担了海洋治理的责任。
【小题3】同为实用类文本,前三则材料的语言特色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4-24 11:47: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擦鞋者说
南京有一个“郭师傅擦鞋店”,别人擦鞋1元一双,这里却要2元,可生意依然红火。
来到位于莫愁新寓的这家小店,可见门口醒目的牌子上写着五六个服务项目和价格,还有两句话,一句是广告“足下生辉,走出风采”,一句是店规“以诚信立基,做良心事业”。店里鞋架上放满了擦过或待擦的皮鞋。
郭师傅名叫郭兆松,41岁,一家三口都在这儿擦鞋,去年毛收入10万元。
他一边擦鞋一边与我交谈:
有人问我,别人擦鞋都只要1块钱,你为什么要两块?我说,这叫优质优价!同是皮鞋,有几十元的,还有上千元的不是?
我是安徽固镇人,1991年举家来南京打工,搬运工、收破烂都干过,活不轻,钱不多。有一天,在闹市区看到一字排开的擦鞋摊,生意还不错,便悄悄在旁边看,一连看了5天,一位好心的师傅收我当了徒弟。我也成了“擦鞋游击队”的一员。
2001年,在一位城管队员的帮助下,我租了间7平方米的门面,月租800元,做起了定点生意。刚开始,擦一双鞋1块钱,没有多少生意,急得直上火。暗下决心:凡事要用心,虽说是擦鞋,也要擦出点名堂来!
以我的经验,鞋油都是一样的,差别就在鞋蜡上。我就琢磨自己配,成分有蛋清、鞋乳、白醋等。那些日子,我是白天试,晚上想,觉睡不实,饭吃不香。经过近百次试验,终于达到了满意的效果。我清楚地记得,那是2003年11月6日,晚上我一人喝了8两白酒,尽兴地醉了一回:咱也有“独门秘方”了!
自从用了自配的鞋蜡,生意一天比一天好。有一天,我在理发店理发,看到染发的要用电吹风吹,灵机一动:擦鞋也可用电吹风呀!现在,我擦鞋都加一道吹干程序。刚擦过的鞋,你端一盆水往上浇,一滴不沾!这样的效果,收2元钱不多吧?
你问我下一步的打算?我这店也算有了点小名气,我想让妻子和儿子留在这里干,我找个地方再开新店。现在城里人有钱没时间,穿皮鞋的越来越多,自己擦鞋的越来越少,市场大得很!
编后
生意有大小,创新无分别。与多数企业比起来,一家擦鞋店微不足道,更谈不上有什么“国家扶持”。但郭师傅在擦鞋中肯动脑筋,小革新照样出效益。从这个事例中,我们是不是可以悟出一点创新的道理呢?
【小题1】这篇短短的通讯用了许多数字。请举例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小题2】文章从第五段开始,就改用第一人称由郭兆松自述。用这种手法来写通讯,有什么好处?(4分)
【小题3】2006年本文被评为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这篇短短的通讯得到如此的重视,你认为它具有哪些新闻价值?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柯洁微博(2016年12月31日):我从3月份开始到现在研究了大半年的棋软,无数次的理论、实践,就是想知道计算机究竟强在哪里。昨晚辗转反侧,不想竟一夜无眠。人类数千年的实战演练进化,计算机却告诉我们人类全都是错的。我觉得,甚至没有一个人沾到围棋真理的边。但是我想说,从现在开始,我们棋手将会结合计算机,迈进全新的领域达到全新的境界。新的风暴即将来袭,我将尽我所有的智慧终极一战!
(柯洁:中国围棋职业九段棋手,围棋等级分排名世界第一,也是榜单上唯一一名排在AlphaGo之前的棋手。)
材料二 :
昨天下午,棋圣聂卫平以七目半负于电脑屏幕后的神秘棋士Master。对弈刚刚结束,聂老单手托腮,两眼微闭,显然还沉浸在刚刚的对弈之中。他说:“我本来是赢棋的,一块活棋走死了,损失很大。”
当有人问他“连您都输了,人类智慧是否真的在围棋领域敌不过人工智能了?”时,聂卫平先是激动地反驳,后来的回答又有些沮丧。他说这一盘棋说明不了什么,但它前面下的50多盘棋非常说明问题。这盘棋它其实下的不好,我应该赢的,我的形势比较好。可以肯定的是,它很厉害,我知道人是下不过人工智能的。”
自从去年初李在石与AiphaGo进行公开比赛后,今年,AiphaGo的马甲Master在网络围棋平台上再出江湖,挑落中日韩三国的顶尖才俊柯洁、井山裕太、朴廷桓。
更加令人惊叹的是,Master在过去七天里一次又一次打破了不少“定式”和“棋理”,很多此前被认为“铁亏”的下法,它最后都赢了。日本著名棋手藤泽秀行先生曾说:“棋道一百,我只知七。”棋盘对面的人工智能,计算能力和学习能力都远超人类。在IT界看来这不仅不足惧,反而是内藏惊喜。
IT分析师付亮表示,从Master的连续获胜中能看到,电脑的进步相当快,计算机在学习方面比人有明显的进步,它可以快速学习,快速改正自己的错误,不需要休息,这些都是人没法做到的。“Master不用人定的规矩出牌,它自己找到了规律。它的棋谱让棋手推演,发现人给自己设置了很多陷阱,把思维封闭在某些环境下。如果跳出这些思维,有可能下得更好。相信经过AiphaGo和Master的比赛,各国棋手可能会有不少新的招式出现。”
(摘自《60连胜Master实为AiphaGo围棋界:打破职业棋手思维定式》央广网2017年1月5日)
材料三:
Master连克围棋顶尖高手后,围绕人工智能的讨论席卷网络,网民观点呈现多元化趋势。多数网民具有较强忧患意识,担心人工智能将抢占人类的工作机会,恐惧它们终将拥有自主意识从而统治人类。部分吃瓜群众则热衷于利用段子调侃人机大战。还有网民感慨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期待其在科学领城的运用,并开始探讨人工智能的伦理界限。围绕围棋展开的言论集中于讨论人工智能战胜棋手的原因,思考职业围棋今后发展的意义等。
总体而言,恐惧和担忧等悲观情绪一度占据主流。高晓松在Master连胜后感慨称:“多少代大师上下求索,求道求术,全被破解。未来一个八岁少年只要一部手机就可以战胜九段,荣誉信仰灰飞烟灭。等有一天,机器做出了所有的音乐与诗歌,我们的路也会走完。”这一表态也引发众多网民共鸣。
(《Master横扫围棋界,被人工智能支配的恐惧感席卷而来》网易新闻2017年1月6日)
【小题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材料一柯洁的微博中说“新的风暴即将来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人工智能对围棋界的冲击很大。
B.材料二从动作、神态、语言对聂卫平输棋后的反应进行了细致刻画,体现出他无法走出失败的阴影。
C.材料三高晓松的话体现了多数网民在围棋被电脑攻克后对待人工智能时所体现出的恐惧和担忧。
D.三则材料的语言体现了直白简洁的特点,材料三加人了“吃瓜群众”之类的流行语元素,轻松活泼,颇具特色。
【小题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和概括,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从棋手的角度提到了人工智能对传统围棋思维的突破,这些突破
会反过来促使棋手进步。
B.材料二引用藤泽秀行的话证明了人工智能打破了职业棋手的思维定式,使人们看到
了围棋发展的无数可能。
C.材料三从棋手和网民们的角度讨论了人工智能的各种影响,人们开始相信人工智能
的迅速发展会超越人类。
D.三则材料既运用了正侧面描写、比喻、夸张等多种艺术手法,又融记叙、描写、抒
情多种表达方式为一体。
E. 三则材料形式多样,微博、新闻、评论,从不同角度反映出各界人士对人工智能的
【小题3】阅读材料二,简要概括“人是下不过人工智能的”的原因。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思维导图,英文是The Mind Map,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使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我们知道发散性思维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香气、食物、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你的记忆,就如同大脑中的神经元一样互相连接,也就是你的个人数据库。

