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隐逸文化的精神价值

①“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的这一声清啸,引得林泉激荡,岩穴来风。千载之下尚令人追慕不已。其实,这并非陶渊明有卓异之处,而是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的一翼,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一种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

②如果从传说中的巢父、许由算起,中国的隐逸传统应与民族的文明史几乎同源,隐士亦不下万余人,有文献记载、事迹可考的就有几千人,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孔子当然不是隐士,甚至还明确反对过隐逸,但他的思想里却隐含着许多隐逸成分,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但他还提倡“无道则隐”。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

③庄子则是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他不仅本人是大隐士,而且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论,他否定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使之不扰于心,并进一步卸除了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成为纯粹的自我存在。这还不够,他不仅要隐身,更重要的是要隐心,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喜怒哀乐的情绪,即使“大浸稽天”也不感到潮湿,“大旱金石流”也不感到炎热,由纯粹的自我存在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这样,庄子就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一直起着强烈的破坏作用,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这一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作用的。

④儒道两家的融合互补为传统的隐逸文化奠定了基础。到了汉代,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统一和强固,隐士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就出现了以东方朔为代表的朝隐,它体现了传统隐逸文化的初期特征——注重现实功利;魏晋时期,随着大一统政治意识形态的解体,出现了林泉之隐,它更多地体现出传统隐逸文化中精华的一面;由于唐代的包容性,反而使得隐逸文化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出现了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的中隐;至宋代,整个传统文化走向内倾,注重精神超越的酒隐就应运而生了。明清时期的壶天之隐既是传统隐逸文化的总结,也是传统隐逸文化的衰落。

⑤应当说,没有士人就没有中国的古代社会,而隐士则是士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其中最优秀的组成部分。在此必须指出的是,隐士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绝不仅仅指那些啸傲山林而不问世事的人,更重要的是指隐逸传统、隐逸文化,凡是具有浓郁的隐逸意味的人在此都应被当作隐士来看待,因为隐逸思想使他们升华了人格,丰富了社会价值。隐士人格强劲的辐射力和隐逸文化强劲的张力使任何板结顽固的社会土壤都不能不为之松动,从而为历史文化灌注新鲜的活力。

(原文有删改)

【小题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的一翼,所以归隐田园而成为隐逸诗人的陶渊明影响很大,千百年来一直令后人追思敬仰。
B.中国的隐逸传统应当与民族的文明史差不多同源,隐士人数相当多,著名的隐士也不少,巢父、许由这两位大隐士算是中国最早的隐士。
C.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因此,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
D.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是庄子,原因有两个:一是庄子本身就是大隐士,二是他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隐逸理论中追求纯粹的自我存在的思想。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隐身的含义就是使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不能干扰内心,并进一步卸除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在天地间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
B.隐心的含义是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了喜怒哀乐,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
C.隐士是士阶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不只指啸傲山林而不问世事的人,从隐逸文化的角度看,凡是具有浓郁的隐逸意味的人都应当被看作隐士。
D.隐士人格有强劲的辐射力,隐逸文化有强劲的张力,这两种力量会使任何板结顽固的社会土壤变得松动,从而为历史文化注入新鲜的活力。
【小题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不仅提倡“无道则隐”,而且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来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这其实是孔子构建了一套积极入世者的处世策略。
B.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他的目的就是要有力地反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他的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了强烈的破坏作用。
C.传统隐逸文化以儒道文化的融合互补为基础,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所以,分析本民族的隐逸文化传统对了解中国人的精神内核是必要的。
D.因为不同的时期有特定的社会环境,所以不同时期的隐逸文化会呈现出各自的独特之处,汉代的朝隐注重现实功利,唐代的中隐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宋代的酒隐则更注重精神的超越。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1-11 01:35: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试论“家”对于中国人的精神价值

陈午晴

中国文化历来强调“家”的存在意义,尤其是“家”的精神价值。此处“家”取广义,指人们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基础且主观认定的生活共同体;而“家”的精神价值,则是“家”对人们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及性情意志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中国人历来看重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对自己子女知识技能的培养,更是特别强调对其德性的培育。此处的“德性”,是指人们以道德价值追求为核心的精神气质、品性,也可以说是一种道德心灵。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丰富的家庭教育文本即透露出对德育的偏重。譬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发蒙读物虽然也含有部分生活常识,但更偏向伦理教化;而大量的《家训》《家规》简直就是道德读本。当然,中国人更懂得“身教重于言教”“正人先正己”的道理。相应地,晚辈学“做人”则首先要懂得关爱亲人,而“关爱亲人”的起点自然着落在“家”的生活世界里。所以我们说,“家”是中国人德性成长的摇篮。

“家”还是中国人道德价值追求的平台。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看来,家人、亲人之间原本就应该知道相互关爱。“亲情”一词虽然没有出现在古代汉语当中,但“爱亲”“敬长”“亲亲”等说法在感情层面的含义即等同“亲情”。可以说,儒家思想的起点正是从道德修养、道德规范的意义上来看待亲人之间的关爱方式,进而确立“亲亲、尊尊”原则,对亲人之间的“关爱之情”与“情义”进行一致化的诠释。其中最突出的一个亲情表现方式自然是“孝”,“孝”就是为人子女者对父母特有的关爱,就是对父母的情义。诚然,从今天科学的立场和时代发展的视角来看,亲人之间形成的深厚亲情一定有多种源头,“亲亲、尊尊”原则也不完全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不过,道德价值追求无疑仍然是亲情发展最重要的一个动力,同时也是维系亲情稳定的一个保障。正因为有道德价值追求,我们明白自己对“家”的维系与发展必须有所担当;正因为有道德价值追求,我们懂得亲情不能超越道德规范;正因为有道德价值追求,我们自觉自愿地对亲人给予关心、体贴、照顾和爱护,如尊老爱幼、育儿养老、扶危解困及感恩回报等。也就是说,人们一旦意识到自己在“家”中的道德责任,即有可能自觉自愿地对家人、亲人采取相应的关爱行动。故此,“家”为我们中国人的道德价值追求提供了一个独特的途径或平台。

现在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家”的精神价值,自然是为了更好地弘扬“家”的精神价值所具有的积极意义,而弘扬“家”的精神价值则应该是当下有关民族复兴战略的题中之义。首先,民族的真正复兴必然包括文化复兴,因为,文化复兴才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内核,而“家”的精神价值原本就是中华文化这个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次,“家”的精神价值不是简单地见诸文化典籍中的信条,而是一种文化机制,这种机制让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的影响;可以说,“家”的精神价值在一定意义上铸就了我们中国人的民族特性。再次,文化复兴需要从多个向度和层面上展开,而“家”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形态,因此,践行“家”的精神价值也是最基本、最可行的一个文化复兴途径。

(选自《人民论坛》,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家”的精神价值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的精神价值指“家”对人们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及性情意志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B.“家”的精神价值体现在“家”不仅是中国人德性成长的摇篮,还是中国人道德价值追求的平台。
C.“家”的精神价值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是它铸就了所有中国人的民族特性。
D.“家”的精神价值是一种让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的影响的文化机制。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人历来看重家庭教育,不仅注意对子女进行知识技能的培养,更注重对子女德性的培育。
B.中国人懂得“身教重于言教”“正人先正己”的道理,所以晚辈学“做人”只能从关爱亲人开始。
C.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的“爱亲”“敬长”“亲亲”等说法在感情层面的含义即等同于现在的“亲情”。
D.践行“家”的精神价值是最基本、最可行的一个文化复兴途径,因为“家”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形态。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文化中《三字经》《弟子规》等发蒙读物以及大量的《家训》《家规》都是专门的道德读本。
B.从时代发展的视角来看,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的“亲亲、尊尊”原则也不完全符合时代友展的潮流。
C.人们如果意识到自己在“家”中的道德责任,就有可能自觉自愿地对家人、亲人采取相应的关爱行动。
D.更好地弘扬“家”的精神价值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是我们今天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家”的精神价值的目的。