材料二:

思维导图利用图像、分支和关键词等元素,充分调动全脑来记录和表达思想,它有四大原理,分别是图像原理、发散原理、收敛原理和主动原理,它有四大要素,分别是图像、颜色、线条和关键词。

思维导图的结构也很简单,主要结构是中心图、主干和分支,除了中心图、主干和分支之外,还有关键词和小图像。

 

中心图占据了思维导图的中心,是将思维导图的主题以一幅大的图像或者“图像+文字”的形式表示出来;主干也叫思维导图的一级分支,它与思维导图的中心图相连,是信息组织的主要几个大的方面;一级分支下面又有二级分支,是每一个大方面下的几个小方面。逻辑层次非常清晰。主干和分支以线条的形式表现,关键词写在线条上,简洁明了。

关键词和分支旁边可以画一些小图像,加以颜色等,就可以更好地刺激大脑,印象更加深刻。

材料三:

从系统思维的要求来看。思维导图并不是一个很理想的工具。主要原因是:思维导图表面上看是一张放射性的大网,但如果把枝叶都垂下来,就会发现这只不过是一个树形结构。而现实中的系统绝不会都只是树形结构这么简单,系统的结构是非常多样的,并且有的复杂系统很可能是多种基本结构的组合,会非常复杂。所以,如果凡事都用思维导图,那么我们其实是曲解和简化了原本的系统。