同类题2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命的迷彩

廖翊余晓洁

  17日中午,记者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登机前往青海玉树。飞行两个半小时,降落西宁机场。货机、救护车、运输车……不大的西宁机场显得有些拥挤。“八一”标志的大型运输机给机场增添了别样的气氛。
  又见迷彩!在记者转机前往玉树的候机厅,满是身穿迷彩服的士兵,体格壮实,肤色黝黑,神色疲倦。
  “是去玉树救援吗?”记者问。
  “玉树已经有我们的战友了,我们是在西宁机场负责救灾物资的搬运。”战士回答。
  一个多小时后,记者转乘的伤员运输机降落在玉树机场,遍地的迷彩让人为之一振。
  一个个身穿迷彩服的士兵,将一名名受伤群众或抬、或背、或抱地送上引擎轰鸣的飞机;又将飞机上卸下的各种救灾物资或推、或扛、或提地送往一辆辆汽车……
  “我们是15日凌晨2点赶到玉树的,已经在结古镇进行了两天的生命救援。”一位叫赵彦军的士兵对记者说。14日上午10点,地震发生后两个小时左右,他所在的青海省军区某步兵团便集结完毕,向玉树进发。
  “由于时间紧,我们每人只发了一点点面包、一瓶矿泉水就出发了。我们争分夺秒,就想早一分钟赶到灾区施行救援。”小赵说,凌晨2点赶到结古镇时,透过汽车的灯柱,震后的惨状让他们目不忍睹,大家不顾旅途劳累,立即投入到生命的大营救中。
  “为了更有效营救,我们向老乡了解哪座建筑下可能有生命迹象。到了下午2点,我们一个连就成功救出了10多个藏族同胞。”
  小赵向记者回忆起第一次成功施救:“那是一个7岁的藏族男孩和他的外婆。我们都欢呼起来,有一种胜利的感觉……当救出的藏族同胞用大拇指向我们表示感谢,并且紧紧握住我们的手时,我们特别激动。”
  两天的生命营救之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了玉树机场进行抗震物资的转运和伤员的转送。
“地震发生后,玉树机场成为重要的生命线。”兰州军区某运输部助理员李广银介绍,截至17日下午,他们抢运伤员约1500名,抢运救灾物资逾500吨,并做了大量协助民航运输安全保障的工作。
  “15日到17日是伤员、救灾物资密集到达的时间,玉树机场开通了夜航,成为24小时机场,我们的官兵基本上没有任何休息……”
  走出机场,仍是迷彩——兰州军区323医院医疗队的帐篷醒目地扎营在机场外。
  “我们15日早上赶到灾区,首先在受灾最重的结古镇展开救治,当天处置了360多个伤员。今天早上,奉命到玉树机场开设伤员空运救治医疗点,目前已护送1500名伤员。”兰州军区驻陕某分部卫生处处长魏敦宏介绍。
  记者了解到,眼前的迷彩有着非凡的经历:2008年5月,他们在汶川地震灾区坚守三个月;2009年,又作为中国第九批赴刚果(金)维和医疗队的成员在遥远而艰苦的非洲执行神圣使命,为中国军人赢得荣誉。
  “我们这次来了60名队员,其中44名参加过汶川救灾医疗队,10个去过刚果(金)维和。3月30日,10名队员才从刚果(金)回来,正在休假,便接到命令赶赴玉树。”
  离开机场前往结古镇,再见迷彩——我们乘坐的车是部队的一辆越野吉普,开车的姓罗,是兰州军区驻金昌某部的一位士官。
  “我们近3000名官兵经过20多个小时,驱车1400多公里,今天凌晨到达玉树。路上我只睡了一个多小时。到玉树后,我被分配来机场转运救灾物资。”
尘沙滚滚的路边,满是倒塌的民房,新搭的蓝色帐篷。小罗的手机响了。

“哦,我已经到了玉树,都挺好的,不累……”小罗声音沙哑,眼睛满是血丝。

【小题1】请简要概括赵彦军所在部队开展救援活动的过程。
【小题2】新闻以小罗的语言和肖像描写作为结尾,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小题3】请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以“生命的迷彩”为线索来组织本文的。
【小题4】这篇新闻札记在写法上灵活而富有特色,请选择某一方面的特色进行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通过对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进行大量研究发现,大脑衰老细胞在疾病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通常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肺和肾脏等细胞可在体内不断进行复制,DNA损伤也不断积淀。尽管并非所有细胞都发生凋亡——其中一些细胞只是衰老——但是,细胞的生物学改变可阻止细胞分裂以及正常功能的发挥。研究表明,衰老的细胞可以产生一种蛋白质,从而引发炎症反应。
“细胞衰老可以避免癌症的产生,这是毫无疑问的。”加利福尼亚州诺瓦托巴克老龄化研究所的朱迪思·坎皮西说道。一旦DNA损伤累积到一定的量,细胞会出现衰老以避免错误分裂而形成肿瘤。这种自杀机制的好处是,它可以向免疫系统发出一个信号,使其破坏周围可能受到影响的细胞。
几百年前,当人类寿命较短时这种细胞的自杀机制运行良好,但如今发现这种机制却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受损的细胞并没有被杀死,而是在释放炎症蛋白,这种蛋白能够导致年龄相关性疾病产生,如器官衰竭等。对此,德雷克塞尔大学医学院的克劳迪奥·托雷斯认为,炎症蛋白可能是导致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原因之一。
神经元不能复制,但星形胶质细胞可以。星形胶质细胞约占大脑的80%至90%,对神经元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可清除与阿尔茨海默氏症相关的β-淀粉样蛋白斑块。托雷斯团队将人星形胶质细胞暴露于过氧化氢中(一种可以触发正常细胞产生代谢应激的化合物),不出所料,细胞停止分裂,并开始表达与衰老有关的基因。更重要的是,这些细胞开始释放出大量的炎症蛋白。
随后,托雷斯团队在胎儿、35岁到50岁以及78到90岁之间的人脑切片中寻找衰老细胞。结果显示,35岁以上健康成年人的大脑中衰老细胞的数量是胎儿的6倍~8倍。此外,与健康同龄人相比,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大脑中衰老细胞数量更多。在寿命最长的人脑中,大约有30%的星形胶质细胞已经衰老,而在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中,这一数字高达40%以上。
“这是人类首次在大脑中找到衰老的星形胶质细胞,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大脑中积淀有大量的衰老星形胶质细胞,”托雷斯说,“这一研究结果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这一发现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多种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在增加。
当然,防止衰老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因为这有可能会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相反,这种方法可能只是想单纯的清除衰老细胞。托雷斯认为,“如果能够清除衰老细胞,或许可以消除阿尔茨海默氏症。”塞拉也认同此观点,“也许通过清除衰老的星形胶质细胞,最终在阿尔茨海默氏症的研究上取得一些进展。”
【小题1】下列对“衰老细胞”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人体细胞不断进行复制的过程中,DNA损伤也在不断积淀,衰老细胞就是在这种生物学改变中产生的。
B.衰老细胞不能正常发挥功能,却可以产生一种蛋白质,从而引发炎症反应。
C.一旦DNA损伤累积到一定的量,衰老细胞不能再进行错误分裂而形成肿瘤。
D.通常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肺和肾脏等细胞可在体内不断进行复制,衰老细胞是导致皮肤、肺和肾脏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
【小题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受损的细胞释放炎症蛋白,于是导致年龄相关性疾病产生,据此,托雷斯推断,炎症蛋白就是导致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原因之一。
B.托雷斯的团队所做的人星形胶质细胞代谢应激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衰老细胞能释放大量的炎症蛋白。
C.托雷斯的团队证明,健康人大脑中衰老细胞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
D.几百年前,当人类寿命较短时这种细胞的自杀机制运行良好,细胞的生物学改变可阻止细胞分裂以及正常功能的发展。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托雷斯的团队在大脑中找到衰老的星形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可清除与阿尔茨海默氏症相关的β-淀粉样蛋白斑块,是对医学的一大贡献。
B.托雷斯的团队的研究结果,其意义不仅为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还对多种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方向。
C.根据托雷斯的团队的研究结果,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或许可以有两个途径:一是防止性病的衰老,二是清除衰老的细胞。
D.虽然防止衰老因有可能会增加癌症的风险而不被认为是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最好的方法,但科学家们仍把“衰老细胞”作为阿尔茨海默氏症治疗的新靶点。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3岁的柬埔寨小伙坤卡今年年初不幸患了面瘫,寻遍了柬埔寨大小医院都没治好,后来听说吴哥国际医院来了一批驻诊的中国医生,坤卡决定去试一试,经过中国医生的针炎治疗,20多天后,坤卡现在已基本痊愈,坤卡一家人连连称赞:“感谢中国医生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自2018年7月首批援柬医生抵达暹粒后,中方的多批医疗专家组为超过3000名当地患者和各国游客提供了医疗服务,驻暹粒领事为公室领事夏永宏表示,泰州援柬医疗专家缓解了当地缺医少药的困境,改善了当地的医疗环境,提高了医疗救助和健康服务水平。