不少人把思维导图既当作自己思考某个问题的起点,又当成了终点。当把一张思维导图画完时,就以为已经大功告成、万事大吉。思维导图的流行使很多人误以为系统分析就是这样一个简单、可控的过程,似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给剖析清楚。它使人们忽视了系统的复杂性,低估了系统思维的艰巨程度,从而逐渐形成一种浅尝辄止的思维习惯。

所以对待思维导图正确的做法是:适度地使用它,把它作为思维工具之一,而不是全部。以问题的本质、本原为起点和终点进行思考,思维可视化的形式应依不同问题的性质而自由变化和创造,不必拘泥于思维导图的结构和风格。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有效而又极具实用性的图形思维工具,它可以将人们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形象化展示。
B.人类的发散性思考方式决定,进入大脑的每一种资料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向外发散出无数的关节点。
C.材料二的“思维导图图例”具备了图像、线条和关键词三大思维导图要素,但是颜色这一要素展示得不够充分。
D.材料三认为“思维导图不是一种理想的思维工具”的主要原因是,思维导图比较简单,是浅尝辄止的思维成果。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能有效提升人的左右脑的机能,协助人们实现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的平衡发展。
B.思维导图的主干部分是以一幅大的图像或者“图像+文字”的形式表示出来的,主要呈现信息组织的主要几个大的方面。
C.思维导图实际上还是一种树形结构,而现实思维系统却复杂多样,可能是多种基本结构的组合,树形结构只是其中之一。
D.思维导图并不能表现思维的全貌,但作为一种工具,它能将思维可视化,因而可以大大激发我们大脑的无限潜力。
【小题3】根据材料信息,按序号补齐下面三则材料中所述的思维导图的空缺内容。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知识产权大国地位日益巩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扬帆起航,令人振奋:受理发明专利申请量484.6万件,100项中国专利金奖项目新增利润1212亿元;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由63.69分提升到72.38分;知识产权贯标企业超过1万家……

近5年来,调南方之水,聚核能之电,织高铁路网,架跨海大桥,在一系列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创新中,知识产权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近5年来,不仅是重大工程,知识产权支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方面的能力也显著提升。在珠海举办的2017中国知识产权横琴论坛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贺化介绍:“近5年来,我国专利质押融资总额达到2057亿元,年均增长33%,有效解决了一批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袁于飞《开创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光明曰报》2017年10月2曰5版)

材料二:

材料三:

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努力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效果,为实体经济发展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产权保护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是实体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中央明确提出,要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有关各方,协调推进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等各项工作,积极构建依法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环境,率先在专利领域探索推进知识产权严保护,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提高侵权违法成本,让侵权者付出沉重代价。例如,围绕解决社会普遍反映的专利维权“赔偿低”这一突出问题,通过专利法修改,推动提高侵权赔偿上限,引入惩罚性赔偿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专利维权过程中存在的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效果差等问题。

(中国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高水平专剎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材料四:

“公司凭借多年对知识产权的规范化管理,核心专利与经济效益挂钩的相关性足够充分,再加上政府的政策保障和支持,在与质权人进行实质性谈判的时候,公司作为出质人,底气格外足。”广州迪森热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就在今年,由于对企业知识产权规范管理的重视,这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一下为企业换来5000万元的宝贵发展资金。这也创下了目前广州单个专利质押融资额的纪录。

“知识产权建设一直养在‘深闺’,如今越来越多走到产业,这是一个很好的改变,谈到广州开发区的知识产权工作,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主任陈宏兵态度乐观。广州开发区,是广州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密度最大的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区和制造业重镇,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产值总量占广州全市的80%。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对于这里而言就像是新鲜空气一般不可或缺。2016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位于广州开发区的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展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这意味着中国首个知识产权改革试验田落户广州开发区。广州知识城当年就启动了“十百千”专利灭零倍增工程,并取得了全年专利申请13863件、PCT国际专利申请1010件的丰硕战果。

(吴春燕、王忠耀《广州开辟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十八以来我国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方面开创令人振奋崭新局面。
B.材料二说明2012至2016年我国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与发明专利授权量基本呈增长趋势。
C.材料三介绍了我国对于知识产权推进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等相关保护措施。
D.材料四以具体事例说明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的规范管理,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完全保障。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十八大以来,我国专利质押融资额增长迅速,彻底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
B.从2012年至2016年,我国国内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与发明专利授权量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髙,后两年比前三年增长幅度大。
C.通过立法,提高侵权赔偿上限,引人惩罚性赔偿措施,是解决专利维权举证难、周期长、成本 髙、赔偿低、效果差等问题的关键。
D.位于广州开发区的中新广州知识城被国务院正式批准开展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 试验,这表明知识产权改革工程已经启动。
【小题3】我国在知识产权方面扬帆起航、取得骄人成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根据上述材料选择两点简要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