今年44岁的达拉家住马德望省,患有严重腰椎疾病,特地赶来暹粒尝试中医诊疗,援柬中医穴位专家张东升告诉本报记者“当时达拉的下肢创痛麻木非常严重,走路都成问题,我们给她做了全面检查,并进行了穴位注射。”经过治疗,达拉的创痛逐渐解除,现在基本治愈,她兴奋地说,“中国医术太神奇了!中国医生的医术好,医德高,我对他们充满了信任。”

(摘编自2019年6月21日《人民日报》“中国医术太种奇了”——记中国医疗队在柬埔寨开展医疗援助行动。作者:赵益普林芮)

材料二:

中药熏蒸所用方剂均于纯植物中药,具有清扬发散之性,可达到良好的清热、活血、驱风、退翳等作用:辅以其热效应,扩张患处血管,明显改善患处血液循环,促进其新陈代谢及炎性反应递质吸收等,缓解患眼眼表损伤,促使泪液分泌及泪液循环,因而显著改善眼部组织的营养状况。中药熏蒸也可有效补充患眼水分,刺激泪腺,进而达到促进泪液分泌,修复角膜组织损伤的作用;加之人工泪液也具有润滑眼表、营养角膜、增加泪膜稳定性的作用,可防止角膜结构损害,进一步缓解眼部干、涩、痒等症状,因而治疗后干眼症患者泪液分泌及泪膜稳定性均有所改善。

(摘编自赵丽胡小凤徐邦丽《中药熏蒸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观察及对患者视觉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

材料三:

中医很早就传入西方。其实,其他国家也有自己的传统医药,但不成体系,大都是“小打小闹”。比如,印度是有民族医学的,但是他们没有科研队伍,都是一些个体在制药,墨西哥跟中国一样,民间也是采撷植物的茎和叶然后熬点水来喝,以求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没有系统起来,也就是说没有真正的药店,没有加工厂,就只是一种民间的经验。在发达国家,德国、英国都有类似的疗法。比如德国也有像中国那样的草药铺,可是德国人自己没有传承下来。英国的传统医药叫顺势疗法,这种疗法基本上就像中国的按摩、针灸这类东西,但它只散落在民间。

但中医,它有系统性,也有传承,所以在全球范围内,只有中医真正地成为了一种医学学派。无论是针灸还是中药,国外研究它们的人越来越多。而且随着改革开放,中医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国外掀起了中医学术研究的热潮,比如美国哈佛大学、德国柏林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及瑞士等国,与我们都有合作,也有许多人干脆到中国留学,就学中医。到了现代,国外已经不仅限于引进我们的中医理论和理念了,还邀请许多医术精湛的中医大师去国外帮助治病。

(摘编自《石学敬院士纪实:一位让中医针炎享誉世界的传奇大师》》

【小题1】下列不属于中医对世界产生影响的一项是(    )
A.中医运用针灸治愈了柬埔寨坤卡久治不效的面瘫,受到其一家人的称赞。
B.中医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研究中国的针灸和医药。
C.美国、德国等一些相对发达的回家,在中医学术研究方面都与我们合作。
D.许多外国人到中国留学,学习中医;邀请许多中医大师到国外帮助治病。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医疗队在柬埔寨开展医疗援助行动,不仅为大量患者解除了病痛,而且缓解了当地缺医少药的局面,改善了当地的医疗环境。
B.中药熏蒸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观察表明:用该方法治疗干眼病不仅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泪膜稳定性等均有改善。
C.许多中医药方都采用纯植物中药,这些自然界的原生态植物,不仅能医治各种疾病,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因而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D.许多国家也有自己的传统医药,但由于种种原因,都不成体系,也没得到很好地传承,所以都不像中医那样影响深远而广泛。
【小题3】请结合材料,概括中医“真正地成为了一种医学学派”的主要原因。